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環抱狀若龍盤虎踞,雄奇險峻,峰巒疊嶂,有龍騰躍,有虎撲跳,抖落塵埃,紫氣升騰。
數千年的積澱,幾經興衰,龍虎山被公認為道教第一山,是為發祥地,有顯赫的祖庭地位。
隻見天際劃過兩道流光,顯露出兩道人影,正是李格和李元霸二人,從長白山秘境出來後,二人便禦空飛行趕來龍虎山。
“盡量不要驚動龍虎山的人,我們拿了殘圖就走!”
龍虎山作為道教第一山,門派底蘊深厚,如無必要李格不想無端招惹。
說道家一脈,必要提到先秦老莊,而起源則更為久遠,認真說起來,可追溯到上古年間。
道,自古有之,黃老之學進行了闡述,典籍眾多,博大精深,後世尊黃帝與老子為創始人。
道家早有,而作為一個真正的組織出現則較晚,天師道的崛起,龍虎山成為祖庭,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數千年的興衰更迭,道教衍生出數以百計的門派,相互依附旁生,甚至對立,但卻從未統一。
自古到現在,幾經沉浮,道教分支雖多,但卻可概分為兩大派別。
一是修內丹為主的全真教,崛起北方。
另一派則是正一教,以符篆為主,祖庭為龍虎山,占據天下道門半壁江山。
九龍拉棺而去,泰山祖壇現,當年引來無數西方大神通者窺探,若非華夏請出了龍虎山的老道士,鎮壓了西方各大勢力,後果不堪預料。
雖然傳聞那老道士死了,但誰知道龍虎山還有沒有其他的仙台秘境高手?
倒不是李格忌憚龍虎山,主要是雙方無冤無仇,如果沒有必要他也不想跟龍虎山發生衝突。
“應該就是這裏了!”
二人禦空來到一處石崖間,隻見石崖上懸掛著一座座懸棺,皆為數千年的古物。
龍虎山崖墓,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棺槨,為華夏一絕,當年道教以此為根,真正發祥起來,據說也是與懸棺之神偉有關。
李格和李元霸穿過禁陣,入目是一片雄偉山勢,似要騰躍而起,衝入雲天,龍虎盤踞,相互盤繞,在這末法時代竟有若有若無的紫氣在蒸騰,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此地在上古時期,絕對是一等一的神地,難怪成為了道教的始土,壯闊而不失秀麗。
越過一眾懸棺後,一條大裂縫出現,其內懸棺數千,密密麻麻,龍氣繚繞,這才是真正的懸棺之所。
李格揮手間打開了一些懸棺,發現少數屍體保存完好,但大多數是空空如也,想來屍體都已經化道,也有一些骨器和玉器等。
“不死神樹!”
二人踏入石縫深處,眼前出現一座座玉棺,這些玉棺蒙塵,暗淡沒有光澤,可是卻愈發顯得神秘。
一條晶瑩的枝椏,鮮綠欲滴,能有小兒手臂那麽粗,一米多長,如綠瑪瑙雕琢而成,剔透生光。
它就那樣橫在玉棺之上,散發著無法抵抗的清香,斷口處有白色的液露,顯得極為玄秘。
這便是不死神樹的樹枝,傳聞不死樹有起死迴生之神效,連這種東西都陪葬於此,可見藏於此地的人身份多麽不凡。
“五哥,要不要把這樹枝取走?”
李元霸問道。
“這東西含蘊死氣,基本已經廢了!”
這一段不死神樹的枝椏,可不是簡單用於陪葬,主要作用是在度化這些屍體的死氣,助他們成就鬼仙。
數千懸棺的死氣,都被神樹枝椏吸收幹淨,這神樹枝椏根本無法入藥,不然龍虎山的道士,早就將神樹枝椏取走,哪還會有李格他們的份。
而隨著繼續深入,一口樸實而普通的古棺,出現李格和李元霸二人眼前。
此棺沒有一點出奇處,竟是一口黃泥棺,暗淡無光,甚至有些粗糙,靜靜的橫陳在那裏,沒有一點波動。
“地仙者,通浩瀚大地之氣,其棺自要以黃泥鑄成為最。”
李格喃喃自語,知道沒有找錯了。
根據遮天原著描述,李格要找的兩塊殘圖,就在這黃泥棺之中。
“轟隆!”
