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那幾個內侍正談論宮中有人生病,孟昱心裏隻覺七上八下,尚未理出個頭緒,忽然聽見一陣吵嚷聲,當中似乎還夾雜著問劍的聲音。
他起身走到窗邊觀看,隻見一群人圍在馬棚邊。當中恰正站著問劍。他一人對峙三四個小廝。眼睛瞪得溜圓,一副氣鼓鼓的樣子。
那幾個小廝年紀雖小,卻是恨不能拿鼻孔看人。一人指著身後的馬,得意洋洋道:“這是我們中貴人的馬,叫你挪個地兒怎麽了?這是看得起你!”
“呸!”問劍下死勁兒地狠狠啐了一口:“爺就看不慣你們這副奴才樣!還中貴人!什麽中貴人見了我們將……”
“問劍!”
他聞言抬頭一望,隻見自家將軍正在二樓窗邊一臉嚴厲地盯著自己。他情知孟昱在外向來低調,不願與人爭強鬥勝,於是拍拍手,自找台階:“今日小爺有要事在身,不與你們計較。”他將馬牽至一邊拴好,整了整腰帶道:“宮裏出來的就了不起啦?一個都都知也不過五品。跑這兒來逞威風!迴宮了不說見不見得著陛下,怕是連陛下跟前的槐莊夫人都不一定見得著罷!”
那幾個小廝見他說的有模有樣,像是對皇宮極為了解的樣子,一時摸不清他底細,隻憤憤不平盯著他,倒也不再言語。
問劍得意地瞥他們一眼,甩手上樓了。
孟昱正立在桌邊。菜已上齊。問劍見了,喜滋滋地湊上前去,口中忙道:“真不是小的惹事,那些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小崽子,話沒學會說,倒先學會仗勢欺人了。不給他們個厲害,他們還不知道鍋子是鐵打的。”他說著,兩道目光早溜到菜上。白氣騰騰之下,紅的椒,綠的蔥,還有泛著油光的肉。他一吸鼻子,噴香的。他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忙到:“小的知錯了,下迴再不敢。今兒能不能饒過小的一迴?五髒廟正鬧饑荒呢。”
孟昱有些魂不守舍:“你吃罷,我迴房了。”
“咦,這麽好的菜!”問劍瞄了瞄野豬肉,又咽了口唾沫,忍著饞意道:“將軍,不是不舒服罷?”
孟昱搖搖頭:“突然沒胃口。”說著便走了。
——————
那晚瓢潑大雨,雖有隨從照料,想必她也是淋了雨的。深秋寒氣重,因此受風寒不是不可能。方才那幾個內侍談論的多半就是她了。鬧到要山長水遠地來延醫請藥,太醫院的多半是束手無策了。
這場病,看來是重了。
孟昱做在床上,兩手不自覺地緊緊握住。
那晚,真是不該那般絕情。更不該用那樣的話逼走她。
他的眉頭完全鎖死。
當時,兩個人相隔的,隻有一道木門。他靠在門上,其實多想看一眼,這些年,她過的好不好,是不是勞心勞力不知保養。
“唉……”
“將軍,好端端的歎氣做什麽?”問劍恰好端著托盤推門進來。
孟昱一驚,有些尷尬,幹咳了一聲。
“可不是路上受涼了罷?要不要抓服藥吃吃?”問劍忙放下托盤,細問一番,又道:“菜是我叫店小二另裝的,幹淨得很,將軍要不要將就用點?”
孟昱從桌上掃了一眼,仍是一點胃口也無,便道:“不吃了,我沒事。你下去跟車夫說一聲,吃了飯就啟程。”
“啊?”問劍不由得驚詫出聲:“不是說歇一天再走麽?”
“到家了多少歇不得?”
