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想當初秦秀娥嫁給那個糟老頭後,已當了官兒的秦懷仁還上門去求了好幾次呢,可見那老頭在當地的勢力了,隻不過是因為秦秀娥不配合,秦懷仁才去得少了,對秦懷仁的眼力,秦大川和殷氏都很相信。
秦懷仁因此在家中對秦秀娥大罵不休,說什麽秦秀娥現在自己披金戴銀的,就不管親生爹娘的死活和親生哥哥的前程了,等迴頭過幾年等她年老色衰了,再想指望娘家,那也是不可能的!
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出,秦秀娥那時還算得寵,過得很不錯,“隨隨便便弄幾樣首飾和金銀啥的,應該是不難吧?”秦大川和殷氏商量,“秀娥最恨的是老二,不是咱們!”想當初,就算是為了一己私利吧,秦大川對秦秀娥也還是不錯的,就算是後來差著些,但經過秦懷仁的辣手“教導”後,秦秀娥主要的怨氣都奔著秦懷仁去了。
就這樣,兩人跋山涉水地往西南而去,開始時,他們很緊張,不知道秦懷仁死後,會不會被人發現,也不知道秦懷恩會怎麽報複他們,隻敢走小路,不敢走大路,再加上秦大川那腿腳,兩個多月了,也沒走出多遠。
後來,他們見一直無人理會,膽子便漸漸地大了起來,就去繁華的縣、鎮裏打聽,聽說了很多秦懷恩和露城軍的事兒,卻沒聽說有關他們的事兒。
當然了,關於秦懷恩的身世,現在是盡人皆知了,但大家都是當成故事來聽的,根本沒人認識他們啊,而且在這些話中,還有人提到了秦懷恩很“大度”,為秦大川求了情,不想報複他們,這讓他們徹底放心了。
“這個狼崽子,現在娶了清露,日子過得還指不定多美呢,聽說王爺也死了,現在睿兒成了王爺了,他們這是********啊,********……”秦大川悄悄地叨咕著,心裏不知是個什麽滋味兒,有時想起以往二十多年來過的好日子,就跟做了一場夢似的,現在再提起這些人來,似乎離他遙遠極了,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曾經是其中的一份子。
盡管不害怕了,但這時的他們已沒銀子雇車馬了,隻能一路要飯,一路往西南走,也比以前快不了多少,好在,不用繞路了,到了八月間,終於迴到了他們原本在西南住的地方兒,立即去打聽秦秀娥的消息。
秦秀娥的消息好打聽極了,因為秦秀娥“被病故”了,“病故”的原因,還被主家宣揚得盡人皆知。
做為一個官員,最不缺少的就是對朝中風向的了解,也可以叫做“政治敏|感度”吧,秦秀娥的這個“相公”更是差事做到老的人,本人沒什麽能耐,升遷也不快,卻能一直平安順遂,由此可以看出,他在這方麵得多麽有經驗了。
他這樣“處理”秦秀娥,無非就是怕得罪了現在炙手可熱的秦懷恩將軍而已,主家甚至還時不時地在人前大義凜然地譴責秦大川幾句,生怕被人誤認為和秦大川以及秦懷仁有什麽關係。
單說相貌的話,秦秀娥不過是中上姿色,也就在小山村裏,能顯得出眾些,別說和小家碧玉相比,就是和稍微出色點的窯|姐比,也沒任何優勢,人更是蠢的透頂,當初願意納了她,純粹是看在壽公公給秦懷仁寫的那封“舉薦信”上。
好在,秦秀娥年輕,納進門來時不過十四,死的時候才十五,對老頭子來說,納了她並不為難,就當養活個小貓小狗了。
“弄不清楚,就先緩緩,怎麽著咱們也沒吃虧,說破大天去也不過是個妾,”老頭當時這麽對自家夫人解釋,“若是一旦搭上了這層關係,咱們可就成了,就打不為我想,你也得為兒孫們的仕途著想啊!”
