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橋這些日子哪裏也不曾去,甚至連房門都不肯出。其實她是可以去院子裏走走的,可是太過害怕,連一步都不敢邁。
她知道這是哪裏。
心月樓。
犯了過錯的嬪妃、宮女,發配來此。一世也別再想榮耀加身。
可是她犯了什麽錯呢?
那日,她同陳紹禮說,要他支持皇後立大皇子為帝。說完話出來,剛迴到鳳鑾宮,滿心裏日後比翼□□,珠冠加身,連早晨皇後剛派的活都沒心思做了。不妨兩個麵生的內侍尋了過來:“都知,皇後聞說你身體不適,叫小的們帶你且去靜養兩日。”
“我沒有不適呀。”她一時迴不過味來,詫異地脫口而出。話音一落,就明白是何意思了。登時麵色慘白,著急道:“讓我見皇後!讓我見——!”
兩個內侍一左一右押了她,口中請罪:“得罪了,都知諒解,小的也是奉命行事。不過去別處住幾日,有什麽話來日方長。”
她便被送來了心月樓。
這裏人少。隻有些頭發都白了的老宮女。掌事的待她倒還客氣。一日三餐都不曾虧待。
可是她控製不住地害怕。她怕再無出頭之日,一輩子老死在此。
她甚至想不明白到底為何落至這一步。
背後有人使絆子?
那不可能。皇後不喜人進讒言。況且她同槐莊、碧檀幾個是真好。斷不會互相戕害。
難道是為著陳大人之事?
就算事發,大不了誡飭一番,哪怕打一頓,怎會不明不白就送來此?
她思來想去,篤定自己是受了不白之冤。虧得她性情頗為堅韌,雖整日飲泣,倒也不曾茶飯不思。
槐莊帶了人來找她時,見她憔悴,神思倒還清楚。
柳橋一見槐莊,喜得眼淚直往下掉,抓著她的手,就道:“可是皇後派你來的?”
槐莊幫她整了整鬢發,歎一聲:“傻丫頭,怎搞得這樣灰頭土臉的?”
“好姐姐,你告訴我一句實在話,這迴到底怎麽迴事?怎會有如此無妄之災?還有陳大人?他怎樣了?”
槐莊想起臨行前,皇後吩咐:“陳紹禮對柳橋別有用心,這事兒就別讓她知道了。事已至此,知道真相了,不過徒惹傷心。”
她便道:“你人雖在這裏,大約也知道宮裏出了變故。皇後不過預見有此一變,叫你來此避避風頭罷了。至於陳大人,他鋤奸有功,自然是好的。”
柳橋一聽,登時放下心來。心中盤算,大約陳大人依自己所說,助皇後成事,這迴宣自己迴去。二人終身大事隻怕有了指望。
麵上頓起喜色。她捏了捏自己臉頰,向槐莊道:“是不是氣色不大好?”
“還行。皇後等著呢,這就走罷。”
——————
鳳鑾宮裏沒什麽變化。宋揚靈坐在榻上,穿一身碧青的家常衣裳。並無太多裝飾,更顯得目如點漆,色若春曉。
一見柳橋,不待她請安,先溫言道:“變起倉促,哀家胡亂叫人給你安排了去處。隻怕這幾日嚇壞你了。”
柳橋滿腹委屈瞬間湧上來,眼淚止不住地下掉。倒是想好好說話,奈何情緒洶湧,控製不住,斷斷續續道:“奴婢……奴婢……不敢……皇後平安……才……才是……要緊。”已是哽咽難言。
宋揚靈忙對槐莊道:“攜你妹妹坐了,好生說話。”
早有小宮女拿了腳踏來。槐莊便扶柳橋坐了。又拿手帕給她。
待柳橋平複了,宋揚靈才道:“你們跟我都不少年了,年紀也漸大,總該尋個結果才是。”
柳橋以為皇後終要提起自己同陳紹禮之事,一時坐正了,身子挺得僵住,一動不動隻望著宋揚靈。
不料,宋揚靈卻道:“你想來知曉我的規矩,宮裏任何事情,絲毫不得外泄。你做過的事情自己知曉。我也就不再多說。收拾了東西,即日出宮罷。”
柳橋眨了眨眼睛,身子微微一顫,咚一聲就跪下了。
“皇後,奴婢再也不敢了。您打也好,罵也好,千萬不要敢奴婢出宮呀。奴婢八歲進宮,到如今已經十餘年。乍然離宮,以後奴婢還怎麽見人!”
