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一直無法理解,像劉遠舟這樣強大的覺醒者為什麽會在人工智能技術尚未成熟時就冒險嚐試?
以劉遠舟的能力,若是起了心思,天下蒼生不過是他掌中玩物而已。就算劉遠舟心無權欲,是個忠誠於國、一心為民的聖人,他大可以獨掌大權,再用上十年八年的時間統一地球——於謙絲毫不懷疑劉遠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然後將所有資源統合起來合理分配並最大化利用,如此便能確保世界各國家民族都能夠走上正確的道路。
或許這樣的想法在別人看來不切實際,但在於謙看來並不是不可能,要知道明朝開國皇帝,千古勞模朱元璋在反貪反腐陷入無官可用的境地後,曾一度獨攬軍政大權,耳聽朝堂內外,每天批數百上千份奏章,幾乎一個人包攬了中央政府全部工作。
朱元璋隻有一個普通大腦,而覺醒腦域超能力的劉遠舟則擁有一個凡人無法想象的超級大腦,再輔以零一基地的幫助,劉遠舟或許真有管理全世界的能力,就算他也有極限,也會偶爾犯錯,那也總比部分國家內那些被人評為“食肉者鄙”的高位者要強得多,至少劉遠舟一個眨眼的功夫便能解決那些蠢貨積年累月無法解決的問題。
可劉遠舟為什麽不這樣做呢?
於謙現在明白了,因為沒有時間。
劉遠舟不屑也不願意浪費時間與這個層麵的蠢貨們玩過家家,因為誰也不知道全人類將要麵對的下一道考題是什麽,如果魔潮過後下一場災難就是滅世小行星呢?或者更誇張一點,如果明天太陽就要爆炸呢?
即便是智絕天下舉世無雙的劉遠舟,也無法阻止一顆直徑五百公裏的小行星,更不用提恆星的終結。
隻要仍然保存人類的身軀,那麽個人有限的力量放在這百萬年尺度和星球級的災難麵前,不值一提。
唯一闖出生路的方法就是努力跨過技術的鴻溝,如果人類能夠擁橫掃星際的太空艦隊,在近地軌道之前就將小行星打成齏粉,那麽小行星危機便不足為懼。如果人類能夠大規模移民其他星球,必要時放棄母星並移民其他星係,那就算是太陽熄滅了也不能破滅人類文明的曙光!
所以,劉遠舟沒有爭權奪利,而是抓緊點滴時間全力發展人工智能,或許他也不確定這條道路是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以他的能力恰好能讓全人類在這條道路上抄入發展捷徑。
於是他就這麽做了。
用楊小千的話來講,這叫“以一己之力,帶著全世界跨入新時代,用超時代的創造來給人類開了個輔助外掛”。
有了這個輔助外掛,未來人類社會的醜惡現象將會逐漸得到控製,資源以既得利益者也能接受的方式進行合理分配,各行各業尤其是電子信息技術將會得到飛躍式提升,並反饋於前沿科技。
情況理想的話,或許還能帶動近二十年來幾乎不曾有過重大突破、甚至還隱隱有倒退跡象的物理學和航天航空製造業,隻要在這兩個領域內做出新突破,跨過科技瓶頸後或許又會迎來一次技術井噴。
到那時,人類再去麵對星球級的滅世災難,未必會束手無策。
這就是劉遠舟明明可以坐擁天下緩緩發展,卻選擇冒險突進、孤注一擲的原因。
想通這一點,於謙心中殘留的那一丁點兒仇怨便煙消雲散,對於一個境界比全世界人都要高幾個檔次的人,任誰也提不起恨意。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個人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早晚會碰上小行星撞擊地球或是類似災難,那麽,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能夠繼續保存人類文明嗎?如果在我們有能力解決小行星之前,就遇上了這樣的災難,我們能拿出什麽樣的預案?會不會有人提出逃亡方案,要學另一個地球的德意誌帝國元首一樣,耗盡全力去造一艘飛船,造一個月球基地,保住一小撮金字塔頂端的人,放棄掉全球六十億人?諸位,我知道我們還沒有資格做這種決策,但我們有必要思考,這是我們聚集在這裏的目的。”
歐羊擲地有聲的發問將於謙的思緒從零一基地拉迴會議室。
