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軍方上層在中央的指示下,沒有刻意封鎖消息,大多數人都能根據尚海全城撤離這個大動作推測出,第二次魔潮降臨時出現的怪物數量,會遠比第一次魔潮更龐大。但即便是上京總參與南都軍區也沒能做出一個準確的預估,到此刻人們才知道,這“龐大”到底是什麽概念。


    第一批聚集起來的“怪物排頭兵”全部被消滅後,虹口區內的怪物密度大大降低,但若是將視角調高到尚海全境,便可發現,尚海市區內的裂縫數目不減反增,就在無人軍隊截殺魔怪的這段時間內,又有無數怪物從裂縫中湧出,兩相對比,剛才那批足以稱為“魔潮”的怪物,充其量隻不過是一朵小小浪花而已。


    讓人慶幸的是,這些怪物顯然不是有組織有計劃的侵略軍,它們降臨在尚海後出於對新世界的好奇,總是要先對周圍環境進行一番探索,無論是高樓平房、寬大的led電子屏幕還是街道上的電線杆和路燈,都會引起它們的好奇,因此直到它們玩膩之前,尚海居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能夠吸引住它們的注意力。


    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會乖乖留在城區內長期逗留,可以看出某些大型怪物的領域概念非常強烈,決不允許其他怪物出現在自己的“新領地”內,如果有實力弱小的怪物闖進來,它們會將之撕碎或者驅趕,如果有實力更強大的怪物闖進來,則多半會選擇退讓,然後占據新的領地,並將領地內更加弱小的怪物驅趕出去。


    被驅趕的怪物隻能繼續向外擴散,於是電子沙盤上代表魔怪的紅色斑塊便開始在地圖上蔓延,斑塊的邊緣潰散成密密麻麻的紅點,正在進行看似無規律的擴張運動。


    但尚海的空間是有限的,隨著裂縫與怪物數量的不斷上升,向外擴散的怪物要不了多久就會開始衝擊防線。


    兩輪炮擊結束後不久,新一輪戰鬥在虹口區江灣鎮街道打響,又一批因種種原因而聚集起來朝著同一方向發起衝鋒的魔怪遭遇了迎頭痛擊。


    隻要城區上空的無人機信號基站尚在,智械軍團的作戰範圍與機動能力遠遠超過常規部隊,機動性相對弱勢的炮團則無需移動,幾十公裏的射程配合上超級計算機與超級大腦配合合作而產生的無法匹敵的計算力,足以讓它們笑傲戰場,畢竟敵軍不是同樣具備超遠程精準打擊能力的現代化軍隊,而是一群“又聾又瞎”的異界生物。


    不過此時從江灣鎮街道朝東南方向遷徙的大群魔怪不再是陸地生物,而是長著各種翅膀的飛行生物,而且大多是群居生物,每一個飛行隊列裏都堆積著成百上千隻魔怪,最為密集者猶如海洋中群遊的熱帶魚,一旦有其他魔怪衝進隊列之中發起進攻,它們便會像氣球爆炸一樣四散而開,隨後再次組成飛行隊列。


    要對付這些離地至少一百米而且能夠輕易做出三維立體機動的怪物,炮團有效殺傷性大大降低,而要讓無人機軍團攔截這樣一支空中軍隊也是不切實際,相比這些飛行怪物,無人機不僅體型較小,而且機動性也遠遠不足,偵查無人機所裝備的武器難以擊殺怪物,武裝戰鬥無人機的數量又太少,無法形成有效攔截。


    所以承擔攔截任務的既不是炮團也不是無人機軍團,而是一支從未亮相過的新式智械部隊。


    無人駕駛的全地形履帶式運輸車車隊行駛到魔怪飛行路線前方,隨後機械工兵們在寬闊地帶架起十台等距擺放的金屬板,這些厚重的“大板子”看起來像是加厚款的太陽能板,光看外觀不像是精密儀器,隻有參與研發的科研人員才知道這些厚重的金屬板代表著世界頂端的精密水平。


