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在學院與老院長探討諸多有關電影話題後,楊銘腦海深處一直都在深思老院長說的每一句話。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楊銘清楚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靠著前世的記憶。


    對於這一點,他並不否認,也不會說矯情要一定拍一部真正屬於他原創的作品。


    玩單機誰不喜歡開作弊器虐bss?玩網遊誰不想是人民幣玩家全身極品裝備。


    他前世隻是普通人,雖然是三線明星,但骨子裏依然還是一個普通小市民,不會為了所謂的精神純潔,而刻意忘記前世記憶對今世的幫助,把這些成就歸咎到自身。


    用了就是用了,先天優勢,他不矯情,也不做作。


    就跟玩遊戲一樣,怎麽爽怎麽來。


    自然不會有什麽負罪感。


    隻不過他今世既然選定電影這個行業,肯定想要走的更遠。


    前世的記憶早晚會有用完的一天,那麽到時候除非他息影。告別娛樂圈,不然他肯定要真刀實槍拿出屬於他自己的作品。


    為了日後一直能夠讓他的名聲永遠名副其實,那麽到時他的能力水準就必須達到一定地步。


    所以,即使他現在並不為電影拍攝犯愁,但依然還是保持學習的心態,哪怕隻有丁點進步,他也非常滿意。


    他相信自己絕對會在前世記憶用完的那天,一定會成長到擁有足夠維持自身名聲的實力。


    這一次雖然拿到了金龍獎最佳男主角,並不是說楊銘的演技已經到了自成一家,處於本土演藝圈巔峰的地位。


    實情並非如此,楊銘深知這一點。


    而且,在與老院長的交流中,老院長也提醒楊銘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為眼前的成功所迷惑。


    他能拿獎,除了他在《三國》中飾演的周瑜確實是可圈可點,同時在與楊超偉這個影帝演對手戲時,屬於超長發揮,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組委會彌補的心態,楊銘拿到這個最佳男主角並不證明他的演技,就超過其他人。


    或者說,楊銘的演技真正大成,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


    他依然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楊銘虛心接受了老院長的提醒,不過他最在意的還是導演方麵的問題。


    通過這一次與老院長的交流,他終於明白自身最大的缺點在哪裏。


    一切都還是因為前世的記憶!


    不可思議的穿越,使得楊銘腦海裏有著前世無數經典作品的記憶,有這些記憶的參考,他根本不愁沒有電影可拍。


    但這也造成一個問題,他的思維早已被固化。


    因為他腦海裏已經有了成片的畫麵,所以他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卡頓的情形,也從來沒有遇到創作的難關,所以他拍電影速度非常快。


    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畫麵,他非常清楚想要的效果是什麽樣,隻要複製出來就可以了。


    這也導致楊銘拍攝電影速度非常快,像《變形金剛》、《2012》因為牽扯到大量特技的緣故,肯定花不少時間做特效,時間可能會長一點,而像《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我的野蠻女友》等這類的小成本愛情片,楊銘拍攝的速度絕對是神一般的速度。


    隻要演員沒問題,他完全可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把電影的成片給製作出來。


    對於這一點,不少與楊銘有過合作經曆的大牌明星,楊超偉、牛華、包國安等諸位影帝級別的人都是嘖嘖稱奇,認為楊銘在電影上的天賦太妖孽了。


    其實,隻有楊銘清楚是怎麽一迴事。


    “我發現你所有電影作品一個特點,似乎除了個別氣場比較大的演員外,其他演員的發揮似乎都太機械化了,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現,就跟提線木偶似得!”


    楊銘離開學院後,腦海裏一直迴想老院長當時跟他說的這句話。


    感觸非常深刻!


    也正是這一句話,仿佛一道閃電,在楊銘心中一閃而過,使他恍然大悟。


    結合種種,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雖然利用前世記憶取得不少成就,但在電影這條路上才剛剛起步,離成功還很遠。


    前世在片場廝混多年的經驗,今世通過學院獲得的理論知識,以及幾位副導演跟保姆一樣的提點,楊銘在今世電影的道路上,從來沒有走過歪路。


    但這並不是他在導演方麵就已經走到頂端,恰恰相反,他才算是剛剛開始。


    現在連老院長也看出了他電影中的問題,一針見血提了出來。


    怪不得楊銘一直感覺有點不太對勁。


    因為前世記憶的緣故,每一部電影還沒有開拍前,楊銘腦海中就已經有了成片的完整畫麵。


    所以,他在拍攝時,對於演員的要求,隻要能夠達到前世效果就可以。


    但人與人怎麽可能會一樣呢?


