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縷陽光從窗欞透進來,照射在窗下的長案上,一青瓷小缸裏幾尾錦鯉在嬉戲遊鬧,旁邊一束大紅的月季花正在盛開,縷縷幽香在房中淡淡的飄散。
大紅的床帳裏露出一截皓腕,瑩白細膩,手指微微動了動,就聽見床裏頭有男子低沉暗啞的聲音,然後伸出一隻同樣白皙的大手撈住芊芊細指十指相扣拉迴床裏。
宋穎動了動身子,覺得就像是被馬車來迴碾了一次一樣,眯了眯眼睛,宋穎覺得雖然公婆不在,但是也不能晚起,畢竟嫁人為妻就和在閨閣當中不一樣了。但是腰上細細撫摸揉撚的炙熱的手掌告訴她,某人並不準備起來。
“該起來了。”宋穎推了推身上的男人。
秦諳懶洋洋的半趴在宋穎身上,手上不老實的東摸摸西蹭蹭,低頭在宋穎的脖頸輕輕啃咬含含糊糊地道:“無妨,府裏沒有什麽事,也沒有什麽人需要見,諾哥兒向來起得晚,咱們再…”秦諳突然頓了頓,靠在宋穎耳旁問道:“可還疼?”
宋穎騰的一下,臉蛋爆紅,想起昨天晚上坦誠相見,又做了那樣的事,簡直是破了這姑娘的底線,不過這是夫妻之間應當有的,她也並不排斥,但是這會這人這樣直白的問,宋穎有種想要鑽到被子裏,不能見人的感覺,秦諳還不依不饒在在耳旁追問,宋穎的耳朵被秦諳吐出的熱情包裹,就像是昨晚被秦諳的熱情包圍的感覺一樣,頓時腦子一懵,一急就胡亂道:“不,不疼,不疼了。”
秦諳驚喜的笑了一聲,然後緊緊攬住宋穎的腰身,蹭了蹭道:“那你再幫幫我吧,我難受。”
宋穎驚悚的感覺到小腹上的灼熱,頓時僵在那裏不敢動彈,秦諳得意一笑,三下五除二扒了兩人的衣服,再次坦陳。宋穎低低的驚唿一聲,環手捂胸,怒嗔秦諳一眼,那一眼秋波微轉,不自覺的媚眼如絲緊緊纏住秦諳的心。
秦諳低喘一聲,低頭含住宋穎的唇,勾挑允吸,雙手在宋穎的身上揉搓。宋穎登時就迷迷糊糊,不自覺的伸出雙臂搭在秦諳的肩上。秦諳滿意的看著身下的小妻子咬唇隱忍,伏在宋穎的身上低聲道:“別咬,沒有關係她們聽不到的。”
宋穎摸到秦諳的腰上,一點沒手軟的捏住一點軟肉轉了一圈,秦諳悶哼一聲,腰下一重,“這個時候可不能這樣,娘子,我怕你受不了。”
宋穎驚恐的發現秦諳更加熱情,抓住她的兩隻手舉起放在頭頂,一手牢牢的按住她的雙手,另一隻手攬住她的腰肢,緊緊的固定在他的身下,胸前的
柔軟被人肆意親吻,宋穎忍不住低聲喘息。
帳子裏鬧騰了許久才漸漸停息下來,門外廊下候著的丫鬟紅著臉又往旁邊退了幾步。心想,估計今天是起不來了,青岩已經嫁了人,如今在府裏管事,伺候秦諳的是兩個大丫鬟,此時都在門外候著。
韓嬤嬤也跟了來,隻是管著秦諳院裏的事兒,已經來看過三迴了,聽見裏頭的聲音反而高興的同兩個丫鬟道:“咱們小王爺都這麽大了,我還擔心,看他們夫妻兩個感情甚篤,哎呦,我都快等不及要抱抱小小主子了。”
這時外頭來了個著粉色衣裳兔毛小褂子的丫鬟,紮了個雙丫,遠遠的就衝韓嬤嬤笑道:“嬤嬤好,兩位姐姐好。”
