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秦懷恩等眾人去前廳赴宴後,就親自抱清露迴房,其實清露已經行動自如了,可麼麽們說,坐月子期間不能走路,否則以後會落毛病,清露隻得照做。
把清露放到床上時,清露在秦懷恩耳邊悄聲問,“老大現在,真的沒有官印嗎?”
秦懷恩一頓。
老大現在是有官印的!
秦懷恩除了官位,還是有爵位的人,就算不是世襲的,到了下一輩兒也是個子爵,而且,盡管老大隻比老二大了一刻鍾的功夫兒,那也是大啊,所以老大是秦懷恩的嫡長子,隻等著過上幾年,就可以請封世子了。
秦懷恩和清露對此事的態度是,請封要及早,雖然兄弟們友愛,但他們家兒子現在看來就不少了,那麽這種事還是早早定下來的好,省得孩子們長大了,因此出現什麽齟齬。
再說,世子之位也代表著一種責任,既然成了嫡長子,他們做父母的,就要及早引導孩子,勇於承擔起這份責任,不管他是不是心裏真的喜歡。
“你看看你……”秦懷恩嗔了清露一句,“不是說不信的嗎?”
清露說,“我現在也沒信,就是覺得挺好玩兒的,想等他們長大了,看看老大還會不會像小時候這樣,願意連世子之位都和老二分享……”那樣的兄弟之情,想想就讓上輩子沒有同父同母親生兄弟姐妹的清露,非常地向往。
秦懷恩也是向往的,他是徹頭徹尾的獨生子誒!
“就算是讓老二當官,老大也不一定非得讓出他的世子之位,我的兒子,還能比我差了?說不定就掙出來個更大的官呢!”秦懷恩很篤定地說,想當初,丁誌成不就是這樣嗎,沒有世子之位,也要憑功績謀求個更好的,隻不過是沒成功罷了。
“嗯嗯,”清露連連點頭,“他們一定會兄弟友愛的,我們好好教導他們!”這才是她最希望的。
隻不過,這兩個人完全沒想到,這兄弟如果過於友愛了,也是個大麻煩,尤其是他們該分享的會分享,明明不該分享的也要分享時,簡直能把人給氣瘋!
抓周禮的第二天,睿兒就被宣進宮了,臨走之前,睿兒和秦懷恩夫婦對視了一眼,什麽都沒說,因為他們早已猜到,這迴公叔瑾是叫他去幹什麽的。
盡管還差兩天才是五月,今年中原的旱情就已經盡顯無餘了,有些府的官員們,在折子上甚至用上了“赤地千裏”這樣的詞匯,顯然今年的旱情要比去年還嚴重。
而且,今年旱情發生的區域和去年是有區別的,好消息是,燕京附近地區不在受災範圍內,壞消息是,從目前報上來的數目就能計算出,今年的受災地區是去年的兩倍。
別看睿兒過年後還沒出門兒,卻利用去年留下來的人手,已在清露的指導下做了很多事兒了:開春後,加速從秦狀元客棧調撥去年秋天攢下的糧食,新買的莊子不管是王府的還是清露和露城家眷們的,統統種上了土豆,因為去年旱災對土質有影響,土豆適應性很強,而且土豆最大的優勢在產量上,能很好地緩解糧食的緊俏,可以直接在糧鋪裏當成糧食出售,還有就是去已經旱災盡顯的地方,雇用便宜的勞工,分擔災區的壓力,到了現在,燕京附近新買的莊子已全都修建完畢了……
有了去年的功績,今年這樣及時的措施,以及手頭大量的存糧,不用任何人說,恐怕當今年災害顯露出來時,公叔瑾頭一個就會想到睿兒了。
宮中的睿兒侃侃而談,“在府中時,我們已經商量過了,今年大體還會按照去年的法子來,有些地方的糧鋪已經建成了,”因為去年和今年受災區域有重合的,“剩下的地方要再建也能快上不少,”直接把非災區的糧鋪建築材料和存糧,拆下、搬運就可以了,速度可比從江南和東北運快上許多。
“隻不過,這裏有幾件事,還需要皇伯父幫幫我……”睿兒說。
也不知道是過了一年孩子又長大了一歲,還是去年辦差的經曆曆練了他,總之,公叔瑾覺得,不過是短短數月的功夫兒,睿兒可比去年時沉穩成熟了太多,這不,關於差事的事兒,都不用顧謝張口了,自己就能說得很清楚。
公叔瑾點頭道,“說來聽聽,隻要是不過分,朕便依你!”
