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川又開始哆嗦了,他想到了薑家的勢力。
秦懷仁卻不以為意,早在行動開始之前,他就知道了最後的結果,這時隻對秦大川說,“爹啊,把弟妹的嫁妝單子拿出來吧,好讓下人將東西都歸置好,別迴頭讓旁人說咱們秦家收攏家產,卻連弟妹的嫁妝都昧下了。”
秦大川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又硬生生地忍住了。
秦懷仁將嫁妝單子交給婆子們,把清點宅子的事交給郭掌櫃,還好心地囑咐道,“郭掌櫃千萬要小心一點,我那弟妹可懷著我的小侄兒呢!一旦有點閃失,知道的是我弟妹自己不小心,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秦家不顧血脈親情,虐待兒媳呢!”
薑氏心底一沉,暗道,完了!這是她最後的依仗,卻被人如此輕描淡寫地提出。
薑氏自詡為聰明,也有百般的手段還沒使出來,然而在秦懷仁這種猛衝猛打的“實力”麵前,她是毫無還手之力的。
就像郭掌櫃了解秦懷義兩口子一樣,薑氏也清楚郭掌櫃是個什麽樣的人,手段不在自己之下不說,背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做事更是滴水不漏。
果然,秦懷仁帶走秦大川後,郭掌櫃並不給秦懷義兩人鬆綁,還好心的將薑氏抬到了一張榻上,並又綁了綁,那真是生怕薑氏受一點“委屈”。
就連薑氏的嫁妝,點數完了之後,也並不交給薑氏,而是連同嫁妝單子和這些嫁妝一道讓下人運去了鏢局保管。
鏢局常年走鏢、運送,對貨物的估價是相當在行的,東西隻要在他們那裏,再生不出什麽糾紛的。
秦大川出了門後,問秦懷仁,“現在我們去哪裏啊?”
可能是因為秦大川這次能忍到此時才問,也許是一切都很順利錢財就要到手了,秦懷仁這時對秦大川的態度好了一些,“我們得迴雜貨鋪,現在爹該收銀子了!”
波折還是有一點兒的,秦大川對趙掌櫃點出的貨物作價很不滿意,“這麽一大堆的貨,怎麽可能隻值這麽點銀子?!”
趙掌櫃二話不說,將剛剛做好的賬冊往秦大川懷裏一塞,“正好,這批貨我是不想要的,我隻想要鋪子,秦老爺就自行處理好了。”他倒是不生氣,而是真這麽想的,自打秦懷仁讓他隻報貨品本身價格的三成開始,他就不想做這虧心的生意了。
秦大川立刻無語,但還是催著秦懷仁看一下貨物的數量,秦懷仁先是拿新舊賬本亂翻了一通,又找了店鋪原來的小夥計問了問,才對秦大川說,“爹,我是看不出問題了,要不,爹就再查查?!”
秦大川隻得作罷。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趙掌櫃是想買鋪子,但秦大川說什麽都不肯賣,就連房契都沒按照秦懷仁的囑咐帶在身上。
見趙掌櫃生氣了,想不兌鋪子了,秦大川又開始死乞白賴地祈求,差點兒就撒潑打滾哭求了。
最終,趙掌櫃敗下陣來,和秦大川簽了租用鋪子十年的長契,並將租金一次性付清了。
因為是長契、預付,價格自然是便宜的,以往的一百兩銀子一年,變成了八十兩,尤其是頭一年,也就是今年,變成了五十兩——現在已經三月中了,店鋪還要歸置下,便宜自然是應該的。
秦大川和秦懷仁都不明白,其實比貨物更加值銀子的,是秦懷義對店鋪的裝飾,那些貨櫃等物,都是秦懷義進店時特地找人訂製的,才用了兩年多,還都是新嶄嶄的。
現在這父子兩個不提,趙掌櫃自然也就不說,一旦提起來,讓他們拿走也就是了。
有了雜貨鋪子的前車之鑒,到了米鋪秦大川就開始自己點貨了,旁的東西他不在行,但對糧食的價格,他心中還是有數的。
秦懷仁開始緊張。
點數的結果是,價格和趙掌櫃報得一致。
