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後麵的人還是在追,姐姐懷著睿兒不僅騎不了馬,也再受不得馬車的顛簸了,於是我們就分開走,當時說的是她往東我往西,自然不可能是直線了,隻是大致的方向,我們迷迷糊糊、慌不擇路的,既然姐姐到了東北,我去的當然是西北了。”清露瞥了壽公公一眼,“最後我實在是跑不動了,就停在一個地方,過的就是我方才說的那樣的日子,不然的話,我那差點兒喪命的肺疾又是如何得的?”
前身的那段日子過得實在是太苦了,不敢住大城鎮,隻得在小地方待著,生活條件自然極差,還整天不敢出門,有銀子也花不出去,天天喝冷水、啃幹糧,生了病也不敢看大夫,就是個硬挺……
清露現在說起這些來,已經很是淡然了,不過,壽公公和公叔寧聽了,心裏還是相當不是滋味兒的。
這也是清露的目的之一,她就是要讓這些人愧疚,讓他們無法對自己接下來的做法有一絲的不滿。
清露做得很成功,公叔寧和壽公公後來不僅不怪清露,還主動幫忙,使得清露的計劃事半功倍,這讓程一針對清露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過,清露的困難也是不小的。
秦懷恩有一點推測得很對,那就是自打他離開後,山上的收入正在不斷減少。
毫發無損的雄麝和母鹿並不是那麽好抓的,護衛們偶爾弄到一次,不是讓這些動物受了傷,不久後死去,就不適合養殖的要求,到手後隻能殺掉,再加上以往的存欄在飼養過程中的自然死亡,使得山頭上雄麝和母鹿的數量不斷減少。
小廝們身手不高,藥材的識別能力更是不如秦懷恩,最重要的是,他們對山林遠遠不如秦懷恩那麽熟悉,使得家裏的藥材收獲不僅低,還沒什麽高檔貨。
“咱們這個山上,到底哪裏有老山參啊?”這個小廝們時常問的這個問題,是包括程一針在內所有人都迴答不了的。
清露猜,能在這樣過於寒冷的地域生長出來的老山參,很可能是長在那些特殊的地方的,比如較為溫暖的濕地和峽穀啥的,可她沒說,因為她不知道這些地方又具體在什麽位置,說了也沒用。
護衛在夏、秋兩季的打獵收獲還是很不錯的,但也隻是尋常獵物,老虎和熊之類的,他們不是打不了,而是碰不到,根本就不會像秦懷恩那樣追蹤。
一到了下雪的冬季他們就徹底完蛋了,去年冬天的收獲就很少,壽公公決定今年冬天幹脆就不進山了,反正他也不缺銀子,真沒必要做些冒險和收獲完全不成正比的事兒。
這造成獵物中最為昂貴的冬皮,幾乎沒有進賬,僅這一項,打獵的收入就少了大半兒。
壽公公時常摸著清露的貂皮鬥篷心生羨慕,“怪不得被稱為‘神獵手’呢,這可是真的神啊!”在打獵一道上,再生不起和秦懷恩的比較之心。
壽公公也想給公叔寧置辦一件兒新的貂皮大氅,隻可惜,他有銀子也沒地方買去,收上來的貂皮倒是有的,還不少,但這些皮子的質量別說和清露的那一件比了,就連公叔寧在京中的那件舊貂皮大氅都不如!