秦諳的兩個丫鬟也一同和花影打了招唿。韓嬤嬤見是秦諾身邊的花影,也露出笑容道:“是花影啊,來,咱們到茶房說話。”韓嬤嬤一把拉著花影就進了茶房,畢竟花影跟著的秦諾還小,這些事還是不是花影這等小丫鬟要知道的,要是聽了不該聽的東西,生了不該有的心思,帶壞了秦諾,韓嬤嬤想起秦諳在北川時候的狠戾,不由得有些膽顫。
花影笑眯眯的就當不知道韓嬤嬤的心思,乖乖的跟著她到了茶房。韓嬤嬤讓茶房的小丫頭給花影倒了杯茶,摸了幾把零嘴塞到花影的兜裏,花影道了謝,抓了幾顆糖塞給小丫頭,然後才對韓嬤嬤道:“小郡王昨兒睡的晚了,現在還沒能氣來呢。本是過來說聲,若是小王爺問起來嬤嬤就迴了小王爺不必等著小郡王用早膳。”
韓嬤嬤笑道:“我曉得了,小王爺和夫人也還沒起來呢,無妨,放心讓小郡王睡吧。”
花影同韓嬤嬤又說了幾句話這才告辭離開。
到了晚上,一家人才真正聚在一起吃飯,宋穎麵帶紅暈,喚了貼身丫鬟上來,給秦諾送了一套親手做的衣裳,並鞋襪荷包一應俱全。秦諾驚喜的親手接過,眉開眼笑道:“多謝嫂子,難怪別人說長嫂如母,嘿嘿,這是我第一次收到自己做的衣裳呢。”
宋穎含笑道:“那有什麽,往後我都給你做。”說罷摸了摸秦諾的臉頰,心裏盤算這要給秦諾換換菜單,昨天晚上見秦諾喝那粥喝的想哭,覺得很是心疼。
秦諳知道她們兩原來感情就好也不覺得有奇怪,隻是想到秦諾無意中說的話,心下黯然,想起母親解了禁的時候,那一箱子滿滿的衣裳,竟然沒有一件是為秦諾準備的,又是愧疚又是怨憤。不由得歎了口氣,看著宋穎同秦諾原本就像是姐弟,成親之後更像是母子,不由得覺
得這個媳婦娶得好。
成親之後,秦諳夫妻兩在京城又待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裏頭到算是風平浪靜,秦諾的傷也養的差不多了。京城裏沒了魏家和晉南王煽風點火倒是清淨了許多。
皇帝也忙著抓晉南王的小辮子,而晉南王因為禮部尚書並不完全是他的人,所以關於海賊一事尚且不敢透露半點,所以正忙著‘剿匪’,皇帝安排在禮部尚書身邊的人卻查探到魏扇確實和郭程乾關係密切,曾經數次在郭程乾的產業之一的酒樓雅間裏相聚。
整個京城感覺敏銳的人都發現,皇帝對晉南王的態度開始發生了某些微妙的變化。例如說,晉南王依然惦記這皇帝,生怕皇帝厭了宮中的美人,所以如往年一般派人送了一批美人進宮,皇帝卻斥責他因私廢公,不體恤百姓艱苦。
自己卻大辦選秀,除了給自己的大皇子、二皇子選了兩個側妃之外,還給未成親的三皇子選了妃以及一位側妃。自己也添了幾位婕妤等,一點沒有斥責晉南王的時候那種憂國憂民的樣子。
晉南王還不知道自己的私藏的兒子已經被發現了,因為皇帝還不打算動手,更沒有除了晉南王的意思,因為他認為他還需要晉南王來牽製向來不和的鎮北王,所以晉南王隻以為是皇帝嫌棄他無能搞不定海賊之事,拖延了這麽久都沒有什麽好的消息,並沒有懷疑皇帝已經知道了什麽。因此也隻是派人查探相關的事物,甚至是安插暗樁在晉南王和禮部尚書身邊,以期查探到一些更加隱秘的事。
這些事一時半會都不會有很大的進展,所以皇帝隻能按耐下心中的焦慮,多選了幾個美人陪他打發等待的時間。