秦懷仁覺得很神奇,秦大川有點鬱悶。
其實道理簡單極了,和雜貨鋪給貨物壓價不同,趙掌櫃是把秦懷義米鋪的存糧抓緊時間運走了一部分。
秦懷義的米鋪和趙掌櫃酒樓離得不遠,就是趙東家本身,也做著米鋪的生意,鋪子的距離更近。
若不是有這些“先天優勢”,趙東家也找不到這麽好的為山上出力的機會,表麵上看是秦懷仁臨時起意,求著清露找到了趙掌櫃,實際上是,趙掌櫃提前做的功課,一點兒都不比郭掌櫃的少。
兩家店鋪接手完了之後,到了山貨鋪子就換成了郭掌櫃,過程也同樣順利。
最後一樁麻煩是郭掌櫃買的宅子裏的東西,要知道,這些雜七雜八的物件一件件定價是相當麻煩的,隻能總體估價。
秦大川見了薑氏那些細軟也很動心,秦懷仁卻跳開老遠說,“爹想要怎麽自管挑,我是一點都不要的,我怕薑家找我的麻煩。”
是的,之所以一直都不能給薑氏和秦懷義鬆綁,並堵上了他們的嘴,就是怕他們開口說話,要知道,薑氏很可能花言巧語地把很多東西都說成是從娘家帶來的,到時候絕對是死無對證一團亂麻。
在這樣的威脅下,秦大川隻得作罷,先是和郭掌櫃爭講了一番價格,又偷偷地將薑氏的兩件首飾藏在了袖子裏。
秦大川就不想想,這些東西都是郭掌櫃的人點數的,怎麽可能沒有準確的數目?再說,郭掌櫃要是和他一樣,想要偷偷地昧東西,機會不是多的是嗎?
秦大川自以為高明,卻不想,一行人去縣衙辦手續時,郭掌櫃當著縣衙人的麵兒說,“這些是宅子裏原有的物件清單,價格就是這些,其中有兩件首飾秦老爺拿去賞玩了,不值什麽的,價格中就不必扣除了。”
為了避免麻煩,他們這次不僅將所有的買賣,就連鋪子的長租契約都是過了明路的,也就是趙東家和郭掌櫃的勢力大,不然,就以秦家的那點子根基,縣衙是幹脆不會理睬這些麻煩事兒的,這也是秦懷仁特地要求人幫忙的原因。
秦懷仁卻不以為意,早在行動開始之前,他就知道了最後的結果,這時隻對秦大川說,“爹啊,把弟妹的嫁妝單子拿出來吧,好讓下人將東西都歸置好,別迴頭讓旁人說咱們秦家收攏家產,卻連弟妹的嫁妝都昧下了。”
秦大川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又硬生生地忍住了。
秦懷仁將嫁妝單子交給婆子們,把清點宅子的事交給郭掌櫃,還好心地囑咐道,“郭掌櫃千萬要小心一點,我那弟妹可懷著我的小侄兒呢!一旦有點閃失,知道的是我弟妹自己不小心,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秦家不顧血脈親情,虐待兒媳呢!”
薑氏心底一沉,暗道,完了!這是她最後的依仗,卻被人如此輕描淡寫地提出。
薑氏自詡為聰明,也有百般的手段還沒使出來,然而在秦懷仁這種猛衝猛打的“實力”麵前,她是毫無還手之力的。
就像郭掌櫃了解秦懷義兩口子一樣,薑氏也清楚郭掌櫃是個什麽樣的人,手段不在自己之下不說,背後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做事更是滴水不漏。
果然,秦懷仁帶走秦大川後,郭掌櫃並不給秦懷義兩人鬆綁,還好心的將薑氏抬到了一張榻上,並又綁了綁,那真是生怕薑氏受一點“委屈”。
就連薑氏的嫁妝,點數完了之後,也並不交給薑氏,而是連同嫁妝單子和這些嫁妝一道讓下人運去了鏢局保管。
鏢局常年走鏢、運送,對貨物的估價是相當在行的,東西隻要在他們那裏,再生不出什麽糾紛的。
秦大川出了門後,問秦懷仁,“現在我們去哪裏啊?”
可能是因為秦大川這次能忍到此時才問,也許是一切都很順利錢財就要到手了,秦懷仁這時對秦大川的態度好了一些,“我們得迴雜貨鋪,現在爹該收銀子了!”
波折還是有一點兒的,秦大川對趙掌櫃點出的貨物作價很不滿意,“這麽一大堆的貨,怎麽可能隻值這麽點銀子?!”
