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宋揚靈別過孟昱,迴到寶文閣。遠遠就看見魏鬆擠眉弄眼衝她招手。見她走得慢,魏鬆撩起袍角,一溜小跑跑過來。
宋揚靈笑意盈盈的:“什麽事情?急成這樣?”
“快跟我來。”魏鬆一把拉起宋揚靈,又迴頭囑咐:“動作輕點,注意儀態端方。”
宋揚靈嘖嘖,扯扯袖子:“到底是要我快,還是要我端方?”
“哎呀,這時候還說這些。我告訴你,賢妃派人來了我們這兒。押班爺爺正陪著說話呢。”
宋揚靈奇到:“好好兒的,賢妃怎麽想起派人來我們這偏僻角落?”
“自然是有緣故。”魏鬆一挑眉,得意到:“說是賢妃的祖父曾經上過一個什麽論兵貼,寫得極好,極得先皇喜愛,還特意收起來了。據說就放在咱們閣裏。賢妃派人來傳話,說叫找出來。送過去。聽說要刻印呐。”
宋揚靈笑道:“就這事,把你急成這樣?你不趕緊去找貼,好在宮女姐姐跟前獻好,拉我做什麽?”
魏鬆低頭扭手到:“你不是常在書架間逛來逛去,最愛東翻西看的。與其我大海撈針地找,不如來問問你,可有印象?”
宋揚靈聞言,到真的低頭沉思起來。
魏鬆卻管不住嘴巴,接著說:“你知道今兒來傳話的是誰?”
見宋揚靈沒反應,他興致絲毫不減,自顧自說到:“來的可是快雪姐姐。你知道她吧?賢妃跟前一等一的紅人,說是離了她,賢妃都吃不下飯的。”
宋揚靈被他聒噪地受不了,說到:“怎麽著,難道就為著你找著書,快雪就能對你另眼相看,引薦你去賢妃那裏?”
“這是哪裏話?賢妃是不敢妄想的了,能結交上這樣體麵的宮女姐姐就夠了。你不知道,就那個跟我一同進宮的李小子,認了才人的管事宮女做幹姐姐,就整天在我麵前抖威風,說姐姐長姐姐短的……”
魏鬆還在說,宋揚靈陡然想起一事,突然拽住魏鬆手腕,焦急地問:“你剛剛說論兵帖,是不是論齊東兵源帖?”
他滿麵笑意,拍著手到:“對,對,就是這麽個名兒。我就知道找你準沒錯。”
宋揚靈的臉卻垮了下來。
魏鬆一看奇怪,不禁問:“怎麽了?”
“我上午剛把這帖拿給孟大哥。”
“這可怎麽辦?”魏鬆一把抓住宋揚靈,急得抓耳撓腮:“快雪可在廳裏等著哪,還說要快。那咱們現在就去找孟大哥?”他拉著宋揚靈就要跑。
宋揚靈卻搖搖頭:“來不及。孟昱正在當值,不一定走得開。就算走得開,迴去再拿給咱們。這一來一迴得多長時間?!”
魏鬆一聽,頓住腳步,更加著急:“那你說怎麽辦?”
宋揚靈仔細地迴想。那冊帖是她在一個偏僻角落無意中翻到的。細細讀過一遍,論兵之道雖不十分高明,但對齊東地形、風土人文描述得十分精細,又有征兵時各種門門道道,甚至如何向朝廷籌措軍餉等,越看越覺得鞭辟入裏。於是特意薦給孟昱看。
帖並不長。她又看得細,現在迴想,字字句句如在眼前。遂盎然說道:“迴閣裏,隻怕默下來這點聰明還是有的。”
魏鬆一聽宋揚靈要靠自己記憶默寫,不禁有點懷疑:“當真,都記得下來?”
不料宋揚靈卻說:“就算記不真切也沒什麽,反正沒人讀過。誰知道裏麵寫了些什麽?”
魏鬆的心肝都嚇得差點從腔子裏跳出來。遂說到:“不如這樣,你先迴閣裏默寫一份。我去找孟大哥,興許來得及呢?”
宋揚靈一想也有道理,點頭稱是。二人分開行動。
——————
宋揚靈默出全文,不過一炷香時間。有幾處不太確定的地方,便依著大致意思自己稍作刪改。
臨了,還不見魏鬆迴來。暗自思忖這樣大事若是瞞過趙恆秋顯得膽大包天。思之再三,以奉茶的名義走到廳裏。給趙恆秋和快雪各換了杯新茶。趁換茶的當兒,附在趙恆秋耳便,悄聲說:“爺爺,我有要事相告。能否出來片刻?”
