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寧十年。
朝廷征伐交趾在富良江大勝交趾,不過糧草不繼,而且軍中瘧疾橫行,加上交趾國王上表請降,樞密使馮京請求班師,官家許之。
早朝時,章越負手走在宮闕道上。
走了數步,卻見鄧綰。
章越以往與鄧綰不和,鄧綰見自己隻是行個禮便了了。
這一次迎麵相遇,鄧綰卻主動上前行禮之後,主動攀談,仿佛二人之間的過節完全不存在一般。
“恭賀大參!富良江大捷,全是大參運籌帷幄,鄧某向大參賀!”
章越心道,富良江之戰之前一直是王安石,馮京主持,前線也是郭逵指揮才勝的,自己迴到京中沒有絲毫插手,怎麽也將功勞算到自己身上。
章越頗為冷淡地道:“此都是官家之勞,我不曾有微功。”
鄧綰碰了個釘子有些尷尬,隻好心事重重地緊跟在章越身旁,一臉忐忑地觀察著對方神色。
這一路行來會碰上其他官員。
以鄧綰堂堂禦史中丞之尊,何至於如此對章越阿諛,這是大失身份之舉。
但鄧綰依舊如此為之,章越走了一段路看見鄧綰依舊緊緊跟在自己身旁,不由停下腳步問道:“鄧中丞還有何事嗎?”
鄧綰勉強抬手道了一句:“大參!”
鄧綰見章越官袍上沾了些灰,然後從懷中取了絹來,上前頗為可憐地道:“相公官袍上有微塵,容綰拭之!”
說完鄧綰為章越認真擦拭。
章越記得自己當年還頗為鄙視崔公度呢,當初為王安石帶上有垢,崔公度以袍幫他拭去。
可事實上呢?
這等在官場上不少見,甚至非常常見。
章越見鄧綰這等動作神色,換了常人都露出不忍之情,對方身為正四品大員,如此低聲下氣地做這些。
不過已是太晚了……
章越尋思著說些什麽,一旁走來一名官員,正是侍禦史知雜事的鄧潤甫。
鄧潤甫年紀與鄧綰差不多,但精明幹練過之。
鄧潤甫是因呂惠卿提拔官至此位,之前在幫呂惠卿治鄭俠,王安國之獄上出力甚多。
因為立場不同,以往與章越在官場上也衝突過數次,甚至還彈劾過章越。
今日鄧潤甫見了卻是十分地恭敬。
鄧綰看了鄧潤甫之狀,臉色有些難看。
鄧綰忍不住道:“溫伯啊,還記得當年治鄭俠之獄時,你還是一力嚴究,當時是鄧某以為王平甫無罪!”
“如今你忘了,但天下人都記著呢。”
鄧綰急了,當麵挑撥鄧潤甫與章越關係。
當時鄧潤甫為呂惠卿的打手,鄧綰說起來還幫過章越。
鄧潤甫聞言神色不改然後道:“中丞,方才似聽得呂望之在前麵等你。”
鄧綰聞言拂袖離開。
章越對鄧潤甫笑著道:“溫伯有何事?”
但見鄧潤甫對章越一揖到地道:“謝過章公!”
章越微笑問道:“汝幾時得的消息?”
“是昨日聽得消息!”
章越點點頭道:“那就好好為之!不要辜負了天恩浩蕩!”
“亦不負章公薦舉!”
章越點點頭道:“你去吧!”
嘉佑時,禦史台和諫院是製衡中書最大的力量。但到了熙寧三年,王安石罷了三舍人後,規則就變了。
宰相提名禦史中丞,禦史中丞再提名任內禦史。
鄧綰因此出任禦史中丞,作為監督之權的禦史台,成為王相公的打手!