關於兒孫的話,最終打動了老夫人,於是,秦秀娥就這麽順理成章地留了下來,大家還都對她不錯。
公平地說,秦秀娥這輩子過得最開心的日子,就是“嫁”人之後,錦衣玉食都享受到了,還不用受管束,至於陪伴一個老頭,對秦秀娥來說,和她以往吃的那些苦比起來,是可以忍受的。
可惜的是,單蠢的秦秀娥並沒意識到,這一切是建立在什麽基礎上的,相反,她還不自量力地對秦懷仁起了報複的心思,於是,不過是一個多月的功夫兒,她就半是自願,半是被哄騙地說了實話——原來秦懷仁的那封舉薦信,是花銀子買來的。
老頭怒火中燒,對秦懷仁恨之入骨,對秦秀娥愛理不理——他覺得秦秀娥不但愚蠢,人品還很有問題,這樣一個忘恩負義的蠢丫頭,一個不好就容易給家裏人惹來麻煩。
但老頭對秦秀娥也沒太過份,因為秦秀娥反複地提到了一個人:清露!而且秦秀娥還說,清露對她很不錯,比對秦懷仁好多了。
思來想去中,老頭決定寫封信去東北打聽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結果,消息還沒打聽到,秦懷仁就開始行動了,闔家扒上了安平侯府,癩皮膏藥似的,最後竟然成功進京了。
老頭高興壞了,安平侯府誒,那是他以往連想都不敢想的參天大樹,現在秦家人竟然和他們搭上了關係,隻是秦家人已經離開了,想對秦懷仁等人再做什麽,已經來不及了,不過沒關係,這不是還有秦秀娥嘛!
於是,秦秀娥的日子立馬更加好了起來,正月裏,老頭還和京城通了信,送了禮,秦懷仁將禮物收下,並且迴了信,還提到他們一家人現在住在狀元府,不是有這樣的來往,秦大川現在也不會就這麽直接找上門兒來。
接下來就是西北大捷,秦秀娥這時已經懂點事兒了,見機地說,“大哥是最喜歡我的!”這個純粹是胡說八道,重生的秦懷恩對秦家所有人都沒個好臉色。
老頭又往京中寫信恭賀、送禮,秦懷仁的迴信中,除了炫耀就囂張,老頭反倒挺高興,秦秀娥過得越發如魚得水。
秦懷仁因此在家中對秦秀娥大罵不休,說什麽秦秀娥現在自己披金戴銀的,就不管親生爹娘的死活和親生哥哥的前程了,等迴頭過幾年等她年老色衰了,再想指望娘家,那也是不可能的!
從這些話中,不難看出,秦秀娥那時還算得寵,過得很不錯,“隨隨便便弄幾樣首飾和金銀啥的,應該是不難吧?”秦大川和殷氏商量,“秀娥最恨的是老二,不是咱們!”想當初,就算是為了一己私利吧,秦大川對秦秀娥也還是不錯的,就算是後來差著些,但經過秦懷仁的辣手“教導”後,秦秀娥主要的怨氣都奔著秦懷仁去了。
就這樣,兩人跋山涉水地往西南而去,開始時,他們很緊張,不知道秦懷仁死後,會不會被人發現,也不知道秦懷恩會怎麽報複他們,隻敢走小路,不敢走大路,再加上秦大川那腿腳,兩個多月了,也沒走出多遠。
後來,他們見一直無人理會,膽子便漸漸地大了起來,就去繁華的縣、鎮裏打聽,聽說了很多秦懷恩和露城軍的事兒,卻沒聽說有關他們的事兒。
當然了,關於秦懷恩的身世,現在是盡人皆知了,但大家都是當成故事來聽的,根本沒人認識他們啊,而且在這些話中,還有人提到了秦懷恩很“大度”,為秦大川求了情,不想報複他們,這讓他們徹底放心了。
“這個狼崽子,現在娶了清露,日子過得還指不定多美呢,聽說王爺也死了,現在睿兒成了王爺了,他們這是********啊,********……”秦大川悄悄地叨咕著,心裏不知是個什麽滋味兒,有時想起以往二十多年來過的好日子,就跟做了一場夢似的,現在再提起這些人來,似乎離他遙遠極了,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曾經是其中的一份子。
