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禎雖然極是瞧不起這些丘八武夫,可畢竟身在矮簷之下,不敢全然將情緒表露出來,隻好緊盯著李雙財質問了一句:“你,你想作甚?”
李雙財嘿嘿一笑:“府尊是貴客,自然要好生招待,請隨小人來吧!”
看著麵前形容猥瑣一連壞笑的李雙財,吳禎的心裏不由得打起鼓來,這廝莫不是在打著什麽壞主意吧?顧及官身體麵,生怕這些丘八們搞些幺蛾子,心中想著,正自斟酌如何拒絕,卻不料李雙財已經一把攥緊了他的胳膊,強自將他拉了出去。
眼見木已成舟,暗道這丘八武夫隻怕聽不得婉拒,若是以往他已經忍無可忍,暴起責難。可眼下為了張閣老交代的任務,隻好忍氣吞聲,勉從現實,口中不停的說道:“將軍慢來,慢來,我自會隨你去!”
李雙財口中發笑,語氣亦客氣的緊,隻這內容讓吳禎哭笑不得:“府尊莫要誑俺,俺若鬆了手,你就勢溜了……”
“你快鬆手,本官言出必踐,不走就是!”
隻是奈何吳禎如何指天發誓,李雙財都不相信,一路上拽著他的袖子,在軍營中東拐西拐來到一處偏帳,人還未及早有軍卒將棉簾掀開,迎候兩人入內。吳禎前腳踏進了帳中,隻覺熱氣撲臉,酒肉香氣立時就充斥滿鼻腔。心中鬆了一口氣,原來這些丘八果然是備好了酒肉,要款待自己。雖然是與這些武夫同桌共飲,但一想到隻要能對完成張閣老交代的任務,就算折節下交又有何妨?
吳禎本不是嬌情之人,雖然脾氣有些暴躁偏狹,可終究脫不掉直率爽快的影子,於是哈哈大笑一陣便欣然應邀入座。
李信匆忙離去之後並沒有閑著,派出去調查陳家兄弟一案的斥候已經迴來複命,他心有記掛自然不便再與那吳禎扯閑篇兒。至於,他所言欲使張方嚴推遲進入南京的想法也是謀劃的第一步,盡量晚的與南京眾官員接觸,這樣便可以撇開他們從容進行外圍布置,等事情有了眉目之後再進京也是不遲。
“稟侯爺,當地百姓對陳家的事好像都十分忌諱,絕大多數都閉口不談。小人尋訪不下百人,隻有一兩個模模糊糊的說了幾句,不知對侯爺有沒有用!”這些斥候都是剛進入南直隸地界時收攏的精壯難民,歸李雙財統領。由於方言口音與應天府比較接近,便承擔了打探消息的任務。
隻是這斥候也真是囉嗦,盡撿些不相幹的話鋪墊個沒完沒了,李信直接將他打斷,讓他說正題。那斥候這才一五一十的說了他打聽來的消息。
原來這應天附近有將近三成的土地並不種糧食,而是隻種棉花。這些棉田絕大多數又都屬於大布商陳乃金,佃戶們種出棉花,再交由散布於各個村落的小作坊織成棉布,等入冬匯總之後,陳家將其整體發賣,所得其利不計其數。
李信點點頭,默不作聲的靜靜聽著。
“關於陳家的名聲,小人也是奇怪。但凡地方大地主,百姓必然咒罵的多,誇讚的少。這應天百姓卻正好相反,雖然在說起陳乃金通匪案件時不肯說話。可問起他的為人,又連連誇陳老爺是多少年難得一遇的大善人。”
那斥候講到這裏忽然猛拍了一下腦門,“對了,還有!這些棉田的佃戶們已經接到了官府敕令,明年開始嚴禁種植棉花,而改種水稻。小人也奇怪,就算陳家敗了,可他家留下的諾大產業若全盤接手,每年也得日進鬥金,這些官老爺們的想法可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小人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官府敕令?是應天府下的,還是南直隸部署下的?”
