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徐弘基將手中的《公報》一抖,嘴角抽搐,幾乎於牙縫中擠出了幾個字來。
“滿紙胡言,這等公然誹謗,應天府豈能容他存在?”
但徐弘基很快就意識到,現在的應天府府尹已經不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何可剛,陳文柄那是李信的人,自然會百般包庇這些胡說八道的讀書人。徐弘基的手在顫抖,端起手邊的茶碗輕輕喝了一口,這才逐漸恢複了平靜。
他的腦子裏在飛速的權衡著,李信如此做無非是要先發製人,使自己難以翻身。但他現在所要做的卻隻是隱忍,隻要忍到了新樂郡主順利抵達南京,李信便隻能奉旨完婚,繼而交出兵權,否則便於朝廷體製不和,謀反之心昭然若揭,天下人自可共討之。
想到這些以後,徐弘基逐漸平靜下來,他將手中的公報放在桌子上,起身於房中來迴走了幾步。忽然,老管家又返了迴來,“老爺,翰林院薑曰廣求見!”
徐弘基聽了老管家的稟報之後先是一愣,在他看來薑曰廣並不應該是第一個來府中拜訪的,不過這位老公爺早就有了打算,不論是誰來府中求見,均一改不見。
“告訴他,老夫沉屙在身,不便相見,讓他迴去吧!”
“是!”
老管家領命之後退了出去。其實,徐弘基一直在等著鄭三俊和高宏圖的態度,按照以往所知,這兩個人是典型的牆頭草,李信得勢時,靠過去自不必言,但現在自己迴來了,兩個人應當也會來燒他這一灶。可是,左等右等之下,第一個前來的竟是薑曰廣。不論徐弘基宦海浮沉,見慣了風浪,心中還是或多或少的產生了一絲失落之意。
南京城中的風向,鄭、高二人的行動便是指示陰晴的標準,這二人不來見魏國公,自然是極不看好了。徐弘基也僅僅是稍有失落,畢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都是人心所不能敵的。但是,徐弘基倒想看看,自己反敗為勝那一刻,這鄭、高二人會是怎麽樣一副巴結嘴臉。
冷笑過後,徐弘基又陷入了一種巨大的憂鬱之中,讓他憂心忡忡的並非自身處境,畢竟自己聖眷在握又有著絕地反擊的把握。真正讓他擔心的是,長子徐文爵生性頑劣,又素無大誌,如果做個整日隻知道鬥雞走狗的富家子倒也快活,可是嫡長子的身份,使他天然必須承擔繼承並延續徐家功業的使命。可這不肖子如此不堪,一旦自己百年之後,誰又能保證徐家的二百年功業不會敗在此子手中?
種種念頭不斷在徐弘基的胸口裏翻騰起伏,這使得老公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窗外天色陡然變化,忽然陰沉的厲害,屋中光線瞬間隨之暗淡下來,這使得兩鬢斑白的徐弘基更顯蒼老。
《公報》罕見的刊登了,應天府的審訊供詞,其矛頭均直指小公爺徐文爵。這也難怪徐弘基暴怒不已,如果這些罪名一一落實,隻怕徐文爵不但無法繼承自己的爵位,便是想保住功名也未可知。
隨著輿論的進一步發酵,連反應最遲鈍的官員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應天府準備對小公爺徐文爵動手了。
而魏國公似乎也履行了他迴城時的說法,一直閉門養病,迴家幾日來所有求見的官員都被擋在了門外。甚至連薑曰廣這種南京清流的領袖都被拒之門外。看來魏國公要麽是韜光養晦,要麽就是束手無策。至於前後兩者揣測哪個更為可信,連百官們都覺得更偏向於後者。因為就在這個當口,《公報》上又刊登了一則消息。
這些並非徐文爵明顯的罪證,但其上所涉核心卻是讓所有人都眼紅不已的東西,那就是銀錢。這份未經證實的單子上詳細的記錄了,徐文爵自隨其父魏國公來南京的這一年多時間裏,向城中富豪官紳以借款為名索要巨額賄款,其中三五萬兩有之,七八千兩有之,更可笑的是居然還有幾十兩的欠據。
這則消息一經刊發,便又使民怨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城中的官紳們身受其苦,手中空握有欠據,卻無法要迴屬於自己的銀子。這些公開刊發的欠據在私下裏一一得到苦主證實。不過為了當事人的安全起見,《公報》使用的都是化名,但城中的富商官宦圈子本就不大,所以這份名單上都有誰,大家夥都心照不宣了。
經過統計,短短一年時間裏徐文爵索要賄款便達三十萬兩之巨,這讓城中百官一片嘩然。在巨大的民怨壓力之下,南京刑部終於會同應天府下了公文,要求魏國公長子按時到南京刑部說明問題。
雖然公文的言語間甚為客氣,甚至是讓徐文爵自己動身前往,避過了一切帶有強製性措施的字眼。但是這份公文卻讓徐文爵恐懼到了極點。
“爹!你,你救救兒子!兒子不能去坐牢啊!”
