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枚的病眼看已好,想起又要日日早朝,還有書案上批不完的奏折,隻覺頭又疼了。時不時地唉聲歎氣。連米黛筠都給過一迴臉色。
那日,太醫來診脈。
藺枚坐在榻上,伸出右手,左手輕輕敲著一桌剛呈來的摩合羅。人物以象牙雕刻而成,若非隻得一尺高,乍看上去倒比活人還靈巧精致。裙襖披帛皆是新進的綾羅,發髻上珠翠也都為明珠翡翠,光彩熠熠。這一桌怕是價值千金。他想這些天宋揚靈辛苦,送給她解悶玩耍。
太醫一進來看藺枚臉色紅潤,聲音有力,隻略一切脈,便知結果,於是滿臉堆笑,連聲道:“陛下已經大好了。”
不妨雨成田在邊上突然輕聲細語道:“王太醫,手一放上去就能知道好沒好?今兒早上,陛下嗓子還疼呢。”
藺枚微微一愣,嘴角立時浮現一絲笑意,繼而收住,皺著眉頭,故意咳嗽幾下。
這太醫也夠聰明,立時聽明白話外之音,況且性格也不是剛硬的,立刻話鋒一轉,道:“雖無大礙,但若能再調養幾日就更好了。”
藺枚麵露喜色,叫雨成田送了太醫出去,就雙腿架在榻上,身子往後一靠。兩個小宮女便上前輕輕捶腿。
他剛躺下沒多長時間,就聽見外頭一陣匆匆忙忙的腳步聲,像是來了不少人。接著便有小黃門飛奔進來:“陛下,太後到了。”
藺枚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想了想又側身躺了迴去,一直等到太後進來,才裝作要起身請安的樣子。
曾鞏薇趕忙親自扶住:“你還在病中,無須行禮。病情怎麽樣?”
藺枚道:“方才太醫來過,說醫務大礙,隻是還需靜養兩日。”
曾鞏薇環視了一眼,微微眯起眼睛,略微不悅:“怎麽沒一個妃嬪在此伺候?皇後呢?”
“皇後是日日過來的。但要幫朕先看完折子。”藺枚看曾鞏薇臉色不悅,想幫宋揚靈解釋一二。
曾鞏薇剛冷哼一聲,正想說話,卻聽有人來報:“米修容到。”
過得半刻,便又輕微的環佩之聲傳來。曾鞏薇和藺枚都往朝殿中看去,隻見米黛筠穿了一身翠綠襦裙,外麵罩著鵝黃褙子,倒是嬌豔得很。她方才在外麵已經看見太後的人,是以並不吃驚,含笑一一請了安,便侍立一旁。
隻聽曾鞏薇道:“陛下在病中,你們做妃自然該多盡心。我來時,竟然沒一個人在,成何體統?”
米黛筠沒想到一來救被太後當著麵給教訓了,心裏一震,又有些委屈害怕,立刻請罪:“是,臣妾疏忽了。”
曾鞏薇不耐煩地揮揮手:“這些事本是皇後應當料理的,也不知她成日的忙些什麽?”
“是朕叫……”
曾鞏薇不待藺枚把話說完,便吩咐她的內侍:“請皇後過來,就說我有事勞動她。”說到“勞動”二字時,語氣格外重,嘲諷之意撲麵而來。
米黛筠驚惶地望了曾鞏薇一眼,便低頭不語。
藺枚見到內侍已經去了,也就不再說話。
宋揚靈進來時,隻覺氣氛凝重得似要滴下水來。太後臉色尤其難看,似乎有慍怒之意。藺枚麵上甚是擔心,還試圖悄悄同自己使眼色。黛筠看上去則有些畏懼害怕。她便明白應是太後發難了。
待她分別向太後、陛下請了安,還不等米黛筠向她請安,曾鞏薇便冷笑道:“皇後真是諸事繁忙。放著陛下生病不管,也不知還有何其他重要事項?”
