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以武立國的傳統,在千年文明之中還是有的,就是那個窮兵黷武,實力絕強,卻又十分短命的第三王朝,也就是千年以來唯一一個的大一統的超級時代。以武立國,舉國能征善戰,卻必須以絕對極權的軍事管理體製運行,一旦疆域達到自然邊界,戰無可戰,整個帝國便會飛速腐朽,而軍事管理體製對於國民的壓榨也遠比文人治國嚴重得多,一旦中樞腐朽了,那麽不斷揭竿而起的人民,就可以將帝國的戰車迅速推翻。
千年文明,用無數屍骨教會了天下人,以武立國,強則強矣,不可長久!
而這個世界上,所有帝王最怕的事情,不是國土不夠大,不是人民不夠多,最怕的就是國祚不能長久!
從第三王朝到北國的第八王朝,每一個王朝都宣稱自己是最後一個王朝,萬世一係,永傳社稷,可是,每一個王朝到了末期不是被起義推翻,就是被宮變幹掉,除了陳橋兵變的第七王朝,餘者從無幸免!因此每一個帝王,一旦聽到有誰威脅自己的統治,有誰揚言改朝換代,那絕對會第一時間跳起來,如臨大敵。
也因此,以武立國這樣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做法,才被所有後繼的帝王們主動規避,第七王朝的開國先皇杯酒釋兵權,立下文人治國,軍兵低賤的定國神策,也不過是極力避免自己的國家重蹈第三王朝的覆轍而已。
“怎麽能是以武立國呢!”北武帝輕笑道:“不過是將文臣武將平衡起來而已……你也看到了,兵者國之重器,一味地不重視,貶低壓製,早晚要讓帝國外無防守,內無安寧,朕,登基這麽多年來,悟出了唯一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和平?就先他媽的準備好開戰再說’!前一陣子大秦不是想來攻打我們嗎?結果呢?他們的使節迴去好像就沒有什麽消息了吧?”
“陛下說的是!可文臣武將素來相輕——”
“不是還有朕嗎?”武帝指指自己的鼻子:“為君之道,就是給每個有才華的人,一片施展才華的天地,否則,君將不君,國將不國。這其實是亙古不不安的道理,隻可惜,從第三王朝開始吧,就並非沒一任帝王都明白這個道理,否則,何來迪斯王朝之說?”
“那陛下,為何要仿效南國偽朝的官製呢?”聶挽留拋出了第二個問題。
“因為朕要養活的閑人太多了!”北武帝笑罵道:“從九品九命,到一品一命,一共八十一的等級,每個等級中至少錄用三十人,多則數千上萬,這加起來一共多少?!朕還哪來的軍餉養活想你這樣的虎將呢?!”
“可,可南國不過九品十八等,也沒見官員少啊?根據線報,南國官僚機構臃腫,當官的人至少一百二十萬!是帝國官員十倍之數……”
“那是因為他們不會弄,官場黑暗,裙帶關係複雜,弄的整個國家頭重腳輕,百姓不堪重負……朕日後改革,十二萬人中,留下一半就好,至於剩下的人嘛……真打算讓他們自立門派學說去——朝廷給上三五年補助,能生存下來就算,生存不下來就去沿街乞討吧!連著書立說的,傳承神功的本事都沒有,還好意思說自己是青年才俊,人中龍鳳嗎!朕改製官場,為的就是讓原本坐吃俸祿的人,變成跑著才能吃俸祿而已……反正朕的朝堂之上,絕對不允許一個庸人混日子的……”
“至於那些門派學說,其實好辦,偽朝的那個所謂的靈皇,想搞個白龍榜,收天下門派,卻不知道他自己其實搞反了,讓天下門派歸於朝廷掌握,高來高去的大俠們定然不甘心的,與其強行收攏,不如朝廷幹脆出錢,從江湖中扶植一些有潛力的門派,任其做大,同時將朝廷的控製力深深植入進去,這樣這些新新門派要想發展甚至要想生存,隻能蠶食老門派的勢力和資源,雙方一番爭鬥之後,新興門派在朝廷的相助之下必然獲勝,以此慢慢迭代,豈不是要比直接派兵征服來得妥當許多了麽?”