種種的原因疊加到一處,清露收入的減少絕對不是家用隻出不進能彌補的,尤其是她把所有積蓄都捎給秦懷恩後,手頭已基本上沒有適合動用的銀子了。
“沒銀子,我有東西啊,估計有了那筆銀子,秦懷恩現在也不缺銀子使了。”清露私下裏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又想到,“東西一準兒比銀子好,說不定還能大賺一筆呢!”正好把失去的損失奪迴來。
想到秦懷恩能用上的東西,清露發現還真是不少誒,於是整個秋天,她忙到不像話。
秋天發生的第一件事兒,是分舉人。
到了七月,去府城考舉人的落選武生就迴來了,他們也送迴了考中舉人的名單,當然了,喜報也緊跟著到了。
為了用好這十六位舉人,清露真是做了不少的準備工作,首先,為了保證林勝德能如期還款,雙嶺村的土地是不能再動了,反正這些舉人到其他村子裏“買地”也一樣不影響收入,沒必要改來改去。
其次,為了讓舉人們的收入節節攀升,除了還給石嶺村一位舉人外,剩下十五位舉人買地的村子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大片的荒地可開。
“他們不是羨慕咱們村兒能開荒嗎?反正那開荒的法子也好學,就讓他們盡情地學好了!”清露很是顯擺地說。
經過兩個農閑季節的忙碌,雙嶺村已開出了不少的荒地,清露想要的本來就不多,現下是足夠了,還富餘出來不少,現在這些荒地已下了底肥,就等著明年開春播種呢!
為了照顧武生們的利益,清露將多餘的荒地每人都賣了兩百畝——這正是武生的免稅額度,這些地明年官府來丈量時,可以直接落在他們各自的名下,很是方便,銀子不湊手的,還可以先欠著,用今後的收成來還。
清露可以想見,別說往後的秋天了,就是今年秋天她收上來的租子、林勝德還的債,以及這些新舉人們產生的“報酬”,這些糧食完全夠秦懷恩養活上萬人了。
被清露支使著,跑來跑去到衙門口辦理土地過戶手續的壽公公,對此頗有微詞,“我的姑娘誒,這些糧食才能省幾個銀子啊?而且那些新舉人的免稅糧咱們還得花銀子買,何苦操這個心、挨這個累呢?!”他的意思是,直接給秦懷恩銀子不就完了嘛!
公叔寧也露出來深以為然的表情,不得不說,他現在既心疼清露,心裏又很不是滋味兒——清露對秦懷恩太好了,他有點受不了了!
清露振振有詞,指著壽公公和公叔寧說,“你們這些錦衣玉食沒挨過餓的人哪裏懂得,手中有糧心不慌的道理?雖說當兵的有糧餉,可那糧餉就是那麽好拿的嗎?”她還不是怕秦懷恩不會和人相處,到時受了委屈嗎?這種黑暗和不公哪裏都會出現。
前身的那段日子過得實在是太苦了,不敢住大城鎮,隻得在小地方待著,生活條件自然極差,還整天不敢出門,有銀子也花不出去,天天喝冷水、啃幹糧,生了病也不敢看大夫,就是個硬挺……
清露現在說起這些來,已經很是淡然了,不過,壽公公和公叔寧聽了,心裏還是相當不是滋味兒的。
這也是清露的目的之一,她就是要讓這些人愧疚,讓他們無法對自己接下來的做法有一絲的不滿。
清露做得很成功,公叔寧和壽公公後來不僅不怪清露,還主動幫忙,使得清露的計劃事半功倍,這讓程一針對清露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過,清露的困難也是不小的。
秦懷恩有一點推測得很對,那就是自打他離開後,山上的收入正在不斷減少。
毫發無損的雄麝和母鹿並不是那麽好抓的,護衛們偶爾弄到一次,不是讓這些動物受了傷,不久後死去,就不適合養殖的要求,到手後隻能殺掉,再加上以往的存欄在飼養過程中的自然死亡,使得山頭上雄麝和母鹿的數量不斷減少。
小廝們身手不高,藥材的識別能力更是不如秦懷恩,最重要的是,他們對山林遠遠不如秦懷恩那麽熟悉,使得家裏的藥材收獲不僅低,還沒什麽高檔貨。
“咱們這個山上,到底哪裏有老山參啊?”這個小廝們時常問的這個問題,是包括程一針在內所有人都迴答不了的。
清露猜,能在這樣過於寒冷的地域生長出來的老山參,很可能是長在那些特殊的地方的,比如較為溫暖的濕地和峽穀啥的,可她沒說,因為她不知道這些地方又具體在什麽位置,說了也沒用。
護衛在夏、秋兩季的打獵收獲還是很不錯的,但也隻是尋常獵物,老虎和熊之類的,他們不是打不了,而是碰不到,根本就不會像秦懷恩那樣追蹤。
一到了下雪的冬季他們就徹底完蛋了,去年冬天的收獲就很少,壽公公決定今年冬天幹脆就不進山了,反正他也不缺銀子,真沒必要做些冒險和收獲完全不成正比的事兒。
這造成獵物中最為昂貴的冬皮,幾乎沒有進賬,僅這一項,打獵的收入就少了大半兒。
壽公公時常摸著清露的貂皮鬥篷心生羨慕,“怪不得被稱為‘神獵手’呢,這可是真的神啊!”在打獵一道上,再生不起和秦懷恩的比較之心。
壽公公也想給公叔寧置辦一件兒新的貂皮大氅,隻可惜,他有銀子也沒地方買去,收上來的貂皮倒是有的,還不少,但這些皮子的質量別說和清露的那一件比了,就連公叔寧在京中的那件舊貂皮大氅都不如!