宋揚靈歎口氣:“年紀到了放出宮的也不是沒有先例。你出去以後,沒什麽見不得人的。”
柳橋隻是哭。她一心要嫁陳紹禮。若無皇後開言,即便出宮,又哪敢自行聘嫁?到底女兒家麵皮薄,雖有刻骨銘心之言,隻不敢說出。哽咽道:“奴婢情願一輩子伺候皇後,隻求皇後千萬別趕奴婢走。”
宋揚靈不欲再兜圈子,索性將話挑明:“哀家既然知曉你將消息泄露,自然也知道你的心事。實話說罷,陳紹禮並非良配。”
柳橋一愣,臉上登時漲紅了。
宋揚靈又道:“準你出宮,自然不是為了刻薄你。你迴家,見了你爹娘,自行聘嫁罷。”
柳橋一聽和陳紹禮之事就這樣化為泡影,控製不住,哭得肝腸寸斷。心心念念隻有一個念頭,要是真嫁不成陳大人,人生還有什麽趣?這條命留著還有什麽用?
槐莊在一旁也跪下了,急得隻是拉她:“還不趕快謝恩?你做錯了事,皇後不但不計較,還送了陪嫁之物,這是天大的恩典!”說著,就要拉她一起磕頭謝恩。
柳橋卻不動,心一橫,哭道:“今日拚著臉麵也不要了。隻求皇後最後一個恩典,打發奴婢去陳府,為奴為婢都好,奴婢心甘情願。”
話裏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宋揚靈見她這樣,不由感慨。自己當年欲與孟昱私奔,也是這副神擋殺神,佛擋滅佛的模樣罷。
大概是感同身受,宋揚靈溫言相勸:“你的癡心我懂。但是丫頭,一腔癡心得用在對的人身上。”她想了想,終是不忍戳穿陳紹禮的別有用心,便道:“即便兩情相悅,也得考慮門戶不是?陳紹禮他的出身並非如你所想那般簡單。他是韓國公之後。隻因生母地位卑微,難以認祖歸宗。他這一生想要顯達,受人尊敬,需要的是一個清貴小姐。你懂不懂?”
柳橋隻覺頭頂一道霹靂咋響,身子便軟了下去。
她同陳大人相交已久,為何從未聽說過他的身世?
她低聲喃喃:“不可能,不可能,他從未同我說過。一定是弄錯了。”
宋揚靈上前,摸了摸她的頭頂:“你也不想因為你導致他抱憾終身罷?郎情妾意敵不過造化弄人。你們,就當,有緣無分罷。”
柳橋聞言,突然放聲大哭。其聲之悲切,像是恨不能將心肺都逃出來一般。
槐莊在一旁不由默默拭淚。
宋揚靈轉身迴至榻上坐下,端起茶盞輕輕啜了一口。她已與陳紹禮達成交易,促成其與周君清的婚事。況且陳紹禮為官清正,能力出眾,是必然要留在身邊重用的。若將柳橋也留下,隻怕日後因爭風吃醋,心有不忿,造成禍患。權衡之下,隻能讓柳橋出宮,以絕後患。
由著柳橋放聲痛哭了一迴,見她聲音漸漸低下來,想是哭得倦了,宋揚靈才道:“傻丫頭,我知道你傷心。待你出了這高高宮牆,看見外麵新奇世界,他日嫁得良人,兒女環繞,才知你是我們中最有福的。”
宋揚靈的口氣帶著不加遮掩的歎息。她早已想明白,人活一世,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當年,她選擇迴來成婚,其實就放棄了孟昱。放棄她心底唯一的深情。所以,她沒資格怨或者歎。在兒女情長和權力之路上,她選了權力。
隻是,那時想不到,原來被放棄掉的深情不會隨著歲月變遷而日漸稀薄。反而像捆縛心底的猛獸,時不時啃齧心間。
她沒想到,會如此痛苦。
柳橋抹著臉上冰冷的淚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甚至不能想任何事情。她怎麽可能還嫁給別人?她隻要一想起,這長長的後半生與陳大人再無關係,就像溺入深水,痛苦得不能唿吸。
槐莊見她不哭了,便彎下腰,攙著她,在她耳邊輕輕道:“要走了,給皇後磕個頭,也是多年的情分。”
柳橋像一具木偶,呆呆地磕了頭。由著槐莊攙自己出去。
——————
孟昱坐在椅子上看宿衛們換了班,自己卻一動不動。
李猛結下盔甲,衝孟昱道:“將軍,還不迴去?”
