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號角聲在黑夜中反複迴蕩,李信瞳仁猛然收縮,清軍的左右兩翼竟然開始收縮,並如脫韁野馬一般開始衝擊被圍困的明軍。
“時機倒也!陸九何在?”
李信目光一攏,轉向山坡上跟在自己身旁的眾人。
“陸九在!”
“令你率本隊騎兵攻擊韃子左翼後路!”
“張石頭何在?”
“末將在!”
“令你率本隊火槍兵攻擊韃子左翼側後方!”
兩個人得了令踏著大步離開。盞茶功夫,陸九的騎兵便衝到了韃子左翼後方。清軍將領既然下令攻擊便是做好了明軍突施襲擊的準備,迎接陸九的是一陣鋪天蓋地的箭雨,但好在他們身上穿的是鱗片劄甲,韃子羽箭穿透劄甲以後大部分的力道都已經被卸去,不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陸九的騎兵是不會騎射的,他們隻有靠戰馬的速度形成強大的衝擊力,來衝擊敵人軍陣,以此徹底打亂軍陣陣型。所以,這一戰,沒有任何巧可以取,他隻能堂堂正正的向前衝擊。馬蹄爆響,北風唿號,隨著馬速的提升都在耳畔變得模糊,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韃子!
與此同時,張石頭的火槍隊也在快速向前奔跑,他必須在韃子做好準備之前到達既定位置,然後列隊整隊,最後進行射擊!這個任務對他和火槍隊來說並不容易,由於他們到現在也沒學會如何列隊前進,所以向前進的時候,火槍隊是沒有任何陣型可言的,一團人 一群人亂哄哄的向前衝鋒。
但是陸九的騎兵會張石頭提供足夠的準備時間,當時代所有的人重視騎兵衝擊要遠勝於步兵,清軍將領自然也分得清“輕重緩急”!自然將準備應付偷襲明軍的絕大部分兵力用於對抗陸九的300騎兵。
清軍左翼的壓力也由此而逐漸增加,他們既要配合右翼攻擊被圍困的明軍,又要分心對付衝擊而來的明軍騎兵,不遠處還有一堆數百人的步兵正逐漸靠近。但清軍甲兵絲毫不見混亂,可見其將領的高明之處,以及士兵素質之高。
騎兵們在陸九一聲唿喝之下,紛紛將手中雁翎刀伸出平舉,借著戰馬的極速劃出三百道讓人膽寒的寒光。終於,戰馬壯碩的身軀一頭撞進了韃子軍陣之中,這夥韃子甲兵均為步兵,顯然他們此番都沒有應對騎兵做準備,隨身攜帶的除了弓箭便是馬刀。但仍舊沒有任何畏懼的站在原地等待騎兵的衝鋒。
騎兵之所以可怕,便是在進入極速之後對步兵的衝擊,這種打擊對冷兵器時代的陣型是致命的。雖然陸九的騎兵是並不適合做衝擊之用的輕騎,但數百匹戰馬的聲勢依然如排山倒海,衝進了韃子軍陣之中。
戰馬的速度在逐漸減慢,所過之處殘肢斷臂,鮮血橫飛,更有折斷了馬腿撲倒於地的戰馬。對於這些,陸九都來不及去看,因為他唯一的目標便是透陣而過,像爬犁一樣,在韃子軍陣中犁過。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張石頭目測著與韃子的距離,到了二十步的距離上他仍舊沒有停下整隊的打算,因為他十分清楚,對火槍兵而言足夠近的距離才是致勝的關鍵所在。但是韃子豈會眼睜睜看著他們如此輕易的靠近,又是一陣冰雹一般的箭雨用半空中落下。
每一輪箭雨總有幾個火槍兵倒下,每倒下一名火槍兵,張石頭的心都抽搐一下,這都是他從高陽帶出來的本土鄉親,倒下了就意味著他們從今後便要長眠於此。
十五步,張石頭終於下令停止前進,全部列隊,整隊。亂哄哄的一群人,開始展開,逐漸排成三列橫隊。