“陛下聖明……想來那些投奔帝國的青年之中,不少人都背負著家學師承之類,若有宗門頭領可當,誰還願意去當官呢,這樣一來,官製改革也可以順利推行——”
“朕改革官製,效法南國,其實,還有更深的意思,今日和你密談,其實也就是想說說這其中的隱秘,你可聽仔細了……”北武帝正色道,他的表情已經不是嚴肅而是凝重了。
“臣誠惶誠恐!”聶挽留趕緊深深跪拜下去,他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秘密任務,在等著自己。
“朕效法南國,因為朕就是南國人啊。”北武帝緩緩地,一字一字地說出這句荒唐悖逆到無可想象的話。
“陛下!!”聶挽留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無敵是南國人假扮的,是個真正來殺他聶挽留的刺客,而且是刺客中的高手!
偽裝的高手,神功的高手,布局的高手,總之,一定是個假的北武帝!因為恨南國入骨的北武帝,永遠永遠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
“——隻不過是第六王朝的南國人而已。”北武帝幽幽說道,聲音空空的,仿佛從無窮遙遠的過去傳來,他那句話的每一個字裏,滿含著悲壯與緬懷。
“陛下別開玩笑了,臣受不起啊!”聶挽留渾身上下的汗毛又軟下去了,虛弱地喘息道,剛剛那一瞬間,他已經從裏到外完全濕透。
“朕沒開玩笑,從朕的先皇那裏就沒有開任何玩笑。聶挽留,你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人,你說,先皇以七十二副長刀鎖子甲起兵,征服了整個北方,占領了冰原(鮮卑利亞全境)草原(庫裏查理德大草原全境)和一部分沙漠(達爾馬斯卡大沙漠東部)還有雁蕩山北麵的千裏良田,建業百年,如今王師百萬可出關,你說,你服不服?你覺得北人服不服?!”
“服!”聶挽留想也不想就迴答道:“臣從小在庫裏查理德大草原上長大,逐水草而居,十四歲那年迷了路,失了火種,茹毛飲血過一年,算是北人中的北人了吧?可是臣家中父老,時常提起先皇來之前,草原之上,大王林立,橫征暴斂,今天這個人收兩頭羊,明天那個人要一頭牛,後天另外一個,又要一個十四歲的姑娘……草原之上,妻離子散,朝不保夕,像臣這樣沒有什麽背景的普通牧民,隻怕未及成年,就被殺了做祭品,或者幹脆被那些大王和勇士吃掉!是先皇,將文明和秩序,帶給了草原!陛下!你可知道,在先皇來之前,虧裏查理德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嗎!”
“啊?朕還第一次請說。”
“在先皇來之前,那裏被稱為黑草原!高高的牧草之下,埋著的不是厚土,是累累白骨啊!”
“朕明白了,看來朕的擔心不是完全必要……”北武帝聽了聶挽留的肺腑之言,有點感動,但更多的是滿意:“朕今日,隻想告訴你,哈蘭二字,不過是隱姓埋名的手段而已,朕這一脈,還有一個更加輝煌的姓氏。”
“臣鬥膽問,陛下真姓為何?”
“李。”
短促的一個音節中,包含了滔天的恐怖,和無盡的詭譎。聶挽留僵硬在原地,他當然知道,已經被取代的南國第六王朝,國姓就是李。
李氏第六王朝,和趙氏第七王朝,那是滅國滅門的萬世血仇!
“難怪!”聶挽留低喃了一聲,再次深深拜服下去:“陛下!臣願為帝國一統天下,赴湯蹈火!”
“你和朕,已經是在赴湯蹈火了……”北武帝輕輕歎息一聲:“先皇遺詔,凡受領國祚之子孫,破潘興之時,必須改國號,恢複官製,恢複君臣服色!違抗不尊者,廢帝!”
北武帝的聲音無比沉重,每一個音節都浸透著百年塵封的血與火,聶挽留深深拜服在地,不知道那是怎樣的悲壯,慘烈與隱忍,靠著怎樣的毅力堅持下來的如今。
大堂裏再次沉默下來,君臣二人都沒有說話,靜默在對各自往昔的追憶之中。過了很久,北武帝才一揮手道:“好了,今天就到這裏吧!明天你,去把軍營裏最勇敢,每次都願意衝鋒在前的將士給朕找十個來,朕,要以他們為表率,犒賞全軍!”
