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四皇子還在發呆,公叔瑾已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做不到的話,就不用費心了,冷淡總比結仇要強!”他這是過來人的感慨之言了。


    四皇子卻被嚇得抖了一抖,他不敢想像,他和王府結仇的後果,不,不用想像,二皇子的例子不就是近在眼前嗎?


    四皇子事後才想到,父皇之所以允許懿皇妃為二皇子替罪,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根本就不想殺二皇子,寵了那麽多年的一個兒子啊,怎麽可能沒有感情?!可惜,事情被逼到了這一步,父皇實在是沒辦法了啊!


    父皇一定因此深恨惹禍的丁家和懿皇妃,所以幹脆把怒火燒到了他們身上。


    父皇都逼到這個程度了,況且是他?別說什麽太子之位了,他想平安地過下去,很可能都會成了奢望。


    四皇子正在冷汗淋漓中,卻發現很多年幼的弟弟們都來求見父皇了,其中以五皇子為首,他們這些孩子,都是生母位分不夠,外家不得入宮的,想來是發現四皇子借這個機會和皇上親近了,便也一窩蜂地趕來了。


    看著這些大大小小的弟弟們,四皇子立刻收斂了情緒,換上了笑臉兒,就連五皇子都沒有慢待了。


    公叔瑾對四皇子的表現很滿意,這樣的心胸起碼比皇後強,將四皇子叫道麵前囑咐了兩句,“你迴宮去吧,越是這個時候,越不好冷淡你外家,有些事就算是你替父皇分憂了!”現在朝中的情況,對文官還是安撫為上,尤其是身為外戚的鳳家,剛剛打壓了一個丁家和皇後,他不能將事做得太過份。


    四皇子應了,馬上迴宮用午膳去了,但情緒和來時已大不相同了——就算依舊沒有睿兒的幫助,公叔瑾的支持對他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啊!


    緊接著,四皇子又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安慰。


    在認錯的同時,四皇子也向公叔瑾老老實實承認了,他對潘芷瑤的“心悅”,讓他非常開心的是,公叔瑾是支持他娶潘芷瑤的,還提醒了他正確的入手角度,“安平侯人老成精,潘淩峰忠於朝廷,潘夫人過於溺愛幼女,也情有可原,此事對王府沒什麽利益可言,秦夫人也算是重情重義了,不過,女子嘛,總是掌控不了大局的!”一下子道出了這樁婚姻的關鍵所在。


    而這些話,鳳府是沒人對四皇子說的,開始時,四皇子不明白,後來他才想明白,鳳府這是為了他們自家的利益——一個被鳳家單獨控製的皇子,和一個被武將和鳳家同時控製的皇子,是不同的。


    尤其是這個武將還是秦懷恩和潘淩峰聯手,到了最後,對鳳家肯定是後來者居上的形勢,莫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讓四皇子再娶一個鳳家的女兒才好呢!


    隻有公叔瑾才能站在客觀公平地角度去看待這件事,一些都以增加朝廷的籌碼為重,才會出這樣的主意,而且,在五皇子已經十四歲的情況下,公叔瑾依然給四皇子出這樣的主意,偏愛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於是,四皇子立刻按照公叔瑾的“指點”放下身價,在大年初三這一天以晚輩的身份,去給安平侯老夫婦拜年了,安平侯對四皇子的到來十分歡迎,甚至還授意孫子借著逛園子的機會,設計了一場他和潘芷瑤的“偶遇”。


    “四殿下無需擔憂,”身為武將之女,潘芷瑤說話還是挺直接的,主要是她見了四皇子憔悴不堪的樣子後,心軟了,“我已說動母親,再過幾日就要進宮參選秀女了!”


    原來如此,所以潘夫人才一直沒求上清露,王府才始終沒任何表示,驚喜之下,四皇子的雙眼一下子便模糊了,他喉嚨哽噎,想對潘芷瑤說些什麽,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喜悅和感激,末了,深深地給潘芷瑤施了一禮。


    潘芷瑤被唬了一跳,剛要避開,卻發現四皇子已起身離去了,走了幾步後,又停了下來,轉過身,深深的深深的看了潘芷瑤一眼。


    潘芷瑤說不清那是什麽樣的目光,她隻知道,四皇子看過這一眼後,兩人之間已有什麽變得不同了,四皇子已走得不見蹤影,她才長長的吐出一口氣來,隻覺得她不顧羞恥對母親表明心跡,不聽母親的勸告,一味地想要入宮,這所有的付出,全都值得了!


    和潘芷瑤一樣,四皇子也不明白,此時他對潘芷瑤的感情,算不算得上是真正的心悅,他隻是感到,此時的他很高興很開心,比通過手段得到潘芷瑤還要開心上千百倍啊,他的心裏有一個聲音一直在歡唿著,“她心裏是有我的,原來是她求的潘夫人啊!”


    想到和這樣的一個女子共度一生,四皇子心裏特別蘊貼,那種在艱難險途上,有人相伴的溫暖,既然還有種淡淡的劫後餘生的慶幸,在這一刻,四皇子是真心想要對潘芷瑤好一輩子的。


    如果說四皇子這種劫後餘生是淡淡的,那麽公叔瑾的,則是無比濃烈的了。


    悠閑的年假很快過去,正月十六衙門開門理事的第二天,一份厚厚的折子就登上了公叔瑾的案頭,確切地說,這不是一份折子,而是一份傳說中的“萬民書”!


    所謂的“萬民書”並不一定是要一萬個人的聯名,隻要超過千人之後,就可以叫做“萬民書”了,可公叔瑾收到的這份“萬民書”到底有多少簽名和指印呢?


    無需去數,人家本來就是有統計的,合計起來共有差不多十萬之眾,這使得身為帝王的公叔瑾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當初發起人潘夫人等露城家眷,更是沒有想到。


    而這份“萬民書”最可怕的地方,並不是在人數的驚人上,而在於它清晰的條理和確實的證據上。


    清霜當年逃離京城流落小嶺村這件事,過去已經十來年了,這個時間說長並不長,九成以上的直接證人都還活著,並且還在原來的地方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良種田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葳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葳蕤並收藏從良種田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