對麵的韃子則看傻了眼,原本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明軍步兵的衝擊,誰知道眼看就衝過來,這些家夥竟然在陣前耍起了花樣。這些韃子兵並沒有和火槍兵交過手,所以對於火槍兵的這種陣型十分陌生。
佐領下令不許他們衝擊,他們也樂得看起了熱鬧。可隨著三列橫隊逐漸成型,明軍端起了從背上卸下的火槍,他們開始感到了死亡的威脅。
直到火繩被點燃,被一雙雙粗糙的大手熟練的壓到火繩夾子上時,他們猜明白這夥明軍究竟要幹嘛。為時已晚,隨著一聲尖厲的鳴笛之聲,數百杆火槍轟然射擊,強烈的爆響不亞於一門大炮的威勢。
百顆彈丸迎著北風唿嘯砸向韃子,緊接著又是一輪齊射,一連三輪之後,戰場上出現了短暫的停頓,張石頭正指揮著火槍兵們熟練的裝彈。
十五步的距離,三百杆火槍,幾十個韃子中彈倒地,雖然人數不多,但對士氣造成的衝擊是不可挽迴的。陸九的騎兵透陣而過,直奔出數裏,才轉向掉頭,加速,繼續衝向韃子左翼。
左右兩隊配合之下,韃子左翼很快便顯出出頹勢,甚至有崩潰的危險。
連熊開元都看出了左翼韃子已經漸漸支撐不住。
“閣老快看,韃子要挺不住了!”
劉宇亮順著熊開元手指方向看去,果真如此。
“李將軍,韃子左翼要崩潰了,咱們是不是也趁機向左翼衝一衝啊?”
李大千現在哪有功夫理會劉宇亮和熊開元兩個外行,他正指揮著部下與韃子右翼打的不可開交,並且在韃子一陣狂攻猛打之下已經漸現不支,哪裏還有多餘的精力去與援兵合擊左翼。他現在隻提著一口氣,隻要韃子左翼先行被 擊潰,他便可以安枕無憂,脫離險境了。
但終究事與願違,右翼的韃子似乎也看清楚了形勢,左翼的潰敗隻是遲早,因此必須在左翼潰敗之前將明軍擊潰,所以他們加大了攻勢力度,韃子甲兵如潮水般一浪猛似一浪,衝擊著李大千勉力維持的防線。
如此反複幾次之後,李大千終於抵擋不住,五軍營瀕臨崩潰的邊緣。他絕望的對護在陣中的劉宇亮與熊開元唿喊:“大人,頂不住了!大人,頂不住……”
一句話沒說完,防線被衝破,韃子兵如沉淪一般攆過,再聽不見李大千的聲音。
劉宇亮與熊開元俱是一愣,剛剛還形勢一片大好,如何片刻功夫便兵敗如山倒了?熊開元倒比劉宇亮分那英快些,“閣老咱們快些逃吧,晚了就得被韃子……”
熊開元話到一半覺得不吉利,便沒再接下去,但劉宇亮焉能不知道他的意思。
“玄年那,你能走就快走,老夫這一把骨頭是跑不動了。”
熊開元不再多說,劉宇亮的確是老的快掉渣了,快馬一旦跑氣來還不得把那一把老骨頭顛散架了?暗歎一聲,對不住了,都這個時候了還是各自保命吧!一抖韁繩戰馬尋了個空隙便狂奔出去。
劉宇亮目送熊開元消失在亂兵之中,心底泛起一片悲涼,他如何不想跑,可天下之大,他就算逃離了這戰場,又有哪裏是他劉宇亮的容身之所?皇帝斷然不會容得下他這敗軍之臣,又想想家中子女,自己最佳的結局也就剩下這一條路了。
他手捧崇禎皇帝欽賜的天子劍,右手緩緩移到劍柄之上,拇指扣動繃簧,寒光陡閃,一柄精美的寶劍便已擎在手中。
“能用天子欽賜的寶劍殉節,也不枉費了我劉宇亮為官四十載。”劉宇亮遙望北方,那裏正是大明京師所在,他一雙眸子中包飽著對那繁華京城的不舍,以及中伏自盡的不甘,天子劍緩緩駕到脖子上,雙眼猛然閉上,手中用力……
想象中的劇痛並沒有傳來,反倒是手腕子被一雙鐵鉗般的大手攥住,緊的發疼。
劉宇亮睜開眼睛,正見到一名壯漢惡狠狠的盯著他,嚇得一哆嗦,結結巴巴的問道:“你,你是誰?”