“臣!遵旨!”聶挽留領旨起身,行動之中,滿是鋼鐵般的硬朗。
“對了,聶挽留,朕知道你其實對張家滅門案有點看法……”
“陛下!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聶挽留趕緊說道,他不知道自己現在在王上的眼睛裏是不是已經變得不忠誠了,但是他知道,這是他內心中的痛,也是他人生的汙點——這種小心思被皇上知道,多半要重罰吧?
“朕,不想讓你殺得不明不白!”年輕的北武帝站起來,聶挽留突然覺得他的身高和他的形象比起來顯得矮得多,畢竟在帝國人民的眼裏,這位身高平常的帝王,簡直如同非人的神。
“張家的事情,在潘興被攻破之後,朕,會親自給你解釋,他們雖然可憐,但並非無辜。”北武帝說著,慢慢垂下眼簾,這個動作讓他看上去有點像靈皇。“陛下!您不必如此!”聶挽留顫聲道,他此時不僅僅感到受寵若驚,更感覺到一陣慚愧,這個時候他才明白過來,他其實根本沒有資格去質疑陛下的決定。
北武帝,這個年輕人在北國人的眼中,幾如完人。
“不,這是朕,呢你的約定。”北武帝固執道:“不能讓手下真正理解並尊敬的領袖,不配擁有這個手下。朕,並非完美無缺,也下過錯誤的命令,也殺錯過很多人,也有懊悔不已的時候,但是這些和張家無關。”
北武帝說完,輕輕一揮手,意思是聶挽留這次真的可以走了。
聶挽留倒退著出了大堂,他平生第一次沒有在公務之後第一時間迴營地視察,而是獨自登上了城牆。
城牆上,還有南國的紅衣大炮發射後留下的焦痕,那是拋射銅球的火藥留下的痕跡。
聶挽留就站在這每一片焦痕之上,極目遠眺著南方,一動不動,直到夜幕降臨。
“銀塵……”他的呢喃在風中散開,充斥著無盡的,無可奈何的悲苦。他知道,他此生已經注定,注定為一代明君衝鋒在前,無怨無悔,注定和那個他看上的唯一的弟子,兵戎相見,廝殺於戰場。
【南方帝國首都潘興城,紫禁城東正宮前步道】
昭和九年七月廿五傍晚。
就在聶挽留凝望著潘興城的方向,和有緣無份的銀發弟子做最後的訣別之際,白銀色的少年正在許多內廷侍衛羨慕與討好的眼神中,從象征著嘉獎與榮耀的東正宮幾乎半尺高的金色門檻上跨過,從厚重巍峨的朱紅大門裏麵走出來。
夕陽,此時已經隻剩下最後一絲餘暉,仿佛無聲地訴說著整個帝國的命運。
白銀色的少年身穿白銀色的朝服,帶著大紅色的珠串,白銀色的長發在無色的輕風中飄逸成白銀色的匹練,頭頂上,那一乘小小的銅冠也變成了白銀的質地,那是帝國一世榮耀的勳爵的身份證明,雖然不是世襲罔替,但地位上,已經能和親王平起平坐了。
從此以後,他的自身的地位,就幾乎和親王等同了,世子見了他,都要半跪,口稱“大人”!
神武侯這個封號,看起來比真王趙淩雲正在給他謀求大公之位要低上一個檔次,簡直如同貶官削爵,當然事實上也如此,他不遵守協統命令擅自離開鬼道口的事情沒人能瞞得住,而若是一般人如此行動,那絕對就是殺頭的罪過了,銀塵因為這個降格為沒有實際封地的神武侯,這明擺著就是獲罪降級。
但是,神武侯後麵跟上一個遊擊將軍的實際官職,在潘興城離的大小官爺們看來那就是要了老命了。
神武侯+遊擊將軍,看起來沒什麽,畢竟遊擊將軍說白了就是一個京都快反部隊的頭子,從四品而已,而且是專門幫助靈皇或者後黨鏟除異己的殺手頭子,也沒什麽,可是熟悉千年曆史的人都知道,神武侯+遊擊將軍,再進一步,就是武陵王!