宋揚靈明明聽出太後話中諷刺之意——為她理政,太後說話難聽也不是一遭兩遭了,因此不卑不亢道:“正因陛下生病,臣妾才在勤政殿整理奏章。”
“這我道不懂了,皇後管的不是後宮諸事,倒是管朝堂事務了!”曾鞏薇霎時柳眉倒豎,收起冷嘲熱諷的語調,怒氣衝衝道:“一日兩日如此也就罷了,如今竟成了例了!滿朝文武懼你威勢不敢諫言,我這個老太婆可不能看著你為所欲為,壞了祖製。”
曾鞏薇正在盛怒,米黛筠自然不敢勸,連藺枚都沒說話。
還是宋揚靈自己道:“臣妾並不敢插手政事,這一月不過整理了奏章,然後向陛下匯報,並不敢擅做主張。”
藺枚聽了連連點頭:“是,是,所有折子都是在我的授意下批的。”
曾鞏薇冷哼一聲,道:“那我問陛下一句,孟昱他去子長是做什麽?”
“啊……”藺枚不覺支吾起來。莫說他不知道孟昱去子長做出來,甚至連子長是個什麽他都不知道。一邊“啊”,一邊轉頭去看宋揚靈。
宋揚靈顧不上這茬,一心想著太後如何得知孟昱在子長的!看來孟昱的行蹤必定已被暴露。甚至此行目的他們也已得知。不然太後何故發這麽大火!隻不知孟昱調查到些什麽。或者是否已身陷險境?
想到此,宋揚靈不免心急如焚,可又不便表露出來,故作鎮定地笑笑:“不知太後此問是何意思?孟將軍前番告假,我迴稟過陛下的。”
藺枚一聽,想起來了,道:“是,孟卿告假了一段時日。”
“這一去一月,時日未免也太長了罷!難道是因為被降級心懷不滿麽?我看他要是再不迴來,不如就罷官!再則,皇後為後宮之主,日日在勤政殿不是正理。陛下若身子仍舊不適,便任命幾位大臣臨時輔政罷。我一介女流懂的也不多,還是請米丞相、曾將軍、李太師、趙太傅明日共議罷。陛下以為若何?”
曾鞏薇這一步顯然是將軍之棋,字字在理,莫說藺枚反駁不出,宋揚靈亦毫無辦法。藺枚隻得道:“朕明日上朝議事。”
——————
孟昱聽範詒徽問完此行目的,心知是瞞不住的,索性一笑,泰然道:“範大人目光如炬。實不相瞞,在下姓孟,單名一個昱字。此次前來,確實另有目的。”
焦瑞在一旁聽得驚詫莫名。但他畢竟隻是一個小縣吏,於朝中人物並不熟悉,未曾聽過孟昱的名字。
範詒徽則不一樣,他在邸報上不知見過多少迴孟昱的名字,知曉是功勳彪炳的將領,又有爵位在身,因此立刻離席,作揖道:“下官見過孟將軍。”
孟昱亦起身還了一禮,卻道:“大人若肯同我說說順良榷鐵的實話,倒比這些虛禮有用得多。”
範詒徽一抬頭,直視孟昱,滿色卻很是難看,帶著猶豫、懷疑,甚至不屑。順良背後牽涉磁州軍政,再背後更是有曾府為靠山,勢力盤根錯節,根本不是眼前這個年輕的孟將軍解決得了的。
孟昱卻像看透了他的心思般,淺淺一笑,道:“大人不妨坐下,我們害死方才這般飲酒作樂,才不辜負今夜月色。”他說著,自己拿酒壺滿斟了一盞,舉杯向前,一飲而盡。放下酒盞,意味深長地說一句:“磁州的天,要變了。若不及時抽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範大人,你說是夜不是?”
焦瑞聽不明白,直愣愣地問:“孟兄,到底是什麽意思?你到底是不是八王爺府中的?”
