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圍囤”!顧名思義——那山裏頭的大石還真是密密匝匝的,滿眼都是黑不溜秋的石頭,隻要你隨手撿了塊石頭使勁往地上一扔,準能碰擦出許多火星來。這囤裏頭啊,因了這石的散亂分割,還真難找出一塊完整的田地來,都是些巴掌大的角角落落,一鍋蓋下去準能罩住好幾塊。 有這麽一個故事,這是楊子康沒到石圍囤就聽過的。說的是有一老農家裏就有六十多塊的田田地地,閑來無事的時候,老農就坐在“田”邊的石頭上數。可是,不管他怎麽數,總覺得不對數,老是少了一塊。老農心裏耿耿的,怎麽也想不明白這“田”跑哪去了?待到他站起來要走的時候就一下釋懷了,原來他自己的草帽下還罩著一塊地。
楊子康曾經懷疑過這故事的真實性,說得也太誇張了吧?可是,當他一踏上石圍囤就沒了半點懷疑。他親眼看到了,他相信世界上再也不會有這麽小的一塊塊田地了。然而,這裏的父老鄉親卻終日在這巴掌大的田地上日出而作日沒而歸。楊子康倒抽一口涼氣,後背上涼颼颼的直冒汗------
可是,讓楊子康震驚的遠不止這些。看見石圍囤小學的第一眼,楊子康幾乎整個人都窒息了,心裏象壓了塊大石頭,差點喘不過氣來。
學校坐落在半山腰上,破破爛爛的幾間瓦房連成一片,怎麽看也不像個學校。要不是破屋裏傳出些零散的讀書聲,楊子康還真懷疑自己走進了千年古宅。可是,緊鄰學校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建築。那金碧輝煌是一座寺廟,取名叫“三寶寺”,不管是裝潢還是規模都遠比寧山寺要好得多大得多。楊子康大老遠的就能聞到那濃濃的檀香味,傍晚時分,從這邊看去,還能看到裏麵那一把一把紅紅的燭火,在閃閃爍爍-------
一邊是書聲朗朗,一邊是熏煙嫋嫋;一邊是傳道解惑,一邊是裝神弄鬼------本來也相安無事,然而它們卻挨得那麽近,僅一牆之隔,難免讓人生出些尷尬的滑稽來。於是,楊子康總憂心這兩種完全衝突的文化或者意識形態挨得這麽近,某一天會不會碰撞出些沒必要的麻煩來。
其實還真的碰撞出很大的麻煩來了。聽說前兩年,石圍囤曾向上麵要求撥款重建校舍,好不容易通過了繁雜的程序,就差上麵派人下來實地考察了。可是,考察組的同誌下來了,首先看到那滿眼的金碧輝煌,人家打迴頭就走了。理由很簡單:石圍囤有能力蓋起那麽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還缺維修校舍的那幾個小錢嗎?
當然,這僅僅是聽說而已,也無從考證是否屬實。但是,這學校的破敗是改不了的事實:屋頂上的瓦破破爛爛的,像開了許多天窗,陽光從那上麵照射下來,地上就鋪滿了大大小小的白花花的光斑,很是刺眼;很多牆上都用鮮紅的墨水柒上些“危險勿近!”的字樣;學生的課桌椅更是坑坑凹凹,不是用書本墊上,絕不會找到能書寫的巴掌大地方------
楊子康就在這樣的地方——石圍囤小學過上一種完成不同的教書生活。他不再是每天一節的語文課了,他的桌麵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教科書。剛放下語文課本,他又得拿起數學課本走進教室,接下來還有“音樂”、“體育”、“自然”等等,一天下來他得連上好幾節。因為這石圍囤小學啊,連楊子康在內也就隻有三位教師:一位是將近退休的老頭,叫楊敬初,一位是隻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女教師艾靜,楊子康管她叫嫂子。當然,他們兩人在“教師”的前頭肯定還得冠上一個特定稱謂“代課”。他們三個人要分擔一到四年級共三個班六十多位學生的課(一二年級是複式班),哪還有每天隻上一節課的優待?