孟昱微微昂著頭,像在看門外灰色的天。神情之中帶點落拓:“宮裏剛剛劇變,我不放心,守幾日。”
“那也使人迴去跟嫂夫人說一聲,好帶了換洗衣物,再拍個貼身跟的人過來罷。不然多不方便。”
孟昱倒不在乎:“有軍士在一樣的。”
“那缺什麽,告訴我,我明日給你捎來。”
孟昱擺擺手:“你明日按點到,不遲就不錯了。”
李猛腆著臉一笑,嘖嘖道:“哎呀,我新得的一個小娘子。絕好的風月手段。天天叫她纏得起不了身。”
孟昱懶得聽他這些,拎著他的衣襟往外趕:“趕緊去,趕緊去。”
李猛這才笑嘻嘻地去了。
孟昱歇靠在門邊,雙手抱在胸前,看了一迴天色。
恰巧有軍士來請孟昱用晚膳,三尺外便瞧見將軍在門邊。一身鎧甲未卸,頭盔倒是取了下來。細碎鬢發被風吹到臉上,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滄桑寥落。倒叫他心裏沒來由一酸。
於是小跑著上前,趕到孟昱身邊:“將軍。”
孟昱低頭,看著那軍士,漫不經心道:“嗯?”
“晚膳備好了。”他支吾一下,又道:“將軍?”
“說。”
那軍士抓抓腦袋:“就是看見將軍隨隨便便往這一站,倒像有許多話為說出來似的。又像一出大戲落了幕,叫人心裏……”他摸了摸胸前:“怪不是滋味的。我也說不好。”
孟昱扯著嘴角一笑:“說了這麽多,還說不好?”
兩人便朝偏殿都去。
隔著門窗,就聞見酒肉想起。
軍士忙打簾。孟昱微微一躬身,走進去。隻見桌上擺了一隻紅泥火爐,路上架了陶鍋,正咕咚咕咚冒泡。旁邊有隻小些的爐子,正熱著酒。
眾人見孟昱到,七手八腳擺了碗筷。隻等孟昱一起筷,就歡快地吃起來。
孟昱知道自己在,眾人喝酒不盡興。吃飽了,就擱碗出去。
他迴到正殿,坐了一迴。覺著炭氣熏人,憋得慌。起身拿了一領披風,走出門外。
天色已暗。各處點了燈。夜裏的紅光,孤身看來,格外寂靜。
他順著青石路,從東陽門上城牆。灰色磚牆在夜裏看來,格外沉默,像積壓了千年的風雨。他沿著城牆一路走。有當值的軍士看見他,立即行禮。
他點點頭,示意一下就繼續往前走。
今夜月光並不太好。隔著茫茫的霧,半露不露的。寒氣隨著風,像針一樣紮進肌膚。
不知不覺,走到辰渠門上。他卻忽然聞到一陣酒氣。不由沉下臉來。
他從不禁止軍士飲酒,但當值時是絕對不允許的。
於是快走幾步,就看見一處陰影裏,有人抵牆站著,低著頭,看不清臉。身形格外消瘦,不像軍士模樣。旁邊還擱著一壺酒。
也許是聽見腳步聲。那人忽然抬起頭,朝他望過來。
孟昱迎著她的目光,也直直看過去。
瓷樣的肌膚。不知是凍的,還是酒氣上湧,臉頰緋紅。一雙眼睛,格外觸目,寒星一般。帶著清冷的光澤。
不是宋揚靈,又是誰?
他忽而眉頭狠狠一皺,麵色顯得更加陰沉,似極為不悅。他一語不發,快步上前,一把拽下自己的披風,伸手將宋揚靈裹了個嚴實。
宋揚靈笑著抬起頭,幾縷長長的發絲從臉頰垂落。望見孟昱陰沉的臉色,她反而笑得更加放肆,嘴唇輕輕地動:“你怎麽在這兒?”