孟昱聞言哈哈一笑,又斟一盞,道:“此杯當敬焦兄。這些日子說了些虛虛實實的話,是我有欠磊落。”飲盡之後,才道:“我雖不是八王爺府中的,但家父與八王爺是舊交,因此將八王爺視作長輩尊敬。”
焦瑞一聽,心道,這樣說來,來頭更不小啊,同王爺都是世交了!因此哪裏還計較,樂嗬嗬地也飲盡杯中之酒。他是無官一身輕,管他孟昱來順良是做什麽的,他自是不擔心。再說順良早已亂成一鍋粥,富的錦衣玉食,米糧爛在倉中。窮的三餐不繼恨不能易子而食。要他說,早該整治了。
孟昱看範詒徽不說話,便道:“範大人還看不清時勢麽?磁州背後是誰,我知,陛下亦知。陛下賜我特旨來徹查此事,一早已表明要肅清磁州官場的態度,而且不僅僅隻是磁州。磁州背後的朝中勢力,亦難逃法網。如今少的,隻是認證物證。範大人若願意說清事情,揭發有功。他日我必定在陛下麵前作保,為你求情。然而,範大人若是執意不肯,要與沉船共生死,那我愛莫能助。”
他一邊說,一邊瞥了範詒徽一眼,隻見他神色已有鬆動,便接著道:“範大人即便不想如何為君分憂,想想這座精致宅院,想想滿院手書,待吵架落敗,不知歸於何人之手。若落在不懂書畫之人手中,豈不是暴殄天物?更何況,範大人還有家室妻小,也不為她們謀劃後路麽?”
一番話,兩層意思,已將範詒徽逼至絕路。
焦瑞亦忍不住道:“孟兄說的實在有理。陛下要查的案情,誰還能瞞得下去?”
範詒徽重重地歎了一口氣,道:“我在順良數十載,眼看這背後種種,唉……”他將杯中酒一氣飲盡,才道:“此事確實牽連甚廣。前二年,磁州知州祁修文遷戶部。知州之位空缺,由提點刑獄公事補缺。而提點刑獄公事則有順良府知府補缺。我為通判,便想借機升知府。這事也沒瞞人,因為數十年來,磁州與順良府的官員是一個小圈。我與前知府通力合作,為鐵礦經營大開方便之門。我以為我升知府乃理所應當。不想最後,卻讓倉司來做了知府。我後來得知,當年,倉司之子娶親,娶的便是林長祿的女兒。”
“孟將軍可知,這林長祿是何人?”
孟昱想了想,在子長鐵場時,焦瑞曾提過子長最大的鐵場是李大官人同京城來的一個姓林的商人合辦的,便道:“是經營鐵場的京城商人?”
“不錯,但此人還有另一個身份。”
“噢,是什麽?”
“曾大將軍府中的大管家。”
孟昱一想,曾府大管家在京中赫赫有名,並不是這個名字,正要質疑,隻聽範詒徽又道:“自然不管府中事務,隻管府裏與鐵場的瓜葛。是以,想在子長開礦,找我們是沒用的,得去找這位林先生。這是子長鐵場心照不宣的秘密。而說是榷鐵,實際上整個順良的鐵場都是商人經營,沒有一家是戶部的。鍛坊亦是一樣,若不是林氏鍛坊產的武器,兵部根本不收。導致無數精鋼武器又被鍛成農具售出。而精鋼農具哪有農民買得起?不過放著落灰罷了。於是順良大大小小的鍛坊一夜之間凋敝。最後隻剩得林氏鍛坊,以及與其極為親近的幾家。”
孟昱想起在軍中時,將領為了精鋼武器差點搶破頭,而在這邊,卻因為不是林氏鍛坊所出,就拒收,不由大怒,問道:“範大人手上應是有真憑實據的罷?”
