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記憶裏,隻剩下好的,好像一切都是好的,但怎麽可能一切都是好的?等到譚鳴鵲很想迴憶那些時光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她的記憶突然變得模糊。
但是,怎麽會呢?
她連三歲時生病的記憶都那麽清晰,有什麽記憶,會變得模糊?
譚鳴鵲想不明白,突然又生出一種恐懼——她不想明白了。
她低頭看向麵前的湯碗,猛然端過來,拿起勺子開始吃。
也許吃東西能讓她忘掉那些胡思亂想的事情。
這碗湯並不是往常那種清澈的湯,看起來十分粘稠,但絕不是粥,這裏麵肯定沒有米。譚鳴鵲舀起一勺來,放進口裏慢慢地津,連咀嚼都省了,她好像吃到了冬瓜,但並不是實在的冬瓜肉,而像是那種被熬得融化在湯中的口感。這碗湯是豆綠色偏黃的,熬了冬瓜,也說得過去,但肯定不止冬瓜,應該還有其他青菜,不過她嚐不出來了。
譚鳴鵲琢磨起湯的成分,倒是真忘記了之前的煩惱。
等到吃喝完,聶茶還沒有迴來,譚鳴鵲決定待會兒再把這些空碗送迴去。
她迴到床上,把燭台拿來,疊起凳子,將燭台放在凳子上。
暗室裏搖曳起火紅色的光,亮是亮了,但譚鳴鵲想分辨其他顏色的線就變得困難。
罷了,按著顯江綢上虎眼的顏色對照著分辨其他顏色也行。
譚鳴鵲安慰自己,她總不能讓天空馬上亮起來,也就隻好認了,她想今晚趕工將這塊方巾繡好,等明天沈淩嘉從宮中迴來了,她直接把方巾送去。
譚鳴鵲當然不會在方巾一角繡個老虎,沈淩嘉要她留下一雙虎眼,那就留著,不過,隻需要留下這對眼睛就行了,連虎頭都不必繡,話說迴來,若是在方巾一角繡個虎頭,就算是老虎的腦袋,那也是個腦袋,看起來太驚悚了,送這種東西簡直是給沈淩嘉找不痛快,也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她仔細研究了一番,然後慢慢下針,將虎眼周圍的顏色加深。
之前是淺淺的,這次卻強調了顏色,使這對虎眼不會顯得散,如果是繡一整隻老虎,當然是之前的繡法更好,不過現在隻保留一對淩厲的眼睛,那就要加強邊緣了,她慢慢下針,做完之後又重新給虎眼附近那些虎的毛發加深了顏色,使它變得更加亮眼。
譚鳴鵲並非不會那種突出的繡法,她隻是更喜歡自然的感覺,但此刻用意不一樣,繡法也需要有所改
變。
繡完之後,譚鳴鵲滿意地點點頭,看了看,把幾處細節再改改,便開始縫邊了。
剛才剪這塊綢布的時候,留下一些散碎的線從布的邊緣凸出來,她慢慢縫合,將這塊方巾的邊緣縫合好,不露線頭,最後打結,將最後一個線頭也藏起來。全部做完之後,譚鳴鵲長出了一口氣,縫方巾看起來似乎隻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過,這畢竟是魏王要用的,她不敢怠慢,十分仔細,直到全部完成之後,才能稍稍安心。
沈淩嘉看起來是個好說話的人,但這並不代表誰能輕慢他。
譚鳴鵲知道自己在魏王府中是什麽身份,她在沈淩嘉心目中和在其他人眼中看來的地位不同,但其實,與菊娘是一樣的。她不會妄自菲薄,但也不會得意忘形。
等縫好了方巾,譚鳴鵲把它收起來,準備明天見了沈淩嘉再給他。
等到做完了這條方巾,譚鳴鵲陡然生出一種無事可做的感覺,她無聊地看著前方,看了一會兒,越看越覺得沒趣。不過,沒多久她跳下了床,既然睡不著,呆在房間裏又無聊,索性出去逛一下好了。先把空碗還到廚房,之後在府中散散步,譚鳴鵲並不擔心自己會有危險,魏王府裏的人對她沒有惡意,她自問不曾得罪人,就算有,也不至於到暗害她的地步,至於風柳樓……本來就是做戲,容婆難道真會派人來殺她?