“迴侯爺話,小人就在這龍潭縣附近,多數人都說是龍潭縣縣太老爺下的敕令。”
李信撿重要的幾個點又詢問了幾句,見再也問不出什麽,於是就打發那斥候出去,等帳中隻剩下他一人時,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看來龍潭縣縣令陳某也是知道內情的,倒忽略了這個重要人物。李信也不客氣,當即就派了自己的親兵進城傳令。
龍潭縣陳縣令本與李信互不統屬,就算駁迴了李信的所為鈞令也無不可。但陳縣令也許是天生膽小,忙完了手中公事便於次日一早出城趕往城外的三衛軍大營。到現在為止,他對這位鎮虜侯可謂是又懼怕,且歎服。此人果然治軍有方,說與地方秋毫無犯便言出必踐,所有三衛軍的軍卒就連百姓們的一針一線也未曾拿過。陳縣令得了本縣皂隸的迴報的消息後,亦曾不自覺的嗟歎,大明朝裏這種帶兵的將軍,百中無一,萬中無一。
可是剛進了中軍帳,他就發現自己將今日來此的目的想簡單了,李信麵沉思水沒有半分笑模樣,甚至連座位也都欠奉,擺明了有問罪的趨勢,便後悔不該輕易的趕來,可既然木已成舟,說什麽都晚了,隻好捏著鼻子忍下。
李信也不與之寒暄,直接提及縣府所下棉田改種稻田的敕令由何而來。陳縣令聽聞鎮虜侯叫自己來就是問這點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又轟然落地,這自然是根據奉天府的公文下達的,至於其中內情他實在是不知道。
對陳縣令的迴答,李信大失所望,不過看他眼睛隻瞄著腳麵,不敢與之對視,隻怕所言之中也當有不盡不實之處。李信想要強問幾句,忽然中軍帳外傳來真真喧嘩,他當即就聽了出來,這其中時高時低的是揚州知府吳禎的聲音。
片刻功夫,中軍帳木門被人從外麵一把推開,立時便有個醉漢衝了進來。卻見這醉漢打著赤膊,臉上胸膛上則是龍飛鳳舞不知什麽圖案的墨跡。李信剛想著左右將這醉漢插出去醒酒,卻一眼從他含混的聲音裏辨認出,這人竟然就是揚州知府吳禎。
吳禎腳下踉蹌,指著李信的鼻子跳腳大罵,說他欺人太甚,竟然如此辱及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幾句話沒說完,腳下又是一陣踉蹌,竟直直的摔了個狗啃屎。隻見他掙紮了幾下沒起來,眨眼的功夫便鼾聲如雷,竟是已經睡著了!
見到吳禎這幅模樣,李信差點沒忍住就笑出聲來,心道這肯定是李雙財的傑作,又見陳縣令一副驚恐模樣,便強自忍住了,衝他幹笑了幾聲,“營中人惡作劇讓縣尊見笑了……”
沒等李信的話說完,這陳縣令便知趣的告辭:“如果鎮虜侯沒有其他吩咐,下官就先行告辭……”
“慢著!”陳縣令本已經舉步快速走向門口,聽到李信喚他,不由得一陣顫栗,迴過身來問李信還有何見教。
“今日,今日縣尊權且當什麽都沒見過……”聽到李信隻為此事便又如釋重負,連不迭的保證了一番,逃也似的奔出了中軍帳,不知為何他對這位鎮虜侯也著受不清道不明的懼意。
李信不知道這陳縣令是否認出了眼前之人就是吳禎,若將此事傳揚出去,隻怕會辱了吳禎的官聲,弄不好被人參劾有失體統,連官都得丟掉。他相信有了自己的警告,陳縣令就算認出了吳禎,也必不敢輕易說出去。
親兵們將寧酊大醉的吳禎抬了出去,李信命他們將其搭理幹淨,又暗想但願他明日一早醒來將這些事都望的一幹二淨才好。同時又覺得李雙財這迴做的有些過火,便將他叫來劈頭蓋臉的痛罵了一頓。
李雙財卻腆著臉笑道:“今日來的就不是張方嚴那,否則丟醜的就是那老兒。小人這麽做就是為大家夥為侯爺出一口惡氣,至於觸犯了軍紀要殺要剮,請侯爺不要手軟。”
李信見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不由得想笑,但又馬上板起了臉,斥道:“營中隨意飲酒,已經觸犯軍法,自去軍法處領罰吧!”
李雙財痛快的答應了一聲,退到中軍帳門口,昂頭闊步而去,竟好像剛剛贏了一局的鬥雞。
孫鉁已經返迴南京坐鎮,他的貼身幕僚荊鳳吾急吼吼的又趕了來,竟似有重大消息一般,喘息未定就急著說話。
“魏國公調集後軍在南京城外集結,說是,說是要操演。孫部堂派了小人來與侯爺示警,要小心此人,說他油鹽不進,隻怕難以爭取。”
李信冷笑,他隻怕有人在暗中做手腳使詐,若行在明處他反而不怕。於是他又讓荊鳳吾迴去轉告孫鉁,毋須大驚小怪,隻嚴密監視內外動向即刻。
“小人米琰,求見鎮虜侯!”
聲音自中軍帳外傳來,李信頓時一驚,米琰由於有傷,一直滯留在張方嚴的總督行轅中。自從鳳陽之後雙方鬧翻,米琰和李達等人也就被張方嚴變相軟禁起來……
話音方落,隻見米琰中氣十足,推開中軍帳門,一挑棉門簾,便閃身進入了中軍帳內。隻聽米琰朗聲道:“小人聽說鎮虜侯遇到一樁大案,專程迴來隻為解惑!”
