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迴到房間裏,打開門,譚鳴鵲隻覺得屋子裏極為溫暖。
當中拜著一個暖爐,看這樣子,燒了挺久,誰這麽貼心?
譚鳴鵲換好輕便的衣服,將今天的收獲都整理好,一件白色毛皮,一件金蠶皮,還有一支釵,這釵是李老板送她的,裏麵藏著幾根金蠶殼做的金蠶針,她先倒出一根來,放在桌上,那支釵則珍而重之地藏好。
也許緊急時候,那支釵能派上用場,對於譚鳴鵲來說,這支釵可能比金蠶皮都重要。
雖然已經到了晚上,不過一整天提心吊膽的她是一點都不困。
譚鳴鵲默默將兩塊皮子理好,拿毛刷子慢慢將皮上的毛一縷縷梳理好,思忖一會兒,拿出剪刀來,堅定地將那塊白色毛皮剪成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料子。
這毛的質料就注定它很難做裙子,裙子講究飄逸,一塊帶著毛的皮是很難飄逸得起來的。
至於做鬥篷,這料子太少,而且這塊白色的毛皮主要是為金蠶皮服務,它們之間的顏色再像,單穿在外麵終究刺眼。
所以譚鳴鵲打算把這兩塊料子結合,做一件坎肩。
坎肩無袖,可以搭在外麵,也能穿在裏頭,怎麽都好看。
她也不打算在坎肩上繡太多東西了,自腰間這部分往上繡一支蔓延向上生長的臘梅就好。
雪白色襯著嫩黃,俏麗。
譚鳴鵲先在腦子裏構想了一下坎肩的樣式,越想越滿意,下剪刀一點也不遲疑。
她不光是會刺繡縫補,也能做衣裳,做的最多的就是裙子和坎肩,因此下剪十分熟練,沒一會兒,將那塊白色皮子整整齊齊地分割好,碼在桌上。
把料子都分好了,譚鳴鵲慢條斯理地選線。
左右是睡不著了,幹脆先把坎肩樣式縫好,其餘細節,可以慢慢來。
眼看著明天就過年了,要是手藝快點,或許明天就能穿上新衣裳,雖然讓她繡件大衣是來不及了,不過繡件坎肩還是容易的。
“不過,還有一件事……”
譚鳴鵲挑好線,一邊穿針,一邊暗自思量。
關於她生辰的事情,倒是可以放一邊,主要還是這讀書的事。
她現在真明白了,這讀書,尤其是四書五經,沒有先生不斷指點,想讀懂還真不容易。
雖然沈淩嘉算一個好老師,講學很好,可是他常常不在,她現
在難得對讀書有了點興致,如果荒廢了,連她自己都覺得可惜,因此,便萌生出請教其他學究的想法。但一來,她與沈淩嘉有了師徒名分,令找師父也許會讓他不悅;二來,這是沈淩嘉的家,請外人入府,肯定要經過他的同意;三來,她畢竟已經十三歲,男女七歲不同席,要找讀過四書五經還肯出來教學的女先生,有些難度。
她在京中人生地不熟,真想成事,仍要請沈淩嘉幫助。
但光憑著第一點,她就覺得自己恐怕很難達成心願,沈淩嘉多半不會同意。
譚鳴鵲一邊繡一邊想該怎麽說這件事。
至於出去找先生上課,上完課迴來,她是從沒想過的。
首先,另請師父肯定要讓這位先生知道,尤其他身份特殊,還得看看他是否願意讓另一個人與他在某個層麵上平起平坐;
其次,還是人生地不熟,上課肯定要出去不少時間,怎麽都得請菊娘幫忙,這請菊娘幫忙……不也就是間接通知沈淩嘉了嗎?
