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教奉行“兼相愛”的道理,原本還披著一層伯教的新衣,如今夾裹大勝,直接把新衣都撕去,公然打起了墨家的大旗。


    這個古時一度輝煌如天穹日月的學派,時常是百家之首,出過至少三位聖人,其強大和底蘊,即便在如今百家,也隻有“後起之秀”的儒家可以媲美。甚至於從百家發源這一點上,儒家都無法和墨家相提並論,畢竟儒家從古至今隻在兼容各家學說上大有建樹,墨家則是分源出了好些學派。譬如農家、數家、術家、醫家、工家等等,眾多當世學派都脫胎於墨家,跟墨家有千絲萬縷的淵源。


    在墨家執牛耳那個漫長的時代,處處可見獸皮粗布為衣,木屐草鞋,日夜以極苦為樂的墨者,信眾遍天下,可稱天下盡墨。或者就是因為墨家的道越來越走向極端,又不太尊崇天子帝君,常常蠱惑世人應仿照古法,“選天下賢者立為天子”,所以在儒、佛、道、靈、妖這五大學派暗中聯絡滅墨之事時,當時天子並沒有阻攔,從史書記載來看,似乎還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除卻黎民眾生,天下從朝廷到百家都要倒墨,包括從墨家有關聯的眾多學派都表達了默許的姿態,舉世皆敵的墨家,即便強到百家之首,依舊在短短時間內分崩離析,迅速傾倒。


    待到後來,文道修士們妙筆生花,甚至蠱惑史家都略作改動,悄然將天下盡墨那一個墨字,替換成了天下盡魔的魔。書生一支筆,顛倒黑白,加上眾口鑠金,此後墨家生生就成了魔家,百家堂而皇之的祭出除魔衛道的大旗,要把墨家徹底抹黑,再徹底泯滅在曆史塵埃裏去。


    滅墨的過程,絕情而瘋狂,殘忍而齊心,沒有給墨家留下一丁點活路,就是奔著斷絕道統的目標而去的。但墨家畢竟是曾經最強大的學派,底蘊太過深厚,參與了太多曆史,即便在當時把墨家剿滅得幹幹淨淨,總會時不時從某個曆史夾縫中再蹦出墨家餘孽,每每複起又遭剿殺,構成了一部血淚與抗爭編製的墨家史書,貫穿古今萬千年。


    而今墨家借著伯教為皮,重新威震天下,如今世人常有推斷,也和儒家獨尊數千年有莫大關係。


    相比曾經的墨家,儒家這個皮仁義骨利己的學派,給予其他學派的壓力實在太大了。除非像佛家那樣遠去西北,自成一統,否則就算道、靈、妖這等大學派,也難逃被儒家陽謀陰算,每況日下的勢頭,更枉論其他學派了。


    儒家這樣的百家之首太過強勢,長期傾軋下來,給予其餘學派的惡感更甚於墨家。這顯然不是其餘百家想要的結果,然而縱觀百家,有能力能把儒家趕下首座的學派,無非佛、道、靈、妖四家,可這四家一個個看過去,似乎也不像是能讓其他學派滿意的百家首座的模樣。


    單說一個佛家,若是坐上了百家首座,其行徑恐怕比如今儒家更加恐怖,這隻需要看看西北廣袤佛土就能知微見著了。那廣袤佛土上,廟宇處處,香火不絕,信眾遍地,卻獨信一個佛家,根本沒有留給其他學派絲毫的容身之所。一旦佛家坐上首座,那麽如今佛國就是未來天下的縮影,其餘學派隻需等著道統斷絕就行了。


    再說這道家,曾經也做過百家首座,可道家的孤傲,隻求道而不問紅塵,終歸坐不穩首座之位,要麽等著被下一個“儒家”頂替,要麽就等著被皇權傾軋,帶領百家一塊沉淪下去。


    而靈族和妖族,說是學派,實則更像一族,在古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潛移默化下,其餘學派自然不會選擇它們。


    放眼一看,當世學派都不是推翻儒家取而代之的好選擇,人心自然又會將昔年的墨家翻出來了。


    事實上隻要動了心,其餘學派都不需要多麽露骨的舉動,隻要悄然瞞下一些墨家重現世間的消息,靜靜看著墨家餘孽在某處匯聚,憑借墨家被打壓多年的怨氣,還有墨家的底蘊,複起隻是遲早的事情。


    這恐怕就是墨家如今重新威震天下的原因了。


    要說墨家複起,深感危機的必然是儒、佛兩家,也正是他們牽頭,半強迫之下才促成了百家伐魔聯盟。但隻要看到墨家這氣象已成的模樣,想來儒、佛兩家就知道,這背後究竟參雜了多少其他學派的惡意了。


    這樣強行聚攏的百家聯盟,別說人心所向,不暗中給儒、佛兩家下絆子,兩家就要求神拜佛了,還談什麽伐魔大業?