盡管如此,楊子康卻毫無怨言,盡心盡力地工作著。一方麵他想盡快的幹出些成績來,再“殺”迴一中;另一方麵,他覺得隻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這些純得不能再純的山裏娃。每天,當他打開房門發現一紮水嫩嫩的青菜或者用芭蕉葉包了的兩枚煮熟的雞蛋時,當他麵對那幾十張稚氣的臉幾十雙渴望的眼睛時,他都覺得他有責任把他們教好,這樣才能對的起良心,對的起“教師”這光榮的稱號。
於是,楊子康的到來,給石圍囤小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裏有了正規的作息時間表和課程表。
這裏的孩子們第一次親手把國旗升到了旗杆頂上。
這裏的孩子知道了早上起來還要上早操------
他們不再管音樂課叫“唱歌課”;他們也會響亮地喊著“一二一!一二一------” 整齊劃一地大踏步前進了;他們還會玩很多遠比玩泥巴好玩得多的遊戲------
山裏的孩子不再要老子拿了根木棒攆過幾道山梁,還要蹲在大石的背後消磨時間幹等放學了。因為他們第一次覺得上學原來是可以這麽愉快的事情------
這一切的轉變似乎都證明寧城鎮這一次“支教”決策的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楊子康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卻如春天的野草,一個勁地瘋長!他從周一就開始掰著指頭數日子,數到周四的時候幾乎都要失眠了,那心情啊,激動得難於入睡:明天,明天就可以看到兒子了,他能邁開小腳走得不再那麽搖搖擺擺了嗎?他愛吮手指頭的壞習慣改了嗎?他睡覺的時候還會亂蹬被子嗎?當然,令楊子康難於成眠的原因還有那千裏之外的蓉蓉,他不知道她是否還是好好的,他更擔心她是否打過他的電話。這鬼地方啊,手機也僅相當於一個手表的作用而已,為這事令楊子康焦慮了很長一段時間,恐怕是得了書上所說的“手機焦慮症”吧?老是翻看那明知道沒有信號的手機,心裏怎麽也沒個著落。
於是,這個時候,相片成了楊子康寄托思念和牽掛的載體。蓉蓉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還有那枚小小的紫紐扣構成楊子康整個的精神支柱。他自己也數不清楚,這些相片和那枚紫紐扣上曾經灑下他多少苦澀的淚珠。這每一滴的淚珠啊,都有說不完的辛酸說不完的無奈------
五月的寧城,似乎跟風雨結了解不開的仇。那日子風雨肆虐,說來就來。白天還是豔陽高照,可是一到晚上就風雨大作,跟翻了個天似的。又是一個周四的夜晚,楊子康斜倚在床頭毫無睡意,放任自己的思緒想著明天該幹些什麽。明天,明天就可以看到我的孩子了;明天迴去得給孩子把那上足了鏈就滴滴答答飛跑的小汽車買迴來了;還有------明天是不是給蓉蓉打個電話了------
風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窗外風雨交加,房裏的滴水似乎也不比外麵的小,再加上這電也早就停了——這鬼地方就這樣子,經不起折騰,起點小風也得把電給停了。楊子康索性放棄了睡眠的努力,豎起耳朵靜聽那風聲雨聲------
突然,劈啪的一聲巨響自房頂上傳來。壞了!楊子康一激靈猛竄起來,往門外撲去——這房子要倒塌了!
可是,晚了!
風雨中飄搖的破瓦房轟隆一下就整個坍塌下來!
楊子康覺得腦門上被重重的撞擊了幾下,就模糊了。他如同掉入一個垂直的黑柒柒的隧道,飛速地向下墜落,墜落!他想伸出手去抓住些什麽,可是他卻動彈不得,耳邊是唿唿的風聲。他的眼前或者說他的腦海裏幻化出一些說不出來的形象,有時是似曾相識的麵容,有時是麵目猙獰的怪獸,更多的時候是一尊裂開大口在笑的大佛------這些形象疊加起來又分散,分散開去又聚攏,模模糊糊的在慢慢地擴散,擴散------最後擴散得彌漫了整個空間!繼而那形象又慢慢的縮小,一點點的縮小,縮小------最終消失在楊子康的意識裏,什麽也沒不存在了------
“子康------” 楊子康似乎聽到一個女人淒厲的唿喚!
“康------” 楊子康似乎聽到另一個女人更加淒厲的唿喚!
“爸爸------” 楊子康似乎聽到了一個小女孩淒厲的唿喚!