徐文爵匍跪在徐弘基的麵前,身體抖如篩糠,聲淚俱下,苦苦哀求。而魏國公徐弘基則淡然道:“種下的惡因總要化解,你這就去南京刑部交代清楚一切問題,該還的錢,可以告訴他們一厘都不會少,隻是需要些時間籌措,其餘那些汙蔑大可駁斥便是!”
“爹?”
徐文爵萬沒想到自家父親會讓他深入虎口,那樣豈會又自己的好果子吃、萬一動了大刑,自己可沒有把握能熬過去。魏國公徐弘基仿佛看出了兒子的顧慮,便交代道:“去吧!他們不敢太過為難你!”
這句話從徐弘基口中緩緩吐出,徐文爵知道自己這一迴是躲不過去了。同時,他又有些暗恨父親的狠心,怎麽就忍心看著自己身陷虎口?盡管心中不滿,出於多年來對父親的敬畏,徐文爵隻好收住了哭聲,除了無比幽怨的看了父親一眼之外,便再無一言,垂頭喪氣的退了出去。
這時老管家實在心有不忍,便出言勸道:“老爺!小公爺知道錯了,老仆擔心那些人會對小公爺不利……”
徐弘基歎了口氣:“都說虎毒尚且不食子,老夫難道就忍心嗎?但你也看到那個不肖子的德行,不磨礪一番,隻怕便要就此費了。”
老管家似乎明白了,“老爺的意思是……借著這個機會使小公爺……”
“正是此理!這是最後的希望了,隻盼能夠有效!”徐弘基眼望屏風,目光似乎可以穿透屏風,能夠直達房門之外。
“可,可萬一那些人對小公爺動粗該如何?畢竟小公爺腿上未愈……”
“顧及不了這許多了,你不知道城中沸騰之輿論,如果這個不肖子再躲著不見人,不出來給大家一個交代,問題將更加嚴重。”
徐弘基的話使老管家沉默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麽,幹癟的嘴巴噏動了一下,終究什麽都沒說出口。隻有胸腹之中似乎傳來了一聲沉重的歎息。
……
“徐文爵已經去了刑部?太好了!”
朱運才聽了陳文柄的話以後,終於抑製不住興奮擊掌而慶。這說明他連日來的工作終於有了迴報,隻要徐文爵敢到案,他就有把握讓這廝將所有需要的一切都交代出來。
不過陳文柄卻瞅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鎮虜侯說了,這次的審訊由鄭三俊和高宏圖與朱繼祚負責!”
朱運才聞言之後好像被草蜂蜇了一般,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甚?沒我的份?那些老頭子整日裏隻會勾心鬥角,如何能擔下此案?”
陳文柄似乎早就料到朱運才會有此一問,想也不想迴答道:“鎮虜侯說了,徐小公爺畢竟身份不同,你那一套拷掠的法子,隻怕不適用,所以隻能讓那些老家夥們負責了。再說了,不就是羅織罪名嗎?陳某相信幾位尚書雖不精此道當也無問題。”
朱運才抓耳撓腮,聲音忿忿,“怎麽會沒問題?問題大了。這刑名一道,若無積年經驗,所炮製出來的供詞必然錯漏百出,不值一駁。到那時,耽誤了鎮虜侯的大事,便悔之晚矣。”
陳文柄很少見到朱運才有如此失態的表現,不禁笑道:“看你急的,鎮虜侯說了,你審下來的嫌犯,非死既慘,能剩個囫圇身子的百中無一。如果是這樣,反而會更加麻煩,所以啊,也是沒辦法的法子。除了幾位尚書,便再沒有人有足夠的能力來審訊此案。”說道這裏,陳文柄咳嗽了一聲,似乎是有些尷尬。“陳某不善此道,你也是知道的,好在幾位尚書威望資曆無人能及,想來也不會有人對他們的斷案結果,提出異議!”
“不就是不能拷掠人犯嗎?難道鎮虜侯以為我朱運才僅僅會拷掠人犯才能得到供詞嗎?也太小看人了!”
陳文柄驚訝道:“難道朱兄不拷掠也能?”
“自然可以!再說,兩位尚書又怎能知道,此案的重點在何處?主謀可以保證,隻要鎮虜侯將徐文爵交給我,三日之內,不,一日之內必然會審出想要的結果,並還給他一個囫圇的徐文爵!”
