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露聽了後,點頭微笑,對自家小孩兒這種不斷成長的正確是非觀念,深感欣慰,對秦懷恩管教兒子們時的嚴厲,也不那麽排斥了,當然了,要求不降低,並不等於方法不可以改進,有些底限清露還是要緊緊守住的。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好吧,清露也承認,隨著年齡的增長,混小子們的惹禍能力不斷進化,才是她越來越同意秦懷恩“辣手”培養兒子們的主要原因。
最欣慰的則是公叔瑾,畢竟,這些蠹蟲們歸根到底享受的都是朝廷的供奉,而有些道理,礙於情麵和感情,他是沒法子講的,算身為皇,他也沒有指著人家鼻子,說人家不會教導孩子、不會管家的道理啊!
清露卻通過這出戲,把他不好說,不能說的話,全都說了出來,嗯,說得還他要好很多。
這讓公叔瑾有了種找到“正確使用”清露的感覺,其的美妙感受,實在是不可對人言明的。以至於,在推廣這條律令期間,不管朝堂鬧得多麽厲害,政事多麽繁雜,他始終都保持著非常好的心情,身體更是極為健康,原本讓很多人擔心的心悸之症,完全不見了蹤影。
卻沒想到,一向對自己、對他人都嚴苛到寡情的他,也有像這樣得意忘形的時候,導致他不知不覺按照清露的設計一步步走了下去,最終走到了他十分不願意接受,卻已無法改變的那一步。
身為帝王,公叔瑾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有了清露、四皇子、睿兒這樣的得力幫手之後,絕對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於是,在律令頒布不久,有些勳貴因表現優秀,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律令是不可能改了,但旁的卻可以。
如,一些原本三世而斬的勳貴,被公叔瑾特賜延了一代,當然了,也不是隨便什麽人家都能享受到此等待遇的,在這些不多的幸運兒,有兩家是清露十分熟悉的:一個是潘淩峰的父親安平侯,一個是丁誌成所在的丁家。
安平侯自然是因表現出色配合朝廷才得此殊榮,還有潘淩峰的功績在裏麵,雖說是已經分家了吧,但一家人畢竟是一家人,皇惠及親屬的意思很明顯。
而此時看出來分家的好處了,這不,潘家有兩個爵位,是兩千頃的免稅額度啊!當然了,你得能掙到爵位才算數。
安平侯世子,潘淩峰的嫡出大哥,簡直樂壞了,連潘夫人都到清露這裏說了好幾迴的話,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派頭。
至於丁家,已經被公叔瑾打壓到底了,這迴自然是老老實實的,而該給他們家的,公叔瑾也不吝嗇,和安平侯府的錦添花不同,對已然衰敗的丁家來說,皇此舉絕對是雪送炭!
這種方式的賞賜,力度實在太大了。
此恩典一出,所有勳貴再無人鬧騰,因為有人想到,既然能延,那麽是不是也可以削奪呢?一旦被奪了爵位,那他們還有啥理由鬧騰呢?!
可以說,沒經過任何正麵交流的清露和公叔瑾,在這件差事配合得相當默契。
在戲,這樣的刁難則激起了縣令的血性,他意識到這些人對朝廷的危害後,左手持朝廷律令,右手高舉烏紗,身後命人抬著自己的棺材——不管什麽人都無法阻止他為朝廷辦差的決心!
同時,縣令還在戲一再地提及,律令當官員勳貴們的補稅和百姓的減稅以及軍采用積分製,是同時進行的,哪個縣先統計、補交完畢,哪個縣能率先享受後麵的兩條待遇,他如此拚命不僅是為了朝廷,更是為了百姓和軍浴血報國的將士們!