睿兒的這套戰略,被清露稱為組合拳,其中需要公叔瑾配合的地方還是挺多的,首先,清露想讓公叔瑾動用朝廷的手段調撥平價糧,江南地區這兩年一直是風調雨順的,又不給西北送軍糧了,糧食非常富餘,但如果王府動用私人手段收購的話,很容易引起糧價上漲,這樣,就無法保證中原地區的糧價合理了。
好吧,清露也承認,如果朝廷調撥而不是私下購買的話,從江南各地到京城這段距離的運費和人手,她就能省下了,利潤會更高一點,還省心。
第二點就是關於災民的安置問題了,就算是糧食價格不上漲,朝廷有賑濟,災民也頂多能做到不餓死,想要吃飽,還是有困難的,再說,地不能種了,那麽多的富餘勞力,真是一種浪費。
“皇伯父不是想要遷都嗎?燕京小得很呐,”睿兒有些嫌棄地說,“想要建成京城這樣的話,我看沒有個三年五載的不成,莫不如讓這些災民修城去,不僅能吃飽肚子,還能賺點銀兩,實在不行,願意修城的民壯們的工錢,直接在當地折合成平價糧食留在家裏,糧食也不用運來運去的了!”
“還有,我的王府啥的,是不是也得另外建啊?這時候建的話,往後不耽誤搬,還省銀子!”睿兒半是請求半是提醒地說。
王府是次要的,皇宮才是主要的,就算是燕京是原來中原國的都城,那王宮可沒法子和大楚的皇宮比,還有這麽多官員的宅子啊,那得多大的地方,多少的人力和物力?!
把清露放到床上時,清露在秦懷恩耳邊悄聲問,“老大現在,真的沒有官印嗎?”
秦懷恩一頓。
老大現在是有官印的!
秦懷恩除了官位,還是有爵位的人,就算不是世襲的,到了下一輩兒也是個子爵,而且,盡管老大隻比老二大了一刻鍾的功夫兒,那也是大啊,所以老大是秦懷恩的嫡長子,隻等著過上幾年,就可以請封世子了。
秦懷恩和清露對此事的態度是,請封要及早,雖然兄弟們友愛,但他們家兒子現在看來就不少了,那麽這種事還是早早定下來的好,省得孩子們長大了,因此出現什麽齟齬。
再說,世子之位也代表著一種責任,既然成了嫡長子,他們做父母的,就要及早引導孩子,勇於承擔起這份責任,不管他是不是心裏真的喜歡。
“你看看你……”秦懷恩嗔了清露一句,“不是說不信的嗎?”
清露說,“我現在也沒信,就是覺得挺好玩兒的,想等他們長大了,看看老大還會不會像小時候這樣,願意連世子之位都和老二分享……”那樣的兄弟之情,想想就讓上輩子沒有同父同母親生兄弟姐妹的清露,非常地向往。
秦懷恩也是向往的,他是徹頭徹尾的獨生子誒!
“就算是讓老二當官,老大也不一定非得讓出他的世子之位,我的兒子,還能比我差了?說不定就掙出來個更大的官呢!”秦懷恩很篤定地說,想當初,丁誌成不就是這樣嗎,沒有世子之位,也要憑功績謀求個更好的,隻不過是沒成功罷了。
“嗯嗯,”清露連連點頭,“他們一定會兄弟友愛的,我們好好教導他們!”這才是她最希望的。
隻不過,這兩個人完全沒想到,這兄弟如果過於友愛了,也是個大麻煩,尤其是他們該分享的會分享,明明不該分享的也要分享時,簡直能把人給氣瘋!