“爸------” 楊子康似乎聽到一個小男孩更加淒厲的唿喚!
——楊子康努力地想把這聲音捕捉住,可是那淒厲的唿喚卻越來越遙遠,越來越飄渺------漸漸的,楊子康的世界裏一片的漆黑一片的寧靜------
然而,此時的寧城是怒吼的狂風,瓢潑的暴雨,轟鳴的雷聲,刺眼的閃電,還有寧河水的咆哮!
楊子康曾經懷疑過這故事的真實性,說得也太誇張了吧?可是,當他一踏上石圍囤就沒了半點懷疑。他親眼看到了,他相信世界上再也不會有這麽小的一塊塊田地了。然而,這裏的父老鄉親卻終日在這巴掌大的田地上日出而作日沒而歸。楊子康倒抽一口涼氣,後背上涼颼颼的直冒汗------
可是,讓楊子康震驚的遠不止這些。看見石圍囤小學的第一眼,楊子康幾乎整個人都窒息了,心裏象壓了塊大石頭,差點喘不過氣來。
學校坐落在半山腰上,破破爛爛的幾間瓦房連成一片,怎麽看也不像個學校。要不是破屋裏傳出些零散的讀書聲,楊子康還真懷疑自己走進了千年古宅。可是,緊鄰學校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建築。那金碧輝煌是一座寺廟,取名叫“三寶寺”,不管是裝潢還是規模都遠比寧山寺要好得多大得多。楊子康大老遠的就能聞到那濃濃的檀香味,傍晚時分,從這邊看去,還能看到裏麵那一把一把紅紅的燭火,在閃閃爍爍-------
一邊是書聲朗朗,一邊是熏煙嫋嫋;一邊是傳道解惑,一邊是裝神弄鬼------本來也相安無事,然而它們卻挨得那麽近,僅一牆之隔,難免讓人生出些尷尬的滑稽來。於是,楊子康總憂心這兩種完全衝突的文化或者意識形態挨得這麽近,某一天會不會碰撞出些沒必要的麻煩來。
其實還真的碰撞出很大的麻煩來了。聽說前兩年,石圍囤曾向上麵要求撥款重建校舍,好不容易通過了繁雜的程序,就差上麵派人下來實地考察了。可是,考察組的同誌下來了,首先看到那滿眼的金碧輝煌,人家打迴頭就走了。理由很簡單:石圍囤有能力蓋起那麽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還缺維修校舍的那幾個小錢嗎?
當然,這僅僅是聽說而已,也無從考證是否屬實。但是,這學校的破敗是改不了的事實:屋頂上的瓦破破爛爛的,像開了許多天窗,陽光從那上麵照射下來,地上就鋪滿了大大小小的白花花的光斑,很是刺眼;很多牆上都用鮮紅的墨水柒上些“危險勿近!”的字樣;學生的課桌椅更是坑坑凹凹,不是用書本墊上,絕不會找到能書寫的巴掌大地方------
楊子康就在這樣的地方——石圍囤小學過上一種完成不同的教書生活。他不再是每天一節的語文課了,他的桌麵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教科書。剛放下語文課本,他又得拿起數學課本走進教室,接下來還有“音樂”、“體育”、“自然”等等,一天下來他得連上好幾節。因為這石圍囤小學啊,連楊子康在內也就隻有三位教師:一位是將近退休的老頭,叫楊敬初,一位是隻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女教師艾靜,楊子康管她叫嫂子。當然,他們兩人在“教師”的前頭肯定還得冠上一個特定稱謂“代課”。他們三個人要分擔一到四年級共三個班六十多位學生的課(一二年級是複式班),哪還有每天隻上一節課的優待?