    “顯而易見,其餘學派不出力,那是樂於見到儒、佛兩家吃虧,而儒、佛兩家對局勢也該心知肚明,於是對於其他學派的防備,恐怕不次於防備墨家。”


    十日城大將軍府的議事廳,眾多謀士聚首,秉燭夜談,隻為尋找出當今大勢形成的根源,如今漸漸有了些眉目。


    一位謀士剛說完,就有另一位謀士自信地道:“由此可見,百家由始至終就沒人覺得伐魔之戰能取勝,甚至許多學派盼望著這一敗。雖然還沒有得到準確情報,但第一位戰隕的賢境強者,為何偏偏是佛家的菩薩?這裏麵恐怕還有其餘學派的手筆,可以說天下之所以變成如今格局,這是各方齊心協力一起促成的。”


    “估計儒家和佛家早有預見,我這邊得到一個不起眼的消息,在伐魔大戰開啟前,有一隊身份神秘的佛家中人進入靈原,住進了靈京的百柯寺。”


    ——————————————————————————————————————————————————————————————————————————————————————————————————————————————————————————————————————————————————————————————————————伯教奉行“兼相愛”的道理,原本還披著一層伯教的新衣,如今夾裹大勝,直接把新衣都撕去,公然打起了墨家的大旗。


    這個古時一度輝煌如天穹日月的學派,時常是百家之首,出過至少三位聖人,其強大和底蘊,即便在如今百家,也隻有“後起之秀”的儒家可以媲美。甚至於從百家發源這一點上,儒家都無法和墨家相提並論,畢竟儒家從古至今隻在兼容各家學說上大有建樹,墨家則是分源出了好些學派。譬如農家、數家、術家、醫家、工家等等,眾多當世學派都脫胎於墨家,跟墨家有千絲萬縷的淵源。


    在墨家執牛耳那個漫長的時代,處處可見獸皮粗布為衣,木屐草鞋,日夜以極苦為樂的墨者,信眾遍天下,可稱天下盡墨。或者就是因為墨家的道越來越走向極端,又不太尊崇天子帝君,常常蠱惑世人應仿照古法,“選天下賢者立為天子”,所以在儒、佛、道、靈、妖這五大學派暗中聯絡滅墨之事時,當時天子並沒有阻攔,從史書記載來看,似乎還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除卻黎民眾生,天下從朝廷到百家都要倒墨,包括從墨家有關聯的眾多學派都表達了默許的姿態,舉世皆敵的墨家,即便強到百家之首,依舊在短短時間內分崩離析,迅速傾倒。


    待到後來,文道修士們妙筆生花,甚至蠱惑史家都略作改動,悄然將天下盡墨那一個墨字,替換成了天下盡魔的魔。書生一支筆,顛倒黑白,加上眾口鑠金,此後墨家生生就成了魔家,百家堂而皇之的祭出除魔衛道的大旗,要把墨家徹底抹黑,再徹底泯滅在曆史塵埃裏去。


    滅墨的過程,絕情而瘋狂,殘忍而齊心,沒有給墨家留下一丁點活路,就是奔著斷絕道統的目標而去的。但墨家畢竟是曾經最強大的學派,底蘊太過深厚,參與了太多曆史,即便在當時把墨家剿滅得幹幹淨淨,總會時不時從某個曆史夾縫中再蹦出墨家餘孽,每每複起又遭剿殺,構成了一部血淚與抗爭編製的墨家史書,貫穿古今萬千年。


    而今墨家借著伯教為皮,重新威震天下,如今世人常有推斷,也和儒家獨尊數千年有莫大關係。


    相比曾經的墨家,儒家這個皮仁義骨利己的學派,給予其他學派的壓力實在太大了。除非像佛家那樣遠去西北,自成一統,否則就算道、靈、妖這等大學派,也難逃被儒家陽謀陰算,每況日下的勢頭,更枉論其他學派了。