以武立國的傳統,在千年文明之中還是有的,就是那個窮兵黷武,實力絕強,卻又十分短命的第三王朝,也就是千年以來唯一一個的大一統的超級時代。以武立國,舉國能征善戰,卻必須以絕對極權的軍事管理體製運行,一旦疆域達到自然邊界,戰無可戰,整個帝國便會飛速腐朽,而軍事管理體製對於國民的壓榨也遠比文人治國嚴重得多,一旦中樞腐朽了,那麽不斷揭竿而起的人民,就可以將帝國的戰車迅速推翻。
千年文明,用無數屍骨教會了天下人,以武立國,強則強矣,不可長久!
而這個世界上,所有帝王最怕的事情,不是國土不夠大,不是人民不夠多,最怕的就是國祚不能長久!
從第三王朝到北國的第八王朝,每一個王朝都宣稱自己是最後一個王朝,萬世一係,永傳社稷,可是,每一個王朝到了末期不是被起義推翻,就是被宮變幹掉,除了陳橋兵變的第七王朝,餘者從無幸免!因此每一個帝王,一旦聽到有誰威脅自己的統治,有誰揚言改朝換代,那絕對會第一時間跳起來,如臨大敵。
也因此,以武立國這樣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做法,才被所有後繼的帝王們主動規避,第七王朝的開國先皇杯酒釋兵權,立下文人治國,軍兵低賤的定國神策,也不過是極力避免自己的國家重蹈第三王朝的覆轍而已。
“怎麽能是以武立國呢!”北武帝輕笑道:“不過是將文臣武將平衡起來而已……你也看到了,兵者國之重器,一味地不重視,貶低壓製,早晚要讓帝國外無防守,內無安寧,朕,登基這麽多年來,悟出了唯一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和平?就先他媽的準備好開戰再說’!前一陣子大秦不是想來攻打我們嗎?結果呢?他們的使節迴去好像就沒有什麽消息了吧?”
“陛下說的是!可文臣武將素來相輕——”
“不是還有朕嗎?”武帝指指自己的鼻子:“為君之道,就是給每個有才華的人,一片施展才華的天地,否則,君將不君,國將不國。這其實是亙古不不安的道理,隻可惜,從第三王朝開始吧,就並非沒一任帝王都明白這個道理,否則,何來迪斯王朝之說?”
“那陛下,為何要仿效南國偽朝的官製呢?”聶挽留拋出了第二個問題。
“因為朕要養活的閑人太多了!”北武帝笑罵道:“從九品九命,到一品一命,一共八十一的等級,每個等級中至少錄用三十人,多則數千上萬,這加起來一共多少?!朕還哪來的軍餉養活想你這樣的虎將呢?!”
“可,可南國不過九品十八等,也沒見官員少啊?根據線報,南國官僚機構臃腫,當官的人至少一百二十萬!是帝國官員十倍之數……”
“那是因為他們不會弄,官場黑暗,裙帶關係複雜,弄的整個國家頭重腳輕,百姓不堪重負……朕日後改革,十二萬人中,留下一半就好,至於剩下的人嘛……真打算讓他們自立門派學說去——朝廷給上三五年補助,能生存下來就算,生存不下來就去沿街乞討吧!連著書立說的,傳承神功的本事都沒有,還好意思說自己是青年才俊,人中龍鳳嗎!朕改製官場,為的就是讓原本坐吃俸祿的人,變成跑著才能吃俸祿而已……反正朕的朝堂之上,絕對不允許一個庸人混日子的……”
“至於那些門派學說,其實好辦,偽朝的那個所謂的靈皇,想搞個白龍榜,收天下門派,卻不知道他自己其實搞反了,讓天下門派歸於朝廷掌握,高來高去的大俠們定然不甘心的,與其強行收攏,不如朝廷幹脆出錢,從江湖中扶植一些有潛力的門派,任其做大,同時將朝廷的控製力深深植入進去,這樣這些新新門派要想發展甚至要想生存,隻能蠶食老門派的勢力和資源,雙方一番爭鬥之後,新興門派在朝廷的相助之下必然獲勝,以此慢慢迭代,豈不是要比直接派兵征服來得妥當許多了麽?”
