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涼月和何媽出門後,就直奔了東街人牙子處,那人牙子一見是蘇宅的何媽和蘇二姑娘便很是熱情,“喲,這不是何媽同蘇二姑娘兩位嗎?”
何媽也笑嗬嗬的說:“這不今日帶著我家姑娘過來挑幾個人嘛!張嬸你這兒可是有新人送過來?”
那張嬸又接著說:“今兒個可是巧了!北方剛來了一批丫鬟和小廝,最近北方的一個縣裏鬧饑荒,都是被他們家裏人給賣過來的,何媽您不用擔心來處不幹淨。”
何媽也聽說了北方某地最近正鬧過饑荒,說是賣兒賣女的很多,玉雲國一向太平盛世,因而這事兒現在也算得上大事兒了。何媽又對那張嬸說:“那就勞煩你帶我們過去看看吧。”
張嬸聽了就領著何媽與蘇涼月兩人去了後院裏選人。何媽來之前跟蘇涼月說,讓她自己挑一個丫鬟,以後要帶著陪嫁的。蘇涼月便仔細瞧了瞧,看中了一個十五六歲,樣貌清秀的,便開口問她:“你今年多大了?”
見那人畢恭畢敬的迴話,“迴姑娘,奴婢十六了。”
蘇涼月又問她:“可會些什麽手藝?”
“奴婢會綰發,針線刺繡和些許廚藝。”
“可識字?”
“奴婢進過幾天學,認得幾個字。”
蘇涼月見她目光並不閃躲,滿意的點了點頭。
蘇涼月想著再挑一個丫鬟平日裏正好幫著何媽做些後院的事兒,又往人群裏看了看,又瞧見了一位十七八歲,樣貌淳厚樸實的姑娘,“可會些什麽手藝?”
那姑娘也畢恭畢敬的答道:“迴姑娘,洗衣做飯奴婢都很擅長。”
又問她:“粗重活兒可做得?”
“奴婢是在鄉下地方長大的,粗重活兒也難不倒奴婢。”
蘇涼月低聲到何媽旁耳語,“何媽,我瞅著兩人不錯。一個清秀靈巧,一個幹練樸實。”
何媽也滿意的點了點頭,“那就這兩個吧。”
兩人又開始挑選起小廝,原本蘇涼月打算挑兩個小廝,讓一個小廝去薈萃軒裏給自家哥哥幫忙。但聽得自家哥哥說,宋青山介紹了他的表弟到薈萃軒裏幫手,很是能幹勤快,蘇涼月便想著今日挑一個也夠給自家跑腿了。
何媽瞧見了一位身材健碩,樣貌頗為憨厚老實的,“這位小哥今年多大了?”
“小的今年剛滿十七。”
“手腳可靈便?力氣活
兒可幹得?”
“小的也是在鄉下長大的,自小就是幹些力氣活兒,這些事兒都難不倒小的。”
何媽聽了也還算滿意,又招來張嬸,便同她說定了這三人。張嬸讓那三人過來,同他們說蘇家選了他們三個。何媽便給了銀子,從張嬸手裏拿了他們的賣身契,同蘇涼月一道,帶著他們迴了蘇宅。
進了蘇家後院,蘇涼月就讓他們站到院子裏,而她與何媽就一塊兒坐下問話,蘇涼月先問了句:“你們三人可願改名?”
其中那位樣貌淳厚的姑娘說:“姑娘,我願改名。我們都是被家裏人給賣了的,現下到了姑娘手裏,自然就是蘇家的人。”
其餘二人也跟著附和著點頭。
蘇涼月又開口道:“我看你長相淳厚圓潤,像是個有福氣的,那你便叫四喜吧。另一位姑娘看著清秀討巧,便就叫巧巧吧。這位小哥看著也是個幹練的,便叫平安吧。”
平安,四喜和巧巧便躬身行禮對蘇涼月道了聲謝。
蘇涼月又開口說:“我們蘇家人口簡單,除了我與何媽之外,便隻是我哥哥同我弟弟了,你們喚作大公子與二公子就好。巧巧是我以後的陪嫁丫鬟,而四喜你平日裏主要給何媽幫手,你們倆便住在我與何媽院子的偏房裏吧。而平安你,平日裏便負責宅子裏的迎來送往,以及跑腿與守衛,你便住在前院的偏房裏吧,夜裏若是有什麽事兒你也能及時察覺,不過咱們城裏一向太平,也少有這種事兒發生。”又看著他們三人,頓了頓就接著說:“你們現下也都算是離鄉背井,雖說這樣說有些刻薄,但我還是希望你們三位能從今日起便牢牢記住,你們過去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從今往後都是蘇家的人。我們蘇家四人自來待人寬厚,但也容不下背主的下人。你們若是坦誠相待,我們蘇家自會厚待你們。”
何媽又接著頗為嚴厲的說:“平日裏還望三位都手腳勤快,在外也時時警醒著自己是蘇家的人,須得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允許有任何有辱蘇家門楣的事兒出現。更是容不得背主違主之事兒的發生,若是一經發現,無論因果,即刻發賣!”