細而長的發絲,在風中輕輕搖曳。一縷縷,像從心底新發的芽。
她知道這是哪裏。
心月樓。
犯了過錯的嬪妃、宮女,發配來此。一世也別再想榮耀加身。
可是她犯了什麽錯呢?
那日,她同陳紹禮說,要他支持皇後立大皇子為帝。說完話出來,剛迴到鳳鑾宮,滿心裏日後比翼□□,珠冠加身,連早晨皇後剛派的活都沒心思做了。不妨兩個麵生的內侍尋了過來:“都知,皇後聞說你身體不適,叫小的們帶你且去靜養兩日。”
“我沒有不適呀。”她一時迴不過味來,詫異地脫口而出。話音一落,就明白是何意思了。登時麵色慘白,著急道:“讓我見皇後!讓我見——!”
兩個內侍一左一右押了她,口中請罪:“得罪了,都知諒解,小的也是奉命行事。不過去別處住幾日,有什麽話來日方長。”
她便被送來了心月樓。
這裏人少。隻有些頭發都白了的老宮女。掌事的待她倒還客氣。一日三餐都不曾虧待。
可是她控製不住地害怕。她怕再無出頭之日,一輩子老死在此。
她甚至想不明白到底為何落至這一步。
背後有人使絆子?
那不可能。皇後不喜人進讒言。況且她同槐莊、碧檀幾個是真好。斷不會互相戕害。
難道是為著陳大人之事?
就算事發,大不了誡飭一番,哪怕打一頓,怎會不明不白就送來此?
她思來想去,篤定自己是受了不白之冤。虧得她性情頗為堅韌,雖整日飲泣,倒也不曾茶飯不思。
槐莊帶了人來找她時,見她憔悴,神思倒還清楚。
柳橋一見槐莊,喜得眼淚直往下掉,抓著她的手,就道:“可是皇後派你來的?”
槐莊幫她整了整鬢發,歎一聲:“傻丫頭,怎搞得這樣灰頭土臉的?”
“好姐姐,你告訴我一句實在話,這迴到底怎麽迴事?怎會有如此無妄之災?還有陳大人?他怎樣了?”
槐莊想起臨行前,皇後吩咐:“陳紹禮對柳橋別有用心,這事兒就別讓她知道了。事已至此,知道真相了,不過徒惹傷心。”
她便道:“你人雖在這裏,大約也知道宮裏出了變故。皇後不過預見有此一變,叫你來此避避風頭罷了。至於陳大人,他鋤奸有功,自然是好的。”
柳橋一聽,登時放下心來。心中盤算,大約陳大人依自己所說,助皇後成事,這迴宣自己迴去。二人終身大事隻怕有了指望。
麵上頓起喜色。她捏了捏自己臉頰,向槐莊道:“是不是氣色不大好?”
“還行。皇後等著呢,這就走罷。”
——————
鳳鑾宮裏沒什麽變化。宋揚靈坐在榻上,穿一身碧青的家常衣裳。並無太多裝飾,更顯得目如點漆,色若春曉。
一見柳橋,不待她請安,先溫言道:“變起倉促,哀家胡亂叫人給你安排了去處。隻怕這幾日嚇壞你了。”
柳橋滿腹委屈瞬間湧上來,眼淚止不住地下掉。倒是想好好說話,奈何情緒洶湧,控製不住,斷斷續續道:“奴婢……奴婢……不敢……皇後平安……才……才是……要緊。”已是哽咽難言。
宋揚靈忙對槐莊道:“攜你妹妹坐了,好生說話。”
早有小宮女拿了腳踏來。槐莊便扶柳橋坐了。又拿手帕給她。
待柳橋平複了,宋揚靈才道:“你們跟我都不少年了,年紀也漸大,總該尋個結果才是。”
柳橋以為皇後終要提起自己同陳紹禮之事,一時坐正了,身子挺得僵住,一動不動隻望著宋揚靈。
不料,宋揚靈卻道:“你想來知曉我的規矩,宮裏任何事情,絲毫不得外泄。你做過的事情自己知曉。我也就不再多說。收拾了東西,即日出宮罷。”
柳橋眨了眨眼睛,身子微微一顫,咚一聲就跪下了。
“皇後,奴婢再也不敢了。您打也好,罵也好,千萬不要敢奴婢出宮呀。奴婢八歲進宮,到如今已經十餘年。乍然離宮,以後奴婢還怎麽見人!”