範詒徽點點頭:“沒錯,我有賬本。”
孟昱大喜,心道人證物證都已齊全,這迴……,隻聽範詒徽沉聲道:“除非將軍能先保我一家平安,否則我寧死不交。”
那日,太醫來診脈。
藺枚坐在榻上,伸出右手,左手輕輕敲著一桌剛呈來的摩合羅。人物以象牙雕刻而成,若非隻得一尺高,乍看上去倒比活人還靈巧精致。裙襖披帛皆是新進的綾羅,發髻上珠翠也都為明珠翡翠,光彩熠熠。這一桌怕是價值千金。他想這些天宋揚靈辛苦,送給她解悶玩耍。
太醫一進來看藺枚臉色紅潤,聲音有力,隻略一切脈,便知結果,於是滿臉堆笑,連聲道:“陛下已經大好了。”
不妨雨成田在邊上突然輕聲細語道:“王太醫,手一放上去就能知道好沒好?今兒早上,陛下嗓子還疼呢。”
藺枚微微一愣,嘴角立時浮現一絲笑意,繼而收住,皺著眉頭,故意咳嗽幾下。
這太醫也夠聰明,立時聽明白話外之音,況且性格也不是剛硬的,立刻話鋒一轉,道:“雖無大礙,但若能再調養幾日就更好了。”
藺枚麵露喜色,叫雨成田送了太醫出去,就雙腿架在榻上,身子往後一靠。兩個小宮女便上前輕輕捶腿。
他剛躺下沒多長時間,就聽見外頭一陣匆匆忙忙的腳步聲,像是來了不少人。接著便有小黃門飛奔進來:“陛下,太後到了。”
藺枚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想了想又側身躺了迴去,一直等到太後進來,才裝作要起身請安的樣子。
曾鞏薇趕忙親自扶住:“你還在病中,無須行禮。病情怎麽樣?”
藺枚道:“方才太醫來過,說醫務大礙,隻是還需靜養兩日。”
曾鞏薇環視了一眼,微微眯起眼睛,略微不悅:“怎麽沒一個妃嬪在此伺候?皇後呢?”
“皇後是日日過來的。但要幫朕先看完折子。”藺枚看曾鞏薇臉色不悅,想幫宋揚靈解釋一二。
曾鞏薇剛冷哼一聲,正想說話,卻聽有人來報:“米修容到。”
過得半刻,便又輕微的環佩之聲傳來。曾鞏薇和藺枚都往朝殿中看去,隻見米黛筠穿了一身翠綠襦裙,外麵罩著鵝黃褙子,倒是嬌豔得很。她方才在外麵已經看見太後的人,是以並不吃驚,含笑一一請了安,便侍立一旁。
隻聽曾鞏薇道:“陛下在病中,你們做妃自然該多盡心。我來時,竟然沒一個人在,成何體統?”
米黛筠沒想到一來救被太後當著麵給教訓了,心裏一震,又有些委屈害怕,立刻請罪:“是,臣妾疏忽了。”
曾鞏薇不耐煩地揮揮手:“這些事本是皇後應當料理的,也不知她成日的忙些什麽?”
“是朕叫……”
曾鞏薇不待藺枚把話說完,便吩咐她的內侍:“請皇後過來,就說我有事勞動她。”說到“勞動”二字時,語氣格外重,嘲諷之意撲麵而來。
米黛筠驚惶地望了曾鞏薇一眼,便低頭不語。
藺枚見到內侍已經去了,也就不再說話。
宋揚靈進來時,隻覺氣氛凝重得似要滴下水來。太後臉色尤其難看,似乎有慍怒之意。藺枚麵上甚是擔心,還試圖悄悄同自己使眼色。黛筠看上去則有些畏懼害怕。她便明白應是太後發難了。
待她分別向太後、陛下請了安,還不等米黛筠向她請安,曾鞏薇便冷笑道:“皇後真是諸事繁忙。放著陛下生病不管,也不知還有何其他重要事項?”
