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陣匹茲堡鋼人的比賽過程中,陸恪一共使用了兩次特殊技能,一次絕對步伐,一次獵鷹之眼。兩次都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比賽走向有著不可取代的意義;同時也再次改變了陸恪對特殊技能的看法。


    即使是天神下凡,在競技體育的強強交鋒和緊要關頭,也會麵對著雙拳難敵四手的瞬間;更何況,現在的陸恪還不是“天神”,距離甚遠。


    簡單統計盤點一下,陸恪手中的特殊技能還有不少:增幅光環,一次;絕對步伐,一次;銅皮鐵骨,三次;子彈時間,一次;獵鷹之眼,兩次。在即將到來的季後賽之中,如果可以合理運用,它們都將發揮難以想象的作用。


    除此之外,陸恪還有兩個未知集體訓練技能包,一個未知特殊技能包,一個指定特殊技能包,一個主場特殊技能包。


    無疑,陸恪最為好奇的就是主場特殊技能包,這在之前是前所未聞的。即使是之前“凝聚燭台球場之心”的特殊任務完成之後也不曾出現過,這也讓陸恪蠢蠢欲動起來,毫不猶豫地就第一個打開了這個技能包。


    “叮!恭喜獲得主場特殊技能:驚濤駭浪。”


    熟練地閱讀了技能說明之後,陸恪頓時就明白了過來,這有點類似於增幅光環的集體技能。


    使用增幅光環的話,效果是提升進攻組所有成員狀態百分之十,持續時間五分鍾,這也是陸恪第一個集體技能,不僅作用於自己,還可以作用於自己的隊友,真正地契合了橄欖球這項集體運動的奧義。


    使用驚濤駭浪的話,效果有些類似。


    眾所周知,主場優勢是客觀存在的,從籃球到足球再到橄欖球,所有主客場製度的集體運動項目都是如此,主場球迷的加油應援聲往往可以製造出意想不到的震懾效果,影響裁判判決,影響球員狀態,乃至於間接地影響比賽走向。


    一個糟糕的主場,可能缺少耐心,主隊僅僅幾次失誤,就開始噓聲不斷;也可能沒有紀律,不管主隊還是客隊,無差別攻擊;還可能死氣沉沉,即使主隊正在贏得比賽也一片冷清。


    nfl之中,紐約噴氣機的主場是一個典型代表,憤怒起來,瘋狂的球迷完全無視客隊球員,而是奮不顧身地幹擾主隊比賽,罵起自己的球隊隊員來說,甚至比罵客隊還要起勁。


    丹佛野馬的主場則是另外一個類型代表,散漫雜亂、缺少紀律,主隊四分衛正在布置戰術的時候,他們也忘乎所以地加油助威,幹擾戰術布置,無時無刻的歡唿慶祝也讓人頭疼不已。


    一個優秀的主場,上上下下萬眾一心,主隊進攻時,鴉雀無聲,確保自己的四分衛能夠準確完成溝通,客隊進攻時,雷霆萬鈞,竭盡全力破壞對手的戰術布置節奏;主隊贏得比賽的時候,歡唿雀躍、加油助威,主隊落後比賽的時候,強勢聲援、永不放棄。


    nfl之中,西雅圖海鷹的主場是一個代表,對於客隊的騷擾戰術已經載入吉尼斯紀錄了——因為噪聲著實太大,甚至足以引發地震。


    綠灣包裝工的主場則是另外一種代表,永遠熱情的球迷、永遠堅守的球迷、永遠團結的球迷,即使在球隊最為危機的時候,他們也不會主動放棄比賽。


    2011賽季之中,燭台球場正在快速崛起成為聯盟之中另外一個優秀主場的代表——目前賽季僅僅輸掉了一場比賽而已;而49人的加油助威也正在成為聯盟的另外一道亮麗風景線。


    驚濤駭浪就是主場球迷技能。使用之後,“主場應援聲浪對客隊整體的抑製效果提升百分之五,持續時間五分鍾”。


    這是一個有趣的技能,因為提升效果是根據主場應援聲浪原有水平來決定的。


    如果是辛辛那提猛虎主場那樣的應援聲,即使使用了技能,百分之五的提升也近乎於沒有;但如果是西雅圖海鷹主場的加油聲,那麽百分之五就真正地可以成為扭轉比賽的關鍵。


    換而言之,陸恪選擇運用技能的時機也是至關重要的,必須在燭台球場最為亢奮的時候運用,這才能將技能的效果最大化。


    另外,技能效果的抑製作用是針對客隊整體的,從進攻組到防守組,再到特勤組以及替補團隊,乃至於教練組,全部都可以產生影響,將主場威力發揮到極致。


    認真想想,比賽過程中,全場注意力高度集中,間隙時間都在翻閱戰術手冊,就連喝水擦汗的時間都有限,陸恪怎麽可能慢慢地觀察現場應援的情況呢?所以,這一項技能的使用顯然還是有待商榷的。