楊小千深深地看了歐羊一眼,眼中帶有謝意,有些話他不方便開口,幸好有個混不吝的歐羊代為提問。
“咳,小歐,還有各位同誌,雖說這話聽起來讓人難以信服,但是我得說,不到最後關頭,正府和科學院不會做這種考慮,至少我們華夏正府不會。”朱院士打斷歐羊,“當然,預案是要做的,各種預案都要做!現在華夏頂尖的天體物理學家和航天業專家都匯聚一堂,製定相關預案,其中肯定會包括建造太空飛船。”
“至於月球基地,除非我們能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否則斷然不會犧牲人民生活和國家潛力去建造一個月球基地,畢竟,以後會不會有小行星朝我們撞過來,都隻是假想,不能杞人憂天,耽誤發展。”
“建造太空飛船讓小部分人逃生也沒有意義,環境和生物圈太小,隻要有一點意外就會導致生態平衡被打破,恐怕飛船還沒有飛臨另一顆類地行星,飛船上的生物就已經死絕了。就算能研發出人體冬眠技術,能源問題也無法解決,就算能解決能源問題,飛船搞不好還會掉到就各種太空陷阱裏,真要能解決以上種種問題,那小行星也不足為懼了……總之,月球基地也好,太空飛船也好,都是無根之萍,無法承擔延續人類文明的使命,不到萬般無奈最後關頭,沒有人會考慮用這種方法去延續人類文明。”
“之所以建造太空飛船,也是為了以後更好地探索外太空。以前我們停下航天探索,不光是因為技術上的困難和心中的恐懼,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地球資源能夠供應現代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探索外太空並不符合經濟效益,不滿足經濟規律,整個行業自然就緩步不前。”
“可現在不一樣了,天文學和航天業從今天起就真正承擔了神聖的使命。”
老人家的聲音越來越高,臉上浮現出病態的紅暈,渾濁雙眼亮得像燈泡,仿佛要射出兩道精光,擊穿屏幕。
“人類,這宇宙社會中、太陽係繈褓裏的嬰兒,總是要長大的,既然有不知道哪裏來的神秘災難推了一把,那就應該甩開天體物理和航天航空這兩條腿努力前行。”
“畢竟,世間最偉大者,莫過於廣袤無垠的星空和堅定不屈的心靈!”
以劉遠舟的能力,若是起了心思,天下蒼生不過是他掌中玩物而已。就算劉遠舟心無權欲,是個忠誠於國、一心為民的聖人,他大可以獨掌大權,再用上十年八年的時間統一地球——於謙絲毫不懷疑劉遠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然後將所有資源統合起來合理分配並最大化利用,如此便能確保世界各國家民族都能夠走上正確的道路。
或許這樣的想法在別人看來不切實際,但在於謙看來並不是不可能,要知道明朝開國皇帝,千古勞模朱元璋在反貪反腐陷入無官可用的境地後,曾一度獨攬軍政大權,耳聽朝堂內外,每天批數百上千份奏章,幾乎一個人包攬了中央政府全部工作。
朱元璋隻有一個普通大腦,而覺醒腦域超能力的劉遠舟則擁有一個凡人無法想象的超級大腦,再輔以零一基地的幫助,劉遠舟或許真有管理全世界的能力,就算他也有極限,也會偶爾犯錯,那也總比部分國家內那些被人評為“食肉者鄙”的高位者要強得多,至少劉遠舟一個眨眼的功夫便能解決那些蠢貨積年累月無法解決的問題。
可劉遠舟為什麽不這樣做呢?
於謙現在明白了,因為沒有時間。
劉遠舟不屑也不願意浪費時間與這個層麵的蠢貨們玩過家家,因為誰也不知道全人類將要麵對的下一道考題是什麽,如果魔潮過後下一場災難就是滅世小行星呢?或者更誇張一點,如果明天太陽就要爆炸呢?
即便是智絕天下舉世無雙的劉遠舟,也無法阻止一顆直徑五百公裏的小行星,更不用提恆星的終結。
隻要仍然保存人類的身軀,那麽個人有限的力量放在這百萬年尺度和星球級的災難麵前,不值一提。
唯一闖出生路的方法就是努力跨過技術的鴻溝,如果人類能夠擁橫掃星際的太空艦隊,在近地軌道之前就將小行星打成齏粉,那麽小行星危機便不足為懼。如果人類能夠大規模移民其他星球,必要時放棄母星並移民其他星係,那就算是太陽熄滅了也不能破滅人類文明的曙光!
