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公告,排名第九的奧利恩帝國違反了銀河公約第123條規定,擅自研製具有超高智慧的人工智能體,並將人類的靈魂禁錮在克隆體內,這是何等的不人道。所以,為了我們的銀河,銀河聯盟決定對奧利恩帝國做出製裁決定,剝奪奧利恩帝國在銀河聯內的一切權益,並對其發動製裁戰爭。為了銀河的正義!”
銀河聯盟辦公空間站總站向全銀河發出了一份聲明,整個銀河都炸開了鍋。
銀河聯盟與其說是主持正義,更不如說是各大實力分蛋糕的餐桌。誰的拳頭大誰說話,這是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排行第一的日曜頓帝國在銀河聯盟議會中話語權最大,其餘的文明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紛紛選擇了報團,於是各種組織聯盟層出不窮。雖說日曜頓帝國的實力強大,但遠沒有達到橫掃銀河的地步,所以排名靠前的文明所組成的組織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整個銀河裏麵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麵。
然而奧利恩帝國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憑借意外獲得的超文明科技遺留物,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便憑借著瘋子一樣的登船戰術,和後續不斷破解的超文明技術,硬生生的殺出了一條血路,爬到了銀河的第二把手。
瘋子一樣的戰鬥方式,冷血而冷靜的指揮官,讓這個好戰文明的規模從幾個殖民星,幾千艘3級文明的的戰艦,擴充到幾萬個殖民星,幾千個行政星,帝國疆域半徑將近3光年,艦隊規模一度達到百萬艘之多。
自從帝國沒落以後,各個文明可是沒少找帝國的麻煩,於是帝國出於安全考慮,決定斷絕與銀河各個文明斷絕聯係,全心全力發掘超文明遺留下來的科技。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發展環境,帝國甚至以首星為中心半徑1光年,這個距離到帝國邊境內的所有星門全數被毀,隻留下一個星門作為出入通道。換而言之,外部要想直接進攻帝國首星,就隻能以躍遷的方式接近首星。
為了製造帝國軍力依然十分強大的假象,帝國在無星門帶內的殖民星上,部署了大量的無人機艦船,甚至弄出了喪心病狂的遠程操控型無人機航母。與外界斷絕關係的初期,很多文明以為帝國不行了,就開始公然派兵入侵帝國。結果被埋伏的遠程操控無人機航母和各型遠程操控艦船,還有部署在行星軌道上的防禦係統打得連麻麻都不認識了。
然後帝國在銀河聯盟上表示這些入侵的文明都要付出代價,而且公然發出聲明,我們不打遠距離對轟的艦炮戰,要來就來最血腥的登艦戰。帝國方麵派出了當時為數不多的精銳戰艦,對入侵過帝國領土的文明做出了報複性攻擊,其中就有拉米尼塔文明。雖然戰鬥的規模不大,但其慘烈程度讓全銀河的人都震驚了。每場戰鬥帝國人都是冒著猛烈的炮擊,硬生生地在敵方艦船的護盾上開一個口子,然後進行登艦作戰。這完全就是以命換命的打法,當時貫徹的是無俘虜政策,帝國人占領一艘船以後直接把它炸沉,無論投降與否。
這種殘酷地做法鎮住了許多文明,有很多文明表示譴責帝國的做法,然而帝國表示,是誰發動的侵略戰爭誰心理清楚,這麽做隻是為他們的侵略行為付出代價。此言一出,各個文明都沉默了,也包括第一名的日曜頓帝國。
不得不說帝國的這出戲做得很好,雖然慘烈的登艦戰損失掉了當時的半數精銳,但成功鎮住了場子。以至於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人敢對帝國下手,是個正常人都害怕這種慘無人道的攻擊。
這段時間內,帝國拚進全力點高自己的科技樹,同時逆向研究超文明的遺留產物。首當其衝的就是人機計劃,帝國的研究結論顯示,他們得到的超文明起初也是碳基生物,這個超文明以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為主,相繼研究出了納米機械,和貼附在骨頭的動力裝甲。帝國目前的逆向研究隻了解到在這更高級的存在形式是人的靈魂與計算機共生,而這個超文明的消失必定是他們找到了更高級地存在形式。於是人機計劃應運而生,按照銀河聯盟銀河聯盟對高級智慧體能稱之為“人”的定義,擁有靈魂及一定形式的肉體即為“人”。不過銀河聯盟普遍接受的肉體多為碳基和矽基,與電腦共生這類存在形式銀河聯盟內的文明普遍無法接受,他們更相信這類存在為高智慧的人工智能。所以,人機計劃被銀河聯盟所排斥。視為禁術和異端。