這樣說起來,她的心願似乎變成了一個死結。
正在她惆悵的時候,她突然覺得指尖一痛,剛剛一走神,針戳中了手指頭。
“嘶!”譚鳴鵲趕緊把手上的東西放下,做的第一件事是拿幹淨的布將金蠶針上的血抹掉。
幹完這,她才有閑心擦拭指尖的血。
心頭的苦惱還沒了結呢,又遇到這樣的事,她都不知道多久沒戳過手了,頓時有些鬱悶,看著桌上的料子,也沒心思接著繡了,便將其都收拾起來,準備睡覺。
躺在床上,她翻來覆去睡不著,老時不時看一眼門外。
她知道這算是自己作的,可她還是希望,人生中能發生一點意外驚喜。
可是並沒有,她翻了一個時辰,終於睡著,也並沒有人來看望她。
好眠一夜。
……
翌日。
天蒙蒙亮,譚鳴鵲已經起床,夜裏炭火狂燒,把屋子烤得灼然,她受不了,一醒過來,馬上爬起來穿衣服帶著書走出房間。
來到院子裏,神清氣爽。
“嘶,唿。”
譚鳴鵲快快地唿吸了一口氣,滿意地在院子裏石凳上坐下來,看書。
手剛紮了針,還有點不舒服,這種手感,不適合做縫紉。
她沒讀出聲,隻是默默地看,看就比讀要快得多
了,她很快看完了半本。
這時候,天色已經更加明亮,可以出院子去吃東西了,譚鳴鵲沒有直接離開,而是先迴房間,將這本書收起來。這並非四書五經中的某一本,而是容婆親手所繪易容秘技的畫本,自然不能隨隨便便地丟在這石桌上,收好了東西,她才返身去廚房。
廚房裏也有吃東西的地方,譚鳴鵲閑極無聊,跟人道賀,說了新年好,索性留下來一起用餐,吃完了早飯,她照舊先去書房,要是沈淩嘉在,她便拜見一番。
但等到了書房卻發現沈淩嘉已經走了,天還沒亮,就已經去宮中。
為了守衛才知道,他走的時候,菊娘也跟了去。
譚鳴鵲無功而返,府中最熟悉的人除了沈淩嘉之外就是菊娘,跟其他人,哪怕是趙柳聶茶,也並不算熟稔,她們之間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相互提防,就算現在是新年,去打招唿恐怕也有相互懷疑對方不懷好意,她轉悠了一圈,幹脆還是迴到了房間裏。
怎麽感覺自己跟被豢養的似的……
譚鳴鵲悶悶不樂地坐在屋子裏翻書,閑極無聊還拿出了墨來研。
混水研了墨,鋪好紙,拿筆一蘸,譚鳴鵲提起筆來,鬱悶得停住。
她不知該怎麽下筆。
雖然她每次去拜見沈淩嘉的時候,很多次都看到他在下筆寫字,但都言之有物,有時是感懷而發,有時是一句詩詞,有時是興致盎然寫下喜歡的前人絕句。
她也就不自覺地養出這個習慣,閑極無聊,不知道做什麽好,就磨墨準備寫字,尤其是她不能或無心刺繡的時候。但問題是,墨倒磨好了,可寫什麽呢?
她既沒有感懷,也寫不出好詩,前人絕句……她就怕自己這一手字,糟蹋了那些好詞。
沈淩嘉倒是能寫得出瀟灑俊逸的字來,她卻還是如同蹣跚學步的孩子,勉強寫到不難看吧,風骨之類的,暫時不用幻想了。
譚鳴鵲琢磨了一會兒,隻好暫且將筆擱下。
出去吧,沒熟人,撞見誰還得寒暄太尷尬,譚鳴鵲幾次起來,最後都隻是坐下,無所事事,做縫紉炸了手,想寫字無從下筆,可謂隻能鬱悶。
鬱悶半天,門外傳來聲音。
“劈裏啪啦……”
魏王府裏的人當然不敢在王府中燒炮竹,這還是從牆外傳進來的,伴隨著一群孩子歡欣的笑聲。譚鳴鵲想象了一下那種景象,又覺得無從想象,
書裏都說孩子天真,她卻無緣得見,在家的時候,仆人們也有小孩,可他們玩耍嬉鬧都會避開她,瞧見她,遠遠地都散個幹淨,她也不出門,過年的時候,便溫柔笑著,乖乖做一個小家碧玉的模樣,手都要放在膝蓋上。
想到這裏,譚鳴鵲突然覺得,自己來到王府中,似乎比在家的時候還要痛快一點。
也就是一點吧,現在還不是隻能關在房裏。在家時,好歹有幾個婢女陪著說會兒話。
譚鳴鵲找出容婆寫的書又開始翻閱,明明是她感興趣的內容,卻看不下去。
到得寂寞時才明白耳力好的苦,人人都在笑,她多好奇那群人究竟在笑些什麽。
偏偏不得而知,滿耳朵裏灌的全都是“哈哈哈”,可究竟是哈哈什麽!