秦諳卻已經在計劃離開了,他不能在這裏待太長的時間,前世就是這個時候匈奴人開始猛烈頻頻襲擊邊境,來勢洶洶很有立馬就要正式開戰的意思。秦軾同匈奴人來來迴迴交鋒多次,才從俘虜口中得知匈奴王庭內亂基本上已經結束。
因為內亂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現在新王預備以劫掠邊境百姓減輕負擔。這幾次的交鋒都隻是試探,更是因為內亂還需要一定時間撥亂反正,降服某些人以及處理掉一些人。
前世秦諳的叔叔秦軼因為匈奴分出小隊人馬襲擊一處村莊,秦軼隻當是往日一般的劫掠,親自帶了一隊人馬前去救人,可沒想到那個村子早就淪陷。那是一個陷阱,而秦軼措手不及,就死在那場戰事裏。
秦軾悲痛欲絕,深深覺得對不起長年駐紮在邊境的弟弟一家,現在更是天人永隔。秦
軾帶兵帶著秦謹親自上了戰場,一去就是三年,而那時的他因為魏扇舍不得家人,所以在京城停留了將近一年,這一年北川鎮北王府一片混亂,使得秦軾不能夠專心戰事,受了好幾次重傷,若不是有秦謹這個天生就屬於戰場的兒子在,恐怕難以後繼。
所以秦諳沒有辦法替代秦諾留在京城,一個是不能讓母親的心血白費,另一個就是北川需要他去支撐起來,而秦諾如今在京城反而安全。因為皇帝的疑心大都放在晉南王身上,又有梁謙保駕護航,北川戰事一起驚恐的不隻是晉南王還有皇帝。
秦諳以北川邊境匈奴人異動頻頻為由向皇帝請辭,皇帝本想要硬留秦諳幾日,最好讓北川鎮北王府沒有主事的男人亂上一陣子最好。秦諳卻道:“後方不穩,前方戰事必有阻礙,況且現在正是春耕之時,北川地薄貧瘠,此時最難為繼,求皇上體恤北川軍民,增以糧草,助北川子民一力抵禦外族。”
皇帝前一陣子才說晉南王不夠體恤百姓,而且隻是小股海賊就給晉南王備了不少糧草,更何況晉南的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本就不是缺糧少米之處。現在換了北川,皇帝不出點血怎麽說得過去呢?
皇帝咬牙切齒還要裝出一副‘正該如此’的表情,朝堂之上,皇帝還是有點樣子的,下麵百官看著總不能讓人覺得對北川的百姓和對晉南的百姓厚此薄彼吧。內裏卻狠狠的咒罵秦諳這個小狐狸,賊精賊精,要走了還要吃不了兜著走!
大紅的床帳裏露出一截皓腕,瑩白細膩,手指微微動了動,就聽見床裏頭有男子低沉暗啞的聲音,然後伸出一隻同樣白皙的大手撈住芊芊細指十指相扣拉迴床裏。
宋穎動了動身子,覺得就像是被馬車來迴碾了一次一樣,眯了眯眼睛,宋穎覺得雖然公婆不在,但是也不能晚起,畢竟嫁人為妻就和在閨閣當中不一樣了。但是腰上細細撫摸揉撚的炙熱的手掌告訴她,某人並不準備起來。
“該起來了。”宋穎推了推身上的男人。
秦諳懶洋洋的半趴在宋穎身上,手上不老實的東摸摸西蹭蹭,低頭在宋穎的脖頸輕輕啃咬含含糊糊地道:“無妨,府裏沒有什麽事,也沒有什麽人需要見,諾哥兒向來起得晚,咱們再…”秦諳突然頓了頓,靠在宋穎耳旁問道:“可還疼?”