三人聽罷,隨即畢恭畢敬的行禮應是。
蘇涼月又說:“我們蘇家向來寬厚,因而你們四喜與巧巧的月例為五兩銀子,平安要常在外跑腿,月例銀子便為六兩。若是做事麻利勤快,又遇事兒沉著冷靜,處事兒激靈聰敏,最重要的是,一心為蘇家著想的,每到逢年過節都有紅包封賞。”蘇歸鴻和蘇
涼月賞罰分明的人,因宋青山做事機敏能幹,蘇歸鴻也把他工錢提高到了每月十兩。
蘇涼月見站著的三人聽了自己剛才的話之後,臉上都有些喜悅,又開口道:“明日何媽便會帶你們三人去街上的裁縫鋪做些四季的新意,你們切記在外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們蘇家人不允許失禮於人。現下平安便跟著何媽去收拾你的住處吧。”又看向四喜與巧巧,“巧巧和四喜同我走吧。”說完就帶著巧巧與四喜去了她院子裏的偏房。
蘇涼月領著他們進了屋子,又對他們說:“這屋子不算小,現下左右一分為二,隔著門簾,你們平日裏也不會相互打擾。四喜收拾好後,就出去幫著何媽吧。巧巧收拾好後,就來我屋裏見我吧。”隨即蘇涼月便留他們二人收拾屋子。
到了晚膳時分,蘇歸鴻從薈萃軒裏迴來了,蘇歸鵠也從外麵玩耍歸來,蘇涼月叫了三人過來,又開口說:“這兩位便是大公子與二公子。大公子是我們前院薈萃軒的老板,二公子現下在城裏私塾念書。”又對這自家哥哥與弟弟說:“那位小哥是平安,稍微大些的是四喜,另外一位便是巧巧了。”
蘇歸鴻見此也滿意的點了點頭,“該說的話和該提的規矩,我想何媽與二姑娘也都向你們提了,我也就不必多說了,你們隻需按照吩咐老老實實做事便是。”
三人聽罷連忙點頭應是,蘇歸鴻板著一張臉的時候,氣勢也是頗為嚇人的。
蘇涼月又道:“你們也下去用膳吧,若是有事吩咐,我們自會叫人。”
三人聽了也都退了出去。
蘇涼月這時又笑嘻嘻的對何媽說道:“何媽,這下您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勞累了。”
“何媽心知你們兄妹都是孝順的。現在看著家裏多了幾個人,我也能安心一些了,不用時時擔憂平日裏少顧著你們哪位。”
蘇涼月又說:“何媽,我與哥哥都大了,隻有歸鵠還須得人時時照顧。隻是今日我在張嬸那就沒見著何意的書童人選,看來還是得找咱們城裏讀過書的人。”
蘇歸鴻聽了也認同,“月兒說得對。給歸鵠挑得書童人選,必須得是知書達理的。”
蘇歸鵠卻有些不樂意,“哥哥,沒有書童我也能讀好書。”
蘇歸鴻嚴厲的說道:“沒有書童像什麽樣子!你見過哪家公子讀書沒書童的!你要記住你不僅是我們家裏的歸鵠小弟,還是蘇家的二公子。”
蘇涼月也接話道:“對呀,歸鵠,再
說你十三歲就要入書院了,若是現在不培養個書童帶著,那以後到了書院裏我看你怎麽辦!”
何媽也摸了摸他的腦袋,“鵠哥兒聽話,雖說何媽不懂你的學業,但聽你哥哥姐姐的總沒錯!你看你季大哥不也從小就帶著觀言。”
蘇歸鵠聽到季大哥這才被勸服了,“那哥哥也要給我找一個像觀言那樣的書童。”
蘇歸鴻自然是點頭答應了下來。又聽自家妹妹說:“哥哥,我想這咱們前院裏不是還有空著的兩間鋪子嗎?”
