禹天來在葫蘆坳中一住便是五年光陰。
這五年間,他一方麵以“九轉明玉功”第二層功法,於每夜子時采擷太陰月華之力,再將之凝煉轉化為至陰至寒的太陰真水,用以進行金丹第二階段的淬煉,一方麵則勤修“七寶妙身訣”,用以開發已經築就根基的七大神通之力。最終不僅成功促使金丹再次蛻變臻達二轉之境,也真正掌握了那七大神通之力,運用起來初具威力。
除了自身的修煉,禹天來也用心教導飛雪和花姑子兩個弟子。因為有與本尊異體同心的金蜈分身存在,教徒弟的事情倒也沒有分去他的多少時間和精力。
飛雪曾融合一個接近結丹的大妖畢生積累的太陰月華之精,花姑子本身以有三百年修為,根基皆已足夠深厚堅實。在金蜈分身的指導下,他們的修為在這五年間都突飛猛進,皆達到了神魂顯化的境界。
隻是到了第五年頭上,章釗的壽元竟是比他預計的還早了幾年耗盡,在葫蘆坳中無疾而終。不過數日,章釗的妻子留下一封遺書,拜托禹天來好生照看花姑子,隨後便自行散功坐化。
花姑子數日間連喪父母,心中自是悲痛欲絕。雖然經過禹天來的勸解和飛雪的撫慰,還是不時到父母墳墓前慟哭哀鳴,有時甚至到了雙目泣血的地步。
禹天來思量一番後,決定帶著兩個弟子離開這葫蘆坳外出遊曆,一則令弟子們見識一些世態人情增長閱曆,二則也免得花姑子總是觸景傷情。
如今飛雪和花姑子都可以神魂顯化,形容舉止皆與生人無異,禹天來便令他們幻化作兩個小道童,卻將他們的本體收在葫蘆裏安置。
那小小的葫蘆中空間廣闊無比,而且所有空間都隨他心念任意分隔,用來儲物和困人兩不耽誤。
師徒三人離了華山,到了附近的城郭,花姑子初次來到人煙稠密之所,隻覺眼前的一切都新奇無比,一時間倒也衝淡了一些心中的悲痛。
她每每看到不識之物時便要發問,每一次都是飛雪搶著來迴答。
飛雪雖曾追隨禹天來遊曆天下,但那時尚未修成神魂,禹天來未免驚世駭俗從來都不準他進入城鎮,以至於他對許多事物都隻是道聽途說一知半解,此刻為向花姑子獻殷勤而強行解說,自然是錯誤與笑料百出。
花姑子懵懵懂懂地似信非信,一旁的禹天來卻是忍俊不禁。
師徒三人一路走來,途徑陽邑縣時,禹天來找人問了問曾在此地做過縣令的王鬆如今怎樣,卻得知因為傅天酬三年前已獲朝廷起用,而且是做了刑部尚書這樣的實權重臣,王鬆已經被他調迴京中在吏部任職。
而傅天酬之所以能東山再起,則是全賴當初他極力阻止皇帝迎奉的那位高僧。
那位高僧法號“濟慈“,當年入京後與皇帝談禪三日,隨即便被冊封為當朝國師。
這濟慈確有幾分有道高僧的做派,雖得皇帝信重卻從不胡作非為,平日大都深居簡出,一心在皇命敕建的“慈航禪院“參悟禪理。
每次受皇帝召見時,除了闡說佛法,濟慈又經常向皇帝進言選賢任能、愛恤百姓等治國良言,傅天酬等許多原來遭受貶黜的重臣良將便是因此而得赦免迴朝重獲重用。
正因這位國師濟慈的存在,近幾年原本頗呈衰頹之勢的大鈞王朝竟逐漸振作,隱隱地地萌生出幾分中興的苗頭。
得知故人如今正值春風得意,禹天來便也放下心來,繼續帶著兩個兩個弟子雲遊天下。
一路走來,花姑子見多了世間的悲歡離合乃至生聚死別,又有飛雪在一旁拚命討好賣乖,漸漸地放開了心懷,恢複了往日的天真活潑。
這一日師徒三人到了揚州會稽郡所屬的天台縣,在酒樓用飯時聽旁邊桌上似是武林豪客的兩人說起一件熱鬧事,卻是明日朝陽初升之時,當世兩大劍客燕赤霞與夏侯濬將在天台山上比武論劍,爭奪“天下第一劍“的美譽。
禹天來早在幾年前遊曆時便聽說過這兩人的名字,雖然其中那燕赤霞與自己所知的《聊齋》一篇故事中的一人重名,但就禹天來聽到的消息,這兩人皆隻臻於外景之境而站到了世俗武道的巔峰,而那故事中的燕赤霞則是劍仙一流人物,所以他難以確定此燕赤霞是否即彼燕赤霞。
飛雪和花姑子聽說有熱鬧可看,一左一右眼巴巴地瞧著師傅。
禹天來搖頭失笑道:“明天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場比武好了,現在都趕快吃飯!”