“劈裏啪啦……”
又有人燒起炮竹來了,譚鳴鵲無奈地捂住耳朵,這迴的近,聽著都覺得耳朵疼。
忍耐好久,炮竹聲終於停了,日近午時,到了吃飯的時候。
譚鳴鵲暗歎一口氣,這群人,總算是散了!
這迴去廚房,她幹脆又要了一籃子水果,打算晚上幹脆就在房間裏待著,免得晚上再跑一趟。
至於晚飯,就拿這一籃子水果對付過去得了。
雖然如今是冬天,但在魏王府也有幾種冬季的水果,有些是早早準備好,用特殊方式處理過儲藏的,有些是冬季本身存在的水果,譚鳴鵲不怎麽挑食,選了幾樣,吃完中飯,馬上帶著這一籃子水果,迴到了房間。
院子裏沒有其他人來過的蹤跡,她有些慶幸也有些失望。
慶幸的是,走的時候有點馬虎,快到院子裏才想起她忘了把容婆那本書收好;
失望的是……這都大年初一了,竟然連一個拜年的人都沒來啊。
也許是京城裏不在意這個?
譚鳴鵲想了想,終究覺得這種說法根本不能說服她自己。
還是因為根本沒有誰熟悉到可以相互拜年吧?
她決定等沈淩嘉和菊娘從宮中迴來,去拜個年,再休息,這尷尬的初一就算是對付過去了。
當中拜著一個暖爐,看這樣子,燒了挺久,誰這麽貼心?
譚鳴鵲換好輕便的衣服,將今天的收獲都整理好,一件白色毛皮,一件金蠶皮,還有一支釵,這釵是李老板送她的,裏麵藏著幾根金蠶殼做的金蠶針,她先倒出一根來,放在桌上,那支釵則珍而重之地藏好。
也許緊急時候,那支釵能派上用場,對於譚鳴鵲來說,這支釵可能比金蠶皮都重要。
雖然已經到了晚上,不過一整天提心吊膽的她是一點都不困。
譚鳴鵲默默將兩塊皮子理好,拿毛刷子慢慢將皮上的毛一縷縷梳理好,思忖一會兒,拿出剪刀來,堅定地將那塊白色毛皮剪成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料子。
這毛的質料就注定它很難做裙子,裙子講究飄逸,一塊帶著毛的皮是很難飄逸得起來的。
至於做鬥篷,這料子太少,而且這塊白色的毛皮主要是為金蠶皮服務,它們之間的顏色再像,單穿在外麵終究刺眼。
所以譚鳴鵲打算把這兩塊料子結合,做一件坎肩。
坎肩無袖,可以搭在外麵,也能穿在裏頭,怎麽都好看。
她也不打算在坎肩上繡太多東西了,自腰間這部分往上繡一支蔓延向上生長的臘梅就好。
雪白色襯著嫩黃,俏麗。
譚鳴鵲先在腦子裏構想了一下坎肩的樣式,越想越滿意,下剪刀一點也不遲疑。
她不光是會刺繡縫補,也能做衣裳,做的最多的就是裙子和坎肩,因此下剪十分熟練,沒一會兒,將那塊白色皮子整整齊齊地分割好,碼在桌上。
把料子都分好了,譚鳴鵲慢條斯理地選線。
左右是睡不著了,幹脆先把坎肩樣式縫好,其餘細節,可以慢慢來。
眼看著明天就過年了,要是手藝快點,或許明天就能穿上新衣裳,雖然讓她繡件大衣是來不及了,不過繡件坎肩還是容易的。
“不過,還有一件事……”
譚鳴鵲挑好線,一邊穿針,一邊暗自思量。
關於她生辰的事情,倒是可以放一邊,主要還是這讀書的事。
她現在真明白了,這讀書,尤其是四書五經,沒有先生不斷指點,想讀懂還真不容易。
雖然沈淩嘉算一個好老師,講學很好,可是他常常不在,她現
在難得對讀書有了點興致,如果荒廢了,連她自己都覺得可惜,因此,便萌生出請教其他學究的想法。但一來,她與沈淩嘉有了師徒名分,令找師父也許會讓他不悅;二來,這是沈淩嘉的家,請外人入府,肯定要經過他的同意;三來,她畢竟已經十三歲,男女七歲不同席,要找讀過四書五經還肯出來教學的女先生,有些難度。