在鄧綰汲引下,禦史台裏多是新黨。鄧綰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唐坰就是鄧綰舉薦的,結果在禦殿上彈劾王安石。
鄧綰事後被王雱罵成了豬頭。
這次官家要提鄧潤甫為禦史中丞,雖與中書商量過,但王珪,章越等沒有反對,如同又將禦史中丞提名權收了迴去。
若王安石走後,官家要自為大計,親自主持變法,所以收權是必然的事。
首先禦史台要恢複原先監視中書的局麵。
而章越退一步在侍禦史知雜事推舉了蔡確,同時在鄧潤甫的提名上沒有二話,順從了官家的意思。
鄧潤甫來向自己表示感謝,章越沒有在這事上卡自己,自當感激一番。
……
蔡確在百官聚集的官場上看著,鄧綰,鄧潤甫先後從一旁甬道步出。
而當章越也走出時,也進一步印證了他心底的猜想。蔡確當然知道自己被提拔之事。
章越走向廣場時,蔡確迎上前。
一般官員提拔,引薦之人都會事先與人談話,會讓你知道提拔是歸他之恩。
似李鴻章及淮軍流行一種很壞的風氣,就是要提拔誰,就在提拔之前,將對方狠狠罵一頓,甚至還要動手。
然後看對方表現,如果是伏伏貼貼,毫無怨言,那麽就升官,如果敢有什麽反應,那就算了。
以至於淮軍中被上官無故打罵的人,事後其他同僚都要向他恭喜,上麵肯打罵你,便是拿你當自己人,馬上要升官了。
這就是不打不罵不升官。
要提拔有兩等,一等是彼此完成了交易或資源互換,還有一等就是人身依附。特別是後者,所以要通過打罵來確認對方忠誠度。
章越提拔蔡確則為前者。
當初自己在外領兵,鄧綰,呂嘉問在官家和王安石麵前瘋狂地攻訐自己,而多虧蔡確屢次在朝中維護,這就是投桃報李。所以章越在提拔前,自己到蔡確府上告訴他此事。
至於鄧潤甫那等,自己不會提前和他說,否則就搶了皇帝的恩威,官家一旦知道了後會記恨自己。
但除了章越外的其他人則可以給他通風報信。
章越看見蔡確,則沒有言語,彼此點了點頭便是了。
朝參後。
官員輪對,等到鄧綰上殿後。
官家在殿上麵責鄧綰道:“卿之前勸朕,讓朕立王仆射王雱為樞密使,其諸弟為兩製,子婿皆館職,並在京中賜第。”
“朕讓元卿問王仆射,他言不知,說汝之言此乃傷及國體之言。”
鄧綰聞言大驚之色道:“陛下,這不是臣的意思,而是丞相門人教臣說的。“
“是何人教你?”官家再問道。
鄧綰被迫隻好交代道:“練亨甫教臣說的。”
“練亨甫?”官家聞言。
章越出班言道:“陛下,練亨甫身為學習中書公事,作為宰屬竟敢交通言官,臣請罷之!”
官家道:“準奏!”
官家說完又看向鄧綰,鄧綰聽聞練亨甫被罷,已是心驚膽戰。
鄧潤甫出班道:“陛下,臣聽聞鄧綰欲用其黨方楊為禦史,但又怕方楊沒有人望,故而並用彭汝礪,實在方楊。彭汝礪知其奸邪,不肯往!”
“自古皇帝以天下之事委給宰相,而天下之人悉趨附而不敢陳其不逮,諫官若不維之,則綱紀失之。鄧綰為中丞,卻奸迴如此,可知其失職至極。”
章越聽了鄧潤甫這話,覺得說得真是恰到好處,將官家的心思都說明白了。
而鄧綰舉薦彭汝礪,但對方不肯去,這叫自舉失察。
就好比如章越提拔蔡確為禦史知雜,但詔令一出蔡確卻不肯為之,如此章越要背負自舉失察的名聲。
因此提拔官員前事先通氣,也是防著這個。
官家對鄧綰道:“朕之待汝,義形於色,汝之事朕,誌在於邪。你罷禦史中丞之職出外!”
“至於練亨甫貶職出外!”