    使用不當的話,那可能就是一顆小石子丟進了汪洋大海,小小的波瀾轉瞬即逝。


    但使用得當的話,這卻可以扭轉整場比賽的局勢。因為有的球隊就是不擅長打逆風球,開場的氣勢遭遇到了嚴重打擊之後,比賽也就一瀉千裏了;而有的球隊則不擅長打關鍵球,第四節比賽關鍵時刻就是容易掉鏈子。


    比起技能本身來說,陸恪更在意的是,繼集體技能之後,現在又出現了主場技能,係統的運用範圍正在一點一點拓展,這是不是意味著,打造一位橄欖球巨星,除了球員自己之外,隊友、球迷、媒體、聯盟等其他要素也是不容忽視的?


    當然,目前的集體技能和主場技能都還是相對有限的,不僅使用有諸多限製,而且效果也隻能說是平平,遠遠不如陸恪自己的特殊技能。


    所以,陸恪這才冠以了“有趣”的形容詞。


    隨後,陸恪再次打開了兩個集體訓練技能包


    “叮,恭喜你獲得局部功能訓練技能包,通過相關訓練,提高球隊的局部配合默契,進而提高場上表現。”


    “叮,恭喜你獲得球隊局部集中特訓技能包,通過指定訓練,提供特定球員的配合訓練水平,進而提高場上表現。”


    這是兩個不同的集體訓練技能包。


    前者是第二次出現了,上一周擊敗亞利桑那紅雀之後,陸恪就收獲過一次,最終他選擇了進攻鋒線來使用;而隨後這一周對陣匹茲堡鋼人的比賽,或多或少還是可以感受到些許改變,日積月累的話,陸恪相信自己可以收獲一條默契十足的進攻鋒線。


    這一周,再次收獲相同的集體訓練技能包,陸恪還是決定繼續在進攻鋒線身上投資。


    也許,他們的個人能力不是聯盟頂尖,但通過巧妙的戰術配合,還是能夠提供一個有力的口袋保護,本周比賽之後,奇諾-哈恰爾和亞當-施耐德輪流上場,從表現來看,兩個人都有功有過,但整體而言,施耐德的發揮正在上升期。


    本周第二次使用相同的訓練包之後,也許陸恪在通往超級碗的道路之上,可以收獲更多幫助。


    後者則是今天第一次出現的全新訓練包。


    仔細閱讀了詳細說明,其實和第一個訓練包大同小異,但更多是注重於四分衛與個人之間的配合。


    具體使用方法,就是在進攻組之中挑選一名球員,使用訓練包之後,兩個人之間的配合將更加默契,也更加高效。可以運用於進攻鋒線、跑衛、外接手和近端鋒。


    其實陸恪有些好奇跑衛的連線。


    因為跑衛的位置比較特殊,他和四分衛有些相似。在進攻之中,同樣是依靠進攻鋒線完成開路、然後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推進,兩個球員位置的戰術功能和比賽方式是十分接近的,隻是,四分衛以傳球來推進、跑衛以跑球來推進。


    這一點,看看曆史就知道了。橄欖球比賽之中,四分衛為什麽稱為“四分衛”呢?


    最早在蘇格蘭式橄欖球之中,所有位置都是根據站位來命名的,進攻鋒線身後的球員分別是四分衛(quarterback)、半衛(halfback)和全衛(fullback)。


    位置的判斷標準是球員站在中鋒身後的距離,分別是四分之一、一半、全程。


    換而言之,最靠近中鋒的就是四分衛,半衛次之、全衛最遠。


    曆史上,美式橄欖球曾經經曆過很長一段跑衛為王的時代,四分衛更多是作為一個戰術的補充,主要還是以跑衛來橫衝直撞,將這項運動的衝突和暴力發揮到了極致,所以在選秀大會之上,狀元秀的位置,最多的是四分衛,其次的就是跑衛。


    後來,因為暴力衝撞著實太過危險,甚至出現了死亡人數,傷病更是居高不下;聯盟漸漸開始改革,調整規則,並且在二十一世紀之後進入了全麵的傳球時代,全衛也漸漸弱化乃至消失,半衛和全衛都統一稱為了跑衛,同時nfl也迎來了全盛時期。


    某種角度來說,四分衛和跑衛的位置確實是有所重疊。不過,現在在傳球時代之中,戰術的安排繁複多變,四分衛的大腦正在越來越重要,跑衛這樣單純以身體天賦來打開局麵的位置,也就成為了戰術中的一環,二者之間還是有比較顯著差異的。


    今天的第二個集體訓練包,陸恪不由思考著,如果使用在四分衛和跑衛身上,難道是鍛煉假跑真傳和假傳真跑的演技?還是鍛煉把戲進攻的以假亂真程度?亦或者是四分衛和跑衛的互相掩護,迷惑對手防守組的判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灣區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硯少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硯少年並收藏灣區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