趙掌櫃二話不說,將剛剛做好的賬冊往秦大川懷裏一塞,“正好,這批貨我是不想要的,我隻想要鋪子,秦老爺就自行處理好了。”他倒是不生氣,而是真這麽想的,自打秦懷仁讓他隻報貨品本身價格的三成開始,他就不想做這虧心的生意了。
秦大川立刻無語,但還是催著秦懷仁看一下貨物的數量,秦懷仁先是拿新舊賬本亂翻了一通,又找了店鋪原來的小夥計問了問,才對秦大川說,“爹,我是看不出問題了,要不,爹就再查查?!”
秦大川隻得作罷。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趙掌櫃是想買鋪子,但秦大川說什麽都不肯賣,就連房契都沒按照秦懷仁的囑咐帶在身上。
見趙掌櫃生氣了,想不兌鋪子了,秦大川又開始死乞白賴地祈求,差點兒就撒潑打滾哭求了。
最終,趙掌櫃敗下陣來,和秦大川簽了租用鋪子十年的長契,並將租金一次性付清了。
因為是長契、預付,價格自然是便宜的,以往的一百兩銀子一年,變成了八十兩,尤其是頭一年,也就是今年,變成了五十兩——現在已經三月中了,店鋪還要歸置下,便宜自然是應該的。
秦大川和秦懷仁都不明白,其實比貨物更加值銀子的,是秦懷義對店鋪的裝飾,那些貨櫃等物,都是秦懷義進店時特地找人訂製的,才用了兩年多,還都是新嶄嶄的。
現在這父子兩個不提,趙掌櫃自然也就不說,一旦提起來,讓他們拿走也就是了。
有了雜貨鋪子的前車之鑒,到了米鋪秦大川就開始自己點貨了,旁的東西他不在行,但對糧食的價格,他心中還是有數的。
秦懷仁開始緊張。
點數的結果是,價格和趙掌櫃報得一致。
秦懷仁覺得很神奇,秦大川有點鬱悶。
其實道理簡單極了,和雜貨鋪給貨物壓價不同,趙掌櫃是把秦懷義米鋪的存糧抓緊時間運走了一部分。
秦懷義的米鋪和趙掌櫃酒樓離得不遠,就是趙東家本身,也做著米鋪的生意,鋪子的距離更近。
若不是有這些“先天優勢”,趙東家也找不到這麽好的為山上出力的機會,表麵上看是秦懷仁臨時起意,求著清露找到了趙掌櫃,實際上是,趙掌櫃提前做的功課,一點兒都不比郭掌櫃的少。
兩家店鋪接手完了之後,到了山貨鋪子就換成了郭掌櫃,過程也同樣順利。
最後一樁麻煩是郭掌櫃買的宅子裏的東西,要知道,這些雜七雜八的物件一件件定價是相當麻煩的,隻能總體估價。
秦大川見了薑氏那些細軟也很動心,秦懷仁卻跳開老遠說,“爹想要怎麽自管挑,我是一點都不要的,我怕薑家找我的麻煩。”
是的,之所以一直都不能給薑氏和秦懷義鬆綁,並堵上了他們的嘴,就是怕他們開口說話,要知道,薑氏很可能花言巧語地把很多東西都說成是從娘家帶來的,到時候絕對是死無對證一團亂麻。
在這樣的威脅下,秦大川隻得作罷,先是和郭掌櫃爭講了一番價格,又偷偷地將薑氏的兩件首飾藏在了袖子裏。
秦大川就不想想,這些東西都是郭掌櫃的人點數的,怎麽可能沒有準確的數目?再說,郭掌櫃要是和他一樣,想要偷偷地昧東西,機會不是多的是嗎?
秦大川自以為高明,卻不想,一行人去縣衙辦手續時,郭掌櫃當著縣衙人的麵兒說,“這些是宅子裏原有的物件清單,價格就是這些,其中有兩件首飾秦老爺拿去賞玩了,不值什麽的,價格中就不必扣除了。”
為了避免麻煩,他們這次不僅將所有的買賣,就連鋪子的長租契約都是過了明路的,也就是趙東家和郭掌櫃的勢力大,不然,就以秦家的那點子根基,縣衙是幹脆不會理睬這些麻煩事兒的,這也是秦懷仁特地要求人幫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