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小小的秦諾睡得死沉,不知道已經見過那位倒黴的大哥了。這會天亮已久卻不見奶娘抱著她去給王妃娘請安,無聊的在玩自己短短的手指,遠遠望去顯然是一副無知稚子的模樣,天真可愛。
過了一會突然聽見外麵有人交談,仔細一聽,是王妃娘安排過來照看他的那位叫青璃的大丫鬟和嘉善居的一個傳話的婆子在說話。那婆子道:“王爺說了今日讓小少爺晚些過去請安,昨日一天小少爺也累了,讓小少爺多休息會兒。”
青璃輕笑了一聲和聲道:“有勞了,王妃可起身了?”
婆子答道:“還不曾”說罷又放低了聲音道:“昨夜叫了兩迴水,想必王妃沒有那麽早起來呢,王爺倒是已經起來了,到演武場去了。”
青璃沉吟一會道:“那麻煩媽媽和宋嬤嬤說聲,等會王妃起身了再派人過來傳個話,小少爺畢竟小,不好讓他等著。多謝媽媽了。”
那婆子趕忙道:“不麻煩不麻煩,我省的的。”
又過了一會沒什麽聲響了,秦諾知道這婆子是走了,話說這婆子語調頗為諂媚,怎麽不多嘮幾句,作為什麽都不會的嬰兒真的無聊到極點了,每日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聽那些個小丫鬟,嘴碎的婆子聊八卦了。
聽了近一個月的八卦,秦諾認為他對這鎮北王府裏的事也都了解個大概了,至少表麵上的東西已經知道差不多了。
要說這鎮北王府的曆史基本上和本朝的曆史是差不多長的。當年武帝逐鹿天下,第一代鎮北王就是其麾下大將,但是說起出生卻隻是一般的平民,日子過不下去了才投靠了武帝,沒想到卻掙來了潑天富貴。因著數次救駕之功,後又助武帝之後平定內亂,並鎮守北川,護衛本國北邊的門戶,抵禦外族入侵。定國後封鎮北王,後又賜世襲罔替的丹書鐵劵,到後來便是如今這樣世代鎮守北川。
如今北川百姓安居樂業幾乎都是鎮北王之功,如今傳到秦諾的父親已經是第四代了。秦諾的父親據說還有一個姊姊,卻不曾聽婆子們說嫁到哪裏。還有一個同胞兄弟,卻是帶著家室鎮守在前線邊關,逢年過節若是邊關安寧才會迴來。
秦諾聽著各種八卦,不僅包括自家的還包括北川各名門貴族的,隻聽得他滿腦子一片糊糊,深深覺得遠比前世聽說的各種家族八卦狗血且亂的多。加上邊關民風彪悍,就是女子也有上過戰場的,直讓秦諾驚歎不已。相比之下,鎮北王府其實還是比較幹淨的,終其原因還是秦軾自己不重女色,否則逢年過
節,宴會酒席多得是贈送美婢的下屬,自薦枕席的心大的丫鬟,甚至是甘願送了良家女兒進府做小的。
秦軾成親之前還好些,畢竟秦軾當年年紀還輕,也不好在王妃進門之前現有庶子,所以外麵的人也沒敢太過熱情。成親之後雖然有囂張霸氣的側妃鎮著,難免還是容易讓人尋到空子鬧了不少麻煩出來。那時楚氏也是被鬧的心煩意亂,當時的王爺也就是秦諾的祖父一怒,言明下令道:凡事府裏輕浮勾引主子的不管成沒成事一律扒了衣服打了板子發賣了,無論是否有了身孕一律灌上一碗藥落了胎,若是還有命在就賣了,若是沒了性命就那席子裹了丟亂葬崗。
經過前任鎮北王大刀闊斧,執法如山,一片腥風血雨之後鎮北王府才恢複相對的平靜,就連當初的側妃也不敢觸鎮北王的眉頭,乖乖安生了不少日子。秦諾聽了這段之後倒是頗為崇拜這位祖父,要知道這樣的大家庭裏,一旦放開某個口子,就會是源源不斷的麻煩,有時候隻有嚴厲的懲治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想要向上爬的人總不會少,不論是府內還是府外。