“滿紙胡言,這等公然誹謗,應天府豈能容他存在?”
但徐弘基很快就意識到,現在的應天府府尹已經不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何可剛,陳文柄那是李信的人,自然會百般包庇這些胡說八道的讀書人。徐弘基的手在顫抖,端起手邊的茶碗輕輕喝了一口,這才逐漸恢複了平靜。
他的腦子裏在飛速的權衡著,李信如此做無非是要先發製人,使自己難以翻身。但他現在所要做的卻隻是隱忍,隻要忍到了新樂郡主順利抵達南京,李信便隻能奉旨完婚,繼而交出兵權,否則便於朝廷體製不和,謀反之心昭然若揭,天下人自可共討之。
想到這些以後,徐弘基逐漸平靜下來,他將手中的公報放在桌子上,起身於房中來迴走了幾步。忽然,老管家又返了迴來,“老爺,翰林院薑曰廣求見!”
徐弘基聽了老管家的稟報之後先是一愣,在他看來薑曰廣並不應該是第一個來府中拜訪的,不過這位老公爺早就有了打算,不論是誰來府中求見,均一改不見。
“告訴他,老夫沉屙在身,不便相見,讓他迴去吧!”
“是!”
老管家領命之後退了出去。其實,徐弘基一直在等著鄭三俊和高宏圖的態度,按照以往所知,這兩個人是典型的牆頭草,李信得勢時,靠過去自不必言,但現在自己迴來了,兩個人應當也會來燒他這一灶。可是,左等右等之下,第一個前來的竟是薑曰廣。不論徐弘基宦海浮沉,見慣了風浪,心中還是或多或少的產生了一絲失落之意。
南京城中的風向,鄭、高二人的行動便是指示陰晴的標準,這二人不來見魏國公,自然是極不看好了。徐弘基也僅僅是稍有失落,畢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都是人心所不能敵的。但是,徐弘基倒想看看,自己反敗為勝那一刻,這鄭、高二人會是怎麽樣一副巴結嘴臉。
冷笑過後,徐弘基又陷入了一種巨大的憂鬱之中,讓他憂心忡忡的並非自身處境,畢竟自己聖眷在握又有著絕地反擊的把握。真正讓他擔心的是,長子徐文爵生性頑劣,又素無大誌,如果做個整日隻知道鬥雞走狗的富家子倒也快活,可是嫡長子的身份,使他天然必須承擔繼承並延續徐家功業的使命。可這不肖子如此不堪,一旦自己百年之後,誰又能保證徐家的二百年功業不會敗在此子手中?
種種念頭不斷在徐弘基的胸口裏翻騰起伏,這使得老公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窗外天色陡然變化,忽然陰沉的厲害,屋中光線瞬間隨之暗淡下來,這使得兩鬢斑白的徐弘基更顯蒼老。
《公報》罕見的刊登了,應天府的審訊供詞,其矛頭均直指小公爺徐文爵。這也難怪徐弘基暴怒不已,如果這些罪名一一落實,隻怕徐文爵不但無法繼承自己的爵位,便是想保住功名也未可知。
隨著輿論的進一步發酵,連反應最遲鈍的官員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應天府準備對小公爺徐文爵動手了。
而魏國公似乎也履行了他迴城時的說法,一直閉門養病,迴家幾日來所有求見的官員都被擋在了門外。甚至連薑曰廣這種南京清流的領袖都被拒之門外。看來魏國公要麽是韜光養晦,要麽就是束手無策。至於前後兩者揣測哪個更為可信,連百官們都覺得更偏向於後者。因為就在這個當口,《公報》上又刊登了一則消息。
這些並非徐文爵明顯的罪證,但其上所涉核心卻是讓所有人都眼紅不已的東西,那就是銀錢。這份未經證實的單子上詳細的記錄了,徐文爵自隨其父魏國公來南京的這一年多時間裏,向城中富豪官紳以借款為名索要巨額賄款,其中三五萬兩有之,七八千兩有之,更可笑的是居然還有幾十兩的欠據。
這則消息一經刊發,便又使民怨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城中的官紳們身受其苦,手中空握有欠據,卻無法要迴屬於自己的銀子。這些公開刊發的欠據在私下裏一一得到苦主證實。不過為了當事人的安全起見,《公報》使用的都是化名,但城中的富商官宦圈子本就不大,所以這份名單上都有誰,大家夥都心照不宣了。
經過統計,短短一年時間裏徐文爵索要賄款便達三十萬兩之巨,這讓城中百官一片嘩然。在巨大的民怨壓力之下,南京刑部終於會同應天府下了公文,要求魏國公長子按時到南京刑部說明問題。
雖然公文的言語間甚為客氣,甚至是讓徐文爵自己動身前往,避過了一切帶有強製性措施的字眼。但是這份公文卻讓徐文爵恐懼到了極點。
“爹!你,你救救兒子!兒子不能去坐牢啊!”