譚鳴鵲嗤笑一聲,就從架子上取下來一件純白的披風,這是用兔毛拚的,似乎某個等級的侍女人手發一件,可惜譚鳴鵲領到了披風,卻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屬於哪個等級的侍女。她披上披風,戴上雪氈帽,拎著提籃便推開門走了出去。
外麵狂風陣陣,確實很冷。
譚鳴鵲低著頭走過一段段路,來到廚房,這裏留了火,仍然有晚飯時的餘溫。
蔡婆子不在廚房裏,這裏有另外三個婆子守夜,譚鳴鵲跟她們說了一聲,將提籃留下,讓她們檢查了提籃裏麵的東西之後,便離開了廚房。
等來到外間時,沒多久,譚鳴鵲忽然看見一片片雪白的茸毛從天空中落下。
一開始,譚鳴鵲沒明白這是怎麽一迴事。
但等到那茸毛落到她臉上,留下一絲涼意,她才明白,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雪?
雪……
譚鳴鵲呆呆地站在路中央,心口中陡然升起一股熱氣。
原來這就是雪?
在家時,有幾個丫
鬟是從北方流落來的,她問起那些人北方有什麽,聽得最多的就是冬天的雪。
譚鳴鵲沒見過。
隻聽那些人說的,她從不覺得雪是美麗,她隻覺得那是一件稀奇事。
但是,今夜,此刻,當她第一次看見漫天大雪,她仰起頭,任憑冰涼的雪花落在臉上,一點也不想走。這樣仰起頭,戴了帽子也沒用,更冷了,但她卻被這美景留住,怎麽都邁不動步。
這就是雪啊!
她還未曾見到漫山遍野每一處都是白雪皚皚的景象,但她已經感覺到了震撼。
隻是一朵小小的雪花,聚集在一起從天空中落下,竟然如此迷人!
譚鳴鵲呆呆地迎接這片雪,好一會兒,雪落在臉上,然後融化,幸好她身上還有正常人的溫度,但帽沿也結了一點霜。
她滿足地歎了一口氣,準備走,卻忽然聽見從背後傳來疑問聲:“你怎麽站在這裏發呆?”
譚鳴鵲迴過頭,她以為自己聽錯了,沒想到,站在她背後的人竟然真的是沈淩嘉。
他現在不是應該在皇宮裏嗎?
她正好奇,沒想到沈淩嘉的臉上也露出詫然之色,不過他很快將那表情掩飾住,換做責問聲:“我說過讓你好好休息,怎麽又跑出來?”
“我把空碗還去廚房。”譚鳴鵲連忙解釋道。
“你嗓子好了些吧?”沈淩嘉問。
譚鳴鵲點點頭。
“那就好,迴去睡覺吧。”沈淩嘉催促道,然後繞開她,準備走。
譚鳴鵲鬼使神差地問道:“殿下您為什麽會迴來?”
而且還一臉鬱悶。
沈淩嘉迴頭看了她一眼:“這是我的府邸,我不能迴來?”
“德妃娘娘是您的母妃嗎?”譚鳴鵲不管,接著問。
“……對。”
“我以為您今夜會在宮裏,不會迴來。”譚鳴鵲此時才迴答他剛剛的問題。
“沒有。”沈淩嘉的眼神有些飄忽,“我又不是太醫,她沒事了,我留下有什麽用?”
“您很不高興嗎?”譚鳴鵲又問道。
她總覺得沈淩嘉提起“她”的時候顯得很煩躁,但如果她沒有猜錯,這個人應該是沈淩嘉的親生母親,德妃吧?
