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王守仁的出列讓所有人都感覺意外,但李二卻不意外,一上朝他就說過這是陽林的奏報,那麽王家村出身的王守仁就絕對不會容許別人說它的不好,李二正好缺一個幫大臣們解讀陽林那篇‘南疆平苗論’的引子。【最新章節閱讀】


    “陛下,微臣以為,駙馬爺的奏報應該準許。”王守仁從陽林在王家村揚名開始就見過了許多次大場麵,倒也不會因為是在朝堂之上眾目睽睽之下就怯場。


    李二饒有興趣的迴問道:“為什麽準許呢?”


    王守仁高舉勿板欠身道:“駙馬在王家村的時候時常跟我們說,任何政治和觀念最重要的是與時俱進,不能事事都以古人為戒,朝代之所以會變,是因為人在變,人在變,那麽管理人的政策就要變,政策跟不上現實的需求變化,那麽朝代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直到最後滅亡,現在已經不是殷商周時期,也不是大漢朝了,現在是大唐,前朝的時候打仗用刀劍,現在我們可以用火藥,一年以前人們用柳枝剔牙,現在人們用牙刷牙膏來刷牙,一年以前咱們吃著粗糙的鹽巴,現在卻吃著細細美味的精鹽,大唐所有的事物都在飛快的變,所以政策也要變,咱們無需要考慮那些前朝的亡國敗政,隻需要考慮怎麽做對現在的朝廷有利,怎麽管,對今後的治理有利就行,南疆各部落的各族百姓何止百萬,如果貿然對他們展開屠殺清洗,帶來的後果是永遠的種族對立,無盡征戰,包容他們,吸納他們,應用他們,給大唐帶來的利益將遠遠大於將他們剿殺幹淨,所以。陛下應該先走出包容,吸納,應用他們的第一步。”


    王守仁所說的這段話其實就是陽林南疆平苗論的一小段,以他跟陽林密切的關係,李二當然能確定他們之間有聯係,甚至以陽林的腦子,早就想到了朝堂上的大臣們會不同意,接著王守仁的話,李二又拿陽林所匯報的實例接著將話說了下去。


    “沒錯,我大唐想要傳延萬世。就不能事事沿襲和遺補前朝的政策,因為他們的政策最終都失敗了,滅亡了,借鑒其中好的部分,靈活變通是我大唐今後施政的方針,就比如前段時間天授駙馬上奏朝廷,應該設立六部以外的第七部‘商務部’,當時所有的大臣都反對,認為這與禮製不合。朕也暫且將其擱置了,如今想來,卻是朕大錯特錯了,貞觀二年以來。全國商稅已經高達四百萬貫,是田稅的兩倍,小小的司稅司早已不敷使用,連跑堂的衙役有時候都要充當稅務官各地監督收款。可想而知遺漏之處肯定大大的存在,所有的遺漏都是朝廷的損失,商務部不設。沒有明確的商稅法,便是我大唐政治治理上的巨大遺漏,不可不察,從這點上可以看到不斷變革律法的重要性。


    再說說南疆,天授駙馬年紀雖幼,卻敢隻身前往苗人部落陣營談判,暗侍衛的奏報上說,他引著兩百親兵護衛前往湘西,半日時間不過行了十幾裏地,他的親衛是什麽樣的戰力水平,相信淮南之戰的奏報中大家都清楚看到了,以這樣的小股精銳人馬,半日才行十幾裏地,可想而知南疆道路之崎嶇,朝廷或有親曆過南疆之地的大臣,不妨可以給大臣們說說南疆的情況。”


    李二的眼光環伺大殿,果然就有幾個湘湖嶺南係的官員走了出來,七嘴八舌的講解起了南疆的情況,總體的意思是:南方與北方不同,山間濕熱,毒蟲林立,且地勢多險要,斷穀,天坑常有,沒有十足的防護措施和熟路的向導,一個正常的漢人走進去,不用別人來攻打你,你自己也會很快的殞命,吸血的螞蝗和無處不在的毒蛇猛獸自是不談,光是咬上一口就能讓人昏迷的小紅螞蟻,蜇上一下就能讓人致命的毒蜂就讓人防不勝防,在那裏,打仗是次要的,險要的環境才是最難克服的。


    帶兵打仗的最怕的就是這種環境,士兵沒有死在敵人的手上,卻死在了險惡的環境下,所以當這些人講完了南疆的環境之後,武將這邊就偃旗息鼓,再沒有人嗷嗷叫戰了。


    等那幾人描述過後,李二又接著道:“這恐怕也是陽林那小子看到了當地的實際情況後,才根據現實狀況擬定的戰略方針,一個生活著百萬苗民的南疆比完全沒有人的南疆對朝廷更有利,至少有他們在,我們可以更好的開發當地,先前孫禦史還說到要挑動苗人小部落之間的內部戰爭來消耗他們,你的眼界還不夠寬闊啊!挑動所有的苗人與南詔,交趾的大部落交戰才是大戲。