“嗯,那是給你的陪嫁,你想做什麽?”
蘇涼月又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自家哥哥,“哥哥,雖說咱們家境殷實,但那兩間鋪子空著也是浪費,我想著拿一間鋪子來做成吃食鋪子。”
蘇歸鴻抬了抬眉,“你是說餐館?”
蘇涼月隨即搖了搖頭,“當然不是。我說的吃食店是隻外送和外帶的店,賣些糕點甜品和鹵菜。”
蘇歸鴻想到自家妹妹的手藝,也覺著可行,“你想自己下廚?”
蘇涼月還未說話,何媽卻先開口了,“這可不行!月姐兒是咱們家姑娘,怎可親手賣吃食!”
蘇涼月解釋說:“何媽,我沒有打算自己動手。我想的是,咱們家不是多了四喜嗎,我把做糕點甜品和鹵菜的手藝交給她,讓她每日做好,再拿到店裏賣。我們再雇個人看鋪子便是。賬房的事兒是我擅長的,這事兒還是交予我。”
蘇歸鴻思索了下,“月兒你若是想做便去做吧,哥哥相信以你的聰慧定是能成功。你也無須太幸苦,咱們蘇家不愁吃喝。”蘇家自是不愁吃喝,除了偌大的薈萃軒,還有莊戶的幾十畝田地,蘇歸鴻還與州府裏商隊的領頭私交甚篤,因而也常常做些南北販賣,賺取差價的事兒,且賣的東西還都分類眾多,因此與城裏的各大商戶也都多有往來。
季家與蘇家也不相上下,季家有上百畝的莊戶田地,且季大叔在雲林書院德高望重,玉雲國向來注重教育,因而季大叔在雲林書院的薪資也有每月幾百兩,且每月還有朝廷向各大書院發的福利,因雲林書院更是玉雲國十大書院之一,每年年末朝廷也會向十大書院的先生們發放豐厚的分歲賞,賞銀多少根據年資排位。據季大娘向何媽透露,今年季大叔拿到手的分歲賞約有五千兩。蘇涼月得知後,也暗自感歎季大叔的年終獎還真不是一般的豐厚!
蘇涼月聽了自家哥哥的話後,更是喜笑顏開,心裏盤算著自己定要把吃食
鋪子給好好的經營起來。
何媽也笑嗬嗬的說:“這不今日帶著我家姑娘過來挑幾個人嘛!張嬸你這兒可是有新人送過來?”
那張嬸又接著說:“今兒個可是巧了!北方剛來了一批丫鬟和小廝,最近北方的一個縣裏鬧饑荒,都是被他們家裏人給賣過來的,何媽您不用擔心來處不幹淨。”
何媽也聽說了北方某地最近正鬧過饑荒,說是賣兒賣女的很多,玉雲國一向太平盛世,因而這事兒現在也算得上大事兒了。何媽又對那張嬸說:“那就勞煩你帶我們過去看看吧。”
張嬸聽了就領著何媽與蘇涼月兩人去了後院裏選人。何媽來之前跟蘇涼月說,讓她自己挑一個丫鬟,以後要帶著陪嫁的。蘇涼月便仔細瞧了瞧,看中了一個十五六歲,樣貌清秀的,便開口問她:“你今年多大了?”
見那人畢恭畢敬的迴話,“迴姑娘,奴婢十六了。”
蘇涼月又問她:“可會些什麽手藝?”
“奴婢會綰發,針線刺繡和些許廚藝。”
“可識字?”
“奴婢進過幾天學,認得幾個字。”
蘇涼月見她目光並不閃躲,滿意的點了點頭。
蘇涼月想著再挑一個丫鬟平日裏正好幫著何媽做些後院的事兒,又往人群裏看了看,又瞧見了一位十七八歲,樣貌淳厚樸實的姑娘,“可會些什麽手藝?”
那姑娘也畢恭畢敬的答道:“迴姑娘,洗衣做飯奴婢都很擅長。”
又問她:“粗重活兒可做得?”
“奴婢是在鄉下地方長大的,粗重活兒也難不倒奴婢。”
蘇涼月低聲到何媽旁耳語,“何媽,我瞅著兩人不錯。一個清秀靈巧,一個幹練樸實。”
何媽也滿意的點了點頭,“那就這兩個吧。”
兩人又開始挑選起小廝,原本蘇涼月打算挑兩個小廝,讓一個小廝去薈萃軒裏給自家哥哥幫忙。但聽得自家哥哥說,宋青山介紹了他的表弟到薈萃軒裏幫手,很是能幹勤快,蘇涼月便想著今日挑一個也夠給自家跑腿了。
何媽瞧見了一位身材健碩,樣貌頗為憨厚老實的,“這位小哥今年多大了?”