“高陽李信!”
“誰?”
許是太過嘈雜,或是劉宇亮太過緊張,隻聽清了高陽二字。
“高陽李信!”
那漢子又重複了一句,正是李信!
高陽李信,這四個字已經代表他得救了,不論此人是誰,自稱高陽便必然是明軍。劉宇亮突然覺得這個世界變得極不真實,如何就在將死之時又峰迴路轉了呢?他不認識李信,卻一下子認出了李信身後馬上之人。
“王,王總兵?”
王樸催馬過來,“劉閣老別來無恙?此地不宜寒暄,咱們先衝將出去吧,閣老可還能騎馬?”
劉宇亮自知得救喜出望外,又得見故人,情緒陡然興奮起來。
“王總兵頭前帶路,劉某自能緊隨。”
李信沉聲斷喝:“走!”
王樸一馬當先,幾名騎兵左右護持,劉宇亮緊隨其後,李信則帶著十幾名騎兵斷後,一齊向外衝了出去。
隻見韃子左翼已經徹底崩潰,紛紛向右翼靠攏,李信則令掌旗軍卒傳令,結陣而守,徐徐後撤。
劉宇亮隨著李信來到己方軍陣之後,突然驚叫道:“玄年,玄年還在韃子軍中……”說著便捶胸頓足,“這可如何是好啊!”突的又轉向王樸:“王總兵可否派些人去將他救出來?”
“時機倒也!陸九何在?”
李信目光一攏,轉向山坡上跟在自己身旁的眾人。
“陸九在!”
“令你率本隊騎兵攻擊韃子左翼後路!”
“張石頭何在?”
“末將在!”
“令你率本隊火槍兵攻擊韃子左翼側後方!”
兩個人得了令踏著大步離開。盞茶功夫,陸九的騎兵便衝到了韃子左翼後方。清軍將領既然下令攻擊便是做好了明軍突施襲擊的準備,迎接陸九的是一陣鋪天蓋地的箭雨,但好在他們身上穿的是鱗片劄甲,韃子羽箭穿透劄甲以後大部分的力道都已經被卸去,不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陸九的騎兵是不會騎射的,他們隻有靠戰馬的速度形成強大的衝擊力,來衝擊敵人軍陣,以此徹底打亂軍陣陣型。所以,這一戰,沒有任何巧可以取,他隻能堂堂正正的向前衝擊。馬蹄爆響,北風唿號,隨著馬速的提升都在耳畔變得模糊,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韃子!