問劍見孟昱神色嚴肅,不敢再辯,隻得應了是,又道:“我這就下去叫他們收拾東西。”
孟昱點點頭,見問劍出去以後,隻管望著門發呆。
她素來康健,應當不至於因為一場雨就纏綿病榻。早日迴江淮,自己與知州交情尚在,隻怕於京中消息還靈通些。
——————
“讓我進去!”由康幾乎是一字一字從牙縫中擠出這句話。
守門的幾個內侍雖狀似恭敬,卻寸步不肯讓:“太子就不要為難小的們了。陛下因病修養,任何人都不見,是上頭的意思。小的們不過是聽旨辦事。”
“誰的旨?!母皇親口下令的?”由康氣得渾身發抖,忽然反手一掌,“啪”,打得當中那個內侍一個趔趄。口中猶罵:“你這狗眼看人低的奴才胚子!拿什麽雞毛充令箭!本王的駕也是你們攔得了的!都給我讓開!”
“太子好大的火氣。”
聽到熟悉的聲音,由康幾乎是扭曲著滿臉迴頭去看梁河王。他直直站著,不動也不招唿,隻冷眼盯著梁河王瞧。
梁河王也是個直脾氣,見由康一臉冷淡,他自是也陪不出笑臉,韁著聲音道:“精心修養不見外人是朱賢妃的旨意。如今賢妃在宮裏日日親自照料陛下,太子有何不放心麽?”
昨晚,賢妃令人給他捎來消息,陛下已經說了幾迴胡話,病情隻怕沉得很。他想太子雖然已經搬出東宮,但畢竟還是名義上的太子,萬一陛下不測,太子還是繼位者。無論如何要趁陛下尚建在,正式廢黜太子之位,將來無論爭什麽也都有了正理。
今日一早他便進宮見了朱賢妃。二人議定由朱賢妃照料陛下,其餘人等一概不許見,尤其是太子。
由康氣得嘴唇直哆嗦。想當初,自己與梁河王雖不似與姑母那般親近,但他在自己麵前,也從來客氣親熱,十足十慈祥的長輩。真是一點也想不到,撕破麵皮,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盤和野心。
“本王乃太子,由母皇一手撫養長大。如今母皇纏綿病榻,做兒臣的前去探望,侍奉湯藥不是本分麽?朱賢妃令不見外人,你梁河王充當外圍防護,本王倒要問問你二人是何居心?!”由康越說越激動,肩膀顫抖著,眼中竟有了淚花。
連日來的委屈與挫折像浪濤一波一波拍在心上。不久前他還是人人仰望的國之儲君,才幾天,竟已從雲端跌落。都說牆倒眾人推,今日親見,傷痛憤恨難言。
一直以來最為堅定支持他的姑母突然避而不見,還將自己中意了那麽久的沁柔表姐另許他人。從前對他讚不絕口的朝臣如今恨不能撇清關係。更有朱賢妃、梁河王諸人虎視眈眈,恨不能將自己除之而後快。
這些人,都是看著自己長大的,親近之人啊。前後變臉之迅速決絕,讓人心寒如冬日飲冰。
“要盡孝,也得是名正言順的皇子。”
一句話如同穿心利箭。血統是由康這些日子最憋屈又最無奈的心結。他突然衝上前去,像是要跟梁河王動手一般,高聲嘶吼:“本王怎麽不名正言順了?本王自出生起,便由母皇教養。就連進學讀書之前,那《三字經》,那上千的字,都是母皇手把手教的!”
混亂中,梁河王的胡子被由康拽了好幾下,疼得他直齜牙。他一麵格擋由康的手,一麵喝令左右:“眼睛都瞎了是不是?也不知道攔一攔!”
近旁內侍倒是不敢同由康動手,隻得以身做牆擋在梁河王前麵。由康自己的內侍則烏壓壓跪了一地,小聲勸說:“太子息怒。”
見由康被眾人擋開,梁河王才心疼地抹了把胡子,又掃了暴怒的由康一眼,才道:“老夫說的是藺氏血統!”
由康一聽,怒得口不擇言:“什麽藺氏!你別忘了當今聖上可是姓宋!這是宋氏天下!”
梁河王方才雖也動氣,但還盡力維持著儀度。一聽由康這句話,頓時勃然變色。雙眼瞪得銅鈴一般,像是恨不得吃人一樣。他狠狠盯著由康,突然一口唾沫吐在地上:“呸!”
然後環視一眼守衛的內侍,森然道:“蒼蠅都不許飛進來一隻!否則全部提頭來見!”