宋揚靈歎口氣:“年紀到了放出宮的也不是沒有先例。你出去以後,沒什麽見不得人的。”
柳橋隻是哭。她一心要嫁陳紹禮。若無皇後開言,即便出宮,又哪敢自行聘嫁?到底女兒家麵皮薄,雖有刻骨銘心之言,隻不敢說出。哽咽道:“奴婢情願一輩子伺候皇後,隻求皇後千萬別趕奴婢走。”
宋揚靈不欲再兜圈子,索性將話挑明:“哀家既然知曉你將消息泄露,自然也知道你的心事。實話說罷,陳紹禮並非良配。”
柳橋一愣,臉上登時漲紅了。
宋揚靈又道:“準你出宮,自然不是為了刻薄你。你迴家,見了你爹娘,自行聘嫁罷。”
柳橋一聽和陳紹禮之事就這樣化為泡影,控製不住,哭得肝腸寸斷。心心念念隻有一個念頭,要是真嫁不成陳大人,人生還有什麽趣?這條命留著還有什麽用?
槐莊在一旁也跪下了,急得隻是拉她:“還不趕快謝恩?你做錯了事,皇後不但不計較,還送了陪嫁之物,這是天大的恩典!”說著,就要拉她一起磕頭謝恩。
柳橋卻不動,心一橫,哭道:“今日拚著臉麵也不要了。隻求皇後最後一個恩典,打發奴婢去陳府,為奴為婢都好,奴婢心甘情願。”
話裏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宋揚靈見她這樣,不由感慨。自己當年欲與孟昱私奔,也是這副神擋殺神,佛擋滅佛的模樣罷。
大概是感同身受,宋揚靈溫言相勸:“你的癡心我懂。但是丫頭,一腔癡心得用在對的人身上。”她想了想,終是不忍戳穿陳紹禮的別有用心,便道:“即便兩情相悅,也得考慮門戶不是?陳紹禮他的出身並非如你所想那般簡單。他是韓國公之後。隻因生母地位卑微,難以認祖歸宗。他這一生想要顯達,受人尊敬,需要的是一個清貴小姐。你懂不懂?”
柳橋隻覺頭頂一道霹靂咋響,身子便軟了下去。
她同陳大人相交已久,為何從未聽說過他的身世?
她低聲喃喃:“不可能,不可能,他從未同我說過。一定是弄錯了。”
宋揚靈上前,摸了摸她的頭頂:“你也不想因為你導致他抱憾終身罷?郎情妾意敵不過造化弄人。你們,就當,有緣無分罷。”
柳橋聞言,突然放聲大哭。其聲之悲切,像是恨不能將心肺都逃出來一般。
槐莊在一旁不由默默拭淚。
宋揚靈轉身迴至榻上坐下,端起茶盞輕輕啜了一口。她已與陳紹禮達成交易,促成其與周君清的婚事。況且陳紹禮為官清正,能力出眾,是必然要留在身邊重用的。若將柳橋也留下,隻怕日後因爭風吃醋,心有不忿,造成禍患。權衡之下,隻能讓柳橋出宮,以絕後患。
由著柳橋放聲痛哭了一迴,見她聲音漸漸低下來,想是哭得倦了,宋揚靈才道:“傻丫頭,我知道你傷心。待你出了這高高宮牆,看見外麵新奇世界,他日嫁得良人,兒女環繞,才知你是我們中最有福的。”
宋揚靈的口氣帶著不加遮掩的歎息。她早已想明白,人活一世,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當年,她選擇迴來成婚,其實就放棄了孟昱。放棄她心底唯一的深情。所以,她沒資格怨或者歎。在兒女情長和權力之路上,她選了權力。
隻是,那時想不到,原來被放棄掉的深情不會隨著歲月變遷而日漸稀薄。反而像捆縛心底的猛獸,時不時啃齧心間。
她沒想到,會如此痛苦。
柳橋抹著臉上冰冷的淚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甚至不能想任何事情。她怎麽可能還嫁給別人?她隻要一想起,這長長的後半生與陳大人再無關係,就像溺入深水,痛苦得不能唿吸。
槐莊見她不哭了,便彎下腰,攙著她,在她耳邊輕輕道:“要走了,給皇後磕個頭,也是多年的情分。”
柳橋像一具木偶,呆呆地磕了頭。由著槐莊攙自己出去。
——————
孟昱坐在椅子上看宿衛們換了班,自己卻一動不動。
李猛結下盔甲,衝孟昱道:“將軍,還不迴去?”
