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秦懷恩算是明白了,就潘淩峰這樣的路癡,不逃還好些,一逃,那真是死得更快了,當時身上再帶點兒傷什麽的,這不,前世到最後,連他的屍首都沒找迴來。


    其實以往潘淩峰是不路癡的,就連和他自京城起一路同行的秦懷恩都沒發現,他還有這麽個毛病,所以潘淩峰才這麽不服氣。


    哪成想,今天一出了塞坎城,他就開始亂跑了,幸而秦懷恩的馬比他的還要好,這才沒走岔了路。


    後來秦懷恩才想明白,潘淩峰生活在多山、植被茂密的西南,那裏用來認路的各種參照物太多了,到了一馬平川,什麽都沒有的西北,他自然無法適應。


    秦懷恩繼續教導著身邊的人,其實是在變向地提醒潘淩峰,“在這裏辨別方向最便利的東西,是太陽……”


    其他人適應良好,鄉下人窮,早就習慣看日光估算時間,到了這裏雖然有所改變,但習慣一段時間後,也就上手了,唯獨出身富貴、用慣了各種刻漏的潘淩峰,總是搞錯。


    又出現了幾次迷路事件後,秦懷恩實在沒辦法了,直接說,“給潘副將弄個羅盤來!”


    當時潘淩峰十分惱火,“我又不是道士!”到了後來,卻越發依賴這個東西了,無論是保命還是建功立業都少不了這個小東西。


    而有路癡病的,並不是隻有潘淩峰一個人,還有些人,也有這個毛病,結果羅盤成了受很多人歡迎的東西。


    在路上經過了這麽一小段兒的波折,他們迴到塞坎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可就算是這樣,三位東家也還沒迴來。


    秦懷恩根本就不管他們,一邊梳洗更衣,一邊吩咐下人備飯,等到他們吃到一半兒時,三位東家才迴來,神情俱是十分疲憊。


    秦懷恩卻不管不顧,一個勁兒地追問,昨天交代的那些事兒,他們都辦到什麽程度了。


    “宅子已買好了,是極大極好的,價錢也很不錯。”曲少東家源源本本地說,“近年我朝用兵不利,很多大戶人家覺得塞坎也不安全,就陸陸續續地搬走了。”雙眼晶亮地看著秦懷恩,想得到些內幕消息,好像朝廷能不能打勝仗,是秦懷恩就能說了算似的。


    秦懷恩倒是真的預知未來的,隻不過那是他想改變的結果罷了,可再想想如果他說了實話,那麽宅子的價格豈不是要漲上來了?!


    秦懷恩表麵上對曲少東家的探問不做任何表示,私下裏卻打定主意,等夏穀那邊安排好了之後,便在塞坎城中多買些好宅子,或是分給兄弟們,或是賣掉,都是個不錯的法子。


    “土石也買了不少,因為不知道要運到什麽地方,所以隻是給了訂錢而已。”曲少東家繼續說,“人手倒是不太多,不過,這不才過一天嘛,想來隻要工錢高些,總能找到人的,就是不知道秦爺到底需要多少!”說來說去還是心裏沒底兒,活幹得不來勁兒。


    潘淩峰則很是愧疚,有點兒鳩占鵲巢和白白使喚人家的感覺,正要想法子表示一下,那邊秦懷恩已開口道,“我要建一座新城,現在已從軍營中弄到了三萬人,人手是足夠了,到時候,你們幫我把這城建好,開市時,我給你們一席之地,想幹什麽,開幾間鋪子,都是你們說了算!”事到如今他也沒什麽好瞞著的了。


    三個東家開始齊齊發呆,就算是餓得很了,看著麵前的飯食也吃不下去了,實在是這個消息太震撼了。


    潘淩峰已大叫了起來,“什麽你想開‘私市’?”對建城的事兒反倒不那麽關心了,畢竟,秦懷恩有那個財力、物力和人力。


    秦懷恩挑眉,“為何是私市?而不是正常的馬市?朝中可有不許西北開私市的律令?!”他可是計劃了很久了。


    潘淩峰已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狄人在邊境地區和內陸的人互通貿易,這是在五國尚未合並之前就有的,因內陸對馬匹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就把這種貿易統統稱為“馬市”。


    在貿易過程中,發生了很多的問題,內陸商人的狡詐和欺騙,狄人的蠻不講理和強搶,最終讓馬市開不下去了,變成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但雙方對貿易的需要,又使得馬市斷斷續續,無法完全杜絕。


    到了本朝開國皇帝仁帝時期,仁帝下了這樣一道命令,就是說如果駐守邊關的將領,能保證城鎮的安全,就可以互市,畢竟,購買馬匹是增強國力所需要的。


    可誰能做這樣的保證啊?事實證明,就算是不開馬市,本朝還是一敗再敗,所以從這道政令開始,馬市就名存實亡了。


    但互市的利潤是極為豐厚的,有時幾個毫不起眼的碗,就能換迴一頭肥羊,誰能不動心啊?!


    於是,在邊關將領的默許下,私市便出現了,這是一種偷偷摸摸的很危險的交易,卻帶給很多人巨大的利益,引得旁人紛紛效仿。


    現在,秦懷恩要光明正大地開馬市了,這到底能產生多麽大的收益,是無法估量的,三位東家又怎麽可能不震驚?!


    秦懷恩看著被他問得啞口無言的潘淩峰說,“有了這麽多的人馬,還是在上佳的位置上新建一座城,你這個將門出身,想要建功立業的家夥,難道還守不住這座城?!”


    說實話,秦懷恩一直認為自己隻是個將才,而不是一個帥才,若說正麵迎敵、衝鋒陷陣,他現在力斬千人恐怕也不在話下,不過若論起排兵布陣,攻城守城,他還真是比不過家學淵源的潘淩峰,所以才這麽一直帶著潘淩峰,就指望潘淩峰能肩挑重任了。


    潘淩峰隻覺得腦袋裏“嗡”地一聲,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沸騰了起來,身體的每一個毛孔都在叫囂著,一展才華和夢想即將成真的興奮。


    不過,潘淩峰舔了舔嘴唇問,“為啥非得把咱們的城建在狄人境內啊?”不怪他有些緊張,這個舉動也太過大膽了些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良種田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葳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葳蕤並收藏從良種田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