宋穎騰的一下,臉蛋爆紅,想起昨天晚上坦誠相見,又做了那樣的事,簡直是破了這姑娘的底線,不過這是夫妻之間應當有的,她也並不排斥,但是這會這人這樣直白的問,宋穎有種想要鑽到被子裏,不能見人的感覺,秦諳還不依不饒在在耳旁追問,宋穎的耳朵被秦諳吐出的熱情包裹,就像是昨晚被秦諳的熱情包圍的感覺一樣,頓時腦子一懵,一急就胡亂道:“不,不疼,不疼了。”
秦諳驚喜的笑了一聲,然後緊緊攬住宋穎的腰身,蹭了蹭道:“那你再幫幫我吧,我難受。”
宋穎驚悚的感覺到小腹上的灼熱,頓時僵在那裏不敢動彈,秦諳得意一笑,三下五除二扒了兩人的衣服,再次坦陳。宋穎低低的驚唿一聲,環手捂胸,怒嗔秦諳一眼,那一眼秋波微轉,不自覺的媚眼如絲緊緊纏住秦諳的心。
秦諳低喘一聲,低頭含住宋穎的唇,勾挑允吸,雙手在宋穎的身上揉搓。宋穎登時就迷迷糊糊,不自覺的伸出雙臂搭在秦諳的肩上。秦諳滿意的看著身下的小妻子咬唇隱忍,伏在宋穎的身上低聲道:“別咬,沒有關係她們聽不到的。”
宋穎摸到秦諳的腰上,一點沒手軟的捏住一點軟肉轉了一圈,秦諳悶哼一聲,腰下一重,“這個時候可不能這樣,娘子,我怕你受不了。”
宋穎驚恐的發現秦諳更加熱情,抓住她的兩隻手舉起放在頭頂,一手牢牢的按住她的雙手,另一隻手攬住她的腰肢,緊緊的固定在他的身下,胸前的
柔軟被人肆意親吻,宋穎忍不住低聲喘息。
帳子裏鬧騰了許久才漸漸停息下來,門外廊下候著的丫鬟紅著臉又往旁邊退了幾步。心想,估計今天是起不來了,青岩已經嫁了人,如今在府裏管事,伺候秦諳的是兩個大丫鬟,此時都在門外候著。
韓嬤嬤也跟了來,隻是管著秦諳院裏的事兒,已經來看過三迴了,聽見裏頭的聲音反而高興的同兩個丫鬟道:“咱們小王爺都這麽大了,我還擔心,看他們夫妻兩個感情甚篤,哎呦,我都快等不及要抱抱小小主子了。”
這時外頭來了個著粉色衣裳兔毛小褂子的丫鬟,紮了個雙丫,遠遠的就衝韓嬤嬤笑道:“嬤嬤好,兩位姐姐好。”
秦諳的兩個丫鬟也一同和花影打了招唿。韓嬤嬤見是秦諾身邊的花影,也露出笑容道:“是花影啊,來,咱們到茶房說話。”韓嬤嬤一把拉著花影就進了茶房,畢竟花影跟著的秦諾還小,這些事還是不是花影這等小丫鬟要知道的,要是聽了不該聽的東西,生了不該有的心思,帶壞了秦諾,韓嬤嬤想起秦諳在北川時候的狠戾,不由得有些膽顫。
花影笑眯眯的就當不知道韓嬤嬤的心思,乖乖的跟著她到了茶房。韓嬤嬤讓茶房的小丫頭給花影倒了杯茶,摸了幾把零嘴塞到花影的兜裏,花影道了謝,抓了幾顆糖塞給小丫頭,然後才對韓嬤嬤道:“小郡王昨兒睡的晚了,現在還沒能氣來呢。本是過來說聲,若是小王爺問起來嬤嬤就迴了小王爺不必等著小郡王用早膳。”
韓嬤嬤笑道:“我曉得了,小王爺和夫人也還沒起來呢,無妨,放心讓小郡王睡吧。”
花影同韓嬤嬤又說了幾句話這才告辭離開。
到了晚上,一家人才真正聚在一起吃飯,宋穎麵帶紅暈,喚了貼身丫鬟上來,給秦諾送了一套親手做的衣裳,並鞋襪荷包一應俱全。秦諾驚喜的親手接過,眉開眼笑道:“多謝嫂子,難怪別人說長嫂如母,嘿嘿,這是我第一次收到自己做的衣裳呢。”
宋穎含笑道:“那有什麽,往後我都給你做。”說罷摸了摸秦諾的臉頰,心裏盤算這要給秦諾換換菜單,昨天晚上見秦諾喝那粥喝的想哭,覺得很是心疼。
秦諳知道她們兩原來感情就好也不覺得有奇怪,隻是想到秦諾無意中說的話,心下黯然,想起母親解了禁的時候,那一箱子滿滿的衣裳,竟然沒有一件是為秦諾準備的,又是愧疚又是怨憤。不由得歎了口氣,看著宋穎同秦諾原本就像是姐弟,成親之後更像是母子,不由得覺
得這個媳婦娶得好。
成親之後,秦諳夫妻兩在京城又待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裏頭到算是風平浪靜,秦諾的傷也養的差不多了。京城裏沒了魏家和晉南王煽風點火倒是清淨了許多。