說到這位祖父,聽說是和老王妃也就是秦諾的祖母出門訪友去了,這一去已經是兩年多了,看樣子頗有環遊全國的意思,段時間內應該是不會迴來了。
倒是那位側妃,現在被軟禁在棲霞閣,身邊隻留了個半大的丫鬟照顧起居,前後門都安排了兩個力壯的婆子看守,不許人遞東西進去。據說王爺爹已經準備近日就要處置了。雖然當時發現有很多下人投靠側妃,但實際上側妃本性囂張跋扈,哪裏是個善待下人的主子,不過是看她背靠兩座大山才以為有前途便靠了上去,現在那些人不知道有多後悔。
要說這側妃也是個能人,當初王爺爹早就和王妃訂了親,三媒六聘已經過了一半,王妃楚氏是京城人士,王爺爹受召進京,在京中待了一段時間,聽說就是在那段時間裏,那位晉南王府的庶女一見傾心,非君不嫁。鬧騰了許久,奈何王爺爹不喜這樣的女子,硬是盡力避開。
隻可惜王爺爹還不夠懂內宅的彎彎繞繞,有心算無心之下依然中了計。雖然反應及時也還是造成了現下的後果,其實說起來也不算大事,就是王爺爹酒醉之後路經城內的小河,見一女子似乎失足就要落水,王爺爹正好就在身邊,順手扯了一把,沒想到那姑娘順勢就滾進王爺爹的懷裏,趁王爺爹反應不及,拿了王爺爹的手就按在自己的胸上。
王爺爹虎軀一震,登時反應過來,要拿開手已經來不及了。入手是一片凝脂般的肌膚
,原來是偎進懷裏的同時,這位姑娘還順手扯散了衣領,這樣總目睽睽之下,怎麽也逃不開責任。又有“恰巧”出來找妹子的晉南王世子看見這一切,鬧到了皇上那裏,皇上本就不樂意鎮北王世子順利的娶個心悅的女子,這會看到有人添堵也熱情的添了把火,給這個王府庶女安了個郡主的稱號。
又差點在晉南王胡攪蠻纏下讓側妃和王妃同時進門,要不是顧及京城楚家隻怕這府裏就沒有那麽容易平靜下來了。
京城楚家的祖上同樣是跟隨武帝鞍前馬後的文官,雖然沒有鎮北王那樣大的功績卻也比尋常小官不同,不僅僅是武帝身邊的親信,更是審時度勢為後來武帝的妻子登大寶再扶武帝的孫子登上皇位等,在三代帝王麵前忠心耿耿,押對了三任皇帝的寶,足以讓這個楚姓小官發展成為如今京城頗有威信的官宦世家。現任掌家人就是鎮北王妃的親生祖父,世襲罔替的靖康候。
王妃姓楚,閨名明微,父親是家中嫡出長子,未出閣前在家也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又於英俊權高的鎮北王世子定親,一時在京中也是風頭無兩。沒想到飛來橫禍,晉南王府橫插一腳,險些讓她稱為京中的笑話。幸而祖父上禦前以退為進,欲解除婚約,痛哭道為免傷了兩個王爺的情分之類的話,才使得皇帝發現事情已經做得太過,不宜得寸進尺,這才免了兩女同時入門的醜事。
為此,秦諾覺得男人太優秀了就不太好了,不過在這個時代,大概是隻要有權勢,長得不好也不缺投懷送抱的人。
又說縱觀鎮北王府五位哥兒,隻有長子秦諳最受王爺王妃疼愛,庶子就不說了,王妃能夠善待不缺吃不缺穿,習武讀書一應俱全就不錯了,這些年府裏的除去被老鎮北王處置了的,其他但凡懷孕的都平平安安生了,也就是王妃生產時總難免遇上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王爺爹也是忍無可忍。就三個嫡出的哥兒來看,就是這些婆子丫鬟也看出來王妃並不是那麽疼愛幼子,秦諳和秦謹都是在王妃身邊養到三歲才搬出嘉善居,搬出以後王妃總是放不下心,一天要打發幾次人過來看看有沒有不妥。而秦諾這一個多月來,竟是少有王妃親自打發人過來看看的。
又因為宋嬤嬤忙著準備滿月宴,如果不是有青璃照看著,隻怕總有一些蠢笨的要作妖了,苛待倒是不敢,隻是多少不夠精心,秦諾不在意這些也免不了府裏下人心中嘀咕,王妃竟是莫名不喜幼子,即使是有說是王妃此番生產傷了身精力難免不足,難以親自照顧幼子也改不了下人們慢慢認定的事實。