種種的原因疊加到一處,清露收入的減少絕對不是家用隻出不進能彌補的,尤其是她把所有積蓄都捎給秦懷恩後,手頭已基本上沒有適合動用的銀子了。
“沒銀子,我有東西啊,估計有了那筆銀子,秦懷恩現在也不缺銀子使了。”清露私下裏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又想到,“東西一準兒比銀子好,說不定還能大賺一筆呢!”正好把失去的損失奪迴來。
想到秦懷恩能用上的東西,清露發現還真是不少誒,於是整個秋天,她忙到不像話。
秋天發生的第一件事兒,是分舉人。
到了七月,去府城考舉人的落選武生就迴來了,他們也送迴了考中舉人的名單,當然了,喜報也緊跟著到了。
為了用好這十六位舉人,清露真是做了不少的準備工作,首先,為了保證林勝德能如期還款,雙嶺村的土地是不能再動了,反正這些舉人到其他村子裏“買地”也一樣不影響收入,沒必要改來改去。
其次,為了讓舉人們的收入節節攀升,除了還給石嶺村一位舉人外,剩下十五位舉人買地的村子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大片的荒地可開。
“他們不是羨慕咱們村兒能開荒嗎?反正那開荒的法子也好學,就讓他們盡情地學好了!”清露很是顯擺地說。
經過兩個農閑季節的忙碌,雙嶺村已開出了不少的荒地,清露想要的本來就不多,現下是足夠了,還富餘出來不少,現在這些荒地已下了底肥,就等著明年開春播種呢!
為了照顧武生們的利益,清露將多餘的荒地每人都賣了兩百畝——這正是武生的免稅額度,這些地明年官府來丈量時,可以直接落在他們各自的名下,很是方便,銀子不湊手的,還可以先欠著,用今後的收成來還。
清露可以想見,別說往後的秋天了,就是今年秋天她收上來的租子、林勝德還的債,以及這些新舉人們產生的“報酬”,這些糧食完全夠秦懷恩養活上萬人了。
被清露支使著,跑來跑去到衙門口辦理土地過戶手續的壽公公,對此頗有微詞,“我的姑娘誒,這些糧食才能省幾個銀子啊?而且那些新舉人的免稅糧咱們還得花銀子買,何苦操這個心、挨這個累呢?!”他的意思是,直接給秦懷恩銀子不就完了嘛!
公叔寧也露出來深以為然的表情,不得不說,他現在既心疼清露,心裏又很不是滋味兒——清露對秦懷恩太好了,他有點受不了了!
清露振振有詞,指著壽公公和公叔寧說,“你們這些錦衣玉食沒挨過餓的人哪裏懂得,手中有糧心不慌的道理?雖說當兵的有糧餉,可那糧餉就是那麽好拿的嗎?”她還不是怕秦懷恩不會和人相處,到時受了委屈嗎?這種黑暗和不公哪裏都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