李格揮手將黃泥棺打開,這黃泥棺乃是地仙之祖的,不過棺內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隻有著一絲化道的痕跡。
而且化道非常的徹底,什麽都不存在了,隻有一道淡淡的人形痕跡留在棺底上,在旁邊還刻著一句話,與人參果不死神樹同葬於此!
“找到了!”
李格開啟武道天眼,頓時找到了兩枚骨片,與在赤鬆子棺中所得的類似。
李格將骨片拿在手中,仔細觀察,上麵果然刻有地勢圖,複雜雄奇,通向昆侖秘境的成仙之地。
“已經集齊五幅殘圖了!”
昆侖秘境的殘圖共計九副,李格已經收集了大半。
不過李格可不敢冒險,畢竟連準帝都扛不住,差點殞落在那裏,憑李格現在的修為,就算持著五副殘圖,依舊不可能靠近昆侖秘境深處。
“這黃泥棺應該是件寶貝!”
李元霸饒有興趣打量著黃泥棺,能夠作為一位準帝的棺材,黃泥棺自然極為神異。
“不要打它的主意!”
李格卻是輕輕搖頭,將黃泥棺的棺蓋合上。
這黃泥棺是一件至寶,這是無可爭議的,但一般人根本催動不了。
關鍵是地仙容成氏的心願,就是與弟子同葬於此。
他們若是帶走黃泥棺,也許會有未知的大禍,一位準帝留下的後手,李格可不想以身試法。
“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元霸有些遺憾道。
“走吧,此地不宜久留,免得被龍虎山的人發現。”
要是被龍虎山的人發現他們潛入禁地,隻怕免不了又要發生衝突。
李格還要繼續收集其他三副殘圖,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裏。
“可惜有一副殘圖並不在地球……”
昆侖秘境的殘圖共計九副,其中八副流落地球各地。
最後一副殘圖不知什麽原因,卻是流落到了北鬥星域,原著中好像是葉凡帶迴地球的。
李格自然不可能等葉凡迴來,打算收集八副殘圖後,就進入昆侖秘境冒險一試。
數千年的積澱,幾經興衰,龍虎山被公認為道教第一山,是為發祥地,有顯赫的祖庭地位。
隻見天際劃過兩道流光,顯露出兩道人影,正是李格和李元霸二人,從長白山秘境出來後,二人便禦空飛行趕來龍虎山。
“盡量不要驚動龍虎山的人,我們拿了殘圖就走!”
龍虎山作為道教第一山,門派底蘊深厚,如無必要李格不想無端招惹。
說道家一脈,必要提到先秦老莊,而起源則更為久遠,認真說起來,可追溯到上古年間。
道,自古有之,黃老之學進行了闡述,典籍眾多,博大精深,後世尊黃帝與老子為創始人。
道家早有,而作為一個真正的組織出現則較晚,天師道的崛起,龍虎山成為祖庭,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數千年的興衰更迭,道教衍生出數以百計的門派,相互依附旁生,甚至對立,但卻從未統一。
自古到現在,幾經沉浮,道教分支雖多,但卻可概分為兩大派別。
一是修內丹為主的全真教,崛起北方。
另一派則是正一教,以符篆為主,祖庭為龍虎山,占據天下道門半壁江山。
九龍拉棺而去,泰山祖壇現,當年引來無數西方大神通者窺探,若非華夏請出了龍虎山的老道士,鎮壓了西方各大勢力,後果不堪預料。
雖然傳聞那老道士死了,但誰知道龍虎山還有沒有其他的仙台秘境高手?
倒不是李格忌憚龍虎山,主要是雙方無冤無仇,如果沒有必要他也不想跟龍虎山發生衝突。
“應該就是這裏了!”