    這世界上壓根就沒有百分百完全相同的人,哪怕氣質類似,但細微之處也有很大差別。


    經過老院長的提點,楊銘也迴想起他在電影拍攝的過程,還真如老院長所說,除了像楊超偉、包國安等這樣氣場強大影帝級別的演員,能夠超出楊銘限定的框框,真實把劇本中的人物按照他們的想法塑造出來。


    其他演員幾乎都沒有跳出楊銘的限定,按照他的要求,拍出最接近記憶中的畫麵,就k了!


    原來如此!


    楊銘在聽到老院長詳細剖析之後,徹底恍然大悟,然後虛心向老院長請教了一個上午。


    薑還是老的辣啊!


    如果沒有老院長的提點,他估計還要過很久才能領悟這一點。


    連楊超偉、包國安、牛華他們這些影帝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是老院長這樣的旁觀者才清晰看到楊銘電影中存在的問題。


    而且這個症結更不是一般人能夠看出來的。


    楊銘非常慶幸能夠遇到老院長。


    老院長也對此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說戲!


    這也恰恰正是楊銘目前最大的軟板。


    他前世雖然在片場廝混多年,看過很多導演說戲,但畢竟沒有直接執導的經驗。


    導演說戲這個能力,恰恰也是最需要經驗沉澱的一個能力。


    楊銘哪怕有前世記憶存在,在說戲上依然不可避免稍顯薄弱,如果不是有專門副導演一直協助他,估計他肯定會頭疼不止。


    “我知道你有強大的導演團隊,但是首先,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好的導演,你必須學會在給人講故事的時候,利用全身的每一塊肌肉,讓對方聽得入神.這是一個導演應具備的技術.這是導演說戲的基礎.”


    “你一定要親力親為。”


    “導演在給演員第一次說戲的時候,首先必須自己進入角色,打動自己.”


    老院長在這方麵狠狠批評了楊銘一頓,認為他把所有事情都交給劇組處理,而放棄鍛煉自己的個人能力。


    楊銘也頗為慚愧,一直以來他還真沒有注重這個問題。


    沒有把說戲看的如此重要。


    不過想想真的一身冷汗。


    如果日後他想要拍一部原創的電影作品,他所想要的畫麵,記憶中不可能有現成完整的畫麵,那麽這就需要他親自為演員說戲。


    隻要他能理解透徹,才能讓演員知道如何去演。


    楊銘在聽了老院長的提點後,立即跟老院長借了本子和筆,把老院長講的內容記下來。


    老院長看到楊銘這樣做,也很欣慰,一個成功的學生不足以他如此重視和驕傲。


    但一個不停成功,卻依然保持虛心學習心態的學生,那麽他再怎麽重視也不為過,因為他相信有這樣努力學習心態的學生,證明他絕對不會止步現在的成就,未來必定會攀登到更高的山峰,成就將會更加偉大!


    楊銘與劇組成員會合飛往已經安排好的外景所在城市時,在飛機上,他還把記錄的本子拿出來,看到上麵的內容,不停思考。


    隻要能把這些真正理解掌握,他相信自己在導演方麵的能力,肯定會有不小的提升。


    他一邊看著本子,腦海裏一邊迴憶老院長當時說道激動之處,手舞足蹈的情形。


    “第一次給演員說戲,導演必須具備的另一個能力,就是完全吸引住演員,導演要把自己腦子裏已經形成的一個立體的人物一個一個灌輸到演員的腦海裏.這不是告訴演員某個動作怎麽做,而是完整地告訴演員所有的動作該怎麽做,怎麽做才能最恰當地表達出人物性格.”


    老院長還特地為楊銘舉了一個例子。


    比如,千萬別告訴演員:“你是一個極易生氣的人.“


    那麽演員會非常迷茫,生氣有很多種,不知哪種才是導演想要的生氣。


    而是應該告訴演員:“你是一個一生氣就會喘粗氣,一隻手會狂撓自己的頭發,另一隻手會握緊拳頭.“


    “作為導演,所有的人物性格,你應該全部都轉化為具象的動作.不然演員又會迷茫...”