李雙財嘿嘿一笑:“府尊是貴客,自然要好生招待,請隨小人來吧!”
看著麵前形容猥瑣一連壞笑的李雙財,吳禎的心裏不由得打起鼓來,這廝莫不是在打著什麽壞主意吧?顧及官身體麵,生怕這些丘八們搞些幺蛾子,心中想著,正自斟酌如何拒絕,卻不料李雙財已經一把攥緊了他的胳膊,強自將他拉了出去。
眼見木已成舟,暗道這丘八武夫隻怕聽不得婉拒,若是以往他已經忍無可忍,暴起責難。可眼下為了張閣老交代的任務,隻好忍氣吞聲,勉從現實,口中不停的說道:“將軍慢來,慢來,我自會隨你去!”
李雙財口中發笑,語氣亦客氣的緊,隻這內容讓吳禎哭笑不得:“府尊莫要誑俺,俺若鬆了手,你就勢溜了……”
“你快鬆手,本官言出必踐,不走就是!”
隻是奈何吳禎如何指天發誓,李雙財都不相信,一路上拽著他的袖子,在軍營中東拐西拐來到一處偏帳,人還未及早有軍卒將棉簾掀開,迎候兩人入內。吳禎前腳踏進了帳中,隻覺熱氣撲臉,酒肉香氣立時就充斥滿鼻腔。心中鬆了一口氣,原來這些丘八果然是備好了酒肉,要款待自己。雖然是與這些武夫同桌共飲,但一想到隻要能對完成張閣老交代的任務,就算折節下交又有何妨?
吳禎本不是嬌情之人,雖然脾氣有些暴躁偏狹,可終究脫不掉直率爽快的影子,於是哈哈大笑一陣便欣然應邀入座。
李信匆忙離去之後並沒有閑著,派出去調查陳家兄弟一案的斥候已經迴來複命,他心有記掛自然不便再與那吳禎扯閑篇兒。至於,他所言欲使張方嚴推遲進入南京的想法也是謀劃的第一步,盡量晚的與南京眾官員接觸,這樣便可以撇開他們從容進行外圍布置,等事情有了眉目之後再進京也是不遲。
“稟侯爺,當地百姓對陳家的事好像都十分忌諱,絕大多數都閉口不談。小人尋訪不下百人,隻有一兩個模模糊糊的說了幾句,不知對侯爺有沒有用!”這些斥候都是剛進入南直隸地界時收攏的精壯難民,歸李雙財統領。由於方言口音與應天府比較接近,便承擔了打探消息的任務。
隻是這斥候也真是囉嗦,盡撿些不相幹的話鋪墊個沒完沒了,李信直接將他打斷,讓他說正題。那斥候這才一五一十的說了他打聽來的消息。
原來這應天附近有將近三成的土地並不種糧食,而是隻種棉花。這些棉田絕大多數又都屬於大布商陳乃金,佃戶們種出棉花,再交由散布於各個村落的小作坊織成棉布,等入冬匯總之後,陳家將其整體發賣,所得其利不計其數。
李信點點頭,默不作聲的靜靜聽著。
“關於陳家的名聲,小人也是奇怪。但凡地方大地主,百姓必然咒罵的多,誇讚的少。這應天百姓卻正好相反,雖然在說起陳乃金通匪案件時不肯說話。可問起他的為人,又連連誇陳老爺是多少年難得一遇的大善人。”
那斥候講到這裏忽然猛拍了一下腦門,“對了,還有!這些棉田的佃戶們已經接到了官府敕令,明年開始嚴禁種植棉花,而改種水稻。小人也奇怪,就算陳家敗了,可他家留下的諾大產業若全盤接手,每年也得日進鬥金,這些官老爺們的想法可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小人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官府敕令?是應天府下的,還是南直隸部署下的?”