眾宰相們一致同意。
官家拂袖而去,而鄧綰留在殿中失魂落魄。
沒有人安慰鄧綰,也沒有人同情。
王安石方退還不到兩個月,一段風平浪靜過後,朝堂上劇烈的人事變動便開始了。
章越迴到中書後,入視事廳歇息,不久呂嘉問即登門了。
章越看著呂嘉問一副驚弓之鳥的樣子,便知他已知鄧綰落職之事。
這時候堂吏正給章越端著茶湯,呂嘉問從堂吏手中端過,並親自給章越奉上,還用官袍稍擦拭了碗邊的不存在的茶漬。
章越看呂嘉問如此:“汝實不必這般。”
呂嘉問坐下後道:“鄧文約(鄧綰)不過一年半從通判升至禦史中丞,皆因仆射舉薦之故,如今仆射走了,鄧文約離開也是理所當然,是不是下一個就到我了?”
章越則道:“望之,好好做事,不要多心。”
呂嘉問歎了口氣道:“當初相公領兵在外時,鄧文約就對我道,我等都是丞相提拔的,若是章公立下大功,迴朝必然拜相。”
“若丞相一退,到時便一定會更替我們,所以必須千方百計阻撓此事。”
章越看了呂嘉問一眼心想,鄧綰說的可真是一點沒錯。
權力隻對來源處負責。
你是誰提拔的,特別幾近於人身依附那等,一旦對方下台,那麽你也要走了。
當初呂惠卿失勢後,鄧綰將章惇從三司使的任上貶去湖州也是這個道理。
而王安石罷相後,鄧綰上疏要讓王雱為樞密使,重用他的弟弟和子婿,以及給王安石在京中建府邸。
看起來是昏招,其實鄧綰心底比誰都明白。王安石走了,他不掙紮一下,那也肯定留不住。
但到了後來,還是心存幻想。
並非不是看不透,而是權力這東西真的是放不下啊!
呂嘉問卻滿臉激動地道:“可是相公,鄧文約是鄧文約,我呂嘉問自問還是有功績。”
“我當年行連灶法,每年為朝廷省薪錢十六萬緡,還有市易法,連天子都讚我不避權貴,我並非那等攀附而至高位的。”
“還請章相公念在我多年的功勞上,網開一麵!”
朝廷征伐交趾在富良江大勝交趾,不過糧草不繼,而且軍中瘧疾橫行,加上交趾國王上表請降,樞密使馮京請求班師,官家許之。
早朝時,章越負手走在宮闕道上。
走了數步,卻見鄧綰。
章越以往與鄧綰不和,鄧綰見自己隻是行個禮便了了。
這一次迎麵相遇,鄧綰卻主動上前行禮之後,主動攀談,仿佛二人之間的過節完全不存在一般。
“恭賀大參!富良江大捷,全是大參運籌帷幄,鄧某向大參賀!”
章越心道,富良江之戰之前一直是王安石,馮京主持,前線也是郭逵指揮才勝的,自己迴到京中沒有絲毫插手,怎麽也將功勞算到自己身上。
章越頗為冷淡地道:“此都是官家之勞,我不曾有微功。”
鄧綰碰了個釘子有些尷尬,隻好心事重重地緊跟在章越身旁,一臉忐忑地觀察著對方神色。
這一路行來會碰上其他官員。
以鄧綰堂堂禦史中丞之尊,何至於如此對章越阿諛,這是大失身份之舉。
但鄧綰依舊如此為之,章越走了一段路看見鄧綰依舊緊緊跟在自己身旁,不由停下腳步問道:“鄧中丞還有何事嗎?”
鄧綰勉強抬手道了一句:“大參!”
鄧綰見章越官袍上沾了些灰,然後從懷中取了絹來,上前頗為可憐地道:“相公官袍上有微塵,容綰拭之!”
說完鄧綰為章越認真擦拭。
章越記得自己當年還頗為鄙視崔公度呢,當初為王安石帶上有垢,崔公度以袍幫他拭去。
可事實上呢?