趙恆秋微一沉吟,衝快雪拱手致意:“請稍作片刻,我有些微小事,即刻迴來。”
快雪是李賢妃帶進宮的丫鬟。今年二十多,容長臉,杏核眼,最是平和持重,又人情練達。此刻微微一笑,道:“押班太客氣,且請方便。”
她方才分明見宋揚靈在趙恆秋耳邊低語,隻假作不見。
趙恆秋隨著宋揚靈到得偏廳裏。宋揚靈立刻迴身斂衽福了一禮,低著頭將前因後果說完,又到:“這次是揚靈的錯,請押班責罰。”
趙恆秋卻沒多說其他,隻叫她先把字帖拿出來一看。
幸而宋揚靈還挑了一卷舊紙,但墨跡卻色澤鮮亮,一望便知是新寫的。
“這不行。這字跡太過明顯。你去拿些藤黃,參在墨汁中。”
宋揚靈依法而行,寫出來的字果然帶著些微古舊黃色,看上去,真如十數年前之物。她運筆如飛,很快已再寫出一篇。
趙恆秋拿起一看,卻皺起眉頭,又道:“你再拿些香灰來。”
宋揚靈不知何意,但情況緊急,又不敢多言相問。幸而閣中多有熏香,香灰並不難尋。
她將小小一疊香灰遞給趙恆秋。趙恆秋拿一支未動用過的毛筆,沾上香灰,輕而細致地一一描畫一遍。隻見墨跡光澤盡皆掩去。
宋揚靈不禁到:“這下可天衣無縫。”
趙恆秋卻歎一聲:“還得看造化。”
兩人忙活一通,來到廳裏時,快雪還在氣定神閑地喝茶。見趙恆秋到,起身福禮。
趙恆秋連忙道:“不敢。”然後示意宋揚靈呈上字帖,道:“有勞久候,隻因年長日久,閣中書冊眾多,找起來破費一番功夫。”
“趙押班太客氣。”快雪示意跟來的小宮女接過字帖,便向趙恆秋告辭:“隻因賢妃催得緊,不能久坐,就此別過。”
趙恆秋虛留一句:“難道來一趟,不再坐一陣?”說著送快雪出得閣外,又一直送到大門口。
快雪一再辭謝:“不勞遠送。”
眼見她去得遠了。趙恆秋臉色一變,對宋揚靈到:“此次事情就看你造化。”
——————
快雪與小宮女一直走到長樂宮外。早有小宮女在宮門邊扯著脖子瞭望。遠遠看見快雪過來,就迎上去:“姐姐可來了,裏邊問了好幾遭。”
快雪笑著進去。
隻見正廳裏坐了不少人——昭容、修儀、才人等後宮佳麗。這些人是聽說賢妃的哥哥升遷,特意獻好道喜的。賢妃也有意在眾人麵前出風頭,想起她嫂子提過一嘴說祖父曾上兵事帖,甚得先皇看中,還特意留了一份。這才叫快雪去寶文閣找出來,要刻印一部賞賜娘家。也算不辱祖風。
眾妃嬪方才已經聽說這冊字帖,此刻見快雪呈了上來,皆湧過來觀看。恭維之聲不絕於耳。
李賢妃在主座上笑得誌得意滿。
“看什麽?看得這樣有趣?”
隻聽一道低沉雄渾的聲音傳來。李賢妃先是側頭一望,繼而眼角眉梢皆是笑意,喜不自勝,迎下來,道:“陛下怎得這時節過來?”
眾妃嬪自覺讓出條路,但眼底蠢蠢欲動之意再明顯不過。
李賢妃得意地環視一眼,驕傲地站在陛下身側,柔聲到:“找人尋了我祖父一副兵事帖來看看。我想著刻印一份,送給我哥哥,不墮家風的意思。”
陛下一聽,興趣大起,到:“我也看看。”
早有人恭敬地雙手呈上。
他展開,大略看一遍,又挑幾處地方細細看一遍,道:“果然好文章,張弛有道,詳略有度。齊東山川風物如在眼前,針砭時弊,入木三分。”
聽得陛下誇獎,李賢妃臉上驕矜之色更甚。顯然已是不將眾妃嬪放在眼中。
遞給小黃門之前,陛下又掃了一眼那副字帖。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笑意。心中暗道那字跡雖剛勁有力,但溝劃之處,不難看出柔韌之意。斷不是男人字跡。若是能寫出這樣書法,又能成這樣文章的女人想來很是有趣罷。
他側頭瞄了李賢妃一眼,眼神似有無限深意。想不到李家一門武夫,即便賢妃亦隻是略通文墨,而李老將軍身邊竟曾有過這樣剛柔並濟的紅顏知己。
他哪裏想到這副字帖是後來宋揚靈所描,隻當呈上來時便是李老將軍的紅顏知己代筆。
宋揚靈笑意盈盈的:“什麽事情?急成這樣?”