    它們就是專門用來對付中小型飛行怪物的“火眼金睛”。


    飛在空戰的魔怪與無人機其實也有相似之處,大多數飛行怪物的體型和速度比起真正的戰機,根本不值一提,然而它們的“小”、“慢”、“弱”反而成了令守軍頭疼的難題,因為傳統防控體係的創造目的就是為了對付像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這樣的大型空中單位,無法用來反製像這樣慢、輕、小的空中單位。


    而且,拿著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導彈去打這些“大鳥小鳥”,說是殺雞用牛刀都不足以形容其浪費程度。以高射機槍與高射機炮所組成密集火力係統進行攔截倒是可行,但精確性得不到保證,難免會有漏網之魚,即使調來全軍最精銳的狙擊手組成第二道防線,他們也不敢保證絕不失手。


    在捕捉活體檢查檢疫之前,誰也說不準這些飛行怪物究竟有什麽樣的繁殖能力,也不知道它們是否攜帶了未曾在本世界中出現過的變異病菌,放過任何一個怪物,都有可能會釀成滔天大禍。


    而有了采用無源雷達和光電跟蹤設備的全新探測係統,全殲飛行怪物不再是難以實現的目標,由多個無源雷達組成的探測網足以實現大麵積中小型飛行單位探測,偵查範圍內所有飛行單位的動態全都會被探測網所捕捉,數據匯聚到處理中心後轉送指揮中心,再由防空火力係統完成反製。


    當成群結隊的飛行怪物臨近防空部隊上空時,四架炮台狀的大塊頭轉動黑洞洞的粗大槍管與酷似魁梧雙臂的供彈艙,率先開火。


    從結構外觀來看,它們與號稱加特林艦炮的730近防艦炮頗為相似,不過體型不同,且槍管多達11管,而口徑則隻有23毫米而非30毫米。


    雖然口徑更小,但從實際作戰時產生的破壞效果來看,它們絲毫不比安裝在軍艦上的近防炮要弱,當追蹤開火的指令以電信號形式傳遞到防控陣地,夜幕之下仿佛燃起了四根火炬,照亮整條街道。


    每分鍾高達一萬發的射速,意味著每秒都有166或167顆炮彈脫膛而出,以至於槍口處噴射的火舌持續不斷,以肉眼觀看,那不像是機炮,而像是一個噴火器,一隻舉在巨人手裏的噴氣式打火機。


    四台十一管機炮同時開火,每秒都有超過六百發子彈呈斜線飛上半空,金屬洪流輕易撕裂了怪物們的飛行隊列。


    由零一基地參與研發的陸用機炮不僅射速遠勝於730近防艦炮,還有更高的射擊精度和多目標接戰能力,若用於空防海防,實驗時可對三馬赫超音速目標造成96%的毀傷率,以這些群居飛行怪物的防禦力與飛行速度,撞上這樣的彈幕絕無幸理。


    四台機炮似天塹一般不可跨越,上萬枚鎢芯穿甲彈不僅將最前排的怪物打成了肉泥,還將緊隨其後的數千隻怪物撕成了碎屍,破碎的屍體如同驟降暴雨一般往下落,哀鴻遍空。


    戰局呈碾壓狀態,但機炮所點燃的火炬卻不可能永燃不滅,以加裝彈鼓後每台機炮最多2560發的備彈量計算,高射速開火隻能持續十五秒,而且怪物顯然不是沒有智商的定向移動靶,它們不會在隊列前端遭遇致命打擊後還前赴後繼地繼續衝鋒,求生的本能使它們四散而開,並朝著上空攀升,雖然以它們的拉升速度不可能及時離開機炮的射程,但高度上升後區域密度開始下降,即便機炮填彈後繼續射擊,也不會有之前那樣的殺傷效率。


    十五秒後,四台機炮打空備彈,同時停火,另一組滿彈機炮卻沒有進行火力銜接,而是繼續等待,從這一情況,少數幾位觀戰者看出了智械軍團指揮者的檢約風格:當機炮無法對怪物群造成有效殺傷時,明明有能力達成火力壓製的無縫銜接,卻選擇節省炮彈——鎢芯穿甲彈雖然不像炮團所用的導彈炮彈那樣值錢,但造價可比普通的步槍機槍子彈要高昂得多。