    “一般,我們拍片,給演員說戲不會隻有一次.因為我們的演員未必多是經過專門的訓練.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演員也可以成為一個非常好的電影演員.隻要這個演員的智商達到普通人的標準就行.剩餘的都應該是導演的功課.”


    當老院長說到這一點時,楊銘的腦海中不禁想到了正在拍攝中的《速度與激情》。


    熊壯!


    可不就是類似的情形嘛?


    雖然他有過不少演出經驗,但都是老套過場,基本都是沒有台詞的角色。


    電影開機後,楊銘雖然也曾數次給熊壯說戲,但更多的還是靠熊壯自己領悟,以及副導演專門協助對方理解劇本。


    在這方麵,他似乎並沒有盡到導演說戲的責任。


    楊銘看到本子上記的這句話,不禁歎了一口氣,幸好熊壯還算有天賦,不然估計這部戲肯定不會如期完工。


    他頗為慶幸。


    老院長為楊銘講了很多國內數位著名導演說戲的風格,他不要求楊銘去模仿學習,而是要從中領悟,走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說戲風格。


    怎麽樣才能把戲說好,怎麽樣才能讓演員更好領悟到導演的意圖。


    “在片場說戲的時候要無數次地問自己,動機,最高任務,人物性格,情節發展,上一個鏡頭是什麽,下一個鏡頭是什麽.”


    楊銘看完本子上的最後一句話,合上本子後,他心中充滿感慨。


    同時心中也思考,他該如何走出屬於他的說戲風格。


    看來接下來的拍攝有必要嚐試一下。


    燕京。


    一個高爾夫場地。


    趙劍鋒輕輕揮杆,把球擊出後,對身邊的何星漢說道:“真沒想到尤剛竟然是從你們勝利影業走出來的!”


    聽到這句感歎,何星漢滿臉漲紅,一時說不出話來。


    他也不知該說什麽好。


    尤剛可是勝利影業的知名導演,隨著電影市場的變化,雖然對方與勝利影業沒有了合約關係,不過隻要有什麽拍攝計劃,尤剛基本都會第一時間找勝利影業合作。


    隻是這一次獲獎的《苦水》,上麵的製作單位,與勝利影業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這是一部獨立製作的影片。


    在《苦水》拿到三項金龍獎大獎,其中兩個是金龍獎份量最重的獎項,影片不少幕前幕後的故事,都被挖了出來。


    而尤剛拍攝這部影片不僅沒有獲得老東家支持,同時還差點鬧翻的往事,被媒體給翻了出來,一經報道立即轟動了整個娛樂圈。


    《苦水》剛剛獲得金龍獎,哪怕最大的風頭被楊銘搶了,但隻要掛著金龍獎最佳影片的頭銜,無論任何新聞都會引起關注。


    尤其還是這麽勁爆的內幕消息。


    “哪怕這部影片最終獲獎,但這部影片依然沒有盈利,票房虧的一塌糊塗!”何星漢嘀咕說了一句。


    他說話聲音雖然不大,但趙劍鋒還是聽的一清二楚,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如果不是因為趙家此前一直不重視娛樂圈,他壓根不想與何星漢打交道。


    小聰明是不少,但真正該精明的地方,卻又無比愚蠢。


    哪怕趙劍鋒這樣對娛樂圈並不了解的人,對金龍獎的概念,也是深知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想到這裏,他手中的球杆不禁用力打了一點,球立馬偏離了他心中想要的方向。


    趙劍鋒輕輕歎了一口,然後把球杆交給身邊人,迴到場邊的座椅上坐了下來,皺眉深思家族踏足娛樂文化產業,找何星漢合作,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


    對方作為世家子弟,明顯沒有真正做事業的內心。


    這不符合趙劍鋒的要求。


    要麽不做,要做就是最好,這才是他的追求。


    哪怕是這次家族為了迎合高層,分散一部分精力到娛樂文化產業上,他也不想敷衍了事。


    甚至,隨著他越是了解娛樂文化產業,就越覺得這個產業有著很大的錢途,絕對是朝陽產業,值得花很大的精力去經營。


    “星漢,我此前的提議怎麽樣?趙家入股勝利影業,同時會有兩家電影公司合並到勝利影業,另外肖氏在娛樂圈的產業,也會一並整合進來!”


    趙劍鋒淡淡說了一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娛樂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點心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點心亂並收藏重生之娛樂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