說完,一拂袖子走了。
這些年來藺氏宗親迫於權威不得不容下一個宋氏帝王,往後他們卻萬萬再容忍不得隻知宋氏,不認藺氏的儲君。這是所有藺氏族人的心結。
——————
一路曉行夜宿,緊趕慢趕,走了二十來日,孟昱一行終於迴到江淮。
孟昂早是等得脖子都長了。好容易兩兄弟見著麵,自是先敘一番寒溫。孟昱又見了孟昂的幾個子女,才迴到書房同孟昂交代周婉琴的後事安排。
孟昂自然吃驚:“從未聽過嫁做他人婦的女子歸葬娘家之說,此事隻怕還要同周家好好商議才是。”
孟昱點頭道:“自是要我親自上門拜訪才好。你叫人用我的名字給周家族長遞個帖子,說我明日前去探望。”
“大哥放心。今日就不出去了罷?我早著人準備了好豐盛席麵,今日一定要為你接風洗塵。”
孟昱卻搖了搖頭:“我即刻就要出門,來的路上就叫問劍先去黎府遞了帖子,說稍候拜會。”
“黎兆先黎大人府上?”
“是。”
“大哥久不問政事。我們一家迴到江淮也安分守己,雖與官宦結交,也不過是舊日情分,並無他想。怎麽大哥一迴來就要先去拜會知州?”
孟昱神色間有些焦慮:“也不是為了政事,不過一點朝堂傳聞要向他求證。”他一邊說,一邊已忍耐不住要往外走。
孟昂一把拉住他的袖子:“什麽傳聞?大哥急成這樣?”
……
孟昱低頭不語。他伸手抓住係在腰間的青玉,感到手心一陣沁涼。捏了好一會兒,直到掌心將那玉石渥得溫熱起來——這是出征羅摩那一年,她送的。自從出走望樓之後,再沒戴過。卻一直收在身邊。
“聽說揚靈身子有些不好了。”
孟昂當年在宮中頗得宋揚靈照顧,當時就疑心過他大哥和揚靈姐關係非同一般。後來若許年,眼見著大哥不肯娶妻,疑心也就坐實了。隻是從來不好提起。於是伸手拍了拍他哥的肩膀,卻說不出安慰的話來。
孟昱迴拍了一下,才轉身出去。
他起身走到窗邊觀看,隻見一群人圍在馬棚邊。當中恰正站著問劍。他一人對峙三四個小廝。眼睛瞪得溜圓,一副氣鼓鼓的樣子。
那幾個小廝年紀雖小,卻是恨不能拿鼻孔看人。一人指著身後的馬,得意洋洋道:“這是我們中貴人的馬,叫你挪個地兒怎麽了?這是看得起你!”
“呸!”問劍下死勁兒地狠狠啐了一口:“爺就看不慣你們這副奴才樣!還中貴人!什麽中貴人見了我們將……”
“問劍!”
他聞言抬頭一望,隻見自家將軍正在二樓窗邊一臉嚴厲地盯著自己。他情知孟昱在外向來低調,不願與人爭強鬥勝,於是拍拍手,自找台階:“今日小爺有要事在身,不與你們計較。”他將馬牽至一邊拴好,整了整腰帶道:“宮裏出來的就了不起啦?一個都都知也不過五品。跑這兒來逞威風!迴宮了不說見不見得著陛下,怕是連陛下跟前的槐莊夫人都不一定見得著罷!”
那幾個小廝見他說的有模有樣,像是對皇宮極為了解的樣子,一時摸不清他底細,隻憤憤不平盯著他,倒也不再言語。
問劍得意地瞥他們一眼,甩手上樓了。
孟昱正立在桌邊。菜已上齊。問劍見了,喜滋滋地湊上前去,口中忙道:“真不是小的惹事,那些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小崽子,話沒學會說,倒先學會仗勢欺人了。不給他們個厲害,他們還不知道鍋子是鐵打的。”他說著,兩道目光早溜到菜上。白氣騰騰之下,紅的椒,綠的蔥,還有泛著油光的肉。他一吸鼻子,噴香的。他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忙到:“小的知錯了,下迴再不敢。今兒能不能饒過小的一迴?五髒廟正鬧饑荒呢。”
孟昱有些魂不守舍:“你吃罷,我迴房了。”
“咦,這麽好的菜!”問劍瞄了瞄野豬肉,又咽了口唾沫,忍著饞意道:“將軍,不是不舒服罷?”