    南疆平苗論在朕看來是可行的,也是目前情況下最恰當的,但依然有一些是需要補充的,比如著眼今後的治理和加強控製的難易度,就不應該將整個湘西封給一個藍氏,湘西不是還有許多其它的苗族部落麽,給所有達到萬人以上的苗族部落都封一個土司,讓他們都能**的跟朝廷打交道,這樣就能方便日後朝廷分而控之,逐步撤除土司,建立州府。


    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它一些能夠有利於朝廷的地方,諸位愛卿可以細細商量,擬出一些方案來,咱們現在不談封不封,隻談怎麽封。”


    李二直接給接下來的議政方向定了調子,幾位吃了橘子的大佬們就好像被橘子封了嘴一樣,從頭到尾一句話也沒說,下麵品級低些的官員看大佬不出聲,武將又不願意動彈,隻得集體稱是,於是整個朝堂上開始三三兩兩的議論起來。


    日落時分,宮裏出來了一匹快馬,李二知道陽林現在很趕時間,所以派出的是八百裏加急的驛馬,比走長江繞運河的水輪船還快了一倍不止,隻消十多天就能從長安趕到嶽州,驛卒的懷裏除了揣著一些空白的聖旨,還有一封李二詢問陽林組建商務部需要設立的職司以及具體管理措施的信件。


    兩月的修養讓藍英的身體徹底好利索了,臘月是湘西苗人最喜歡的季節,這是狩獵的季節,湘西很少下雪,嶽州倒是每年都下一兩次,但一般都是在臘月末正月初的時候,他隱晦的向陽林表明現在是漢人進山的最佳時期,不僅因為天氣寒冷,沿途的山路上幾乎沒有毒蟲,清晨的寒霜也能將山間的瘴氣壓下去,不至於毒害行人。


    “藍少族長,你可知道我現在的身份是欽差,代表的是朝廷,你們部落以什麽樣的身份邀請我去你們的深山老林裏走一趟呢?”陽林手上抓著一隻信鴿,是從芙蓉園放過來的,傳來的信息基本與他所料不差,朝廷同意了分封土司允許苗人自治,但是湘西之地可不止封藍氏一個土司,凡是達到萬人以上的部落族長都封一個土司,按照人口的多少,土司的品級也有所不同,分封之後還要劃清明確的疆界,由土司全權掌握各自疆界內的大小事務,無事不得亂起爭端。


    這個分封的空檔自然是陽林故意留給李二補充的,至於朝臣們商議的什麽納貢標準,其實把李二的賞賜清單一看,那完全是賠本生意,陽林認為不用也罷。


    “身份?這彎彎道道咱們苗人不懂,你就說,你們怎麽才肯去就行,隻要你們肯去,我藍英敢保證,不讓一隻豺狼虎豹傷害了你們的性命,也不會讓你們任何一個人掉進天坑。”藍英不屬於智者型的,他隻繼承了苗人的勇武,事實上在苗族除了蠱師以外,一般人的智慧都不高,一個常年生活在深山裏的民族,你能指望他們有多高的智慧。


    “是這樣的,我們的皇帝剛剛同意了我的意見,決定封你的父親為湘西苗族的大土司,官同三品,儀同侯爵,就是跟我的官職一樣,比嶽州刺史還大,這個大土司的封爵是世襲罔替的,也就是說,等你父親老死之後,你就是大土司,你老死了之後,你兒子就是大土司,大土司絕對掌管他疆域內子民的生死,不僅不需要向朝廷納貢,發生了什麽叛亂,還可以要求朝廷出兵幫你們鎮壓,另外,土司的家屬還能免費享用大唐所有驛館的招待,去到了京城長安都有人專門管你們的吃住,就像你現在在嶽州城一樣,而你們呢,也跟我們一樣,我們這邊有叛亂的時候,你們也要出兵幫助,開放我們的商人與你們互通商貿,組織生產,如果朝廷的官員去到你們的地方,你們也要招待我們吃住,友好相待,你看這樣成嗎?”陽林用比較通俗易懂的道理解說道。


    “嗨,就是朝廷要與我們部落拜把子,交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唄,這都不需要我阿爹同意,我說了就能算,朝廷啥時候跟我們拜,是不是拜了兄弟你就去。”藍英豪爽的笑道。


    “呃,是這麽個意思吧!再等兩天吧,我這裏還得給朝廷的新兄弟們備些見麵禮物不是,到時候就勞煩你帶路了。”陽林有些朦朦的道。


    “禮物,哇哈哈哈,不用太多,那些好酒給我來幾百壇就成,還有牛肉幹,牛奶糖,小鳳凰最喜歡吃了,隻要幾百斤就夠了,精鹽你得給我多準備些,這東西煮出來的食物比我們部落裏帶著沙子的鹽巴煮出來的好吃多了,還有那個酸酸的叫醋的東西.....”


    一說起禮物,藍英就開始沒完沒了了,陽林一頭黑線的坐在甲板上聽他嘮叨,這兄弟還真不把自己當外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世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默而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默而作並收藏霸世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