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舒開始記事的時候,已經五歲多了,在她生命開始的這五年裏,她過的渾渾噩噩,完全沒有印象。


    她不是個聰明的孩子。


    普普通通,平平常常。


    阿舒的家是十來個房間構成的,那時候的農村,地皮還是很多的,阿舒家就是個很普通的黃土房,有一個破破舊舊的大門。


    阿舒記得當時家裏有五口人,爸爸,媽媽,她自己,還有爺爺奶奶。


    好像還有一個小叔的,但是阿舒對他的印象不深,因為小叔當年學習很好,考到了外麵學醫,爺爺奶奶很為他自豪,但阿舒很不以為然,因為他很長一段時間才會迴來一次,平常都是爸爸媽媽在孝敬爺爺奶奶,這讓阿舒很不滿。


    爸爸是在外經商的,以阿舒的小腦袋瓜子,她根本不理解爸爸是幹嘛的,隻是聽眾人說起過,好像是開了幾個場子,專門用來曬土,紅土啊,白土啊什麽的,掙的錢不多,但也夠養活這個家。


    媽媽是典型的家庭主婦,比爸爸大三歲,很能持家。


    爺爺奶奶也在家種菜,自己吃,偶爾多出來就拉到集上去賣。


    那時候的農村,還是很貧窮的。


    但阿舒很快樂。


    她還有一群小夥伴兒。


    尤其是鄰居家的小男孩兒,阿舒最愛找他玩,那時候的阿舒,還不知道青梅竹馬這個詞,但後來想起來,好像他們之間的關係也算吧。


    阿舒還有一個自己的秘密基地。


    其實也不算秘密了。


    那是在阿舒家門口的一個小花園。


    是阿舒的爸爸種在那兒的,花兒多是月季花,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其他的時候都開的特別燦爛,因為擔心別人來采,阿舒的爸爸還在周圍圍上了小籬笆,阿舒喜歡花兒,有很多時候都待在那裏,守護著她的小花園。


    阿舒在家裏很受寵愛。


    她有很多很多的玩具,作為村子裏的有錢人,爸爸還給她買了一台電視,雖然看不了幾個台,後來爸爸又給她買了一台dvd,專門放牒片,那個時候牒片很盛行,基本上有名的動畫片。爸爸都給她買了碟片。


    於是,阿舒家也是很多小夥伴兒們都喜歡來的。


    那時候沒有幼兒園,或許有但阿舒不記得了,反正阿舒沒上過。


    小夥伴兒們也都沒有上過。


    那時候的他們,生活簡直就是放飛自我,想怎麽玩就怎麽玩,農村的孩子都皮,大人們都不怎麽管,用現在的話說,那時候阿舒和他的小夥伴兒們,就是個熊孩子。


    阿舒當時活動的範圍就是他們村子。


    村子名叫吳家營,奇異的是,名字叫吳家營,村子裏的人大部分人都姓王和李,一個姓吳的都沒有。


    這事兒直到阿舒長大都沒弄明白。


    阿舒的家在村子的西南方,西邊,最靠南,朝南走會一條高速公路,阿舒有時候在晚上能夠聽得到高速公路上的車輛爆胎的聲音,聲音很響,跟炮仗一樣。


    就是這麽一個環境,養育了阿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舒的日常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良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良舒並收藏阿舒的日常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