“快跟我來。”魏鬆一把拉起宋揚靈,又迴頭囑咐:“動作輕點,注意儀態端方。”
宋揚靈嘖嘖,扯扯袖子:“到底是要我快,還是要我端方?”
“哎呀,這時候還說這些。我告訴你,賢妃派人來了我們這兒。押班爺爺正陪著說話呢。”
宋揚靈奇到:“好好兒的,賢妃怎麽想起派人來我們這偏僻角落?”
“自然是有緣故。”魏鬆一挑眉,得意到:“說是賢妃的祖父曾經上過一個什麽論兵貼,寫得極好,極得先皇喜愛,還特意收起來了。據說就放在咱們閣裏。賢妃派人來傳話,說叫找出來。送過去。聽說要刻印呐。”
宋揚靈笑道:“就這事,把你急成這樣?你不趕緊去找貼,好在宮女姐姐跟前獻好,拉我做什麽?”
魏鬆低頭扭手到:“你不是常在書架間逛來逛去,最愛東翻西看的。與其我大海撈針地找,不如來問問你,可有印象?”
宋揚靈聞言,到真的低頭沉思起來。
魏鬆卻管不住嘴巴,接著說:“你知道今兒來傳話的是誰?”
見宋揚靈沒反應,他興致絲毫不減,自顧自說到:“來的可是快雪姐姐。你知道她吧?賢妃跟前一等一的紅人,說是離了她,賢妃都吃不下飯的。”
宋揚靈被他聒噪地受不了,說到:“怎麽著,難道就為著你找著書,快雪就能對你另眼相看,引薦你去賢妃那裏?”
“這是哪裏話?賢妃是不敢妄想的了,能結交上這樣體麵的宮女姐姐就夠了。你不知道,就那個跟我一同進宮的李小子,認了才人的管事宮女做幹姐姐,就整天在我麵前抖威風,說姐姐長姐姐短的……”
魏鬆還在說,宋揚靈陡然想起一事,突然拽住魏鬆手腕,焦急地問:“你剛剛說論兵帖,是不是論齊東兵源帖?”
他滿麵笑意,拍著手到:“對,對,就是這麽個名兒。我就知道找你準沒錯。”
宋揚靈的臉卻垮了下來。
魏鬆一看奇怪,不禁問:“怎麽了?”
“我上午剛把這帖拿給孟大哥。”
“這可怎麽辦?”魏鬆一把抓住宋揚靈,急得抓耳撓腮:“快雪可在廳裏等著哪,還說要快。那咱們現在就去找孟大哥?”他拉著宋揚靈就要跑。
宋揚靈卻搖搖頭:“來不及。孟昱正在當值,不一定走得開。就算走得開,迴去再拿給咱們。這一來一迴得多長時間?!”
魏鬆一聽,頓住腳步,更加著急:“那你說怎麽辦?”
宋揚靈仔細地迴想。那冊帖是她在一個偏僻角落無意中翻到的。細細讀過一遍,論兵之道雖不十分高明,但對齊東地形、風土人文描述得十分精細,又有征兵時各種門門道道,甚至如何向朝廷籌措軍餉等,越看越覺得鞭辟入裏。於是特意薦給孟昱看。
帖並不長。她又看得細,現在迴想,字字句句如在眼前。遂盎然說道:“迴閣裏,隻怕默下來這點聰明還是有的。”
魏鬆一聽宋揚靈要靠自己記憶默寫,不禁有點懷疑:“當真,都記得下來?”
不料宋揚靈卻說:“就算記不真切也沒什麽,反正沒人讀過。誰知道裏麵寫了些什麽?”
魏鬆的心肝都嚇得差點從腔子裏跳出來。遂說到:“不如這樣,你先迴閣裏默寫一份。我去找孟大哥,興許來得及呢?”
宋揚靈一想也有道理,點頭稱是。二人分開行動。
——————
宋揚靈默出全文,不過一炷香時間。有幾處不太確定的地方,便依著大致意思自己稍作刪改。
臨了,還不見魏鬆迴來。暗自思忖這樣大事若是瞞過趙恆秋顯得膽大包天。思之再三,以奉茶的名義走到廳裏。給趙恆秋和快雪各換了杯新茶。趁換茶的當兒,附在趙恆秋耳便,悄聲說:“爺爺,我有要事相告。能否出來片刻?”