所以,劉遠舟沒有爭權奪利,而是抓緊點滴時間全力發展人工智能,或許他也不確定這條道路是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以他的能力恰好能讓全人類在這條道路上抄入發展捷徑。
於是他就這麽做了。
用楊小千的話來講,這叫“以一己之力,帶著全世界跨入新時代,用超時代的創造來給人類開了個輔助外掛”。
有了這個輔助外掛,未來人類社會的醜惡現象將會逐漸得到控製,資源以既得利益者也能接受的方式進行合理分配,各行各業尤其是電子信息技術將會得到飛躍式提升,並反饋於前沿科技。
情況理想的話,或許還能帶動近二十年來幾乎不曾有過重大突破、甚至還隱隱有倒退跡象的物理學和航天航空製造業,隻要在這兩個領域內做出新突破,跨過科技瓶頸後或許又會迎來一次技術井噴。
到那時,人類再去麵對星球級的滅世災難,未必會束手無策。
這就是劉遠舟明明可以坐擁天下緩緩發展,卻選擇冒險突進、孤注一擲的原因。
想通這一點,於謙心中殘留的那一丁點兒仇怨便煙消雲散,對於一個境界比全世界人都要高幾個檔次的人,任誰也提不起恨意。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個人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早晚會碰上小行星撞擊地球或是類似災難,那麽,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能夠繼續保存人類文明嗎?如果在我們有能力解決小行星之前,就遇上了這樣的災難,我們能拿出什麽樣的預案?會不會有人提出逃亡方案,要學另一個地球的德意誌帝國元首一樣,耗盡全力去造一艘飛船,造一個月球基地,保住一小撮金字塔頂端的人,放棄掉全球六十億人?諸位,我知道我們還沒有資格做這種決策,但我們有必要思考,這是我們聚集在這裏的目的。”
歐羊擲地有聲的發問將於謙的思緒從零一基地拉迴會議室。
楊小千深深地看了歐羊一眼,眼中帶有謝意,有些話他不方便開口,幸好有個混不吝的歐羊代為提問。
“咳,小歐,還有各位同誌,雖說這話聽起來讓人難以信服,但是我得說,不到最後關頭,正府和科學院不會做這種考慮,至少我們華夏正府不會。”朱院士打斷歐羊,“當然,預案是要做的,各種預案都要做!現在華夏頂尖的天體物理學家和航天業專家都匯聚一堂,製定相關預案,其中肯定會包括建造太空飛船。”
“至於月球基地,除非我們能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否則斷然不會犧牲人民生活和國家潛力去建造一個月球基地,畢竟,以後會不會有小行星朝我們撞過來,都隻是假想,不能杞人憂天,耽誤發展。”
“建造太空飛船讓小部分人逃生也沒有意義,環境和生物圈太小,隻要有一點意外就會導致生態平衡被打破,恐怕飛船還沒有飛臨另一顆類地行星,飛船上的生物就已經死絕了。就算能研發出人體冬眠技術,能源問題也無法解決,就算能解決能源問題,飛船搞不好還會掉到就各種太空陷阱裏,真要能解決以上種種問題,那小行星也不足為懼了……總之,月球基地也好,太空飛船也好,都是無根之萍,無法承擔延續人類文明的使命,不到萬般無奈最後關頭,沒有人會考慮用這種方法去延續人類文明。”
“之所以建造太空飛船,也是為了以後更好地探索外太空。以前我們停下航天探索,不光是因為技術上的困難和心中的恐懼,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地球資源能夠供應現代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探索外太空並不符合經濟效益,不滿足經濟規律,整個行業自然就緩步不前。”
“可現在不一樣了,天文學和航天業從今天起就真正承擔了神聖的使命。”
老人家的聲音越來越高,臉上浮現出病態的紅暈,渾濁雙眼亮得像燈泡,仿佛要射出兩道精光,擊穿屏幕。
“人類,這宇宙社會中、太陽係繈褓裏的嬰兒,總是要長大的,既然有不知道哪裏來的神秘災難推了一把,那就應該甩開天體物理和航天航空這兩條腿努力前行。”
“畢竟,世間最偉大者,莫過於廣袤無垠的星空和堅定不屈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