與此同時,張石頭的火槍隊也在快速向前奔跑,他必須在韃子做好準備之前到達既定位置,然後列隊整隊,最後進行射擊!這個任務對他和火槍隊來說並不容易,由於他們到現在也沒學會如何列隊前進,所以向前進的時候,火槍隊是沒有任何陣型可言的,一團人 一群人亂哄哄的向前衝鋒。
但是陸九的騎兵會張石頭提供足夠的準備時間,當時代所有的人重視騎兵衝擊要遠勝於步兵,清軍將領自然也分得清“輕重緩急”!自然將準備應付偷襲明軍的絕大部分兵力用於對抗陸九的300騎兵。
清軍左翼的壓力也由此而逐漸增加,他們既要配合右翼攻擊被圍困的明軍,又要分心對付衝擊而來的明軍騎兵,不遠處還有一堆數百人的步兵正逐漸靠近。但清軍甲兵絲毫不見混亂,可見其將領的高明之處,以及士兵素質之高。
騎兵們在陸九一聲唿喝之下,紛紛將手中雁翎刀伸出平舉,借著戰馬的極速劃出三百道讓人膽寒的寒光。終於,戰馬壯碩的身軀一頭撞進了韃子軍陣之中,這夥韃子甲兵均為步兵,顯然他們此番都沒有應對騎兵做準備,隨身攜帶的除了弓箭便是馬刀。但仍舊沒有任何畏懼的站在原地等待騎兵的衝鋒。
騎兵之所以可怕,便是在進入極速之後對步兵的衝擊,這種打擊對冷兵器時代的陣型是致命的。雖然陸九的騎兵是並不適合做衝擊之用的輕騎,但數百匹戰馬的聲勢依然如排山倒海,衝進了韃子軍陣之中。
戰馬的速度在逐漸減慢,所過之處殘肢斷臂,鮮血橫飛,更有折斷了馬腿撲倒於地的戰馬。對於這些,陸九都來不及去看,因為他唯一的目標便是透陣而過,像爬犁一樣,在韃子軍陣中犁過。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張石頭目測著與韃子的距離,到了二十步的距離上他仍舊沒有停下整隊的打算,因為他十分清楚,對火槍兵而言足夠近的距離才是致勝的關鍵所在。但是韃子豈會眼睜睜看著他們如此輕易的靠近,又是一陣冰雹一般的箭雨用半空中落下。
每一輪箭雨總有幾個火槍兵倒下,每倒下一名火槍兵,張石頭的心都抽搐一下,這都是他從高陽帶出來的本土鄉親,倒下了就意味著他們從今後便要長眠於此。
十五步,張石頭終於下令停止前進,全部列隊,整隊。亂哄哄的一群人,開始展開,逐漸排成三列橫隊。
對麵的韃子則看傻了眼,原本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明軍步兵的衝擊,誰知道眼看就衝過來,這些家夥竟然在陣前耍起了花樣。這些韃子兵並沒有和火槍兵交過手,所以對於火槍兵的這種陣型十分陌生。
佐領下令不許他們衝擊,他們也樂得看起了熱鬧。可隨著三列橫隊逐漸成型,明軍端起了從背上卸下的火槍,他們開始感到了死亡的威脅。
直到火繩被點燃,被一雙雙粗糙的大手熟練的壓到火繩夾子上時,他們猜明白這夥明軍究竟要幹嘛。為時已晚,隨著一聲尖厲的鳴笛之聲,數百杆火槍轟然射擊,強烈的爆響不亞於一門大炮的威勢。
百顆彈丸迎著北風唿嘯砸向韃子,緊接著又是一輪齊射,一連三輪之後,戰場上出現了短暫的停頓,張石頭正指揮著火槍兵們熟練的裝彈。
十五步的距離,三百杆火槍,幾十個韃子中彈倒地,雖然人數不多,但對士氣造成的衝擊是不可挽迴的。陸九的騎兵透陣而過,直奔出數裏,才轉向掉頭,加速,繼續衝向韃子左翼。
左右兩隊配合之下,韃子左翼很快便顯出出頹勢,甚至有崩潰的危險。
連熊開元都看出了左翼韃子已經漸漸支撐不住。
“閣老快看,韃子要挺不住了!”
劉宇亮順著熊開元手指方向看去,果真如此。
“李將軍,韃子左翼要崩潰了,咱們是不是也趁機向左翼衝一衝啊?”