    機炮停火的同時,在機炮後方的寬闊地帶,兩百架造型古怪的長槍“活”了過來,這些長槍的外形與狙擊步槍有些相似,采用的概念則是正在研製的無人機反製槍,隻不過與無人機反製槍所使用的電磁壓製不同,防空槍所使用的都是12.7毫米口徑的穿甲彈。


    在它們的槍托與槍架下方,額外安裝了一個槍座,槍身牢牢卡在槍座上,而槍座則可以根據接受到的信號指令,或左右旋轉,或上下移動,理論上能夠覆蓋到一百八十度度射擊麵,如果拆除槍架再加裝一個輔助槍座,就能將射擊麵提升到二百七十度或三百六十度。


    有雷達探測係統對飛行單位進行準確定位,有強人工智能為主導的零一基地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幾乎無時差的準確處理,每一架長槍都被賦予了靈魂,成為百步穿楊的傳奇射手。


    陣地周圍的各項探測儀器進行實地測量並將風向、風速、氣壓、氣溫、空氣濕度等三十多個影響彈道的環境因素記錄成數據,轉換成零與一的信息流,然後湧入數據處理中心,上千公裏外,零一基地海納百川,再將這數據的海洋轉變為涓涓細流,流入每一個具體單位。


    接到反饋後,智能槍座迅速調整槍身,將槍身當作線條,擺放在經過精確計算的角度上,隨後開火。


    分明是狙擊步槍,卻打出了突擊步槍的效果,火舌噴吐時好像有兩百口大鼓擺在陣地裏敲響,咚咚咚咚咚咚咚,響個不停。


    鼓聲激昂,迎來夜幕中主角的登場。


    一道比探照燈更加凝實的橘紅色光柱陡然出現在夜幕之下,數秒之後,高空中一隻體長至少十米的“大蝙蝠”開始墜落,航拍無人機清晰地記錄了這數秒時間裏發生的一切。


    光柱從距離智械部隊在遙遠後方建立的中轉基地亮起,酷似早期科幻電影中的激光劍,甫一出現便刺在目標的雙翼,高空中驅趕其他怪物的大蝙蝠似乎提前預感到了危險,但不論它的逃離速度有多快,也快不過光速。


    由超大功率固態激光武器所發射的激光束在這個距離上有每平方厘米三萬五千焦耳能量密度,高能激光投注在大蝙蝠的雙翼後,將它的肌體表麵急速融化,汽化蒸發,同時汽化物質向外噴射,反衝力形成強力衝擊波,在它翼間撕開觸目驚心的裂痕。


    如果這不是一個生物體,而是一架飛機或一枚導彈,那麽靶標表麵材料會吸收熱量被加熱後迅速軟化、融化、氣化並電離,而當靶標深層溫度高於表麵溫度使氣化過程加速,內部壓力的增高便會使靶標產生爆炸。


    換言之,如果這是一架入侵境內的空天飛機或導彈,那麽它此時已變成一團火球。


    而位處高空的“大蝙蝠”,卻沒有被這一發激光炮直接擊殺,但激光束不僅在它雙翼間破開打洞,還幾乎將之整個撕裂,失去飛行能力後它隻能哀嚎著向地麵墜落,然後摔成一塊肉餅。


    隨後,又有三柄光劍出鞘,閃耀夜空。


    上京總參,一位張姓少將激動地跳起來,踹翻了座椅,他在世人心中的形象總是和善親切,風趣幽默,以近六十的年紀和軍事專家、將軍的身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但少有人知他這位“戰略忽悠局局座”不隻是一位專業的嘴炮選手,還是軍事武器理論的專家和軍事裝備學的帶頭人。


    華夏軍事未來研究會理事,華夏國防科技信息學會常務理事、國防大學軍事後勤與軍事科技裝備教研部副主任,這些頭銜足以證明他不是一個在媒體麵前抖機靈耍小聰明的嘩眾取寵者。


    人人都說他是戰忽局局座,總以為不論他說什麽都是在誤導其他國家的軍備研究,讓外媒對華夏軍力與軍備做出錯誤判斷。


    或許有意無意間他確實做出過一些誤導,但誰又知道每次他做出“戰略忽悠”時,內心有多麽希望自己所宣揚的華夏軍事科技突破能夠成真。


    如今,真的夢想成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夜將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言對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言對酒並收藏黑夜將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