秦諾也早有察覺,大約是因為有前世那個爸爸給的經驗,秦諾直覺王妃娘並不那麽喜歡他,很多時候都是表麵的親密,秦諾總能很容易的從她的眼裏看見和看到哥哥們的時候不同的神色,好像在探究,有懷疑,仿佛她抱著的不是懷胎九月生下的親骨肉,而是疑似別人換過來的孩子。
不得不說秦諾心裏還是有些難過的,總覺得自己就像是人生的失敗者,無論哪一世都是這樣難以得到親人的喜愛。重活一世他才明白不是他自己的原因,因為作為一個不知事的嬰孩哪裏就能夠讓親身母親不喜呢?他還不明白他在滿月宴上出的風頭已經讓他的母親越發不喜。
當然知道他不是男孩的丫鬟青璃就認為是王妃不喜歡生個女兒,才瞞天過海說自己生的是男孩。但是秦諾分明從王爺爹的嘴裏聽到他還很遺憾沒能有個女兒,作為妻子的她怎麽會不明白丈夫的想法。所以這個也不是要點,秦諾想要想明白這裏麵的道道,到如今他還是相信沒有無憂無故的不喜歡和厭惡。
但是現在他想不了那麽多了,因為他感覺到三急了,不得不中斷思考,哼哼唧唧幾聲,沒人進來。大點聲音,又是幾聲哼哼唧唧,簾子一掀,房裏突然亮了些,秦諾認真看了看是青璃。果然隻有青璃最真心照顧她了,秦諾暗暗歎了口氣,難怪是她來照顧他,分明是相對其他幾個青,青璃不夠討王妃娘喜歡些。
放了迴水,青璃給他整了整衣服,戴上一頂內襯的柔軟棉布做的外麵的錦緞的大紅繡花鑲著玉石的帽子。秦諾動了動脖子,覺得換個姿勢舒服些。青璃抱著他出了門,外麵天氣正好,陽光明媚,差不多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現在才過去請安,秦諾不得不感歎爹娘感情好。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中午十二點二更,(づ ̄3 ̄)づ
過了一會突然聽見外麵有人交談,仔細一聽,是王妃娘安排過來照看他的那位叫青璃的大丫鬟和嘉善居的一個傳話的婆子在說話。那婆子道:“王爺說了今日讓小少爺晚些過去請安,昨日一天小少爺也累了,讓小少爺多休息會兒。”
青璃輕笑了一聲和聲道:“有勞了,王妃可起身了?”
婆子答道:“還不曾”說罷又放低了聲音道:“昨夜叫了兩迴水,想必王妃沒有那麽早起來呢,王爺倒是已經起來了,到演武場去了。”
青璃沉吟一會道:“那麻煩媽媽和宋嬤嬤說聲,等會王妃起身了再派人過來傳個話,小少爺畢竟小,不好讓他等著。多謝媽媽了。”
那婆子趕忙道:“不麻煩不麻煩,我省的的。”
又過了一會沒什麽聲響了,秦諾知道這婆子是走了,話說這婆子語調頗為諂媚,怎麽不多嘮幾句,作為什麽都不會的嬰兒真的無聊到極點了,每日最開心的時候就是聽那些個小丫鬟,嘴碎的婆子聊八卦了。
聽了近一個月的八卦,秦諾認為他對這鎮北王府裏的事也都了解個大概了,至少表麵上的東西已經知道差不多了。
要說這鎮北王府的曆史基本上和本朝的曆史是差不多長的。當年武帝逐鹿天下,第一代鎮北王就是其麾下大將,但是說起出生卻隻是一般的平民,日子過不下去了才投靠了武帝,沒想到卻掙來了潑天富貴。因著數次救駕之功,後又助武帝之後平定內亂,並鎮守北川,護衛本國北邊的門戶,抵禦外族入侵。定國後封鎮北王,後又賜世襲罔替的丹書鐵劵,到後來便是如今這樣世代鎮守北川。
如今北川百姓安居樂業幾乎都是鎮北王之功,如今傳到秦諾的父親已經是第四代了。秦諾的父親據說還有一個姊姊,卻不曾聽婆子們說嫁到哪裏。還有一個同胞兄弟,卻是帶著家室鎮守在前線邊關,逢年過節若是邊關安寧才會迴來。