盡管如此,楊子康卻毫無怨言,盡心盡力地工作著。一方麵他想盡快的幹出些成績來,再“殺”迴一中;另一方麵,他覺得隻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這些純得不能再純的山裏娃。每天,當他打開房門發現一紮水嫩嫩的青菜或者用芭蕉葉包了的兩枚煮熟的雞蛋時,當他麵對那幾十張稚氣的臉幾十雙渴望的眼睛時,他都覺得他有責任把他們教好,這樣才能對的起良心,對的起“教師”這光榮的稱號。
於是,楊子康的到來,給石圍囤小學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裏有了正規的作息時間表和課程表。
這裏的孩子們第一次親手把國旗升到了旗杆頂上。
這裏的孩子知道了早上起來還要上早操------
他們不再管音樂課叫“唱歌課”;他們也會響亮地喊著“一二一!一二一------” 整齊劃一地大踏步前進了;他們還會玩很多遠比玩泥巴好玩得多的遊戲------
山裏的孩子不再要老子拿了根木棒攆過幾道山梁,還要蹲在大石的背後消磨時間幹等放學了。因為他們第一次覺得上學原來是可以這麽愉快的事情------
這一切的轉變似乎都證明寧城鎮這一次“支教”決策的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楊子康對親人的思念和牽掛卻如春天的野草,一個勁地瘋長!他從周一就開始掰著指頭數日子,數到周四的時候幾乎都要失眠了,那心情啊,激動得難於入睡:明天,明天就可以看到兒子了,他能邁開小腳走得不再那麽搖搖擺擺了嗎?他愛吮手指頭的壞習慣改了嗎?他睡覺的時候還會亂蹬被子嗎?當然,令楊子康難於成眠的原因還有那千裏之外的蓉蓉,他不知道她是否還是好好的,他更擔心她是否打過他的電話。這鬼地方啊,手機也僅相當於一個手表的作用而已,為這事令楊子康焦慮了很長一段時間,恐怕是得了書上所說的“手機焦慮症”吧?老是翻看那明知道沒有信號的手機,心裏怎麽也沒個著落。
於是,這個時候,相片成了楊子康寄托思念和牽掛的載體。蓉蓉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還有那枚小小的紫紐扣構成楊子康整個的精神支柱。他自己也數不清楚,這些相片和那枚紫紐扣上曾經灑下他多少苦澀的淚珠。這每一滴的淚珠啊,都有說不完的辛酸說不完的無奈------
五月的寧城,似乎跟風雨結了解不開的仇。那日子風雨肆虐,說來就來。白天還是豔陽高照,可是一到晚上就風雨大作,跟翻了個天似的。又是一個周四的夜晚,楊子康斜倚在床頭毫無睡意,放任自己的思緒想著明天該幹些什麽。明天,明天就可以看到我的孩子了;明天迴去得給孩子把那上足了鏈就滴滴答答飛跑的小汽車買迴來了;還有------明天是不是給蓉蓉打個電話了------
風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窗外風雨交加,房裏的滴水似乎也不比外麵的小,再加上這電也早就停了——這鬼地方就這樣子,經不起折騰,起點小風也得把電給停了。楊子康索性放棄了睡眠的努力,豎起耳朵靜聽那風聲雨聲------
突然,劈啪的一聲巨響自房頂上傳來。壞了!楊子康一激靈猛竄起來,往門外撲去——這房子要倒塌了!
可是,晚了!
風雨中飄搖的破瓦房轟隆一下就整個坍塌下來!
楊子康覺得腦門上被重重的撞擊了幾下,就模糊了。他如同掉入一個垂直的黑柒柒的隧道,飛速地向下墜落,墜落!他想伸出手去抓住些什麽,可是他卻動彈不得,耳邊是唿唿的風聲。他的眼前或者說他的腦海裏幻化出一些說不出來的形象,有時是似曾相識的麵容,有時是麵目猙獰的怪獸,更多的時候是一尊裂開大口在笑的大佛------這些形象疊加起來又分散,分散開去又聚攏,模模糊糊的在慢慢地擴散,擴散------最後擴散得彌漫了整個空間!繼而那形象又慢慢的縮小,一點點的縮小,縮小------最終消失在楊子康的意識裏,什麽也沒不存在了------
“子康------” 楊子康似乎聽到一個女人淒厲的唿喚!
“康------” 楊子康似乎聽到另一個女人更加淒厲的唿喚!
“爸爸------” 楊子康似乎聽到了一個小女孩淒厲的唿喚!
“爸------” 楊子康似乎聽到一個小男孩更加淒厲的唿喚!
——楊子康努力地想把這聲音捕捉住,可是那淒厲的唿喚卻越來越遙遠,越來越飄渺------漸漸的,楊子康的世界裏一片的漆黑一片的寧靜------
然而,此時的寧城是怒吼的狂風,瓢潑的暴雨,轟鳴的雷聲,刺眼的閃電,還有寧河水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