二人禦空來到一處石崖間,隻見石崖上懸掛著一座座懸棺,皆為數千年的古物。
龍虎山崖墓,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棺槨,為華夏一絕,當年道教以此為根,真正發祥起來,據說也是與懸棺之神偉有關。
李格和李元霸穿過禁陣,入目是一片雄偉山勢,似要騰躍而起,衝入雲天,龍虎盤踞,相互盤繞,在這末法時代竟有若有若無的紫氣在蒸騰,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此地在上古時期,絕對是一等一的神地,難怪成為了道教的始土,壯闊而不失秀麗。
越過一眾懸棺後,一條大裂縫出現,其內懸棺數千,密密麻麻,龍氣繚繞,這才是真正的懸棺之所。
李格揮手間打開了一些懸棺,發現少數屍體保存完好,但大多數是空空如也,想來屍體都已經化道,也有一些骨器和玉器等。
“不死神樹!”
二人踏入石縫深處,眼前出現一座座玉棺,這些玉棺蒙塵,暗淡沒有光澤,可是卻愈發顯得神秘。
一條晶瑩的枝椏,鮮綠欲滴,能有小兒手臂那麽粗,一米多長,如綠瑪瑙雕琢而成,剔透生光。
它就那樣橫在玉棺之上,散發著無法抵抗的清香,斷口處有白色的液露,顯得極為玄秘。
這便是不死神樹的樹枝,傳聞不死樹有起死迴生之神效,連這種東西都陪葬於此,可見藏於此地的人身份多麽不凡。
“五哥,要不要把這樹枝取走?”
李元霸問道。
“這東西含蘊死氣,基本已經廢了!”
這一段不死神樹的枝椏,可不是簡單用於陪葬,主要作用是在度化這些屍體的死氣,助他們成就鬼仙。
數千懸棺的死氣,都被神樹枝椏吸收幹淨,這神樹枝椏根本無法入藥,不然龍虎山的道士,早就將神樹枝椏取走,哪還會有李格他們的份。
而隨著繼續深入,一口樸實而普通的古棺,出現李格和李元霸二人眼前。
此棺沒有一點出奇處,竟是一口黃泥棺,暗淡無光,甚至有些粗糙,靜靜的橫陳在那裏,沒有一點波動。
“地仙者,通浩瀚大地之氣,其棺自要以黃泥鑄成為最。”
李格喃喃自語,知道沒有找錯了。
根據遮天原著描述,李格要找的兩塊殘圖,就在這黃泥棺之中。
“轟隆!”
李格揮手將黃泥棺打開,這黃泥棺乃是地仙之祖的,不過棺內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隻有著一絲化道的痕跡。
而且化道非常的徹底,什麽都不存在了,隻有一道淡淡的人形痕跡留在棺底上,在旁邊還刻著一句話,與人參果不死神樹同葬於此!
“找到了!”
李格開啟武道天眼,頓時找到了兩枚骨片,與在赤鬆子棺中所得的類似。
李格將骨片拿在手中,仔細觀察,上麵果然刻有地勢圖,複雜雄奇,通向昆侖秘境的成仙之地。
“已經集齊五幅殘圖了!”
昆侖秘境的殘圖共計九副,李格已經收集了大半。
不過李格可不敢冒險,畢竟連準帝都扛不住,差點殞落在那裏,憑李格現在的修為,就算持著五副殘圖,依舊不可能靠近昆侖秘境深處。
“這黃泥棺應該是件寶貝!”
李元霸饒有興趣打量著黃泥棺,能夠作為一位準帝的棺材,黃泥棺自然極為神異。
“不要打它的主意!”
李格卻是輕輕搖頭,將黃泥棺的棺蓋合上。
這黃泥棺是一件至寶,這是無可爭議的,但一般人根本催動不了。
關鍵是地仙容成氏的心願,就是與弟子同葬於此。
他們若是帶走黃泥棺,也許會有未知的大禍,一位準帝留下的後手,李格可不想以身試法。
“那真是太可惜了……”
李元霸有些遺憾道。
“走吧,此地不宜久留,免得被龍虎山的人發現。”
要是被龍虎山的人發現他們潛入禁地,隻怕免不了又要發生衝突。
李格還要繼續收集其他三副殘圖,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裏。
“可惜有一副殘圖並不在地球……”
昆侖秘境的殘圖共計九副,其中八副流落地球各地。
最後一副殘圖不知什麽原因,卻是流落到了北鬥星域,原著中好像是葉凡帶迴地球的。
李格自然不可能等葉凡迴來,打算收集八副殘圖後,就進入昆侖秘境冒險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