兩個小家夥一起低聲歡唿,然後埋下頭大口往嘴裏扒飯。
他們此刻都是神魂顯化,原本是無須食用人間煙火的,但禹天來教他們說菜蔬五穀之中同樣蘊含日月精華,吞咽後要將飯菜中的那一絲日月精華提取煉化,如此推而廣之,可以漸漸地將修行貫徹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裏。
當天師徒三人便在天台縣住了一晚,第二天日出之前早早起身出門,趁著街上尚無行人,一起施展遁法到了天台山上,卻見山上已經來了不少人,都是佩劍懸刀作武林中人裝束。他們便也選了一個位置站好,隻等日出時看熱鬧。
便在東方大地盡頭綻放出第一縷金光的瞬間,有人大聲喝道:“他們來了!“
禹天來師徒的感應還要早於眾人,他們舉目望向天際,便見有兩條人影禦氣飛行倏忽而至,同時降落在山頂。
“燕赤霞,一別三年,你怎地做了道士?而且你的修為似乎進步很大,某竟有些看不透你了!“其中一個全身黑色勁裝、冷峻精悍的中年男子冷然喝道,在說話的同時右手已經按上腰間懸掛的一口古樸四尺長劍的烏木劍柄。
他對麵的一個身著半舊道裝的大漢哈哈一笑道:“常言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何況灑家與你夏侯濬一別三年!“
他手中提著一口劍身寬闊的連鞘大劍,背後又背了一個朱紅長木匣,木匣表麵貼著幾張黃紙符籙,身軀魁偉,獅鼻闊口,滿部虯髯根根有如鐵線。
禹天來打量這兩人一番,轉頭對兩個弟子歎道:“這一戰隻怕是沒什麽看頭了!“
這五年間,他一方麵以“九轉明玉功”第二層功法,於每夜子時采擷太陰月華之力,再將之凝煉轉化為至陰至寒的太陰真水,用以進行金丹第二階段的淬煉,一方麵則勤修“七寶妙身訣”,用以開發已經築就根基的七大神通之力。最終不僅成功促使金丹再次蛻變臻達二轉之境,也真正掌握了那七大神通之力,運用起來初具威力。
除了自身的修煉,禹天來也用心教導飛雪和花姑子兩個弟子。因為有與本尊異體同心的金蜈分身存在,教徒弟的事情倒也沒有分去他的多少時間和精力。
飛雪曾融合一個接近結丹的大妖畢生積累的太陰月華之精,花姑子本身以有三百年修為,根基皆已足夠深厚堅實。在金蜈分身的指導下,他們的修為在這五年間都突飛猛進,皆達到了神魂顯化的境界。
隻是到了第五年頭上,章釗的壽元竟是比他預計的還早了幾年耗盡,在葫蘆坳中無疾而終。不過數日,章釗的妻子留下一封遺書,拜托禹天來好生照看花姑子,隨後便自行散功坐化。
花姑子數日間連喪父母,心中自是悲痛欲絕。雖然經過禹天來的勸解和飛雪的撫慰,還是不時到父母墳墓前慟哭哀鳴,有時甚至到了雙目泣血的地步。
禹天來思量一番後,決定帶著兩個弟子離開這葫蘆坳外出遊曆,一則令弟子們見識一些世態人情增長閱曆,二則也免得花姑子總是觸景傷情。
如今飛雪和花姑子都可以神魂顯化,形容舉止皆與生人無異,禹天來便令他們幻化作兩個小道童,卻將他們的本體收在葫蘆裏安置。
那小小的葫蘆中空間廣闊無比,而且所有空間都隨他心念任意分隔,用來儲物和困人兩不耽誤。
師徒三人離了華山,到了附近的城郭,花姑子初次來到人煙稠密之所,隻覺眼前的一切都新奇無比,一時間倒也衝淡了一些心中的悲痛。
她每每看到不識之物時便要發問,每一次都是飛雪搶著來迴答。
飛雪雖曾追隨禹天來遊曆天下,但那時尚未修成神魂,禹天來未免驚世駭俗從來都不準他進入城鎮,以至於他對許多事物都隻是道聽途說一知半解,此刻為向花姑子獻殷勤而強行解說,自然是錯誤與笑料百出。
花姑子懵懵懂懂地似信非信,一旁的禹天來卻是忍俊不禁。