這是清露為公叔瑾找的幫手。
事實證明,這兩方麵的幫手,都十分給力。
很多百姓,為替他們“一心辦差”的縣令,在升遷離開時送去了萬民傘,對那些不肯配合的“大戶人家”,則通過告密、搗亂和鬧事等方式,展示著“群眾的力量”,同時對陽奉陰違不肯好好辦差的官員,也起到了極大的監督作用……
至於兵士們,更是直接,他們或是幹脆駐紮到了地方官的官衙內,“協助辦差”,或是在官的帶領下,親自去一些大戶人家“麵談”,更多的則是動用自己的“人脈”勸說,要知道,很多勳貴子弟,都是將從軍做為首選的,做起這樣的工作來較容易……
清露和公叔瑾誰都沒想到,隨著這出戲在全朝的流行,一種全新的“官民關係”,被建立起來了,在百姓的眼,官老爺們,不再隻是可敬、可怕的了,他們還是可親、可愛有時甚至有點可憐的!
隻要你是被百姓們認可的“好官”,在政令推行、日常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獲得政績,都很容易,還會因此收獲百姓的敬仰和稱讚,仕途越發順暢。
當然了,相反的效果也同樣顯著,有些拒不推行政令的官員,甚至受到過百姓的圍攻,舉子們聯名申訴的,更是屢見不鮮,總而言之,平民百姓做為政治力量的作用更大了。
公叔瑾的賢明則在經受住考驗的同時,得到了巨大的迴報。
戲的結尾,克服千難萬險出色完成了朝廷差事的縣令,得到了升遷,當他在戲台大聲唿喊“皇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時,觀眾全都不由自主地跪下來跟隨,那樣無需督促、恐嚇,便發自內心的敬仰和愛戴,讓公叔瑾每次看到、想到,都會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和當初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膾炙人口的唱腔,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精心設計的笑料、包袱,被大家迅速接受、並在日常生活反複“引用”的各種經典台詞等。
也有些不同的地方,做為組織兼營銷者的清露,對此感受頗深,“有銀子是好辦事啊,不,應該說有了朝廷的支持,那沒有不賺錢的,這迴我總算對潤筆費滿意了!”輕輕拍打著手的銀票,暢想起今後的收入來。
本書來自
清露聽了後,點頭微笑,對自家小孩兒這種不斷成長的正確是非觀念,深感欣慰,對秦懷恩管教兒子們時的嚴厲,也不那麽排斥了,當然了,要求不降低,並不等於方法不可以改進,有些底限清露還是要緊緊守住的。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好吧,清露也承認,隨著年齡的增長,混小子們的惹禍能力不斷進化,才是她越來越同意秦懷恩“辣手”培養兒子們的主要原因。
最欣慰的則是公叔瑾,畢竟,這些蠹蟲們歸根到底享受的都是朝廷的供奉,而有些道理,礙於情麵和感情,他是沒法子講的,算身為皇,他也沒有指著人家鼻子,說人家不會教導孩子、不會管家的道理啊!
清露卻通過這出戲,把他不好說,不能說的話,全都說了出來,嗯,說得還他要好很多。
這讓公叔瑾有了種找到“正確使用”清露的感覺,其的美妙感受,實在是不可對人言明的。以至於,在推廣這條律令期間,不管朝堂鬧得多麽厲害,政事多麽繁雜,他始終都保持著非常好的心情,身體更是極為健康,原本讓很多人擔心的心悸之症,完全不見了蹤影。
卻沒想到,一向對自己、對他人都嚴苛到寡情的他,也有像這樣得意忘形的時候,導致他不知不覺按照清露的設計一步步走了下去,最終走到了他十分不願意接受,卻已無法改變的那一步。
身為帝王,公叔瑾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有了清露、四皇子、睿兒這樣的得力幫手之後,絕對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於是,在律令頒布不久,有些勳貴因表現優秀,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律令是不可能改了,但旁的卻可以。
如,一些原本三世而斬的勳貴,被公叔瑾特賜延了一代,當然了,也不是隨便什麽人家都能享受到此等待遇的,在這些不多的幸運兒,有兩家是清露十分熟悉的:一個是潘淩峰的父親安平侯,一個是丁誌成所在的丁家。
安平侯自然是因表現出色配合朝廷才得此殊榮,還有潘淩峰的功績在裏麵,雖說是已經分家了吧,但一家人畢竟是一家人,皇惠及親屬的意思很明顯。
而此時看出來分家的好處了,這不,潘家有兩個爵位,是兩千頃的免稅額度啊!當然了,你得能掙到爵位才算數。
安平侯世子,潘淩峰的嫡出大哥,簡直樂壞了,連潘夫人都到清露這裏說了好幾迴的話,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派頭。
至於丁家,已經被公叔瑾打壓到底了,這迴自然是老老實實的,而該給他們家的,公叔瑾也不吝嗇,和安平侯府的錦添花不同,對已然衰敗的丁家來說,皇此舉絕對是雪送炭!
