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對了,我真是……”李老板猛然一錘桌子,懊惱道,“說了一堆廢話,還是忘了教你如何繡這金蠶皮,你等等。”
她突然起身,譚鳴鵲真怕她又出房間一去不迴頭,幸好隻是吩咐一下門口的侍女。
還是剛才那個去拿金匣的,匆匆離去,又匆匆返迴,又捧了一個精致的匣子。
李老板打開匣子,從裏麵取出一支金釵,釵頭是簡單的花樣,這不重要,讓譚鳴鵲驚訝的是,小小一隻釵上,竟然有暗格,也不知道這打造金釵的工匠是怎樣的巧手。李老板取出一根針,輕輕戳在了金蠶皮上,用的力不大,挪開時,雪白色的皮上終於留下了一道痕跡。
而這針是金色。
譚鳴鵲恍然想到一件事,道:“李姐姐,這……這不是金蠶皮嗎?為什麽是雪白色的?”
她之前不知道那塊皮子是什麽,兔皮也有白色,狐皮也有白色,哪怕是虎皮,也有白色,所以她沒覺得不對勁,可等到現在想起那個名字,她才想起來,那東西叫“金蠶”,金蠶哪來的白皮?
李老板笑道:“對,第一次看見金蠶皮的人,都難免有這種疑問。”
菊娘插嘴道:“還是我來解釋吧。”
李老板努努嘴,意思是,讓她說明。
“南族將那種蟲子稱為金蠶,出生不久,第一次成長時,便是金色的殼,等到它蛻皮的時候,金殼褪去,新的皮便是白色,但南族人還是更喜歡金蠶這個稱唿,既因為它們崇尚金色,也因為這金蠶算是他們的寶物,寶物配一個珍貴的名字,他們覺得匹配,我們這些外人自然就沿襲了他們給這蟲子取的名字,所以這塊雪白的皮子還是稱為金蠶皮。”
“……聽起來挺曲折。”
“能理解就行了。”菊娘道,“反正我們又不會去南族,知道得差不多就好。”
“也是。”譚鳴鵲便不再關注,倒重新仔細打量起李老板手中撚的這根金針。
“怎麽這根針就能紮穿金蠶皮?莫非,這是真正的金針?”譚鳴鵲問道。
金針不一定是純金,也有鍍金與鎏金,跟真正的金的硬度自不可以比擬。
“你說對了一半。”李老板高深莫測地笑道。
譚鳴鵲越聽越糊塗:“一半?”
是金,還是針啊?
好在李老板就隨便吊了一下胃口,馬上給她解釋:“這是用金蠶褪下的殼所做
的針。”
“金蠶的……殼?真的?”譚鳴鵲難以置信地伸出手,想摸摸這針。
李老板十分大方地給了她,譚鳴鵲仔細摩挲一會兒,不得不承認,這手感不像是金。
但……殼?蟲子的殼,能硬到這種地步?
她隻覺得眼界大開,要不是親眼所見,光是聽說,她絕不可能相信。
“嗯,等金蠶將殼褪下後,它會慢慢變得堅硬,要趁著它完全凝化之前這一段時間,馬上將它磨成針的形狀,否則等它在太陽下曬了一段時間後,會馬上凝化,很難再有什麽東西能磨它了,更別說去利用金蠶的皮。”
也是,沒有針線,光一塊皮管什麽用,難道直接裹在身上?不僅難看,也麻煩。
譚鳴鵲讚歎道:“當初到底是什麽人想出這樣神奇的手法,竟能用它的殼來攻它的皮,換了我,是怎麽也想不到的。”
“任憑誰得到金蠶皮那樣的寶貝,都會忍不住想利用,況且,當初第一個得到這寶貝的人,可是先帝。他要用這東西,誰不拚命想主意?”李老板說的並非“先帝”,不過是一個泛指,畢竟這金蠶皮流落出來,已經是好幾代皇帝的事了。
譚鳴鵲了然,越發覺得自己確實做了一個好決定,當然,也虧得李老板大方。
這塊皮子再怎麽小,也是那麽珍貴的金蠶皮。
三人接著說下去。
譚鳴鵲道:“不過,看來這金蠶皮還是有弱點的,如果有人用金蠶殼做武器,那就算身上披了金蠶甲,恐怕也沒什麽用。”
“金蠶殼這東西跟金蠶皮一樣難得一見,又貴又稀少,誰舍得拿它做武器?便是做一把匕首,也需要不少材料。”李老板搖搖頭,不以為然。
“也是。”譚鳴鵲不以為忤,她聽了反倒高興。
說完了這些事情之後,菊娘提出告辭,天色開始變暗了。
李老板也知道留客到夜裏不好,便送她們出去,將那金釵並裏麵一共三根金針都送給譚鳴鵲,按她的說法,反正她也不會針線,既然沒了金蠶皮,留下金蠶殼也沒用。
她送二人到雲霄繡坊門口,笑吟吟看她們走出一條街外,這才迴去。
路上,譚鳴鵲問菊娘:“她不會針線,怎麽偏開一間繡坊?”