師徒三人一路走來,途徑陽邑縣時,禹天來找人問了問曾在此地做過縣令的王鬆如今怎樣,卻得知因為傅天酬三年前已獲朝廷起用,而且是做了刑部尚書這樣的實權重臣,王鬆已經被他調迴京中在吏部任職。
而傅天酬之所以能東山再起,則是全賴當初他極力阻止皇帝迎奉的那位高僧。
那位高僧法號“濟慈“,當年入京後與皇帝談禪三日,隨即便被冊封為當朝國師。
這濟慈確有幾分有道高僧的做派,雖得皇帝信重卻從不胡作非為,平日大都深居簡出,一心在皇命敕建的“慈航禪院“參悟禪理。
每次受皇帝召見時,除了闡說佛法,濟慈又經常向皇帝進言選賢任能、愛恤百姓等治國良言,傅天酬等許多原來遭受貶黜的重臣良將便是因此而得赦免迴朝重獲重用。
正因這位國師濟慈的存在,近幾年原本頗呈衰頹之勢的大鈞王朝竟逐漸振作,隱隱地地萌生出幾分中興的苗頭。
得知故人如今正值春風得意,禹天來便也放下心來,繼續帶著兩個兩個弟子雲遊天下。
一路走來,花姑子見多了世間的悲歡離合乃至生聚死別,又有飛雪在一旁拚命討好賣乖,漸漸地放開了心懷,恢複了往日的天真活潑。
這一日師徒三人到了揚州會稽郡所屬的天台縣,在酒樓用飯時聽旁邊桌上似是武林豪客的兩人說起一件熱鬧事,卻是明日朝陽初升之時,當世兩大劍客燕赤霞與夏侯濬將在天台山上比武論劍,爭奪“天下第一劍“的美譽。
禹天來早在幾年前遊曆時便聽說過這兩人的名字,雖然其中那燕赤霞與自己所知的《聊齋》一篇故事中的一人重名,但就禹天來聽到的消息,這兩人皆隻臻於外景之境而站到了世俗武道的巔峰,而那故事中的燕赤霞則是劍仙一流人物,所以他難以確定此燕赤霞是否即彼燕赤霞。
飛雪和花姑子聽說有熱鬧可看,一左一右眼巴巴地瞧著師傅。
禹天來搖頭失笑道:“明天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場比武好了,現在都趕快吃飯!”
兩個小家夥一起低聲歡唿,然後埋下頭大口往嘴裏扒飯。
他們此刻都是神魂顯化,原本是無須食用人間煙火的,但禹天來教他們說菜蔬五穀之中同樣蘊含日月精華,吞咽後要將飯菜中的那一絲日月精華提取煉化,如此推而廣之,可以漸漸地將修行貫徹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裏。
當天師徒三人便在天台縣住了一晚,第二天日出之前早早起身出門,趁著街上尚無行人,一起施展遁法到了天台山上,卻見山上已經來了不少人,都是佩劍懸刀作武林中人裝束。他們便也選了一個位置站好,隻等日出時看熱鬧。
便在東方大地盡頭綻放出第一縷金光的瞬間,有人大聲喝道:“他們來了!“
禹天來師徒的感應還要早於眾人,他們舉目望向天際,便見有兩條人影禦氣飛行倏忽而至,同時降落在山頂。
“燕赤霞,一別三年,你怎地做了道士?而且你的修為似乎進步很大,某竟有些看不透你了!“其中一個全身黑色勁裝、冷峻精悍的中年男子冷然喝道,在說話的同時右手已經按上腰間懸掛的一口古樸四尺長劍的烏木劍柄。
他對麵的一個身著半舊道裝的大漢哈哈一笑道:“常言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何況灑家與你夏侯濬一別三年!“
他手中提著一口劍身寬闊的連鞘大劍,背後又背了一個朱紅長木匣,木匣表麵貼著幾張黃紙符籙,身軀魁偉,獅鼻闊口,滿部虯髯根根有如鐵線。
禹天來打量這兩人一番,轉頭對兩個弟子歎道:“這一戰隻怕是沒什麽看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