孟昱搖搖頭:“突然沒胃口。”說著便走了。
——————
那晚瓢潑大雨,雖有隨從照料,想必她也是淋了雨的。深秋寒氣重,因此受風寒不是不可能。方才那幾個內侍談論的多半就是她了。鬧到要山長水遠地來延醫請藥,太醫院的多半是束手無策了。
這場病,看來是重了。
孟昱做在床上,兩手不自覺地緊緊握住。
那晚,真是不該那般絕情。更不該用那樣的話逼走她。
他的眉頭完全鎖死。
當時,兩個人相隔的,隻有一道木門。他靠在門上,其實多想看一眼,這些年,她過的好不好,是不是勞心勞力不知保養。
“唉……”
“將軍,好端端的歎氣做什麽?”問劍恰好端著托盤推門進來。
孟昱一驚,有些尷尬,幹咳了一聲。
“可不是路上受涼了罷?要不要抓服藥吃吃?”問劍忙放下托盤,細問一番,又道:“菜是我叫店小二另裝的,幹淨得很,將軍要不要將就用點?”
孟昱從桌上掃了一眼,仍是一點胃口也無,便道:“不吃了,我沒事。你下去跟車夫說一聲,吃了飯就啟程。”
“啊?”問劍不由得驚詫出聲:“不是說歇一天再走麽?”
“到家了多少歇不得?”
問劍見孟昱神色嚴肅,不敢再辯,隻得應了是,又道:“我這就下去叫他們收拾東西。”
孟昱點點頭,見問劍出去以後,隻管望著門發呆。
她素來康健,應當不至於因為一場雨就纏綿病榻。早日迴江淮,自己與知州交情尚在,隻怕於京中消息還靈通些。
——————
“讓我進去!”由康幾乎是一字一字從牙縫中擠出這句話。
守門的幾個內侍雖狀似恭敬,卻寸步不肯讓:“太子就不要為難小的們了。陛下因病修養,任何人都不見,是上頭的意思。小的們不過是聽旨辦事。”
“誰的旨?!母皇親口下令的?”由康氣得渾身發抖,忽然反手一掌,“啪”,打得當中那個內侍一個趔趄。口中猶罵:“你這狗眼看人低的奴才胚子!拿什麽雞毛充令箭!本王的駕也是你們攔得了的!都給我讓開!”
“太子好大的火氣。”
聽到熟悉的聲音,由康幾乎是扭曲著滿臉迴頭去看梁河王。他直直站著,不動也不招唿,隻冷眼盯著梁河王瞧。
梁河王也是個直脾氣,見由康一臉冷淡,他自是也陪不出笑臉,韁著聲音道:“精心修養不見外人是朱賢妃的旨意。如今賢妃在宮裏日日親自照料陛下,太子有何不放心麽?”
昨晚,賢妃令人給他捎來消息,陛下已經說了幾迴胡話,病情隻怕沉得很。他想太子雖然已經搬出東宮,但畢竟還是名義上的太子,萬一陛下不測,太子還是繼位者。無論如何要趁陛下尚建在,正式廢黜太子之位,將來無論爭什麽也都有了正理。
今日一早他便進宮見了朱賢妃。二人議定由朱賢妃照料陛下,其餘人等一概不許見,尤其是太子。
由康氣得嘴唇直哆嗦。想當初,自己與梁河王雖不似與姑母那般親近,但他在自己麵前,也從來客氣親熱,十足十慈祥的長輩。真是一點也想不到,撕破麵皮,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盤和野心。
“本王乃太子,由母皇一手撫養長大。如今母皇纏綿病榻,做兒臣的前去探望,侍奉湯藥不是本分麽?朱賢妃令不見外人,你梁河王充當外圍防護,本王倒要問問你二人是何居心?!”由康越說越激動,肩膀顫抖著,眼中竟有了淚花。
連日來的委屈與挫折像浪濤一波一波拍在心上。不久前他還是人人仰望的國之儲君,才幾天,竟已從雲端跌落。都說牆倒眾人推,今日親見,傷痛憤恨難言。
一直以來最為堅定支持他的姑母突然避而不見,還將自己中意了那麽久的沁柔表姐另許他人。從前對他讚不絕口的朝臣如今恨不能撇清關係。更有朱賢妃、梁河王諸人虎視眈眈,恨不能將自己除之而後快。
這些人,都是看著自己長大的,親近之人啊。前後變臉之迅速決絕,讓人心寒如冬日飲冰。
“要盡孝,也得是名正言順的皇子。”
一句話如同穿心利箭。血統是由康這些日子最憋屈又最無奈的心結。他突然衝上前去,像是要跟梁河王動手一般,高聲嘶吼:“本王怎麽不名正言順了?本王自出生起,便由母皇教養。就連進學讀書之前,那《三字經》,那上千的字,都是母皇手把手教的!”