皇帝也忙著抓晉南王的小辮子,而晉南王因為禮部尚書並不完全是他的人,所以關於海賊一事尚且不敢透露半點,所以正忙著‘剿匪’,皇帝安排在禮部尚書身邊的人卻查探到魏扇確實和郭程乾關係密切,曾經數次在郭程乾的產業之一的酒樓雅間裏相聚。
整個京城感覺敏銳的人都發現,皇帝對晉南王的態度開始發生了某些微妙的變化。例如說,晉南王依然惦記這皇帝,生怕皇帝厭了宮中的美人,所以如往年一般派人送了一批美人進宮,皇帝卻斥責他因私廢公,不體恤百姓艱苦。
自己卻大辦選秀,除了給自己的大皇子、二皇子選了兩個側妃之外,還給未成親的三皇子選了妃以及一位側妃。自己也添了幾位婕妤等,一點沒有斥責晉南王的時候那種憂國憂民的樣子。
晉南王還不知道自己的私藏的兒子已經被發現了,因為皇帝還不打算動手,更沒有除了晉南王的意思,因為他認為他還需要晉南王來牽製向來不和的鎮北王,所以晉南王隻以為是皇帝嫌棄他無能搞不定海賊之事,拖延了這麽久都沒有什麽好的消息,並沒有懷疑皇帝已經知道了什麽。因此也隻是派人查探相關的事物,甚至是安插暗樁在晉南王和禮部尚書身邊,以期查探到一些更加隱秘的事。
這些事一時半會都不會有很大的進展,所以皇帝隻能按耐下心中的焦慮,多選了幾個美人陪他打發等待的時間。
秦諳卻已經在計劃離開了,他不能在這裏待太長的時間,前世就是這個時候匈奴人開始猛烈頻頻襲擊邊境,來勢洶洶很有立馬就要正式開戰的意思。秦軾同匈奴人來來迴迴交鋒多次,才從俘虜口中得知匈奴王庭內亂基本上已經結束。
因為內亂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現在新王預備以劫掠邊境百姓減輕負擔。這幾次的交鋒都隻是試探,更是因為內亂還需要一定時間撥亂反正,降服某些人以及處理掉一些人。
前世秦諳的叔叔秦軼因為匈奴分出小隊人馬襲擊一處村莊,秦軼隻當是往日一般的劫掠,親自帶了一隊人馬前去救人,可沒想到那個村子早就淪陷。那是一個陷阱,而秦軼措手不及,就死在那場戰事裏。
秦軾悲痛欲絕,深深覺得對不起長年駐紮在邊境的弟弟一家,現在更是天人永隔。秦
軾帶兵帶著秦謹親自上了戰場,一去就是三年,而那時的他因為魏扇舍不得家人,所以在京城停留了將近一年,這一年北川鎮北王府一片混亂,使得秦軾不能夠專心戰事,受了好幾次重傷,若不是有秦謹這個天生就屬於戰場的兒子在,恐怕難以後繼。
所以秦諳沒有辦法替代秦諾留在京城,一個是不能讓母親的心血白費,另一個就是北川需要他去支撐起來,而秦諾如今在京城反而安全。因為皇帝的疑心大都放在晉南王身上,又有梁謙保駕護航,北川戰事一起驚恐的不隻是晉南王還有皇帝。
秦諳以北川邊境匈奴人異動頻頻為由向皇帝請辭,皇帝本想要硬留秦諳幾日,最好讓北川鎮北王府沒有主事的男人亂上一陣子最好。秦諳卻道:“後方不穩,前方戰事必有阻礙,況且現在正是春耕之時,北川地薄貧瘠,此時最難為繼,求皇上體恤北川軍民,增以糧草,助北川子民一力抵禦外族。”
皇帝前一陣子才說晉南王不夠體恤百姓,而且隻是小股海賊就給晉南王備了不少糧草,更何況晉南的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本就不是缺糧少米之處。現在換了北川,皇帝不出點血怎麽說得過去呢?
皇帝咬牙切齒還要裝出一副‘正該如此’的表情,朝堂之上,皇帝還是有點樣子的,下麵百官看著總不能讓人覺得對北川的百姓和對晉南的百姓厚此薄彼吧。內裏卻狠狠的咒罵秦諳這個小狐狸,賊精賊精,要走了還要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