有錢隨便做生意不出奇,可李老板卻是這家繡坊的掌櫃,如果光是投資,根本沒必要守在店裏。
“我看她挺喜歡刺繡的,雖然不會針線,或許是心中向往呢?”菊娘猜測。
譚鳴鵲也想不出別的原因,便默默同意。
這次菊娘還是依樣將她送迴了她住的院子裏,門口,菊娘很不好意思地再次對譚鳴鵲道歉。
“我不是說了我不計較嗎?”譚鳴鵲不在乎地說。
菊娘訕笑一番,心道,你不在乎,可我卻難過。
想了想,提醒道:“過不久要到年關,馬上會祭天,許多地方要戒|嚴。我們魏王府又格外不同,所以,這段時間你最好就不要出門了,過一陣……等去了渝州,你可以慢慢遊玩。”
譚鳴鵲明白,沈淩嘉跟齊王可不對付:“好。”
她難得萌生出一個想法,反正要關在府中,索性好好讀書幾天。
吃了飯,譚鳴鵲便熄燈安歇。
翌日。
有人敲門。
譚鳴鵲起床了,喊了一聲,卻沒聽見迴應,她想了想,猛地翻身坐起,下床去開門。
果然,打開門之後,地上放了一個包裹。
“齊王的人做事就這麽馬虎?”她暗暗嘀咕,不禁覺得這不像是容婆的做派。
可是,送個東西也這麽鬼鬼祟祟,除了容婆,她想不出還能是誰了。
她小心關上門,在桌上拆開包裹,果然,一本書,一個盒子,聽那骨碌碌打滾的聲音,盒子裏裝的肯定是她要的珍珠。
盒子裏碼了整整十顆,等譚鳴鵲將之前那一顆大珍珠拿來,放在一起,就是十一顆。
“這可太夠用了……”譚鳴鵲暗暗開心。
以前在家裏,雖然譚家算是有錢,但她上頭還有許多哥哥,想得到一顆這麽大,這麽渾圓的珍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沒想到,來京城不久,竟然就達成了心願。
她滿意地藏起盒子,那方子隻說了珍珠最重要,但還有許多輔料,她沒弄到手呢。
另一本書就是更加詳盡的易容術秘籍,字跡娟秀,說不定是容婆親手下筆。
——那她得多累啊?
怪不得聽到要求以後臉色那麽難看,合著沒有代筆。
不過,對於譚鳴鵲來說,容婆越是不高興,那她就越是高興。
一高興,就免不了多看幾頁,這易容術,她是真有興趣。
要不是打了個噴嚏,她都差點沒覺
出冷,趕緊穿上衣服,想想也是時候去讀書了,把東西收拾一下,趕緊出門。
可是,等譚鳴鵲來到書房,卻沒有見到沈淩嘉,他去上朝,還沒迴府。
但往日都是天不亮就走,天亮就迴來,難道出了大事?不然,怎麽議論這麽長時間?