秦諾聽著各種八卦,不僅包括自家的還包括北川各名門貴族的,隻聽得他滿腦子一片糊糊,深深覺得遠比前世聽說的各種家族八卦狗血且亂的多。加上邊關民風彪悍,就是女子也有上過戰場的,直讓秦諾驚歎不已。相比之下,鎮北王府其實還是比較幹淨的,終其原因還是秦軾自己不重女色,否則逢年過
節,宴會酒席多得是贈送美婢的下屬,自薦枕席的心大的丫鬟,甚至是甘願送了良家女兒進府做小的。
秦軾成親之前還好些,畢竟秦軾當年年紀還輕,也不好在王妃進門之前現有庶子,所以外麵的人也沒敢太過熱情。成親之後雖然有囂張霸氣的側妃鎮著,難免還是容易讓人尋到空子鬧了不少麻煩出來。那時楚氏也是被鬧的心煩意亂,當時的王爺也就是秦諾的祖父一怒,言明下令道:凡事府裏輕浮勾引主子的不管成沒成事一律扒了衣服打了板子發賣了,無論是否有了身孕一律灌上一碗藥落了胎,若是還有命在就賣了,若是沒了性命就那席子裹了丟亂葬崗。
經過前任鎮北王大刀闊斧,執法如山,一片腥風血雨之後鎮北王府才恢複相對的平靜,就連當初的側妃也不敢觸鎮北王的眉頭,乖乖安生了不少日子。秦諾聽了這段之後倒是頗為崇拜這位祖父,要知道這樣的大家庭裏,一旦放開某個口子,就會是源源不斷的麻煩,有時候隻有嚴厲的懲治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想要向上爬的人總不會少,不論是府內還是府外。
說到這位祖父,聽說是和老王妃也就是秦諾的祖母出門訪友去了,這一去已經是兩年多了,看樣子頗有環遊全國的意思,段時間內應該是不會迴來了。
倒是那位側妃,現在被軟禁在棲霞閣,身邊隻留了個半大的丫鬟照顧起居,前後門都安排了兩個力壯的婆子看守,不許人遞東西進去。據說王爺爹已經準備近日就要處置了。雖然當時發現有很多下人投靠側妃,但實際上側妃本性囂張跋扈,哪裏是個善待下人的主子,不過是看她背靠兩座大山才以為有前途便靠了上去,現在那些人不知道有多後悔。
要說這側妃也是個能人,當初王爺爹早就和王妃訂了親,三媒六聘已經過了一半,王妃楚氏是京城人士,王爺爹受召進京,在京中待了一段時間,聽說就是在那段時間裏,那位晉南王府的庶女一見傾心,非君不嫁。鬧騰了許久,奈何王爺爹不喜這樣的女子,硬是盡力避開。
隻可惜王爺爹還不夠懂內宅的彎彎繞繞,有心算無心之下依然中了計。雖然反應及時也還是造成了現下的後果,其實說起來也不算大事,就是王爺爹酒醉之後路經城內的小河,見一女子似乎失足就要落水,王爺爹正好就在身邊,順手扯了一把,沒想到那姑娘順勢就滾進王爺爹的懷裏,趁王爺爹反應不及,拿了王爺爹的手就按在自己的胸上。
王爺爹虎軀一震,登時反應過來,要拿開手已經來不及了。入手是一片凝脂般的肌膚
,原來是偎進懷裏的同時,這位姑娘還順手扯散了衣領,這樣總目睽睽之下,怎麽也逃不開責任。又有“恰巧”出來找妹子的晉南王世子看見這一切,鬧到了皇上那裏,皇上本就不樂意鎮北王世子順利的娶個心悅的女子,這會看到有人添堵也熱情的添了把火,給這個王府庶女安了個郡主的稱號。
又差點在晉南王胡攪蠻纏下讓側妃和王妃同時進門,要不是顧及京城楚家隻怕這府裏就沒有那麽容易平靜下來了。
京城楚家的祖上同樣是跟隨武帝鞍前馬後的文官,雖然沒有鎮北王那樣大的功績卻也比尋常小官不同,不僅僅是武帝身邊的親信,更是審時度勢為後來武帝的妻子登大寶再扶武帝的孫子登上皇位等,在三代帝王麵前忠心耿耿,押對了三任皇帝的寶,足以讓這個楚姓小官發展成為如今京城頗有威信的官宦世家。現任掌家人就是鎮北王妃的親生祖父,世襲罔替的靖康候。