這等在官場上不少見,甚至非常常見。
章越見鄧綰這等動作神色,換了常人都露出不忍之情,對方身為正四品大員,如此低聲下氣地做這些。
不過已是太晚了……
章越尋思著說些什麽,一旁走來一名官員,正是侍禦史知雜事的鄧潤甫。
鄧潤甫年紀與鄧綰差不多,但精明幹練過之。
鄧潤甫是因呂惠卿提拔官至此位,之前在幫呂惠卿治鄭俠,王安國之獄上出力甚多。
因為立場不同,以往與章越在官場上也衝突過數次,甚至還彈劾過章越。
今日鄧潤甫見了卻是十分地恭敬。
鄧綰看了鄧潤甫之狀,臉色有些難看。
鄧綰忍不住道:“溫伯啊,還記得當年治鄭俠之獄時,你還是一力嚴究,當時是鄧某以為王平甫無罪!”
“如今你忘了,但天下人都記著呢。”
鄧綰急了,當麵挑撥鄧潤甫與章越關係。
當時鄧潤甫為呂惠卿的打手,鄧綰說起來還幫過章越。
鄧潤甫聞言神色不改然後道:“中丞,方才似聽得呂望之在前麵等你。”
鄧綰聞言拂袖離開。
章越對鄧潤甫笑著道:“溫伯有何事?”
但見鄧潤甫對章越一揖到地道:“謝過章公!”
章越微笑問道:“汝幾時得的消息?”
“是昨日聽得消息!”
章越點點頭道:“那就好好為之!不要辜負了天恩浩蕩!”
“亦不負章公薦舉!”
章越點點頭道:“你去吧!”
嘉佑時,禦史台和諫院是製衡中書最大的力量。但到了熙寧三年,王安石罷了三舍人後,規則就變了。
宰相提名禦史中丞,禦史中丞再提名任內禦史。
鄧綰因此出任禦史中丞,作為監督之權的禦史台,成為王相公的打手!
在鄧綰汲引下,禦史台裏多是新黨。鄧綰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唐坰就是鄧綰舉薦的,結果在禦殿上彈劾王安石。
鄧綰事後被王雱罵成了豬頭。
這次官家要提鄧潤甫為禦史中丞,雖與中書商量過,但王珪,章越等沒有反對,如同又將禦史中丞提名權收了迴去。
若王安石走後,官家要自為大計,親自主持變法,所以收權是必然的事。
首先禦史台要恢複原先監視中書的局麵。
而章越退一步在侍禦史知雜事推舉了蔡確,同時在鄧潤甫的提名上沒有二話,順從了官家的意思。
鄧潤甫來向自己表示感謝,章越沒有在這事上卡自己,自當感激一番。
……
蔡確在百官聚集的官場上看著,鄧綰,鄧潤甫先後從一旁甬道步出。
而當章越也走出時,也進一步印證了他心底的猜想。蔡確當然知道自己被提拔之事。
章越走向廣場時,蔡確迎上前。
一般官員提拔,引薦之人都會事先與人談話,會讓你知道提拔是歸他之恩。
似李鴻章及淮軍流行一種很壞的風氣,就是要提拔誰,就在提拔之前,將對方狠狠罵一頓,甚至還要動手。
然後看對方表現,如果是伏伏貼貼,毫無怨言,那麽就升官,如果敢有什麽反應,那就算了。
以至於淮軍中被上官無故打罵的人,事後其他同僚都要向他恭喜,上麵肯打罵你,便是拿你當自己人,馬上要升官了。
這就是不打不罵不升官。
要提拔有兩等,一等是彼此完成了交易或資源互換,還有一等就是人身依附。特別是後者,所以要通過打罵來確認對方忠誠度。
章越提拔蔡確則為前者。
當初自己在外領兵,鄧綰,呂嘉問在官家和王安石麵前瘋狂地攻訐自己,而多虧蔡確屢次在朝中維護,這就是投桃報李。所以章越在提拔前,自己到蔡確府上告訴他此事。
至於鄧潤甫那等,自己不會提前和他說,否則就搶了皇帝的恩威,官家一旦知道了後會記恨自己。
但除了章越外的其他人則可以給他通風報信。
章越看見蔡確,則沒有言語,彼此點了點頭便是了。
朝參後。
官員輪對,等到鄧綰上殿後。
官家在殿上麵責鄧綰道:“卿之前勸朕,讓朕立王仆射王雱為樞密使,其諸弟為兩製,子婿皆館職,並在京中賜第。”
“朕讓元卿問王仆射,他言不知,說汝之言此乃傷及國體之言。”
鄧綰聞言大驚之色道:“陛下,這不是臣的意思,而是丞相門人教臣說的。“
“是何人教你?”官家再問道。
鄧綰被迫隻好交代道:“練亨甫教臣說的。”
“練亨甫?”官家聞言。
章越出班言道:“陛下,練亨甫身為學習中書公事,作為宰屬竟敢交通言官,臣請罷之!”