“陛下聖明……想來那些投奔帝國的青年之中,不少人都背負著家學師承之類,若有宗門頭領可當,誰還願意去當官呢,這樣一來,官製改革也可以順利推行——”
“朕改革官製,效法南國,其實,還有更深的意思,今日和你密談,其實也就是想說說這其中的隱秘,你可聽仔細了……”北武帝正色道,他的表情已經不是嚴肅而是凝重了。
“臣誠惶誠恐!”聶挽留趕緊深深跪拜下去,他知道,一個非常重要的秘密任務,在等著自己。
“朕效法南國,因為朕就是南國人啊。”北武帝緩緩地,一字一字地說出這句荒唐悖逆到無可想象的話。
“陛下!!”聶挽留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無敵是南國人假扮的,是個真正來殺他聶挽留的刺客,而且是刺客中的高手!
偽裝的高手,神功的高手,布局的高手,總之,一定是個假的北武帝!因為恨南國入骨的北武帝,永遠永遠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
“——隻不過是第六王朝的南國人而已。”北武帝幽幽說道,聲音空空的,仿佛從無窮遙遠的過去傳來,他那句話的每一個字裏,滿含著悲壯與緬懷。
“陛下別開玩笑了,臣受不起啊!”聶挽留渾身上下的汗毛又軟下去了,虛弱地喘息道,剛剛那一瞬間,他已經從裏到外完全濕透。
“朕沒開玩笑,從朕的先皇那裏就沒有開任何玩笑。聶挽留,你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人,你說,先皇以七十二副長刀鎖子甲起兵,征服了整個北方,占領了冰原(鮮卑利亞全境)草原(庫裏查理德大草原全境)和一部分沙漠(達爾馬斯卡大沙漠東部)還有雁蕩山北麵的千裏良田,建業百年,如今王師百萬可出關,你說,你服不服?你覺得北人服不服?!”
“服!”聶挽留想也不想就迴答道:“臣從小在庫裏查理德大草原上長大,逐水草而居,十四歲那年迷了路,失了火種,茹毛飲血過一年,算是北人中的北人了吧?可是臣家中父老,時常提起先皇來之前,草原之上,大王林立,橫征暴斂,今天這個人收兩頭羊,明天那個人要一頭牛,後天另外一個,又要一個十四歲的姑娘……草原之上,妻離子散,朝不保夕,像臣這樣沒有什麽背景的普通牧民,隻怕未及成年,就被殺了做祭品,或者幹脆被那些大王和勇士吃掉!是先皇,將文明和秩序,帶給了草原!陛下!你可知道,在先皇來之前,虧裏查理德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嗎!”
“啊?朕還第一次請說。”
“在先皇來之前,那裏被稱為黑草原!高高的牧草之下,埋著的不是厚土,是累累白骨啊!”
“朕明白了,看來朕的擔心不是完全必要……”北武帝聽了聶挽留的肺腑之言,有點感動,但更多的是滿意:“朕今日,隻想告訴你,哈蘭二字,不過是隱姓埋名的手段而已,朕這一脈,還有一個更加輝煌的姓氏。”
“臣鬥膽問,陛下真姓為何?”
“李。”
短促的一個音節中,包含了滔天的恐怖,和無盡的詭譎。聶挽留僵硬在原地,他當然知道,已經被取代的南國第六王朝,國姓就是李。
李氏第六王朝,和趙氏第七王朝,那是滅國滅門的萬世血仇!
“難怪!”聶挽留低喃了一聲,再次深深拜服下去:“陛下!臣願為帝國一統天下,赴湯蹈火!”
“你和朕,已經是在赴湯蹈火了……”北武帝輕輕歎息一聲:“先皇遺詔,凡受領國祚之子孫,破潘興之時,必須改國號,恢複官製,恢複君臣服色!違抗不尊者,廢帝!”
北武帝的聲音無比沉重,每一個音節都浸透著百年塵封的血與火,聶挽留深深拜服在地,不知道那是怎樣的悲壯,慘烈與隱忍,靠著怎樣的毅力堅持下來的如今。
大堂裏再次沉默下來,君臣二人都沒有說話,靜默在對各自往昔的追憶之中。過了很久,北武帝才一揮手道:“好了,今天就到這裏吧!明天你,去把軍營裏最勇敢,每次都願意衝鋒在前的將士給朕找十個來,朕,要以他們為表率,犒賞全軍!”