“迴侯爺話,小人就在這龍潭縣附近,多數人都說是龍潭縣縣太老爺下的敕令。”
李信撿重要的幾個點又詢問了幾句,見再也問不出什麽,於是就打發那斥候出去,等帳中隻剩下他一人時,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看來龍潭縣縣令陳某也是知道內情的,倒忽略了這個重要人物。李信也不客氣,當即就派了自己的親兵進城傳令。
龍潭縣陳縣令本與李信互不統屬,就算駁迴了李信的所為鈞令也無不可。但陳縣令也許是天生膽小,忙完了手中公事便於次日一早出城趕往城外的三衛軍大營。到現在為止,他對這位鎮虜侯可謂是又懼怕,且歎服。此人果然治軍有方,說與地方秋毫無犯便言出必踐,所有三衛軍的軍卒就連百姓們的一針一線也未曾拿過。陳縣令得了本縣皂隸的迴報的消息後,亦曾不自覺的嗟歎,大明朝裏這種帶兵的將軍,百中無一,萬中無一。
可是剛進了中軍帳,他就發現自己將今日來此的目的想簡單了,李信麵沉思水沒有半分笑模樣,甚至連座位也都欠奉,擺明了有問罪的趨勢,便後悔不該輕易的趕來,可既然木已成舟,說什麽都晚了,隻好捏著鼻子忍下。
李信也不與之寒暄,直接提及縣府所下棉田改種稻田的敕令由何而來。陳縣令聽聞鎮虜侯叫自己來就是問這點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又轟然落地,這自然是根據奉天府的公文下達的,至於其中內情他實在是不知道。
對陳縣令的迴答,李信大失所望,不過看他眼睛隻瞄著腳麵,不敢與之對視,隻怕所言之中也當有不盡不實之處。李信想要強問幾句,忽然中軍帳外傳來真真喧嘩,他當即就聽了出來,這其中時高時低的是揚州知府吳禎的聲音。
片刻功夫,中軍帳木門被人從外麵一把推開,立時便有個醉漢衝了進來。卻見這醉漢打著赤膊,臉上胸膛上則是龍飛鳳舞不知什麽圖案的墨跡。李信剛想著左右將這醉漢插出去醒酒,卻一眼從他含混的聲音裏辨認出,這人竟然就是揚州知府吳禎。
吳禎腳下踉蹌,指著李信的鼻子跳腳大罵,說他欺人太甚,竟然如此辱及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幾句話沒說完,腳下又是一陣踉蹌,竟直直的摔了個狗啃屎。隻見他掙紮了幾下沒起來,眨眼的功夫便鼾聲如雷,竟是已經睡著了!
見到吳禎這幅模樣,李信差點沒忍住就笑出聲來,心道這肯定是李雙財的傑作,又見陳縣令一副驚恐模樣,便強自忍住了,衝他幹笑了幾聲,“營中人惡作劇讓縣尊見笑了……”
沒等李信的話說完,這陳縣令便知趣的告辭:“如果鎮虜侯沒有其他吩咐,下官就先行告辭……”
“慢著!”陳縣令本已經舉步快速走向門口,聽到李信喚他,不由得一陣顫栗,迴過身來問李信還有何見教。
“今日,今日縣尊權且當什麽都沒見過……”聽到李信隻為此事便又如釋重負,連不迭的保證了一番,逃也似的奔出了中軍帳,不知為何他對這位鎮虜侯也著受不清道不明的懼意。
李信不知道這陳縣令是否認出了眼前之人就是吳禎,若將此事傳揚出去,隻怕會辱了吳禎的官聲,弄不好被人參劾有失體統,連官都得丟掉。他相信有了自己的警告,陳縣令就算認出了吳禎,也必不敢輕易說出去。
親兵們將寧酊大醉的吳禎抬了出去,李信命他們將其搭理幹淨,又暗想但願他明日一早醒來將這些事都望的一幹二淨才好。同時又覺得李雙財這迴做的有些過火,便將他叫來劈頭蓋臉的痛罵了一頓。
李雙財卻腆著臉笑道:“今日來的就不是張方嚴那,否則丟醜的就是那老兒。小人這麽做就是為大家夥為侯爺出一口惡氣,至於觸犯了軍紀要殺要剮,請侯爺不要手軟。”
李信見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不由得想笑,但又馬上板起了臉,斥道:“營中隨意飲酒,已經觸犯軍法,自去軍法處領罰吧!”
李雙財痛快的答應了一聲,退到中軍帳門口,昂頭闊步而去,竟好像剛剛贏了一局的鬥雞。
孫鉁已經返迴南京坐鎮,他的貼身幕僚荊鳳吾急吼吼的又趕了來,竟似有重大消息一般,喘息未定就急著說話。
“魏國公調集後軍在南京城外集結,說是,說是要操演。孫部堂派了小人來與侯爺示警,要小心此人,說他油鹽不進,隻怕難以爭取。”
李信冷笑,他隻怕有人在暗中做手腳使詐,若行在明處他反而不怕。於是他又讓荊鳳吾迴去轉告孫鉁,毋須大驚小怪,隻嚴密監視內外動向即刻。
“小人米琰,求見鎮虜侯!”
聲音自中軍帳外傳來,李信頓時一驚,米琰由於有傷,一直滯留在張方嚴的總督行轅中。自從鳳陽之後雙方鬧翻,米琰和李達等人也就被張方嚴變相軟禁起來……
話音方落,隻見米琰中氣十足,推開中軍帳門,一挑棉門簾,便閃身進入了中軍帳內。隻聽米琰朗聲道:“小人聽說鎮虜侯遇到一樁大案,專程迴來隻為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