“小的今年剛滿十七。”
“手腳可靈便?力氣活
兒可幹得?”
“小的也是在鄉下長大的,自小就是幹些力氣活兒,這些事兒都難不倒小的。”
何媽聽了也還算滿意,又招來張嬸,便同她說定了這三人。張嬸讓那三人過來,同他們說蘇家選了他們三個。何媽便給了銀子,從張嬸手裏拿了他們的賣身契,同蘇涼月一道,帶著他們迴了蘇宅。
進了蘇家後院,蘇涼月就讓他們站到院子裏,而她與何媽就一塊兒坐下問話,蘇涼月先問了句:“你們三人可願改名?”
其中那位樣貌淳厚的姑娘說:“姑娘,我願改名。我們都是被家裏人給賣了的,現下到了姑娘手裏,自然就是蘇家的人。”
其餘二人也跟著附和著點頭。
蘇涼月又開口道:“我看你長相淳厚圓潤,像是個有福氣的,那你便叫四喜吧。另一位姑娘看著清秀討巧,便就叫巧巧吧。這位小哥看著也是個幹練的,便叫平安吧。”
平安,四喜和巧巧便躬身行禮對蘇涼月道了聲謝。
蘇涼月又開口說:“我們蘇家人口簡單,除了我與何媽之外,便隻是我哥哥同我弟弟了,你們喚作大公子與二公子就好。巧巧是我以後的陪嫁丫鬟,而四喜你平日裏主要給何媽幫手,你們倆便住在我與何媽院子的偏房裏吧。而平安你,平日裏便負責宅子裏的迎來送往,以及跑腿與守衛,你便住在前院的偏房裏吧,夜裏若是有什麽事兒你也能及時察覺,不過咱們城裏一向太平,也少有這種事兒發生。”又看著他們三人,頓了頓就接著說:“你們現下也都算是離鄉背井,雖說這樣說有些刻薄,但我還是希望你們三位能從今日起便牢牢記住,你們過去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從今往後都是蘇家的人。我們蘇家四人自來待人寬厚,但也容不下背主的下人。你們若是坦誠相待,我們蘇家自會厚待你們。”
何媽又接著頗為嚴厲的說:“平日裏還望三位都手腳勤快,在外也時時警醒著自己是蘇家的人,須得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允許有任何有辱蘇家門楣的事兒出現。更是容不得背主違主之事兒的發生,若是一經發現,無論因果,即刻發賣!”
三人聽罷,隨即畢恭畢敬的行禮應是。
蘇涼月又說:“我們蘇家向來寬厚,因而你們四喜與巧巧的月例為五兩銀子,平安要常在外跑腿,月例銀子便為六兩。若是做事麻利勤快,又遇事兒沉著冷靜,處事兒激靈聰敏,最重要的是,一心為蘇家著想的,每到逢年過節都有紅包封賞。”蘇歸鴻和蘇
涼月賞罰分明的人,因宋青山做事機敏能幹,蘇歸鴻也把他工錢提高到了每月十兩。
蘇涼月見站著的三人聽了自己剛才的話之後,臉上都有些喜悅,又開口道:“明日何媽便會帶你們三人去街上的裁縫鋪做些四季的新意,你們切記在外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們蘇家人不允許失禮於人。現下平安便跟著何媽去收拾你的住處吧。”又看向四喜與巧巧,“巧巧和四喜同我走吧。”說完就帶著巧巧與四喜去了她院子裏的偏房。
蘇涼月領著他們進了屋子,又對他們說:“這屋子不算小,現下左右一分為二,隔著門簾,你們平日裏也不會相互打擾。四喜收拾好後,就出去幫著何媽吧。巧巧收拾好後,就來我屋裏見我吧。”隨即蘇涼月便留他們二人收拾屋子。
到了晚膳時分,蘇歸鴻從薈萃軒裏迴來了,蘇歸鵠也從外麵玩耍歸來,蘇涼月叫了三人過來,又開口說:“這兩位便是大公子與二公子。大公子是我們前院薈萃軒的老板,二公子現下在城裏私塾念書。”又對這自家哥哥與弟弟說:“那位小哥是平安,稍微大些的是四喜,另外一位便是巧巧了。”