官家道:“準奏!”
官家說完又看向鄧綰,鄧綰聽聞練亨甫被罷,已是心驚膽戰。
鄧潤甫出班道:“陛下,臣聽聞鄧綰欲用其黨方楊為禦史,但又怕方楊沒有人望,故而並用彭汝礪,實在方楊。彭汝礪知其奸邪,不肯往!”
“自古皇帝以天下之事委給宰相,而天下之人悉趨附而不敢陳其不逮,諫官若不維之,則綱紀失之。鄧綰為中丞,卻奸迴如此,可知其失職至極。”
章越聽了鄧潤甫這話,覺得說得真是恰到好處,將官家的心思都說明白了。
而鄧綰舉薦彭汝礪,但對方不肯去,這叫自舉失察。
就好比如章越提拔蔡確為禦史知雜,但詔令一出蔡確卻不肯為之,如此章越要背負自舉失察的名聲。
因此提拔官員前事先通氣,也是防著這個。
官家對鄧綰道:“朕之待汝,義形於色,汝之事朕,誌在於邪。你罷禦史中丞之職出外!”
“至於練亨甫貶職出外!”
眾宰相們一致同意。
官家拂袖而去,而鄧綰留在殿中失魂落魄。
沒有人安慰鄧綰,也沒有人同情。
王安石方退還不到兩個月,一段風平浪靜過後,朝堂上劇烈的人事變動便開始了。
章越迴到中書後,入視事廳歇息,不久呂嘉問即登門了。
章越看著呂嘉問一副驚弓之鳥的樣子,便知他已知鄧綰落職之事。
這時候堂吏正給章越端著茶湯,呂嘉問從堂吏手中端過,並親自給章越奉上,還用官袍稍擦拭了碗邊的不存在的茶漬。
章越看呂嘉問如此:“汝實不必這般。”
呂嘉問坐下後道:“鄧文約(鄧綰)不過一年半從通判升至禦史中丞,皆因仆射舉薦之故,如今仆射走了,鄧文約離開也是理所當然,是不是下一個就到我了?”
章越則道:“望之,好好做事,不要多心。”
呂嘉問歎了口氣道:“當初相公領兵在外時,鄧文約就對我道,我等都是丞相提拔的,若是章公立下大功,迴朝必然拜相。”
“若丞相一退,到時便一定會更替我們,所以必須千方百計阻撓此事。”
章越看了呂嘉問一眼心想,鄧綰說的可真是一點沒錯。
權力隻對來源處負責。
你是誰提拔的,特別幾近於人身依附那等,一旦對方下台,那麽你也要走了。
當初呂惠卿失勢後,鄧綰將章惇從三司使的任上貶去湖州也是這個道理。
而王安石罷相後,鄧綰上疏要讓王雱為樞密使,重用他的弟弟和子婿,以及給王安石在京中建府邸。
看起來是昏招,其實鄧綰心底比誰都明白。王安石走了,他不掙紮一下,那也肯定留不住。
但到了後來,還是心存幻想。
並非不是看不透,而是權力這東西真的是放不下啊!
呂嘉問卻滿臉激動地道:“可是相公,鄧文約是鄧文約,我呂嘉問自問還是有功績。”
“我當年行連灶法,每年為朝廷省薪錢十六萬緡,還有市易法,連天子都讚我不避權貴,我並非那等攀附而至高位的。”
“還請章相公念在我多年的功勞上,網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