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張有四個科目的成績單,數學,語文,物理,化學。每一個科目的後麵都用新式數字寫著一個大大的一百的字樣,最後的成績單評語是:李治同學四科全滿,為本校魁首,可提前學習初二年級課目。


    陽林給大唐設計的教育體係是學分製,隻要完全掌握了本年級的知識,就能學習下一階段知識,學不成的留級。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人對於神奇的新科技知識的渴望是無比強烈的,學霸也有很多,李治就是其中一個,身為皇子,他有一些李氏族學的必修科目,致使他不能像長安書院的普通學生一樣每堂課必到,但他的領悟力是驚人的,小學要學習的科目他大多隻需要看教材書本就能完全掌握,偶爾的聽一兩堂課也隻是為了印證自己所學是否正確,而長安書院初中部所教的知識就太偏離原本大唐所教授的知識了,基本屬於陽林自創的全新知識,在這一塊他卻也能保持和在小學時期同樣的學習成績,這隻能說他的天資太驚人了,要知道,長安書院初中部的一本普通教材,都是原各大書院族學的高級教師們苦心專研而不得甚解的天書。


    “治兒竟然如此聰慧?”看了一眼蓋有長安書院權威印章的成績單,李世民有些發懵的向催二凡問道。


    “啟稟陛下,暗侍衛處此前給老奴傳過消息,說晉王敏兒好學,尤其是對天授駙馬所教授的科技知識,幾乎是一觸即通,是皇家不可多得的人才,隻可惜諸事纏身,老奴還沒有時間細細查驗稟報,請陛下贖罪。”催二凡雖然是在告罪,卻也沒有真心認罰的打算,這種小事李世民又怎麽可能罰他,不過李治的消息,卻無疑是長孫離世這個大壞消息中,唯一的一個好消息。


    “既然如此,便不叫這些太醫醫治他了,朕帶他去天授駙馬府,找姬藥長老。”


    看著一臉焦急的在為李治拿脈問切的太醫,李世民就一陣心煩,要不是這些人無能,長孫皇後又如何會如此年輕就病逝,不過他去天授駙馬府可不隻是為了給李治看病,他知道天授駙馬府掌握核心技術的人就是幾位姬姓長老和幾個王家村的嫡係,他想將李治送去拜他們為師。


    長孫皇後離世,天下舉喪,駙馬府更是掛滿了白幡辦的極其隆重,姬藥長老治療李治的方法無非就是一碗迎麵而潑的清水,這要是放在太醫院,那些太醫是絕對不敢這麽治的,待得李治幽幽醒來,發現自己居然已經到了天授駙馬府,看著掛滿府中的白色招魂幡,李治的精氣神依然不高,也不去參拜李世民,隻是沉默的擦著自己的眼淚。


    “小治,你是皇子,要振作精神。”李麗質雖然也悲痛,但謹記了姬藥的叮囑,懷孕即將生產期間,切忌大喜大悲,是以,她在努力的控製著自己的情緒,看到小弟如此,也不免上前勸慰一番。


    “治自記事以來,頗得母後管教,一心向學,望學有所成之時,博母後一笑,可如今,治兒的學業還未大成,母後就已經離世,治兒學了這些還有何用?早知如此,治還不如去學醫,至少也能保得母後平安康健。”李治本想將自己手中的成績單摔到地上,卻不想此時他手中已經空空如也,發愣的尋找著的時候,李世民的大手一把抓住了他略顯稚嫩的胳膊。


    “治兒,你母後已經離世,你要振作起來。”


    “我為何要振作?我振作又有什麽用,母後會活過來嗎?是你,是你們,是你們對母後見死不救才導致她如此早亡的,你們這些眼中隻有權力沒有親情的家夥······”


    “小治,你不可在父皇麵前放肆,母後病逝,大家都不想的,難道你以為姐姐的心裏就好受了嗎?”李麗質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淚水,一下子噴湧了出來,她這一哭,倒是叫李治清醒了許多。