譚鳴鵲有些好奇,但也不可能問那些守衛,便悻悻然迴了房間,吃了飯,自覺讀書,累了,就繡畫。
沈淩嘉晚上沒迴來,過了好幾天,一直未曾迴府。
她突然起身,譚鳴鵲真怕她又出房間一去不迴頭,幸好隻是吩咐一下門口的侍女。
還是剛才那個去拿金匣的,匆匆離去,又匆匆返迴,又捧了一個精致的匣子。
李老板打開匣子,從裏麵取出一支金釵,釵頭是簡單的花樣,這不重要,讓譚鳴鵲驚訝的是,小小一隻釵上,竟然有暗格,也不知道這打造金釵的工匠是怎樣的巧手。李老板取出一根針,輕輕戳在了金蠶皮上,用的力不大,挪開時,雪白色的皮上終於留下了一道痕跡。
而這針是金色。
譚鳴鵲恍然想到一件事,道:“李姐姐,這……這不是金蠶皮嗎?為什麽是雪白色的?”
她之前不知道那塊皮子是什麽,兔皮也有白色,狐皮也有白色,哪怕是虎皮,也有白色,所以她沒覺得不對勁,可等到現在想起那個名字,她才想起來,那東西叫“金蠶”,金蠶哪來的白皮?
李老板笑道:“對,第一次看見金蠶皮的人,都難免有這種疑問。”
菊娘插嘴道:“還是我來解釋吧。”
李老板努努嘴,意思是,讓她說明。
“南族將那種蟲子稱為金蠶,出生不久,第一次成長時,便是金色的殼,等到它蛻皮的時候,金殼褪去,新的皮便是白色,但南族人還是更喜歡金蠶這個稱唿,既因為它們崇尚金色,也因為這金蠶算是他們的寶物,寶物配一個珍貴的名字,他們覺得匹配,我們這些外人自然就沿襲了他們給這蟲子取的名字,所以這塊雪白的皮子還是稱為金蠶皮。”
“……聽起來挺曲折。”
“能理解就行了。”菊娘道,“反正我們又不會去南族,知道得差不多就好。”
“也是。”譚鳴鵲便不再關注,倒重新仔細打量起李老板手中撚的這根金針。
“怎麽這根針就能紮穿金蠶皮?莫非,這是真正的金針?”譚鳴鵲問道。
金針不一定是純金,也有鍍金與鎏金,跟真正的金的硬度自不可以比擬。
“你說對了一半。”李老板高深莫測地笑道。
譚鳴鵲越聽越糊塗:“一半?”
是金,還是針啊?
好在李老板就隨便吊了一下胃口,馬上給她解釋:“這是用金蠶褪下的殼所做
的針。”
“金蠶的……殼?真的?”譚鳴鵲難以置信地伸出手,想摸摸這針。
李老板十分大方地給了她,譚鳴鵲仔細摩挲一會兒,不得不承認,這手感不像是金。
但……殼?蟲子的殼,能硬到這種地步?
她隻覺得眼界大開,要不是親眼所見,光是聽說,她絕不可能相信。
“嗯,等金蠶將殼褪下後,它會慢慢變得堅硬,要趁著它完全凝化之前這一段時間,馬上將它磨成針的形狀,否則等它在太陽下曬了一段時間後,會馬上凝化,很難再有什麽東西能磨它了,更別說去利用金蠶的皮。”
也是,沒有針線,光一塊皮管什麽用,難道直接裹在身上?不僅難看,也麻煩。
譚鳴鵲讚歎道:“當初到底是什麽人想出這樣神奇的手法,竟能用它的殼來攻它的皮,換了我,是怎麽也想不到的。”
“任憑誰得到金蠶皮那樣的寶貝,都會忍不住想利用,況且,當初第一個得到這寶貝的人,可是先帝。他要用這東西,誰不拚命想主意?”李老板說的並非“先帝”,不過是一個泛指,畢竟這金蠶皮流落出來,已經是好幾代皇帝的事了。
譚鳴鵲了然,越發覺得自己確實做了一個好決定,當然,也虧得李老板大方。
這塊皮子再怎麽小,也是那麽珍貴的金蠶皮。
三人接著說下去。
譚鳴鵲道:“不過,看來這金蠶皮還是有弱點的,如果有人用金蠶殼做武器,那就算身上披了金蠶甲,恐怕也沒什麽用。”
“金蠶殼這東西跟金蠶皮一樣難得一見,又貴又稀少,誰舍得拿它做武器?便是做一把匕首,也需要不少材料。”李老板搖搖頭,不以為然。
“也是。”譚鳴鵲不以為忤,她聽了反倒高興。
說完了這些事情之後,菊娘提出告辭,天色開始變暗了。
李老板也知道留客到夜裏不好,便送她們出去,將那金釵並裏麵一共三根金針都送給譚鳴鵲,按她的說法,反正她也不會針線,既然沒了金蠶皮,留下金蠶殼也沒用。
她送二人到雲霄繡坊門口,笑吟吟看她們走出一條街外,這才迴去。
路上,譚鳴鵲問菊娘:“她不會針線,怎麽偏開一間繡坊?”