“臣!遵旨!”聶挽留領旨起身,行動之中,滿是鋼鐵般的硬朗。
“對了,聶挽留,朕知道你其實對張家滅門案有點看法……”
“陛下!那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聶挽留趕緊說道,他不知道自己現在在王上的眼睛裏是不是已經變得不忠誠了,但是他知道,這是他內心中的痛,也是他人生的汙點——這種小心思被皇上知道,多半要重罰吧?
“朕,不想讓你殺得不明不白!”年輕的北武帝站起來,聶挽留突然覺得他的身高和他的形象比起來顯得矮得多,畢竟在帝國人民的眼裏,這位身高平常的帝王,簡直如同非人的神。
“張家的事情,在潘興被攻破之後,朕,會親自給你解釋,他們雖然可憐,但並非無辜。”北武帝說著,慢慢垂下眼簾,這個動作讓他看上去有點像靈皇。“陛下!您不必如此!”聶挽留顫聲道,他此時不僅僅感到受寵若驚,更感覺到一陣慚愧,這個時候他才明白過來,他其實根本沒有資格去質疑陛下的決定。
北武帝,這個年輕人在北國人的眼中,幾如完人。
“不,這是朕,呢你的約定。”北武帝固執道:“不能讓手下真正理解並尊敬的領袖,不配擁有這個手下。朕,並非完美無缺,也下過錯誤的命令,也殺錯過很多人,也有懊悔不已的時候,但是這些和張家無關。”
北武帝說完,輕輕一揮手,意思是聶挽留這次真的可以走了。
聶挽留倒退著出了大堂,他平生第一次沒有在公務之後第一時間迴營地視察,而是獨自登上了城牆。
城牆上,還有南國的紅衣大炮發射後留下的焦痕,那是拋射銅球的火藥留下的痕跡。
聶挽留就站在這每一片焦痕之上,極目遠眺著南方,一動不動,直到夜幕降臨。
“銀塵……”他的呢喃在風中散開,充斥著無盡的,無可奈何的悲苦。他知道,他此生已經注定,注定為一代明君衝鋒在前,無怨無悔,注定和那個他看上的唯一的弟子,兵戎相見,廝殺於戰場。
【南方帝國首都潘興城,紫禁城東正宮前步道】
昭和九年七月廿五傍晚。
就在聶挽留凝望著潘興城的方向,和有緣無份的銀發弟子做最後的訣別之際,白銀色的少年正在許多內廷侍衛羨慕與討好的眼神中,從象征著嘉獎與榮耀的東正宮幾乎半尺高的金色門檻上跨過,從厚重巍峨的朱紅大門裏麵走出來。
夕陽,此時已經隻剩下最後一絲餘暉,仿佛無聲地訴說著整個帝國的命運。
白銀色的少年身穿白銀色的朝服,帶著大紅色的珠串,白銀色的長發在無色的輕風中飄逸成白銀色的匹練,頭頂上,那一乘小小的銅冠也變成了白銀的質地,那是帝國一世榮耀的勳爵的身份證明,雖然不是世襲罔替,但地位上,已經能和親王平起平坐了。
從此以後,他的自身的地位,就幾乎和親王等同了,世子見了他,都要半跪,口稱“大人”!
神武侯這個封號,看起來比真王趙淩雲正在給他謀求大公之位要低上一個檔次,簡直如同貶官削爵,當然事實上也如此,他不遵守協統命令擅自離開鬼道口的事情沒人能瞞得住,而若是一般人如此行動,那絕對就是殺頭的罪過了,銀塵因為這個降格為沒有實際封地的神武侯,這明擺著就是獲罪降級。
但是,神武侯後麵跟上一個遊擊將軍的實際官職,在潘興城離的大小官爺們看來那就是要了老命了。
神武侯+遊擊將軍,看起來沒什麽,畢竟遊擊將軍說白了就是一個京都快反部隊的頭子,從四品而已,而且是專門幫助靈皇或者後黨鏟除異己的殺手頭子,也沒什麽,可是熟悉千年曆史的人都知道,神武侯+遊擊將軍,再進一步,就是武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