    “治兒說的沒錯,你們母後的死父皇有很大的責任,朕此刻早已悔不當初,可咱們畢竟是皇家,有些事情,是不得已的,希望你能體諒父皇。”


    “不得已?如今的天下還有能讓皇帝不得已的事情嗎?是你的自私,短視,害了母後,她本不應該如此早逝的,嗚嗚嗚······”


    李治終究還是個少年心性,心裏有一句說一句,此刻他已經忘記了李世民皇帝的身份,一邊指責,一邊哭道。


    “怎麽,在你看來,父皇是自私,短視的人麽?朕自私在哪裏,又短視在哪裏?你可否講個明白。”李世民並沒有生李治的氣,反而覺得自己被這個年幼的兒子指責是件有趣的事,他既然已經知道了李治的聰慧,當然想聽聽他有什麽見解。


    “你為追求一女子遠走西域而不顧朝堂就是自私,放縱大哥和二哥相爭造成禍端就是短視,大唐現在還必需要一個會征戰,懂治理的皇帝嗎?不需要,隻需要一個不瞎搞事的皇帝就成了,大哥兩次監國,都長達數年時間,大唐可有衰敗的跡象?沒有,這就已經證明就算他沒有什麽才幹,但當我大唐的皇帝已經足夠了,而你,自以為是的要在他們中間選拔一個最強的,導致兄弟相爭,血流成河,還致死母後病死,這些人都是無辜的,是你們這些喜歡搞事的人害的,你們,已經在成為大唐向前發展的絆腳石,毒瘤。”


    “轟。”


    李世民的腦袋裏就好像被巨木敲了一棍,晃的他險些站不穩,怎麽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唐的毒瘤了,他第一次的,不有自主的開始反思起來。


    李治說的對,李承乾雖然貪圖享樂,私德壞了一些,但從未幹出過害國害民的事情,貞觀朝十五年,有七八年時間是他在監國,在他手上,大唐的政治平穩向前,並沒有大的疏漏,這也得到了朝堂諸公的認可,是以,在李世民不在朝廷的日子裏,大臣們大多還是比較聽他的話的。


    至於李泰,雖然能力或個人德行上或許比李承乾強了些,但他先天不足,並非長子,又沒有得到長孫家族的支持,能夠蹦躂出來,完全是李世民的有意放縱,所以這次長安兵變,有李世民自己作的原因在裏麵,李治並沒有怪錯他,當然,要是沒有西域的事情,長安更加不可能出現李承乾掌權的局麵,也根本沒有長孫皇後被軟禁,最後導致病情惡化致死的結果,這些李治都沒有說錯,也就是說,這個惡果真的是他自己種下的。李世民想到這裏,胸腹之間一陣起伏不定,像要爆炸一般。


    “晉王快住嘴,您可別把陛下氣出個好歹來。”


    催二凡見了李世民的反應,一陣大急,忙唿喝道。李麗質也是忙指揮人將李治拉到一旁。


    “哼,我就是要說,思想上跟不上這個時代的人,必將被這個時代淘汰,過去的那些爭權奪利的手段,完全可以用不斷完善的製度來製衡,與時俱進不是一句空話,活在當下卻想坐擁萬世,才是空想······”


    李治咆哮著,卻叫李世民的大氣不再喘的那麽厲害,這一刻,他的眼睛是明亮的,原來,自己真正有才能的兒子是他,年僅十四歲的晉王李治。


    “催閣領,替朕擬旨,晉王李治,衝撞聖顏,令其在天授駙馬府閉門就學,無事不得外出,另,長孫皇後臨終前遺言,由長公主李麗質代為照看城陽,晉陽,新城公主三位年幼公主,朕準了,即日起將三位公主送入天授駙馬府,一應起居飲食由長公主李麗質代為照料。”(未完待續。)m。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世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默而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默而作並收藏霸世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