孟昱微微昂著頭,像在看門外灰色的天。神情之中帶點落拓:“宮裏剛剛劇變,我不放心,守幾日。”
“那也使人迴去跟嫂夫人說一聲,好帶了換洗衣物,再拍個貼身跟的人過來罷。不然多不方便。”
孟昱倒不在乎:“有軍士在一樣的。”
“那缺什麽,告訴我,我明日給你捎來。”
孟昱擺擺手:“你明日按點到,不遲就不錯了。”
李猛腆著臉一笑,嘖嘖道:“哎呀,我新得的一個小娘子。絕好的風月手段。天天叫她纏得起不了身。”
孟昱懶得聽他這些,拎著他的衣襟往外趕:“趕緊去,趕緊去。”
李猛這才笑嘻嘻地去了。
孟昱歇靠在門邊,雙手抱在胸前,看了一迴天色。
恰巧有軍士來請孟昱用晚膳,三尺外便瞧見將軍在門邊。一身鎧甲未卸,頭盔倒是取了下來。細碎鬢發被風吹到臉上,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滄桑寥落。倒叫他心裏沒來由一酸。
於是小跑著上前,趕到孟昱身邊:“將軍。”
孟昱低頭,看著那軍士,漫不經心道:“嗯?”
“晚膳備好了。”他支吾一下,又道:“將軍?”
“說。”
那軍士抓抓腦袋:“就是看見將軍隨隨便便往這一站,倒像有許多話為說出來似的。又像一出大戲落了幕,叫人心裏……”他摸了摸胸前:“怪不是滋味的。我也說不好。”
孟昱扯著嘴角一笑:“說了這麽多,還說不好?”
兩人便朝偏殿都去。
隔著門窗,就聞見酒肉想起。
軍士忙打簾。孟昱微微一躬身,走進去。隻見桌上擺了一隻紅泥火爐,路上架了陶鍋,正咕咚咕咚冒泡。旁邊有隻小些的爐子,正熱著酒。
眾人見孟昱到,七手八腳擺了碗筷。隻等孟昱一起筷,就歡快地吃起來。
孟昱知道自己在,眾人喝酒不盡興。吃飽了,就擱碗出去。
他迴到正殿,坐了一迴。覺著炭氣熏人,憋得慌。起身拿了一領披風,走出門外。
天色已暗。各處點了燈。夜裏的紅光,孤身看來,格外寂靜。
他順著青石路,從東陽門上城牆。灰色磚牆在夜裏看來,格外沉默,像積壓了千年的風雨。他沿著城牆一路走。有當值的軍士看見他,立即行禮。
他點點頭,示意一下就繼續往前走。
今夜月光並不太好。隔著茫茫的霧,半露不露的。寒氣隨著風,像針一樣紮進肌膚。
不知不覺,走到辰渠門上。他卻忽然聞到一陣酒氣。不由沉下臉來。
他從不禁止軍士飲酒,但當值時是絕對不允許的。
於是快走幾步,就看見一處陰影裏,有人抵牆站著,低著頭,看不清臉。身形格外消瘦,不像軍士模樣。旁邊還擱著一壺酒。
也許是聽見腳步聲。那人忽然抬起頭,朝他望過來。
孟昱迎著她的目光,也直直看過去。
瓷樣的肌膚。不知是凍的,還是酒氣上湧,臉頰緋紅。一雙眼睛,格外觸目,寒星一般。帶著清冷的光澤。
不是宋揚靈,又是誰?
他忽而眉頭狠狠一皺,麵色顯得更加陰沉,似極為不悅。他一語不發,快步上前,一把拽下自己的披風,伸手將宋揚靈裹了個嚴實。
宋揚靈笑著抬起頭,幾縷長長的發絲從臉頰垂落。望見孟昱陰沉的臉色,她反而笑得更加放肆,嘴唇輕輕地動:“你怎麽在這兒?”
細而長的發絲,在風中輕輕搖曳。一縷縷,像從心底新發的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