“你的好奇心真重。”沈淩嘉道。
這句話應該是警告,不
過,譚鳴鵲沒聽出那種語氣,他似乎真是無心之言。
於是譚鳴鵲湊過去,道:“對啊,我的好奇心很重,可是,我也是一個守口如瓶的人。”
“你?”沈淩嘉失笑。
但譚鳴鵲正色:“對,是我。”
沈淩嘉笑得更開懷了:“你這是自賣自誇?”
“我能不能守住秘密,難道連殿下都不清楚嗎?”譚鳴鵲反問道。
沈淩嘉停了笑容。
他看著譚鳴鵲,沒有說話,譚鳴鵲也迴望著,一言不發。
兩人都沉默下來,隻剩下雪花飄落,以及風聲。
突然,不遠處響起了腳步聲。
“是巡邏的守衛。”沈淩嘉迴過神來,輕輕推著她往聲音來源相反的方向走,“別幹站在這裏了,找個能夠躲雪的地方吧。”
“這是雪,又不是雨。”
“哪怕是雪,全落身上久了也要生病。”沈淩嘉是經驗所談,立刻催促道,“走吧,去那裏坐。”
他看到一個涼亭,雖然四麵透風,好歹不會有雪花落在頭頂。
譚鳴鵲拗不過他,也隻得聽命,跟隨而去。
兩人走到涼亭裏,沈淩嘉解開身上的玄色披風,隻穿了一件大氅,但譚鳴鵲還是忍不住勸說道:“殿下,您還是披上披風吧,今夜這麽冷,您也不能著涼啊。”
“我不冷。”沈淩嘉說完這句話之後,固執地將披風扔在一旁。
他轉頭看向譚鳴鵲,毫無引入話題的句子,直入正題:“你覺得我很好欺嗎?”
“您若是好欺,就不會把我從風柳樓中帶出來了。”譚鳴鵲搖頭說道。
沈淩嘉沒想到她否認的理由會是這個。
他沉默了一會兒,道:“為什麽?”
“真正好欺的人絕不會救我,他根本沒有骨頭,同情心是擁有勇氣的人並發的情緒,麻木好欺的人,不會有同情心,更不會可憐我,隻會覺得我受到欺辱和他一樣,是應該的。”譚鳴鵲道。
但是,怎麽會呢?
她連三歲時生病的記憶都那麽清晰,有什麽記憶,會變得模糊?
譚鳴鵲想不明白,突然又生出一種恐懼——她不想明白了。
她低頭看向麵前的湯碗,猛然端過來,拿起勺子開始吃。
也許吃東西能讓她忘掉那些胡思亂想的事情。
這碗湯並不是往常那種清澈的湯,看起來十分粘稠,但絕不是粥,這裏麵肯定沒有米。譚鳴鵲舀起一勺來,放進口裏慢慢地津,連咀嚼都省了,她好像吃到了冬瓜,但並不是實在的冬瓜肉,而像是那種被熬得融化在湯中的口感。這碗湯是豆綠色偏黃的,熬了冬瓜,也說得過去,但肯定不止冬瓜,應該還有其他青菜,不過她嚐不出來了。
譚鳴鵲琢磨起湯的成分,倒是真忘記了之前的煩惱。
等到吃喝完,聶茶還沒有迴來,譚鳴鵲決定待會兒再把這些空碗送迴去。
她迴到床上,把燭台拿來,疊起凳子,將燭台放在凳子上。
暗室裏搖曳起火紅色的光,亮是亮了,但譚鳴鵲想分辨其他顏色的線就變得困難。
罷了,按著顯江綢上虎眼的顏色對照著分辨其他顏色也行。
譚鳴鵲安慰自己,她總不能讓天空馬上亮起來,也就隻好認了,她想今晚趕工將這塊方巾繡好,等明天沈淩嘉從宮中迴來了,她直接把方巾送去。
譚鳴鵲當然不會在方巾一角繡個老虎,沈淩嘉要她留下一雙虎眼,那就留著,不過,隻需要留下這對眼睛就行了,連虎頭都不必繡,話說迴來,若是在方巾一角繡個虎頭,就算是老虎的腦袋,那也是個腦袋,看起來太驚悚了,送這種東西簡直是給沈淩嘉找不痛快,也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她仔細研究了一番,然後慢慢下針,將虎眼周圍的顏色加深。