有錢隨便做生意不出奇,可李老板卻是這家繡坊的掌櫃,如果光是投資,根本沒必要守在店裏。
“我看她挺喜歡刺繡的,雖然不會針線,或許是心中向往呢?”菊娘猜測。
譚鳴鵲也想不出別的原因,便默默同意。
這次菊娘還是依樣將她送迴了她住的院子裏,門口,菊娘很不好意思地再次對譚鳴鵲道歉。
“我不是說了我不計較嗎?”譚鳴鵲不在乎地說。
菊娘訕笑一番,心道,你不在乎,可我卻難過。
想了想,提醒道:“過不久要到年關,馬上會祭天,許多地方要戒|嚴。我們魏王府又格外不同,所以,這段時間你最好就不要出門了,過一陣……等去了渝州,你可以慢慢遊玩。”
譚鳴鵲明白,沈淩嘉跟齊王可不對付:“好。”
她難得萌生出一個想法,反正要關在府中,索性好好讀書幾天。
吃了飯,譚鳴鵲便熄燈安歇。
翌日。
有人敲門。
譚鳴鵲起床了,喊了一聲,卻沒聽見迴應,她想了想,猛地翻身坐起,下床去開門。
果然,打開門之後,地上放了一個包裹。
“齊王的人做事就這麽馬虎?”她暗暗嘀咕,不禁覺得這不像是容婆的做派。
可是,送個東西也這麽鬼鬼祟祟,除了容婆,她想不出還能是誰了。
她小心關上門,在桌上拆開包裹,果然,一本書,一個盒子,聽那骨碌碌打滾的聲音,盒子裏裝的肯定是她要的珍珠。
盒子裏碼了整整十顆,等譚鳴鵲將之前那一顆大珍珠拿來,放在一起,就是十一顆。
“這可太夠用了……”譚鳴鵲暗暗開心。
以前在家裏,雖然譚家算是有錢,但她上頭還有許多哥哥,想得到一顆這麽大,這麽渾圓的珍珠,簡直就是癡心妄想,沒想到,來京城不久,竟然就達成了心願。
她滿意地藏起盒子,那方子隻說了珍珠最重要,但還有許多輔料,她沒弄到手呢。
另一本書就是更加詳盡的易容術秘籍,字跡娟秀,說不定是容婆親手下筆。
——那她得多累啊?
怪不得聽到要求以後臉色那麽難看,合著沒有代筆。
不過,對於譚鳴鵲來說,容婆越是不高興,那她就越是高興。
一高興,就免不了多看幾頁,這易容術,她是真有興趣。
要不是打了個噴嚏,她都差點沒覺
出冷,趕緊穿上衣服,想想也是時候去讀書了,把東西收拾一下,趕緊出門。
可是,等譚鳴鵲來到書房,卻沒有見到沈淩嘉,他去上朝,還沒迴府。
但往日都是天不亮就走,天亮就迴來,難道出了大事?不然,怎麽議論這麽長時間?
譚鳴鵲有些好奇,但也不可能問那些守衛,便悻悻然迴了房間,吃了飯,自覺讀書,累了,就繡畫。
沈淩嘉晚上沒迴來,過了好幾天,一直未曾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