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勝之心中升起這麽一個念頭來,下一刻,整個天機碑連同畢維斯迷宮所化的長河一般,化為了一顆眼睛。


    天眼!


    看清空間奧秘的天眼!


    天機之眼!


    然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大地開始震動開裂。


    “來不及了,現在天河還沒有構建完畢,畢維斯迷宮也還沒有徹底解析。如今,這天河大約是完整的畢維斯迷宮的五分之一……


    我已經沒有時間繼續下去,隻能勉強試試了!”


    這般說著,殷勝之不再勉強的構築天河。


    法力驅使之下,一道滾滾長河,如同大蛇蜿蜒,從殷勝之的心靈迷宮,也就是識海伸出,一直延伸到虛空盡頭,彷佛紮入到了虛空深處。


    下一刻,殷勝之的身形,就跟著這條長河一跨而出,消失不見。


    待到殷勝之消失不久,整個空間就震動起來,開始分崩離析,跟著爆炸。


    。。。。。。。。。。。。


    天寧港中,今日格外熱鬧。從陳明川以下,東南總督府的各大要員盡數到齊,在此迎接什麽。


    一時間就能夠看到彩旗招展,那涼棚之下,陳明川拉著盧振華正在說笑,看起來十分親熱。


    這番做派看得總督府上下的官員看得都是十分眼熱,卻巴不得被陳明帥親熱拉著說話的是自己。


    當然,每一個人更加明白,盧振華之所以這麽受到明帥大人的看重,除了盧振華確實有能力,在這次和阿爾利加人的談判之中立下了大功之外。


    更加重要的是,盧振華是殷勝之的親信。


    現在是愛屋及烏!


    殷勝之這次前往阿爾利加,購買魔晶設備,能夠買迴來,本來就是大功一件。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殷勝之不僅是把魔晶設備給買迴來了,而且還幾乎是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給買迴來的。


    每看到一船從阿爾利加運送到天寧港的援助物資,就讓人對殷勝之的佩服敬畏更深一層。


    什麽東西都能作假,唯有真金白銀才是真的!


    天寧港現在的一艘艘大型郵輪,和從這些郵輪上卸下來的堆積如山的物資,無不標明著殷勝之的豐功偉績。


    讓東南總督府上下的所有官員,看到一次佩服一次。潛移默化之間,已經對殷勝之心服口服了!


    別的不說,殷勝之光是從阿爾利加要來的援助糧食,就已經足夠大齊數萬萬百姓們吃上一個月了。


    剛好去年大齊收成不好,多地受災,這些糧食起到大用,不知道救活了多少無辜百姓,為殷勝之,為陳明川贏得了不知道多少民心。


    而這一切,都是出自眼前這位盧振華的手筆!


    不過此刻,他們聊的內容絕不輕鬆,卻是不久前早已經迴國的張秋臣,麵對當今皇帝趁其不在,趁機親政的局麵,借口年老體衰,向皇帝乞骸骨。


    所謂的乞骸骨就是祈求骸骨還家,其實就是辭職的意思。


    當今皇帝駁迴,張秋臣再次上書,皇帝答應了。


    這般做派就顯得吃相十分難看……


    甚至讓陳明帥都發火了,私下在許多親近人麵前抱怨過。


    朝廷宰輔重臣辭官,按照故事規矩來說,一般要請辭三次,皇帝要駁迴兩次,最後再答應。


    表示我實在舍不得你走,沒有你朝廷不行……你堅決要走,我無奈放你迴家……


    這是朝廷重臣的體麵,也是延續幾百上千年的規矩。


    而當今皇帝這般駁迴一次的做法,簡直就是吃相難看。


    幾乎就等於說,我恨不得你馬上辭職離開……


    這對於一個嘔心瀝血數十年維護朝廷的宰輔來說,簡直就好像是直接被趕下台一般的狼狽。


    感同身受之下,也難怪陳明川私下裏抱怨!


    當今皇帝,可真是迫不及待啊!


    盧振華卻微笑道:“張秋臣何等人也,哪裏會這麽容易就告老還鄉?我看他是以退為進之計……


    而且張平章是乞骸骨,而不是還政於上,這也是說明張平章也是一肚子氣啊!”


    乞骸骨是告老還鄉,而不是直接把權柄還給天子。這其中還是有區別的……


    雖然隻是見過張秋臣一麵,但是殷勝之卻對於張秋臣十分清楚。


    這人老而彌壯,老當益壯,何況其歲數也並不太大。最重要的是此人有著抱負,擔當,是絕不會坐視當今這位皇帝亂來的!


    沒錯,盧振華雖然是大齊之人,但是在他眼中,當今永平皇帝的作為就是亂來。


    治大國若烹小鮮,絕不能心急亂來徐徐圖之,緩緩轉變,猶恐不及。


    從廢棄科舉,到永平皇帝最近一係列的政令都可以看出,他太過急躁了,也太過亂來了。


    風風火火,一個政令早上發出恨不得到了下午馬上就取得成效……


    求治太切,幾乎和崇禎一個毛病!


    “振華你的意思是……”陳明川若有所思。


    他是局中人,一時間怒火憤概,蒙蔽了智慧。


    此刻聽盧振華這麽一說,頓時反應了過來。


    論起對張丘平的了解來說,他比盧振華更加清楚。好歹兩人同事了二三十年了!


    盧振華道:“張平章勇於任事,不避毀譽,這麽多年主政朝堂,那麽多人罵他,也毫不動搖。這時候,國事艱難,又怎麽會真的坐視不理?”


    陳明帥頓時笑了起來,說道:“這說的也是,張秋臣深受先帝重恩,更且讀書至深,向來以家國天下為重。這麽多年忍辱負重過來了,不會在這個時候撂挑子的……”


    這麽些年張秋臣這個平章軍國事的宰相,主宰朝堂的日子可當真不好過。


    大齊局麵也就不過隻是勉力維持罷了,列強多次欺負上門,一次次戰敗賠款。


    這些都需要張秋臣主持,每次天下洶洶,歸罪於張秋臣這個執政者。


    但是有識之士都知道,再不會有人做的比張秋臣更好。所以,這些年來,盡管國家局勢一再不利,張秋臣依舊還穩坐在宰相座上。


    饒是如此,也不知道其人受了多少屈辱,換了一個別人,早就主動請辭了。


    而張秋臣依舊勉力維持朝局,除了戀棧權力不去,更重要的怕就是其為人擔當,或者說使命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蒸汽時代的道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滿林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滿林中並收藏蒸汽時代的道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