盡管不害怕了,但這時的他們已沒銀子雇車馬了,隻能一路要飯,一路往西南走,也比以前快不了多少,好在,不用繞路了,到了八月間,終於迴到了他們原本在西南住的地方兒,立即去打聽秦秀娥的消息。
秦秀娥的消息好打聽極了,因為秦秀娥“被病故”了,“病故”的原因,還被主家宣揚得盡人皆知。
做為一個官員,最不缺少的就是對朝中風向的了解,也可以叫做“政治敏|感度”吧,秦秀娥的這個“相公”更是差事做到老的人,本人沒什麽能耐,升遷也不快,卻能一直平安順遂,由此可以看出,他在這方麵得多麽有經驗了。
他這樣“處理”秦秀娥,無非就是怕得罪了現在炙手可熱的秦懷恩將軍而已,主家甚至還時不時地在人前大義凜然地譴責秦大川幾句,生怕被人誤認為和秦大川以及秦懷仁有什麽關係。
單說相貌的話,秦秀娥不過是中上姿色,也就在小山村裏,能顯得出眾些,別說和小家碧玉相比,就是和稍微出色點的窯|姐比,也沒任何優勢,人更是蠢的透頂,當初願意納了她,純粹是看在壽公公給秦懷仁寫的那封“舉薦信”上。
好在,秦秀娥年輕,納進門來時不過十四,死的時候才十五,對老頭子來說,納了她並不為難,就當養活個小貓小狗了。
“弄不清楚,就先緩緩,怎麽著咱們也沒吃虧,說破大天去也不過是個妾,”老頭當時這麽對自家夫人解釋,“若是一旦搭上了這層關係,咱們可就成了,就打不為我想,你也得為兒孫們的仕途著想啊!”
關於兒孫的話,最終打動了老夫人,於是,秦秀娥就這麽順理成章地留了下來,大家還都對她不錯。
公平地說,秦秀娥這輩子過得最開心的日子,就是“嫁”人之後,錦衣玉食都享受到了,還不用受管束,至於陪伴一個老頭,對秦秀娥來說,和她以往吃的那些苦比起來,是可以忍受的。
可惜的是,單蠢的秦秀娥並沒意識到,這一切是建立在什麽基礎上的,相反,她還不自量力地對秦懷仁起了報複的心思,於是,不過是一個多月的功夫兒,她就半是自願,半是被哄騙地說了實話——原來秦懷仁的那封舉薦信,是花銀子買來的。
老頭怒火中燒,對秦懷仁恨之入骨,對秦秀娥愛理不理——他覺得秦秀娥不但愚蠢,人品還很有問題,這樣一個忘恩負義的蠢丫頭,一個不好就容易給家裏人惹來麻煩。
但老頭對秦秀娥也沒太過份,因為秦秀娥反複地提到了一個人:清露!而且秦秀娥還說,清露對她很不錯,比對秦懷仁好多了。
思來想去中,老頭決定寫封信去東北打聽清楚到底是怎麽迴事兒,結果,消息還沒打聽到,秦懷仁就開始行動了,闔家扒上了安平侯府,癩皮膏藥似的,最後竟然成功進京了。
老頭高興壞了,安平侯府誒,那是他以往連想都不敢想的參天大樹,現在秦家人竟然和他們搭上了關係,隻是秦家人已經離開了,想對秦懷仁等人再做什麽,已經來不及了,不過沒關係,這不是還有秦秀娥嘛!
於是,秦秀娥的日子立馬更加好了起來,正月裏,老頭還和京城通了信,送了禮,秦懷仁將禮物收下,並且迴了信,還提到他們一家人現在住在狀元府,不是有這樣的來往,秦大川現在也不會就這麽直接找上門兒來。
接下來就是西北大捷,秦秀娥這時已經懂點事兒了,見機地說,“大哥是最喜歡我的!”這個純粹是胡說八道,重生的秦懷恩對秦家所有人都沒個好臉色。
老頭又往京中寫信恭賀、送禮,秦懷仁的迴信中,除了炫耀就囂張,老頭反倒挺高興,秦秀娥過得越發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