蘇歸鴻見此也滿意的點了點頭,“該說的話和該提的規矩,我想何媽與二姑娘也都向你們提了,我也就不必多說了,你們隻需按照吩咐老老實實做事便是。”
三人聽罷連忙點頭應是,蘇歸鴻板著一張臉的時候,氣勢也是頗為嚇人的。
蘇涼月又道:“你們也下去用膳吧,若是有事吩咐,我們自會叫人。”
三人聽了也都退了出去。
蘇涼月這時又笑嘻嘻的對何媽說道:“何媽,這下您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勞累了。”
“何媽心知你們兄妹都是孝順的。現在看著家裏多了幾個人,我也能安心一些了,不用時時擔憂平日裏少顧著你們哪位。”
蘇涼月又說:“何媽,我與哥哥都大了,隻有歸鵠還須得人時時照顧。隻是今日我在張嬸那就沒見著何意的書童人選,看來還是得找咱們城裏讀過書的人。”
蘇歸鴻聽了也認同,“月兒說得對。給歸鵠挑得書童人選,必須得是知書達理的。”
蘇歸鵠卻有些不樂意,“哥哥,沒有書童我也能讀好書。”
蘇歸鴻嚴厲的說道:“沒有書童像什麽樣子!你見過哪家公子讀書沒書童的!你要記住你不僅是我們家裏的歸鵠小弟,還是蘇家的二公子。”
蘇涼月也接話道:“對呀,歸鵠,再
說你十三歲就要入書院了,若是現在不培養個書童帶著,那以後到了書院裏我看你怎麽辦!”
何媽也摸了摸他的腦袋,“鵠哥兒聽話,雖說何媽不懂你的學業,但聽你哥哥姐姐的總沒錯!你看你季大哥不也從小就帶著觀言。”
蘇歸鵠聽到季大哥這才被勸服了,“那哥哥也要給我找一個像觀言那樣的書童。”
蘇歸鴻自然是點頭答應了下來。又聽自家妹妹說:“哥哥,我想這咱們前院裏不是還有空著的兩間鋪子嗎?”
“嗯,那是給你的陪嫁,你想做什麽?”
蘇涼月又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自家哥哥,“哥哥,雖說咱們家境殷實,但那兩間鋪子空著也是浪費,我想著拿一間鋪子來做成吃食鋪子。”
蘇歸鴻抬了抬眉,“你是說餐館?”
蘇涼月隨即搖了搖頭,“當然不是。我說的吃食店是隻外送和外帶的店,賣些糕點甜品和鹵菜。”
蘇歸鴻想到自家妹妹的手藝,也覺著可行,“你想自己下廚?”
蘇涼月還未說話,何媽卻先開口了,“這可不行!月姐兒是咱們家姑娘,怎可親手賣吃食!”
蘇涼月解釋說:“何媽,我沒有打算自己動手。我想的是,咱們家不是多了四喜嗎,我把做糕點甜品和鹵菜的手藝交給她,讓她每日做好,再拿到店裏賣。我們再雇個人看鋪子便是。賬房的事兒是我擅長的,這事兒還是交予我。”
蘇歸鴻思索了下,“月兒你若是想做便去做吧,哥哥相信以你的聰慧定是能成功。你也無須太幸苦,咱們蘇家不愁吃喝。”蘇家自是不愁吃喝,除了偌大的薈萃軒,還有莊戶的幾十畝田地,蘇歸鴻還與州府裏商隊的領頭私交甚篤,因而也常常做些南北販賣,賺取差價的事兒,且賣的東西還都分類眾多,因此與城裏的各大商戶也都多有往來。
季家與蘇家也不相上下,季家有上百畝的莊戶田地,且季大叔在雲林書院德高望重,玉雲國向來注重教育,因而季大叔在雲林書院的薪資也有每月幾百兩,且每月還有朝廷向各大書院發的福利,因雲林書院更是玉雲國十大書院之一,每年年末朝廷也會向十大書院的先生們發放豐厚的分歲賞,賞銀多少根據年資排位。據季大娘向何媽透露,今年季大叔拿到手的分歲賞約有五千兩。蘇涼月得知後,也暗自感歎季大叔的年終獎還真不是一般的豐厚!
蘇涼月聽了自家哥哥的話後,更是喜笑顏開,心裏盤算著自己定要把吃食
鋪子給好好的經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