趙恆秋微一沉吟,衝快雪拱手致意:“請稍作片刻,我有些微小事,即刻迴來。”
快雪是李賢妃帶進宮的丫鬟。今年二十多,容長臉,杏核眼,最是平和持重,又人情練達。此刻微微一笑,道:“押班太客氣,且請方便。”
她方才分明見宋揚靈在趙恆秋耳邊低語,隻假作不見。
趙恆秋隨著宋揚靈到得偏廳裏。宋揚靈立刻迴身斂衽福了一禮,低著頭將前因後果說完,又到:“這次是揚靈的錯,請押班責罰。”
趙恆秋卻沒多說其他,隻叫她先把字帖拿出來一看。
幸而宋揚靈還挑了一卷舊紙,但墨跡卻色澤鮮亮,一望便知是新寫的。
“這不行。這字跡太過明顯。你去拿些藤黃,參在墨汁中。”
宋揚靈依法而行,寫出來的字果然帶著些微古舊黃色,看上去,真如十數年前之物。她運筆如飛,很快已再寫出一篇。
趙恆秋拿起一看,卻皺起眉頭,又道:“你再拿些香灰來。”
宋揚靈不知何意,但情況緊急,又不敢多言相問。幸而閣中多有熏香,香灰並不難尋。
她將小小一疊香灰遞給趙恆秋。趙恆秋拿一支未動用過的毛筆,沾上香灰,輕而細致地一一描畫一遍。隻見墨跡光澤盡皆掩去。
宋揚靈不禁到:“這下可天衣無縫。”
趙恆秋卻歎一聲:“還得看造化。”
兩人忙活一通,來到廳裏時,快雪還在氣定神閑地喝茶。見趙恆秋到,起身福禮。
趙恆秋連忙道:“不敢。”然後示意宋揚靈呈上字帖,道:“有勞久候,隻因年長日久,閣中書冊眾多,找起來破費一番功夫。”
“趙押班太客氣。”快雪示意跟來的小宮女接過字帖,便向趙恆秋告辭:“隻因賢妃催得緊,不能久坐,就此別過。”
趙恆秋虛留一句:“難道來一趟,不再坐一陣?”說著送快雪出得閣外,又一直送到大門口。
快雪一再辭謝:“不勞遠送。”
眼見她去得遠了。趙恆秋臉色一變,對宋揚靈到:“此次事情就看你造化。”
——————
快雪與小宮女一直走到長樂宮外。早有小宮女在宮門邊扯著脖子瞭望。遠遠看見快雪過來,就迎上去:“姐姐可來了,裏邊問了好幾遭。”
快雪笑著進去。
隻見正廳裏坐了不少人——昭容、修儀、才人等後宮佳麗。這些人是聽說賢妃的哥哥升遷,特意獻好道喜的。賢妃也有意在眾人麵前出風頭,想起她嫂子提過一嘴說祖父曾上兵事帖,甚得先皇看中,還特意留了一份。這才叫快雪去寶文閣找出來,要刻印一部賞賜娘家。也算不辱祖風。
眾妃嬪方才已經聽說這冊字帖,此刻見快雪呈了上來,皆湧過來觀看。恭維之聲不絕於耳。
李賢妃在主座上笑得誌得意滿。
“看什麽?看得這樣有趣?”
隻聽一道低沉雄渾的聲音傳來。李賢妃先是側頭一望,繼而眼角眉梢皆是笑意,喜不自勝,迎下來,道:“陛下怎得這時節過來?”
眾妃嬪自覺讓出條路,但眼底蠢蠢欲動之意再明顯不過。
李賢妃得意地環視一眼,驕傲地站在陛下身側,柔聲到:“找人尋了我祖父一副兵事帖來看看。我想著刻印一份,送給我哥哥,不墮家風的意思。”
陛下一聽,興趣大起,到:“我也看看。”
早有人恭敬地雙手呈上。
他展開,大略看一遍,又挑幾處地方細細看一遍,道:“果然好文章,張弛有道,詳略有度。齊東山川風物如在眼前,針砭時弊,入木三分。”
聽得陛下誇獎,李賢妃臉上驕矜之色更甚。顯然已是不將眾妃嬪放在眼中。
遞給小黃門之前,陛下又掃了一眼那副字帖。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笑意。心中暗道那字跡雖剛勁有力,但溝劃之處,不難看出柔韌之意。斷不是男人字跡。若是能寫出這樣書法,又能成這樣文章的女人想來很是有趣罷。
他側頭瞄了李賢妃一眼,眼神似有無限深意。想不到李家一門武夫,即便賢妃亦隻是略通文墨,而李老將軍身邊竟曾有過這樣剛柔並濟的紅顏知己。
他哪裏想到這副字帖是後來宋揚靈所描,隻當呈上來時便是李老將軍的紅顏知己代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