這種方式的賞賜,力度實在太大了。
此恩典一出,所有勳貴再無人鬧騰,因為有人想到,既然能延,那麽是不是也可以削奪呢?一旦被奪了爵位,那他們還有啥理由鬧騰呢?!
可以說,沒經過任何正麵交流的清露和公叔瑾,在這件差事配合得相當默契。
在戲,這樣的刁難則激起了縣令的血性,他意識到這些人對朝廷的危害後,左手持朝廷律令,右手高舉烏紗,身後命人抬著自己的棺材——不管什麽人都無法阻止他為朝廷辦差的決心!
同時,縣令還在戲一再地提及,律令當官員勳貴們的補稅和百姓的減稅以及軍采用積分製,是同時進行的,哪個縣先統計、補交完畢,哪個縣能率先享受後麵的兩條待遇,他如此拚命不僅是為了朝廷,更是為了百姓和軍浴血報國的將士們!
這是清露為公叔瑾找的幫手。
事實證明,這兩方麵的幫手,都十分給力。
很多百姓,為替他們“一心辦差”的縣令,在升遷離開時送去了萬民傘,對那些不肯配合的“大戶人家”,則通過告密、搗亂和鬧事等方式,展示著“群眾的力量”,同時對陽奉陰違不肯好好辦差的官員,也起到了極大的監督作用……
至於兵士們,更是直接,他們或是幹脆駐紮到了地方官的官衙內,“協助辦差”,或是在官的帶領下,親自去一些大戶人家“麵談”,更多的則是動用自己的“人脈”勸說,要知道,很多勳貴子弟,都是將從軍做為首選的,做起這樣的工作來較容易……
清露和公叔瑾誰都沒想到,隨著這出戲在全朝的流行,一種全新的“官民關係”,被建立起來了,在百姓的眼,官老爺們,不再隻是可敬、可怕的了,他們還是可親、可愛有時甚至有點可憐的!
隻要你是被百姓們認可的“好官”,在政令推行、日常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獲得政績,都很容易,還會因此收獲百姓的敬仰和稱讚,仕途越發順暢。
當然了,相反的效果也同樣顯著,有些拒不推行政令的官員,甚至受到過百姓的圍攻,舉子們聯名申訴的,更是屢見不鮮,總而言之,平民百姓做為政治力量的作用更大了。
公叔瑾的賢明則在經受住考驗的同時,得到了巨大的迴報。
戲的結尾,克服千難萬險出色完成了朝廷差事的縣令,得到了升遷,當他在戲台大聲唿喊“皇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時,觀眾全都不由自主地跪下來跟隨,那樣無需督促、恐嚇,便發自內心的敬仰和愛戴,讓公叔瑾每次看到、想到,都會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和當初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膾炙人口的唱腔,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精心設計的笑料、包袱,被大家迅速接受、並在日常生活反複“引用”的各種經典台詞等。
也有些不同的地方,做為組織兼營銷者的清露,對此感受頗深,“有銀子是好辦事啊,不,應該說有了朝廷的支持,那沒有不賺錢的,這迴我總算對潤筆費滿意了!”輕輕拍打著手的銀票,暢想起今後的收入來。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