抓周禮的第二天,睿兒就被宣進宮了,臨走之前,睿兒和秦懷恩夫婦對視了一眼,什麽都沒說,因為他們早已猜到,這迴公叔瑾是叫他去幹什麽的。
盡管還差兩天才是五月,今年中原的旱情就已經盡顯無餘了,有些府的官員們,在折子上甚至用上了“赤地千裏”這樣的詞匯,顯然今年的旱情要比去年還嚴重。
而且,今年旱情發生的區域和去年是有區別的,好消息是,燕京附近地區不在受災範圍內,壞消息是,從目前報上來的數目就能計算出,今年的受災地區是去年的兩倍。
別看睿兒過年後還沒出門兒,卻利用去年留下來的人手,已在清露的指導下做了很多事兒了:開春後,加速從秦狀元客棧調撥去年秋天攢下的糧食,新買的莊子不管是王府的還是清露和露城家眷們的,統統種上了土豆,因為去年旱災對土質有影響,土豆適應性很強,而且土豆最大的優勢在產量上,能很好地緩解糧食的緊俏,可以直接在糧鋪裏當成糧食出售,還有就是去已經旱災盡顯的地方,雇用便宜的勞工,分擔災區的壓力,到了現在,燕京附近新買的莊子已全都修建完畢了……
有了去年的功績,今年這樣及時的措施,以及手頭大量的存糧,不用任何人說,恐怕當今年災害顯露出來時,公叔瑾頭一個就會想到睿兒了。
宮中的睿兒侃侃而談,“在府中時,我們已經商量過了,今年大體還會按照去年的法子來,有些地方的糧鋪已經建成了,”因為去年和今年受災區域有重合的,“剩下的地方要再建也能快上不少,”直接把非災區的糧鋪建築材料和存糧,拆下、搬運就可以了,速度可比從江南和東北運快上許多。
“隻不過,這裏有幾件事,還需要皇伯父幫幫我……”睿兒說。
也不知道是過了一年孩子又長大了一歲,還是去年辦差的經曆曆練了他,總之,公叔瑾覺得,不過是短短數月的功夫兒,睿兒可比去年時沉穩成熟了太多,這不,關於差事的事兒,都不用顧謝張口了,自己就能說得很清楚。
公叔瑾點頭道,“說來聽聽,隻要是不過分,朕便依你!”
睿兒的這套戰略,被清露稱為組合拳,其中需要公叔瑾配合的地方還是挺多的,首先,清露想讓公叔瑾動用朝廷的手段調撥平價糧,江南地區這兩年一直是風調雨順的,又不給西北送軍糧了,糧食非常富餘,但如果王府動用私人手段收購的話,很容易引起糧價上漲,這樣,就無法保證中原地區的糧價合理了。
好吧,清露也承認,如果朝廷調撥而不是私下購買的話,從江南各地到京城這段距離的運費和人手,她就能省下了,利潤會更高一點,還省心。
第二點就是關於災民的安置問題了,就算是糧食價格不上漲,朝廷有賑濟,災民也頂多能做到不餓死,想要吃飽,還是有困難的,再說,地不能種了,那麽多的富餘勞力,真是一種浪費。
“皇伯父不是想要遷都嗎?燕京小得很呐,”睿兒有些嫌棄地說,“想要建成京城這樣的話,我看沒有個三年五載的不成,莫不如讓這些災民修城去,不僅能吃飽肚子,還能賺點銀兩,實在不行,願意修城的民壯們的工錢,直接在當地折合成平價糧食留在家裏,糧食也不用運來運去的了!”
“還有,我的王府啥的,是不是也得另外建啊?這時候建的話,往後不耽誤搬,還省銀子!”睿兒半是請求半是提醒地說。
王府是次要的,皇宮才是主要的,就算是燕京是原來中原國的都城,那王宮可沒法子和大楚的皇宮比,還有這麽多官員的宅子啊,那得多大的地方,多少的人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