    儒家這樣的百家之首太過強勢,長期傾軋下來,給予其餘學派的惡感更甚於墨家。這顯然不是其餘百家想要的結果,然而縱觀百家,有能力能把儒家趕下首座的學派,無非佛、道、靈、妖四家,可這四家一個個看過去,似乎也不像是能讓其他學派滿意的百家首座的模樣。


    單說一個佛家,若是坐上了百家首座,其行徑恐怕比如今儒家更加恐怖,這隻需要看看西北廣袤佛土就能知微見著了。那廣袤佛土上,廟宇處處,香火不絕,信眾遍地,卻獨信一個佛家,根本沒有留給其他學派絲毫的容身之所。一旦佛家坐上首座,那麽如今佛國就是未來天下的縮影,其餘學派隻需等著道統斷絕就行了。


    再說這道家,曾經也做過百家首座,可道家的孤傲,隻求道而不問紅塵,終歸坐不穩首座之位,要麽等著被下一個“儒家”頂替,要麽就等著被皇權傾軋,帶領百家一塊沉淪下去。


    而靈族和妖族,說是學派,實則更像一族,在古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潛移默化下,其餘學派自然不會選擇它們。


    放眼一看,當世學派都不是推翻儒家取而代之的好選擇,人心自然又會將昔年的墨家翻出來了。


    事實上隻要動了心,其餘學派都不需要多麽露骨的舉動,隻要悄然瞞下一些墨家重現世間的消息,靜靜看著墨家餘孽在某處匯聚,憑借墨家被打壓多年的怨氣,還有墨家的底蘊,複起隻是遲早的事情。


    這恐怕就是墨家如今重新威震天下的原因了。


    要說墨家複起,深感危機的必然是儒、佛兩家,也正是他們牽頭,半強迫之下才促成了百家伐魔聯盟。但隻要看到墨家這氣象已成的模樣,想來儒、佛兩家就知道,這背後究竟參雜了多少其他學派的惡意了。


    這樣強行聚攏的百家聯盟,別說人心所向,不暗中給儒、佛兩家下絆子,兩家就要求神拜佛了,還談什麽伐魔大業?


    “顯而易見,其餘學派不出力,那是樂於見到儒、佛兩家吃虧,而儒、佛兩家對局勢也該心知肚明,於是對於其他學派的防備,恐怕不次於防備墨家。”


    十日城大將軍府的議事廳,眾多謀士聚首,秉燭夜談,隻為尋找出當今大勢形成的根源,如今漸漸有了些眉目。


    一位謀士剛說完,就有另一位謀士自信地道:“由此可見,百家由始至終就沒人覺得伐魔之戰能取勝,甚至許多學派盼望著這一敗。雖然還沒有得到準確情報,但第一位戰隕的賢境強者,為何偏偏是佛家的菩薩?這裏麵恐怕還有其餘學派的手筆,可以說天下之所以變成如今格局,這是各方齊心協力一起促成的。”


    “估計儒家和佛家早有預見,我這邊得到一個不起眼的消息,在伐魔大戰開啟前,有一隊身份神秘的佛家中人進入靈原,住進了靈京的百柯寺。”


    要說墨家複起,深感危機的必然是儒、佛兩家,也正是他們牽頭,半強迫之下才促成了百家伐魔聯盟。但隻要看到墨家這氣象已成的模樣,想來儒、佛兩家就知道,這背後究竟參雜了多少其他學派的惡意了。


    十日城大將軍府的議事廳,眾多謀士聚首,秉燭夜談,隻為尋找出當今大勢形成的根源,如今漸漸有了些眉目。


    一位謀士剛說完,就有另一位謀士自信地道:“由此可見,百家由始至終就沒人覺得伐魔之戰能取勝,甚至許多學派盼望著這一敗。雖然還沒有得到準確情報,但第一位戰隕的賢境強者,為何偏偏是佛家的菩薩?這裏麵恐怕還有其餘學派的手筆,可以說天下之所以變成如今格局,這是各方齊心協力一起促成的。”


    “估計儒家和佛家早有預見,我這邊得到一個不起眼的消息,在伐魔大戰開啟前,有一隊身份神秘的佛家中人進入靈原,住進了靈京的百柯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大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暴走土豆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暴走土豆泥並收藏我是大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