宋揚靈明明聽出太後話中諷刺之意——為她理政,太後說話難聽也不是一遭兩遭了,因此不卑不亢道:“正因陛下生病,臣妾才在勤政殿整理奏章。”
“這我道不懂了,皇後管的不是後宮諸事,倒是管朝堂事務了!”曾鞏薇霎時柳眉倒豎,收起冷嘲熱諷的語調,怒氣衝衝道:“一日兩日如此也就罷了,如今竟成了例了!滿朝文武懼你威勢不敢諫言,我這個老太婆可不能看著你為所欲為,壞了祖製。”
曾鞏薇正在盛怒,米黛筠自然不敢勸,連藺枚都沒說話。
還是宋揚靈自己道:“臣妾並不敢插手政事,這一月不過整理了奏章,然後向陛下匯報,並不敢擅做主張。”
藺枚聽了連連點頭:“是,是,所有折子都是在我的授意下批的。”
曾鞏薇冷哼一聲,道:“那我問陛下一句,孟昱他去子長是做什麽?”
“啊……”藺枚不覺支吾起來。莫說他不知道孟昱去子長做出來,甚至連子長是個什麽他都不知道。一邊“啊”,一邊轉頭去看宋揚靈。
宋揚靈顧不上這茬,一心想著太後如何得知孟昱在子長的!看來孟昱的行蹤必定已被暴露。甚至此行目的他們也已得知。不然太後何故發這麽大火!隻不知孟昱調查到些什麽。或者是否已身陷險境?
想到此,宋揚靈不免心急如焚,可又不便表露出來,故作鎮定地笑笑:“不知太後此問是何意思?孟將軍前番告假,我迴稟過陛下的。”
藺枚一聽,想起來了,道:“是,孟卿告假了一段時日。”
“這一去一月,時日未免也太長了罷!難道是因為被降級心懷不滿麽?我看他要是再不迴來,不如就罷官!再則,皇後為後宮之主,日日在勤政殿不是正理。陛下若身子仍舊不適,便任命幾位大臣臨時輔政罷。我一介女流懂的也不多,還是請米丞相、曾將軍、李太師、趙太傅明日共議罷。陛下以為若何?”
曾鞏薇這一步顯然是將軍之棋,字字在理,莫說藺枚反駁不出,宋揚靈亦毫無辦法。藺枚隻得道:“朕明日上朝議事。”
——————
孟昱聽範詒徽問完此行目的,心知是瞞不住的,索性一笑,泰然道:“範大人目光如炬。實不相瞞,在下姓孟,單名一個昱字。此次前來,確實另有目的。”
焦瑞在一旁聽得驚詫莫名。但他畢竟隻是一個小縣吏,於朝中人物並不熟悉,未曾聽過孟昱的名字。
範詒徽則不一樣,他在邸報上不知見過多少迴孟昱的名字,知曉是功勳彪炳的將領,又有爵位在身,因此立刻離席,作揖道:“下官見過孟將軍。”
孟昱亦起身還了一禮,卻道:“大人若肯同我說說順良榷鐵的實話,倒比這些虛禮有用得多。”
範詒徽一抬頭,直視孟昱,滿色卻很是難看,帶著猶豫、懷疑,甚至不屑。順良背後牽涉磁州軍政,再背後更是有曾府為靠山,勢力盤根錯節,根本不是眼前這個年輕的孟將軍解決得了的。
孟昱卻像看透了他的心思般,淺淺一笑,道:“大人不妨坐下,我們害死方才這般飲酒作樂,才不辜負今夜月色。”他說著,自己拿酒壺滿斟了一盞,舉杯向前,一飲而盡。放下酒盞,意味深長地說一句:“磁州的天,要變了。若不及時抽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範大人,你說是夜不是?”
焦瑞聽不明白,直愣愣地問:“孟兄,到底是什麽意思?你到底是不是八王爺府中的?”