混亂中,梁河王的胡子被由康拽了好幾下,疼得他直齜牙。他一麵格擋由康的手,一麵喝令左右:“眼睛都瞎了是不是?也不知道攔一攔!”
近旁內侍倒是不敢同由康動手,隻得以身做牆擋在梁河王前麵。由康自己的內侍則烏壓壓跪了一地,小聲勸說:“太子息怒。”
見由康被眾人擋開,梁河王才心疼地抹了把胡子,又掃了暴怒的由康一眼,才道:“老夫說的是藺氏血統!”
由康一聽,怒得口不擇言:“什麽藺氏!你別忘了當今聖上可是姓宋!這是宋氏天下!”
梁河王方才雖也動氣,但還盡力維持著儀度。一聽由康這句話,頓時勃然變色。雙眼瞪得銅鈴一般,像是恨不得吃人一樣。他狠狠盯著由康,突然一口唾沫吐在地上:“呸!”
然後環視一眼守衛的內侍,森然道:“蒼蠅都不許飛進來一隻!否則全部提頭來見!”
說完,一拂袖子走了。
這些年來藺氏宗親迫於權威不得不容下一個宋氏帝王,往後他們卻萬萬再容忍不得隻知宋氏,不認藺氏的儲君。這是所有藺氏族人的心結。
——————
一路曉行夜宿,緊趕慢趕,走了二十來日,孟昱一行終於迴到江淮。
孟昂早是等得脖子都長了。好容易兩兄弟見著麵,自是先敘一番寒溫。孟昱又見了孟昂的幾個子女,才迴到書房同孟昂交代周婉琴的後事安排。
孟昂自然吃驚:“從未聽過嫁做他人婦的女子歸葬娘家之說,此事隻怕還要同周家好好商議才是。”
孟昱點頭道:“自是要我親自上門拜訪才好。你叫人用我的名字給周家族長遞個帖子,說我明日前去探望。”
“大哥放心。今日就不出去了罷?我早著人準備了好豐盛席麵,今日一定要為你接風洗塵。”
孟昱卻搖了搖頭:“我即刻就要出門,來的路上就叫問劍先去黎府遞了帖子,說稍候拜會。”
“黎兆先黎大人府上?”
“是。”
“大哥久不問政事。我們一家迴到江淮也安分守己,雖與官宦結交,也不過是舊日情分,並無他想。怎麽大哥一迴來就要先去拜會知州?”
孟昱神色間有些焦慮:“也不是為了政事,不過一點朝堂傳聞要向他求證。”他一邊說,一邊已忍耐不住要往外走。
孟昂一把拉住他的袖子:“什麽傳聞?大哥急成這樣?”
……
孟昱低頭不語。他伸手抓住係在腰間的青玉,感到手心一陣沁涼。捏了好一會兒,直到掌心將那玉石渥得溫熱起來——這是出征羅摩那一年,她送的。自從出走望樓之後,再沒戴過。卻一直收在身邊。
“聽說揚靈身子有些不好了。”
孟昂當年在宮中頗得宋揚靈照顧,當時就疑心過他大哥和揚靈姐關係非同一般。後來若許年,眼見著大哥不肯娶妻,疑心也就坐實了。隻是從來不好提起。於是伸手拍了拍他哥的肩膀,卻說不出安慰的話來。
孟昱迴拍了一下,才轉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