她在京中人生地不熟,真想成事,仍要請沈淩嘉幫助。
但光憑著第一點,她就覺得自己恐怕很難達成心願,沈淩嘉多半不會同意。
譚鳴鵲一邊繡一邊想該怎麽說這件事。
至於出去找先生上課,上完課迴來,她是從沒想過的。
首先,另請師父肯定要讓這位先生知道,尤其他身份特殊,還得看看他是否願意讓另一個人與他在某個層麵上平起平坐;
其次,還是人生地不熟,上課肯定要出去不少時間,怎麽都得請菊娘幫忙,這請菊娘幫忙……不也就是間接通知沈淩嘉了嗎?
這樣說起來,她的心願似乎變成了一個死結。
正在她惆悵的時候,她突然覺得指尖一痛,剛剛一走神,針戳中了手指頭。
“嘶!”譚鳴鵲趕緊把手上的東西放下,做的第一件事是拿幹淨的布將金蠶針上的血抹掉。
幹完這,她才有閑心擦拭指尖的血。
心頭的苦惱還沒了結呢,又遇到這樣的事,她都不知道多久沒戳過手了,頓時有些鬱悶,看著桌上的料子,也沒心思接著繡了,便將其都收拾起來,準備睡覺。
躺在床上,她翻來覆去睡不著,老時不時看一眼門外。
她知道這算是自己作的,可她還是希望,人生中能發生一點意外驚喜。
可是並沒有,她翻了一個時辰,終於睡著,也並沒有人來看望她。
好眠一夜。
……
翌日。
天蒙蒙亮,譚鳴鵲已經起床,夜裏炭火狂燒,把屋子烤得灼然,她受不了,一醒過來,馬上爬起來穿衣服帶著書走出房間。
來到院子裏,神清氣爽。
“嘶,唿。”
譚鳴鵲快快地唿吸了一口氣,滿意地在院子裏石凳上坐下來,看書。
手剛紮了針,還有點不舒服,這種手感,不適合做縫紉。
她沒讀出聲,隻是默默地看,看就比讀要快得多
了,她很快看完了半本。
這時候,天色已經更加明亮,可以出院子去吃東西了,譚鳴鵲沒有直接離開,而是先迴房間,將這本書收起來。這並非四書五經中的某一本,而是容婆親手所繪易容秘技的畫本,自然不能隨隨便便地丟在這石桌上,收好了東西,她才返身去廚房。
廚房裏也有吃東西的地方,譚鳴鵲閑極無聊,跟人道賀,說了新年好,索性留下來一起用餐,吃完了早飯,她照舊先去書房,要是沈淩嘉在,她便拜見一番。
但等到了書房卻發現沈淩嘉已經走了,天還沒亮,就已經去宮中。
為了守衛才知道,他走的時候,菊娘也跟了去。
譚鳴鵲無功而返,府中最熟悉的人除了沈淩嘉之外就是菊娘,跟其他人,哪怕是趙柳聶茶,也並不算熟稔,她們之間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相互提防,就算現在是新年,去打招唿恐怕也有相互懷疑對方不懷好意,她轉悠了一圈,幹脆還是迴到了房間裏。
怎麽感覺自己跟被豢養的似的……
譚鳴鵲悶悶不樂地坐在屋子裏翻書,閑極無聊還拿出了墨來研。
混水研了墨,鋪好紙,拿筆一蘸,譚鳴鵲提起筆來,鬱悶得停住。
她不知該怎麽下筆。
雖然她每次去拜見沈淩嘉的時候,很多次都看到他在下筆寫字,但都言之有物,有時是感懷而發,有時是一句詩詞,有時是興致盎然寫下喜歡的前人絕句。
她也就不自覺地養出這個習慣,閑極無聊,不知道做什麽好,就磨墨準備寫字,尤其是她不能或無心刺繡的時候。但問題是,墨倒磨好了,可寫什麽呢?