王妃姓楚,閨名明微,父親是家中嫡出長子,未出閣前在家也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又於英俊權高的鎮北王世子定親,一時在京中也是風頭無兩。沒想到飛來橫禍,晉南王府橫插一腳,險些讓她稱為京中的笑話。幸而祖父上禦前以退為進,欲解除婚約,痛哭道為免傷了兩個王爺的情分之類的話,才使得皇帝發現事情已經做得太過,不宜得寸進尺,這才免了兩女同時入門的醜事。
為此,秦諾覺得男人太優秀了就不太好了,不過在這個時代,大概是隻要有權勢,長得不好也不缺投懷送抱的人。
又說縱觀鎮北王府五位哥兒,隻有長子秦諳最受王爺王妃疼愛,庶子就不說了,王妃能夠善待不缺吃不缺穿,習武讀書一應俱全就不錯了,這些年府裏的除去被老鎮北王處置了的,其他但凡懷孕的都平平安安生了,也就是王妃生產時總難免遇上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王爺爹也是忍無可忍。就三個嫡出的哥兒來看,就是這些婆子丫鬟也看出來王妃並不是那麽疼愛幼子,秦諳和秦謹都是在王妃身邊養到三歲才搬出嘉善居,搬出以後王妃總是放不下心,一天要打發幾次人過來看看有沒有不妥。而秦諾這一個多月來,竟是少有王妃親自打發人過來看看的。
又因為宋嬤嬤忙著準備滿月宴,如果不是有青璃照看著,隻怕總有一些蠢笨的要作妖了,苛待倒是不敢,隻是多少不夠精心,秦諾不在意這些也免不了府裏下人心中嘀咕,王妃竟是莫名不喜幼子,即使是有說是王妃此番生產傷了身精力難免不足,難以親自照顧幼子也改不了下人們慢慢認定的事實。
秦諾也早有察覺,大約是因為有前世那個爸爸給的經驗,秦諾直覺王妃娘並不那麽喜歡他,很多時候都是表麵的親密,秦諾總能很容易的從她的眼裏看見和看到哥哥們的時候不同的神色,好像在探究,有懷疑,仿佛她抱著的不是懷胎九月生下的親骨肉,而是疑似別人換過來的孩子。
不得不說秦諾心裏還是有些難過的,總覺得自己就像是人生的失敗者,無論哪一世都是這樣難以得到親人的喜愛。重活一世他才明白不是他自己的原因,因為作為一個不知事的嬰孩哪裏就能夠讓親身母親不喜呢?他還不明白他在滿月宴上出的風頭已經讓他的母親越發不喜。
當然知道他不是男孩的丫鬟青璃就認為是王妃不喜歡生個女兒,才瞞天過海說自己生的是男孩。但是秦諾分明從王爺爹的嘴裏聽到他還很遺憾沒能有個女兒,作為妻子的她怎麽會不明白丈夫的想法。所以這個也不是要點,秦諾想要想明白這裏麵的道道,到如今他還是相信沒有無憂無故的不喜歡和厭惡。
但是現在他想不了那麽多了,因為他感覺到三急了,不得不中斷思考,哼哼唧唧幾聲,沒人進來。大點聲音,又是幾聲哼哼唧唧,簾子一掀,房裏突然亮了些,秦諾認真看了看是青璃。果然隻有青璃最真心照顧她了,秦諾暗暗歎了口氣,難怪是她來照顧他,分明是相對其他幾個青,青璃不夠討王妃娘喜歡些。
放了迴水,青璃給他整了整衣服,戴上一頂內襯的柔軟棉布做的外麵的錦緞的大紅繡花鑲著玉石的帽子。秦諾動了動脖子,覺得換個姿勢舒服些。青璃抱著他出了門,外麵天氣正好,陽光明媚,差不多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現在才過去請安,秦諾不得不感歎爹娘感情好。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中午十二點二更,(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