孟昱聞言哈哈一笑,又斟一盞,道:“此杯當敬焦兄。這些日子說了些虛虛實實的話,是我有欠磊落。”飲盡之後,才道:“我雖不是八王爺府中的,但家父與八王爺是舊交,因此將八王爺視作長輩尊敬。”
焦瑞一聽,心道,這樣說來,來頭更不小啊,同王爺都是世交了!因此哪裏還計較,樂嗬嗬地也飲盡杯中之酒。他是無官一身輕,管他孟昱來順良是做什麽的,他自是不擔心。再說順良早已亂成一鍋粥,富的錦衣玉食,米糧爛在倉中。窮的三餐不繼恨不能易子而食。要他說,早該整治了。
孟昱看範詒徽不說話,便道:“範大人還看不清時勢麽?磁州背後是誰,我知,陛下亦知。陛下賜我特旨來徹查此事,一早已表明要肅清磁州官場的態度,而且不僅僅隻是磁州。磁州背後的朝中勢力,亦難逃法網。如今少的,隻是認證物證。範大人若願意說清事情,揭發有功。他日我必定在陛下麵前作保,為你求情。然而,範大人若是執意不肯,要與沉船共生死,那我愛莫能助。”
他一邊說,一邊瞥了範詒徽一眼,隻見他神色已有鬆動,便接著道:“範大人即便不想如何為君分憂,想想這座精致宅院,想想滿院手書,待吵架落敗,不知歸於何人之手。若落在不懂書畫之人手中,豈不是暴殄天物?更何況,範大人還有家室妻小,也不為她們謀劃後路麽?”
一番話,兩層意思,已將範詒徽逼至絕路。
焦瑞亦忍不住道:“孟兄說的實在有理。陛下要查的案情,誰還能瞞得下去?”
範詒徽重重地歎了一口氣,道:“我在順良數十載,眼看這背後種種,唉……”他將杯中酒一氣飲盡,才道:“此事確實牽連甚廣。前二年,磁州知州祁修文遷戶部。知州之位空缺,由提點刑獄公事補缺。而提點刑獄公事則有順良府知府補缺。我為通判,便想借機升知府。這事也沒瞞人,因為數十年來,磁州與順良府的官員是一個小圈。我與前知府通力合作,為鐵礦經營大開方便之門。我以為我升知府乃理所應當。不想最後,卻讓倉司來做了知府。我後來得知,當年,倉司之子娶親,娶的便是林長祿的女兒。”
“孟將軍可知,這林長祿是何人?”
孟昱想了想,在子長鐵場時,焦瑞曾提過子長最大的鐵場是李大官人同京城來的一個姓林的商人合辦的,便道:“是經營鐵場的京城商人?”
“不錯,但此人還有另一個身份。”
“噢,是什麽?”
“曾大將軍府中的大管家。”
孟昱一想,曾府大管家在京中赫赫有名,並不是這個名字,正要質疑,隻聽範詒徽又道:“自然不管府中事務,隻管府裏與鐵場的瓜葛。是以,想在子長開礦,找我們是沒用的,得去找這位林先生。這是子長鐵場心照不宣的秘密。而說是榷鐵,實際上整個順良的鐵場都是商人經營,沒有一家是戶部的。鍛坊亦是一樣,若不是林氏鍛坊產的武器,兵部根本不收。導致無數精鋼武器又被鍛成農具售出。而精鋼農具哪有農民買得起?不過放著落灰罷了。於是順良大大小小的鍛坊一夜之間凋敝。最後隻剩得林氏鍛坊,以及與其極為親近的幾家。”
孟昱想起在軍中時,將領為了精鋼武器差點搶破頭,而在這邊,卻因為不是林氏鍛坊所出,就拒收,不由大怒,問道:“範大人手上應是有真憑實據的罷?”
範詒徽點點頭:“沒錯,我有賬本。”
孟昱大喜,心道人證物證都已齊全,這迴……,隻聽範詒徽沉聲道:“除非將軍能先保我一家平安,否則我寧死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