再說說帝國從超文明繼承的遺物。這些超文明遺物是帝國探險家在帝國首星附近0.5光年的一顆星球發現的,這顆星球很古怪,全部是由金屬組成的。帝國人對於它的研究表明,這個星球就是一個空間傳送門。這顆星球上各種科技都明顯高於目前銀河已知的科技水平,就光光能支撐這個星球自身重力的材料,目前銀河內所有文明都造不出來。
奧利恩帝國對這個星球持續研究,獲取了許多超文明遺留的科技,或許這些科技在超文明眼中算是最基本等級的科技,但在目前整個銀河範圍內來說,已經領先至少100個銀河公年。
再說迴這個球,距今100銀河公年前,帝國人終於翻譯出了他們在這顆星球指揮中心裏找到的操作規範守則。然後按照守則上麵的內容,啟動了傳送門。
帝國派出了先期探險隊進入了傳送門,結果來到了一個雙恆星星係,這個星係有著30顆星球,其中宜居星球有4顆,體積最大的有地球的兩倍,最小的也有地球的1.5倍。其餘星球除了氣態行星,都含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不僅如此,在這個雙恆星星係的外圍,漂浮著大量的小行星,不乏全部由礦物構成的小行星。探險隊嚐試著飛出這片星域,向著星係的下方飛行,結果隻走了0.5光年,他們又重新出現在星係的上方,無論哪個方向都是如此。
然後帝國人通過研究發現,這裏竟然是一個獨立的宇宙,雖然很小,但還是在擴大著。而且這個傳送門居然有吞噬星球的能力,自己還自帶0.5光年的躍遷速度,最關鍵的是躍遷的時候不留下任何痕跡,超文明的技術已經顛覆了。驚喜的帝國人就把這個傳送門命名為通往另一個宇宙的大門,不得不說帝國人這起名真沒有水準,而這個小宇宙就被命名為另一個宇宙。
在開戰前,帝國人就把自己的首星給弄到小宇宙裏麵,順便拖家帶口地把整個帝國的重要工業設施和研發機構搬到另一個宇宙裏麵。
然而,人機計劃暴露得太早了,於是經過重重討論,帝國決定與全銀河聯盟宣戰,然後爭取時間轉移重要設施。然後讓這顆星球在銀河係內部不斷吞噬行星壯大小宇宙的規模,最後吃透超文明的科技,最終重返銀河。
“人機計劃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接下來,這個小宇宙也會帶給我們驚喜的吧。”帝國皇帝站在傳送門的指揮中心上,看著忙碌的各型運輸艦,心中感慨到。
銀河聯盟辦公空間站總站向全銀河發出了一份聲明,整個銀河都炸開了鍋。
銀河聯盟與其說是主持正義,更不如說是各大實力分蛋糕的餐桌。誰的拳頭大誰說話,這是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排行第一的日曜頓帝國在銀河聯盟議會中話語權最大,其餘的文明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紛紛選擇了報團,於是各種組織聯盟層出不窮。雖說日曜頓帝國的實力強大,但遠沒有達到橫掃銀河的地步,所以排名靠前的文明所組成的組織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整個銀河裏麵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麵。
然而奧利恩帝國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憑借意外獲得的超文明科技遺留物,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便憑借著瘋子一樣的登船戰術,和後續不斷破解的超文明技術,硬生生的殺出了一條血路,爬到了銀河的第二把手。
瘋子一樣的戰鬥方式,冷血而冷靜的指揮官,讓這個好戰文明的規模從幾個殖民星,幾千艘3級文明的的戰艦,擴充到幾萬個殖民星,幾千個行政星,帝國疆域半徑將近3光年,艦隊規模一度達到百萬艘之多。
自從帝國沒落以後,各個文明可是沒少找帝國的麻煩,於是帝國出於安全考慮,決定斷絕與銀河各個文明斷絕聯係,全心全力發掘超文明遺留下來的科技。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相對安全的發展環境,帝國甚至以首星為中心半徑1光年,這個距離到帝國邊境內的所有星門全數被毀,隻留下一個星門作為出入通道。換而言之,外部要想直接進攻帝國首星,就隻能以躍遷的方式接近首星。