她既沒有感懷,也寫不出好詩,前人絕句……她就怕自己這一手字,糟蹋了那些好詞。
沈淩嘉倒是能寫得出瀟灑俊逸的字來,她卻還是如同蹣跚學步的孩子,勉強寫到不難看吧,風骨之類的,暫時不用幻想了。
譚鳴鵲琢磨了一會兒,隻好暫且將筆擱下。
出去吧,沒熟人,撞見誰還得寒暄太尷尬,譚鳴鵲幾次起來,最後都隻是坐下,無所事事,做縫紉炸了手,想寫字無從下筆,可謂隻能鬱悶。
鬱悶半天,門外傳來聲音。
“劈裏啪啦……”
魏王府裏的人當然不敢在王府中燒炮竹,這還是從牆外傳進來的,伴隨著一群孩子歡欣的笑聲。譚鳴鵲想象了一下那種景象,又覺得無從想象,
書裏都說孩子天真,她卻無緣得見,在家的時候,仆人們也有小孩,可他們玩耍嬉鬧都會避開她,瞧見她,遠遠地都散個幹淨,她也不出門,過年的時候,便溫柔笑著,乖乖做一個小家碧玉的模樣,手都要放在膝蓋上。
想到這裏,譚鳴鵲突然覺得,自己來到王府中,似乎比在家的時候還要痛快一點。
也就是一點吧,現在還不是隻能關在房裏。在家時,好歹有幾個婢女陪著說會兒話。
譚鳴鵲找出容婆寫的書又開始翻閱,明明是她感興趣的內容,卻看不下去。
到得寂寞時才明白耳力好的苦,人人都在笑,她多好奇那群人究竟在笑些什麽。
偏偏不得而知,滿耳朵裏灌的全都是“哈哈哈”,可究竟是哈哈什麽!
“劈裏啪啦……”
又有人燒起炮竹來了,譚鳴鵲無奈地捂住耳朵,這迴的近,聽著都覺得耳朵疼。
忍耐好久,炮竹聲終於停了,日近午時,到了吃飯的時候。
譚鳴鵲暗歎一口氣,這群人,總算是散了!
這迴去廚房,她幹脆又要了一籃子水果,打算晚上幹脆就在房間裏待著,免得晚上再跑一趟。
至於晚飯,就拿這一籃子水果對付過去得了。
雖然如今是冬天,但在魏王府也有幾種冬季的水果,有些是早早準備好,用特殊方式處理過儲藏的,有些是冬季本身存在的水果,譚鳴鵲不怎麽挑食,選了幾樣,吃完中飯,馬上帶著這一籃子水果,迴到了房間。
院子裏沒有其他人來過的蹤跡,她有些慶幸也有些失望。
慶幸的是,走的時候有點馬虎,快到院子裏才想起她忘了把容婆那本書收好;
失望的是……這都大年初一了,竟然連一個拜年的人都沒來啊。
也許是京城裏不在意這個?
譚鳴鵲想了想,終究覺得這種說法根本不能說服她自己。
還是因為根本沒有誰熟悉到可以相互拜年吧?
她決定等沈淩嘉和菊娘從宮中迴來,去拜個年,再休息,這尷尬的初一就算是對付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