徐文爵匍跪在徐弘基的麵前,身體抖如篩糠,聲淚俱下,苦苦哀求。而魏國公徐弘基則淡然道:“種下的惡因總要化解,你這就去南京刑部交代清楚一切問題,該還的錢,可以告訴他們一厘都不會少,隻是需要些時間籌措,其餘那些汙蔑大可駁斥便是!”
“爹?”
徐文爵萬沒想到自家父親會讓他深入虎口,那樣豈會又自己的好果子吃、萬一動了大刑,自己可沒有把握能熬過去。魏國公徐弘基仿佛看出了兒子的顧慮,便交代道:“去吧!他們不敢太過為難你!”
這句話從徐弘基口中緩緩吐出,徐文爵知道自己這一迴是躲不過去了。同時,他又有些暗恨父親的狠心,怎麽就忍心看著自己身陷虎口?盡管心中不滿,出於多年來對父親的敬畏,徐文爵隻好收住了哭聲,除了無比幽怨的看了父親一眼之外,便再無一言,垂頭喪氣的退了出去。
這時老管家實在心有不忍,便出言勸道:“老爺!小公爺知道錯了,老仆擔心那些人會對小公爺不利……”
徐弘基歎了口氣:“都說虎毒尚且不食子,老夫難道就忍心嗎?但你也看到那個不肖子的德行,不磨礪一番,隻怕便要就此費了。”
老管家似乎明白了,“老爺的意思是……借著這個機會使小公爺……”
“正是此理!這是最後的希望了,隻盼能夠有效!”徐弘基眼望屏風,目光似乎可以穿透屏風,能夠直達房門之外。
“可,可萬一那些人對小公爺動粗該如何?畢竟小公爺腿上未愈……”
“顧及不了這許多了,你不知道城中沸騰之輿論,如果這個不肖子再躲著不見人,不出來給大家一個交代,問題將更加嚴重。”
徐弘基的話使老管家沉默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麽,幹癟的嘴巴噏動了一下,終究什麽都沒說出口。隻有胸腹之中似乎傳來了一聲沉重的歎息。
……
“徐文爵已經去了刑部?太好了!”
朱運才聽了陳文柄的話以後,終於抑製不住興奮擊掌而慶。這說明他連日來的工作終於有了迴報,隻要徐文爵敢到案,他就有把握讓這廝將所有需要的一切都交代出來。
不過陳文柄卻瞅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鎮虜侯說了,這次的審訊由鄭三俊和高宏圖與朱繼祚負責!”
朱運才聞言之後好像被草蜂蜇了一般,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甚?沒我的份?那些老頭子整日裏隻會勾心鬥角,如何能擔下此案?”
陳文柄似乎早就料到朱運才會有此一問,想也不想迴答道:“鎮虜侯說了,徐小公爺畢竟身份不同,你那一套拷掠的法子,隻怕不適用,所以隻能讓那些老家夥們負責了。再說了,不就是羅織罪名嗎?陳某相信幾位尚書雖不精此道當也無問題。”
朱運才抓耳撓腮,聲音忿忿,“怎麽會沒問題?問題大了。這刑名一道,若無積年經驗,所炮製出來的供詞必然錯漏百出,不值一駁。到那時,耽誤了鎮虜侯的大事,便悔之晚矣。”
陳文柄很少見到朱運才有如此失態的表現,不禁笑道:“看你急的,鎮虜侯說了,你審下來的嫌犯,非死既慘,能剩個囫圇身子的百中無一。如果是這樣,反而會更加麻煩,所以啊,也是沒辦法的法子。除了幾位尚書,便再沒有人有足夠的能力來審訊此案。”說道這裏,陳文柄咳嗽了一聲,似乎是有些尷尬。“陳某不善此道,你也是知道的,好在幾位尚書威望資曆無人能及,想來也不會有人對他們的斷案結果,提出異議!”
“不就是不能拷掠人犯嗎?難道鎮虜侯以為我朱運才僅僅會拷掠人犯才能得到供詞嗎?也太小看人了!”
陳文柄驚訝道:“難道朱兄不拷掠也能?”
“自然可以!再說,兩位尚書又怎能知道,此案的重點在何處?主謀可以保證,隻要鎮虜侯將徐文爵交給我,三日之內,不,一日之內必然會審出想要的結果,並還給他一個囫圇的徐文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