之前是淺淺的,這次卻強調了顏色,使這對虎眼不會顯得散,如果是繡一整隻老虎,當然是之前的繡法更好,不過現在隻保留一對淩厲的眼睛,那就要加強邊緣了,她慢慢下針,做完之後又重新給虎眼附近那些虎的毛發加深了顏色,使它變得更加亮眼。
譚鳴鵲並非不會那種突出的繡法,她隻是更喜歡自然的感覺,但此刻用意不一樣,繡法也需要有所改
變。
繡完之後,譚鳴鵲滿意地點點頭,看了看,把幾處細節再改改,便開始縫邊了。
剛才剪這塊綢布的時候,留下一些散碎的線從布的邊緣凸出來,她慢慢縫合,將這塊方巾的邊緣縫合好,不露線頭,最後打結,將最後一個線頭也藏起來。全部做完之後,譚鳴鵲長出了一口氣,縫方巾看起來似乎隻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過,這畢竟是魏王要用的,她不敢怠慢,十分仔細,直到全部完成之後,才能稍稍安心。
沈淩嘉看起來是個好說話的人,但這並不代表誰能輕慢他。
譚鳴鵲知道自己在魏王府中是什麽身份,她在沈淩嘉心目中和在其他人眼中看來的地位不同,但其實,與菊娘是一樣的。她不會妄自菲薄,但也不會得意忘形。
等縫好了方巾,譚鳴鵲把它收起來,準備明天見了沈淩嘉再給他。
等到做完了這條方巾,譚鳴鵲陡然生出一種無事可做的感覺,她無聊地看著前方,看了一會兒,越看越覺得沒趣。不過,沒多久她跳下了床,既然睡不著,呆在房間裏又無聊,索性出去逛一下好了。先把空碗還到廚房,之後在府中散散步,譚鳴鵲並不擔心自己會有危險,魏王府裏的人對她沒有惡意,她自問不曾得罪人,就算有,也不至於到暗害她的地步,至於風柳樓……本來就是做戲,容婆難道真會派人來殺她?
譚鳴鵲嗤笑一聲,就從架子上取下來一件純白的披風,這是用兔毛拚的,似乎某個等級的侍女人手發一件,可惜譚鳴鵲領到了披風,卻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屬於哪個等級的侍女。她披上披風,戴上雪氈帽,拎著提籃便推開門走了出去。
外麵狂風陣陣,確實很冷。
譚鳴鵲低著頭走過一段段路,來到廚房,這裏留了火,仍然有晚飯時的餘溫。
蔡婆子不在廚房裏,這裏有另外三個婆子守夜,譚鳴鵲跟她們說了一聲,將提籃留下,讓她們檢查了提籃裏麵的東西之後,便離開了廚房。
等來到外間時,沒多久,譚鳴鵲忽然看見一片片雪白的茸毛從天空中落下。
一開始,譚鳴鵲沒明白這是怎麽一迴事。
但等到那茸毛落到她臉上,留下一絲涼意,她才明白,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雪?
雪……
譚鳴鵲呆呆地站在路中央,心口中陡然升起一股熱氣。
原來這就是雪?
在家時,有幾個丫
鬟是從北方流落來的,她問起那些人北方有什麽,聽得最多的就是冬天的雪。
譚鳴鵲沒見過。
隻聽那些人說的,她從不覺得雪是美麗,她隻覺得那是一件稀奇事。
但是,今夜,此刻,當她第一次看見漫天大雪,她仰起頭,任憑冰涼的雪花落在臉上,一點也不想走。這樣仰起頭,戴了帽子也沒用,更冷了,但她卻被這美景留住,怎麽都邁不動步。
這就是雪啊!
她還未曾見到漫山遍野每一處都是白雪皚皚的景象,但她已經感覺到了震撼。
隻是一朵小小的雪花,聚集在一起從天空中落下,竟然如此迷人!