李大千現在哪有功夫理會劉宇亮和熊開元兩個外行,他正指揮著部下與韃子右翼打的不可開交,並且在韃子一陣狂攻猛打之下已經漸現不支,哪裏還有多餘的精力去與援兵合擊左翼。他現在隻提著一口氣,隻要韃子左翼先行被 擊潰,他便可以安枕無憂,脫離險境了。
但終究事與願違,右翼的韃子似乎也看清楚了形勢,左翼的潰敗隻是遲早,因此必須在左翼潰敗之前將明軍擊潰,所以他們加大了攻勢力度,韃子甲兵如潮水般一浪猛似一浪,衝擊著李大千勉力維持的防線。
如此反複幾次之後,李大千終於抵擋不住,五軍營瀕臨崩潰的邊緣。他絕望的對護在陣中的劉宇亮與熊開元唿喊:“大人,頂不住了!大人,頂不住……”
一句話沒說完,防線被衝破,韃子兵如沉淪一般攆過,再聽不見李大千的聲音。
劉宇亮與熊開元俱是一愣,剛剛還形勢一片大好,如何片刻功夫便兵敗如山倒了?熊開元倒比劉宇亮分那英快些,“閣老咱們快些逃吧,晚了就得被韃子……”
熊開元話到一半覺得不吉利,便沒再接下去,但劉宇亮焉能不知道他的意思。
“玄年那,你能走就快走,老夫這一把骨頭是跑不動了。”
熊開元不再多說,劉宇亮的確是老的快掉渣了,快馬一旦跑氣來還不得把那一把老骨頭顛散架了?暗歎一聲,對不住了,都這個時候了還是各自保命吧!一抖韁繩戰馬尋了個空隙便狂奔出去。
劉宇亮目送熊開元消失在亂兵之中,心底泛起一片悲涼,他如何不想跑,可天下之大,他就算逃離了這戰場,又有哪裏是他劉宇亮的容身之所?皇帝斷然不會容得下他這敗軍之臣,又想想家中子女,自己最佳的結局也就剩下這一條路了。
他手捧崇禎皇帝欽賜的天子劍,右手緩緩移到劍柄之上,拇指扣動繃簧,寒光陡閃,一柄精美的寶劍便已擎在手中。
“能用天子欽賜的寶劍殉節,也不枉費了我劉宇亮為官四十載。”劉宇亮遙望北方,那裏正是大明京師所在,他一雙眸子中包飽著對那繁華京城的不舍,以及中伏自盡的不甘,天子劍緩緩駕到脖子上,雙眼猛然閉上,手中用力……
想象中的劇痛並沒有傳來,反倒是手腕子被一雙鐵鉗般的大手攥住,緊的發疼。
劉宇亮睜開眼睛,正見到一名壯漢惡狠狠的盯著他,嚇得一哆嗦,結結巴巴的問道:“你,你是誰?”
“高陽李信!”
“誰?”
許是太過嘈雜,或是劉宇亮太過緊張,隻聽清了高陽二字。
“高陽李信!”
那漢子又重複了一句,正是李信!
高陽李信,這四個字已經代表他得救了,不論此人是誰,自稱高陽便必然是明軍。劉宇亮突然覺得這個世界變得極不真實,如何就在將死之時又峰迴路轉了呢?他不認識李信,卻一下子認出了李信身後馬上之人。
“王,王總兵?”
王樸催馬過來,“劉閣老別來無恙?此地不宜寒暄,咱們先衝將出去吧,閣老可還能騎馬?”
劉宇亮自知得救喜出望外,又得見故人,情緒陡然興奮起來。
“王總兵頭前帶路,劉某自能緊隨。”
李信沉聲斷喝:“走!”
王樸一馬當先,幾名騎兵左右護持,劉宇亮緊隨其後,李信則帶著十幾名騎兵斷後,一齊向外衝了出去。
隻見韃子左翼已經徹底崩潰,紛紛向右翼靠攏,李信則令掌旗軍卒傳令,結陣而守,徐徐後撤。
劉宇亮隨著李信來到己方軍陣之後,突然驚叫道:“玄年,玄年還在韃子軍中……”說著便捶胸頓足,“這可如何是好啊!”突的又轉向王樸:“王總兵可否派些人去將他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