為了製造帝國軍力依然十分強大的假象,帝國在無星門帶內的殖民星上,部署了大量的無人機艦船,甚至弄出了喪心病狂的遠程操控型無人機航母。與外界斷絕關係的初期,很多文明以為帝國不行了,就開始公然派兵入侵帝國。結果被埋伏的遠程操控無人機航母和各型遠程操控艦船,還有部署在行星軌道上的防禦係統打得連麻麻都不認識了。
然後帝國在銀河聯盟上表示這些入侵的文明都要付出代價,而且公然發出聲明,我們不打遠距離對轟的艦炮戰,要來就來最血腥的登艦戰。帝國方麵派出了當時為數不多的精銳戰艦,對入侵過帝國領土的文明做出了報複性攻擊,其中就有拉米尼塔文明。雖然戰鬥的規模不大,但其慘烈程度讓全銀河的人都震驚了。每場戰鬥帝國人都是冒著猛烈的炮擊,硬生生地在敵方艦船的護盾上開一個口子,然後進行登艦作戰。這完全就是以命換命的打法,當時貫徹的是無俘虜政策,帝國人占領一艘船以後直接把它炸沉,無論投降與否。
這種殘酷地做法鎮住了許多文明,有很多文明表示譴責帝國的做法,然而帝國表示,是誰發動的侵略戰爭誰心理清楚,這麽做隻是為他們的侵略行為付出代價。此言一出,各個文明都沉默了,也包括第一名的日曜頓帝國。
不得不說帝國的這出戲做得很好,雖然慘烈的登艦戰損失掉了當時的半數精銳,但成功鎮住了場子。以至於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人敢對帝國下手,是個正常人都害怕這種慘無人道的攻擊。
這段時間內,帝國拚進全力點高自己的科技樹,同時逆向研究超文明的遺留產物。首當其衝的就是人機計劃,帝國的研究結論顯示,他們得到的超文明起初也是碳基生物,這個超文明以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為主,相繼研究出了納米機械,和貼附在骨頭的動力裝甲。帝國目前的逆向研究隻了解到在這更高級的存在形式是人的靈魂與計算機共生,而這個超文明的消失必定是他們找到了更高級地存在形式。於是人機計劃應運而生,按照銀河聯盟銀河聯盟對高級智慧體能稱之為“人”的定義,擁有靈魂及一定形式的肉體即為“人”。不過銀河聯盟普遍接受的肉體多為碳基和矽基,與電腦共生這類存在形式銀河聯盟內的文明普遍無法接受,他們更相信這類存在為高智慧的人工智能。所以,人機計劃被銀河聯盟所排斥。視為禁術和異端。
再說說帝國從超文明繼承的遺物。這些超文明遺物是帝國探險家在帝國首星附近0.5光年的一顆星球發現的,這顆星球很古怪,全部是由金屬組成的。帝國人對於它的研究表明,這個星球就是一個空間傳送門。這顆星球上各種科技都明顯高於目前銀河已知的科技水平,就光光能支撐這個星球自身重力的材料,目前銀河內所有文明都造不出來。
奧利恩帝國對這個星球持續研究,獲取了許多超文明遺留的科技,或許這些科技在超文明眼中算是最基本等級的科技,但在目前整個銀河範圍內來說,已經領先至少100個銀河公年。
再說迴這個球,距今100銀河公年前,帝國人終於翻譯出了他們在這顆星球指揮中心裏找到的操作規範守則。然後按照守則上麵的內容,啟動了傳送門。
帝國派出了先期探險隊進入了傳送門,結果來到了一個雙恆星星係,這個星係有著30顆星球,其中宜居星球有4顆,體積最大的有地球的兩倍,最小的也有地球的1.5倍。其餘星球除了氣態行星,都含有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不僅如此,在這個雙恆星星係的外圍,漂浮著大量的小行星,不乏全部由礦物構成的小行星。探險隊嚐試著飛出這片星域,向著星係的下方飛行,結果隻走了0.5光年,他們又重新出現在星係的上方,無論哪個方向都是如此。
然後帝國人通過研究發現,這裏竟然是一個獨立的宇宙,雖然很小,但還是在擴大著。而且這個傳送門居然有吞噬星球的能力,自己還自帶0.5光年的躍遷速度,最關鍵的是躍遷的時候不留下任何痕跡,超文明的技術已經顛覆了。驚喜的帝國人就把這個傳送門命名為通往另一個宇宙的大門,不得不說帝國人這起名真沒有水準,而這個小宇宙就被命名為另一個宇宙。
在開戰前,帝國人就把自己的首星給弄到小宇宙裏麵,順便拖家帶口地把整個帝國的重要工業設施和研發機構搬到另一個宇宙裏麵。
然而,人機計劃暴露得太早了,於是經過重重討論,帝國決定與全銀河聯盟宣戰,然後爭取時間轉移重要設施。然後讓這顆星球在銀河係內部不斷吞噬行星壯大小宇宙的規模,最後吃透超文明的科技,最終重返銀河。
“人機計劃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接下來,這個小宇宙也會帶給我們驚喜的吧。”帝國皇帝站在傳送門的指揮中心上,看著忙碌的各型運輸艦,心中感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