譚鳴鵲呆呆地迎接這片雪,好一會兒,雪落在臉上,然後融化,幸好她身上還有正常人的溫度,但帽沿也結了一點霜。
她滿足地歎了一口氣,準備走,卻忽然聽見從背後傳來疑問聲:“你怎麽站在這裏發呆?”
譚鳴鵲迴過頭,她以為自己聽錯了,沒想到,站在她背後的人竟然真的是沈淩嘉。
他現在不是應該在皇宮裏嗎?
她正好奇,沒想到沈淩嘉的臉上也露出詫然之色,不過他很快將那表情掩飾住,換做責問聲:“我說過讓你好好休息,怎麽又跑出來?”
“我把空碗還去廚房。”譚鳴鵲連忙解釋道。
“你嗓子好了些吧?”沈淩嘉問。
譚鳴鵲點點頭。
“那就好,迴去睡覺吧。”沈淩嘉催促道,然後繞開她,準備走。
譚鳴鵲鬼使神差地問道:“殿下您為什麽會迴來?”
而且還一臉鬱悶。
沈淩嘉迴頭看了她一眼:“這是我的府邸,我不能迴來?”
“德妃娘娘是您的母妃嗎?”譚鳴鵲不管,接著問。
“……對。”
“我以為您今夜會在宮裏,不會迴來。”譚鳴鵲此時才迴答他剛剛的問題。
“沒有。”沈淩嘉的眼神有些飄忽,“我又不是太醫,她沒事了,我留下有什麽用?”
“您很不高興嗎?”譚鳴鵲又問道。
她總覺得沈淩嘉提起“她”的時候顯得很煩躁,但如果她沒有猜錯,這個人應該是沈淩嘉的親生母親,德妃吧?
“你的好奇心真重。”沈淩嘉道。
這句話應該是警告,不
過,譚鳴鵲沒聽出那種語氣,他似乎真是無心之言。
於是譚鳴鵲湊過去,道:“對啊,我的好奇心很重,可是,我也是一個守口如瓶的人。”
“你?”沈淩嘉失笑。
但譚鳴鵲正色:“對,是我。”
沈淩嘉笑得更開懷了:“你這是自賣自誇?”
“我能不能守住秘密,難道連殿下都不清楚嗎?”譚鳴鵲反問道。
沈淩嘉停了笑容。
他看著譚鳴鵲,沒有說話,譚鳴鵲也迴望著,一言不發。
兩人都沉默下來,隻剩下雪花飄落,以及風聲。
突然,不遠處響起了腳步聲。
“是巡邏的守衛。”沈淩嘉迴過神來,輕輕推著她往聲音來源相反的方向走,“別幹站在這裏了,找個能夠躲雪的地方吧。”
“這是雪,又不是雨。”
“哪怕是雪,全落身上久了也要生病。”沈淩嘉是經驗所談,立刻催促道,“走吧,去那裏坐。”
他看到一個涼亭,雖然四麵透風,好歹不會有雪花落在頭頂。
譚鳴鵲拗不過他,也隻得聽命,跟隨而去。
兩人走到涼亭裏,沈淩嘉解開身上的玄色披風,隻穿了一件大氅,但譚鳴鵲還是忍不住勸說道:“殿下,您還是披上披風吧,今夜這麽冷,您也不能著涼啊。”
“我不冷。”沈淩嘉說完這句話之後,固執地將披風扔在一旁。
他轉頭看向譚鳴鵲,毫無引入話題的句子,直入正題:“你覺得我很好欺嗎?”
“您若是好欺,就不會把我從風柳樓中帶出來了。”譚鳴鵲搖頭說道。
沈淩嘉沒想到她否認的理由會是這個。
他沉默了一會兒,道:“為什麽?”
“真正好欺的人絕不會救我,他根本沒有骨頭,同情心是擁有勇氣的人並發的情緒,麻木好欺的人,不會有同情心,更不會可憐我,隻會覺得我受到欺辱和他一樣,是應該的。”譚鳴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