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迴
房玄齡這話有著明顯的維護意,讓三個人都啞口無言。房大人是何時與秦英相識的,而且還相識到,主動為秦英申辯的地步?
他們終於看出秦英本身不是個軟柿子,後台也有的瞧。
但是為時已晚。
李世民抬手讓安公公把卷軸呈上來,鋪滿桌案,之後撫著胡須道:“房愛卿所說有禮,但秦英受人彈劾的事情還不能了結。”
天氣太熱了,禦書房裏的氣氛又詭譎地不成樣子,秦英後背早就起了一層薄汗。
她不知道陛下究竟有沒有把那些人的話聽進去,會不會相信自己的辯言,或者采納房大人的見解。秦英雙手捏著自己的袖角,努力控製著情緒,使自己的臉孔看上去依舊平淡。
李世民的眸子轉了一圈,落在了微微低首的房玄齡身上,朗聲開口道:“房愛卿,未能查明事實便行彈劾,該治何罪?”這是明擺著讓房玄齡與自己唱對台戲了。
與陛下合作過無數次的房愛卿聞言,淺笑道:“按照《武德律》中的名例篇,應奏之事,有失勘讀者,應減下從一等。【注】”
那三個人聽到這句話,臉色一瞬間發白了。本來是要彈劾秦英,讓她嚐到厲害的。豈料他們最後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他們本來就是沒有實權的散官,堪堪立在五等的位子上,就靠著每月的那點俸祿過活。貶下去一等品階,就等於被硬生生地刮去了四分之一的俸祿。
一個麵相比較活絡的散官見陛下頷首,就差提筆擬一個貶職的詔書,連忙跪下來拜倒,口中則不斷稱念道:“我等彈劾秦英。乃是為了朝廷的穩定,懇請陛下明察。”
秦英冷笑了一下,心道:你們在彈劾之前。就應該預想到彈劾失敗的情況。現在可憐兮兮地求陛下仁慈開明,不是已經晚了嗎?
李世民看著他們幾個誇張的叩首動作。不發一言。
房玄齡瞥了一眼陛下的神色,就猜出陛下是在想什麽了。無非是覺得他們三個膽大包天,敢把線人放到皇宮深處去,之後又覺得他們十分沒腦子,彈劾秦英也就罷了,還要把秦英禍亂後宮的事拿來貽笑大方。
“你們是想要讓陛下無視律法嗎?”房玄齡眯著眼眸說道,輕飄飄的一句話為他們的求饒之語蓋棺定論。
他三個哪裏敢讓陛下扣上這等帽子,趕緊起身說不敢。
李世民醞釀了好久的情緒。才發話道:“……你等出去時若能當做今天從未來過禦書房,此時就算揭過去。否則減下從一等的詔書,是隨時都能送到尚書省的。”
一直在秦英身邊裝木頭的陳藥藏郎聽到這個結果,心裏高懸的一口氣終於鬆懈了:陛下的言語真是有水平。既保住了秦英的聲名,還封住了他們三個的口。
但陳藥藏郎還是不太明白,秦英被彈劾的事是怎麽發展到這個地步的。
明明一刻鍾以前,秦英還處於受三個人威壓的劣勢狀態,自己身為秦英的長史,都不敢任意對此置喙,而秦英好像三言兩語。就把兩條罪狀撥迴去了。第三條罪狀還沒有澄清,陛下就已經表現出袒護秦英的樣子了。
——難道秦英和陛下也有交情嗎?
陳藥藏郎被自己的推斷驚到了,好一會兒都沒迴過神。
而房玄齡就比陳藥藏郎想的透徹許多。這不僅是陳藥藏郎年紀比房玄齡輕的問題。還是官場經驗比房玄齡少的問題。
房玄齡摸著胡子,看那三個人對陛下千恩萬謝,一步三迴頭地依次出了禦書房,心裏的算盤開始扒拉起來:秦英是太子殿下的侍醫,如今在翰林院的地位也逐漸穩固了,皇宮內的無數人都聽說過秦英的名號,並對她無限尊崇了。陛下肯定不會在這時打壓秦英,失去民心的。不過等秦英出完了風頭,陛下對她的耐心用盡……以後待她如何還真是不好說。
在房玄齡想這些彎彎道道的功夫。李世民已經叫安公公收拾了輿圖卷軸,並且批下了一封折子。
正是陳藥藏郎呈的。請求秦英為太子殿下導引師的手書。
“拿著吧。”李世民把朱筆懸掛在筆山上,抬眸。讓安公公把折子遞給了陳藥藏郎。
誠惶誠恐地打開了一道縫隙,陳藥藏郎眯著眼瞅見那個紅紅的允字,心裏的喜悅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他對李世民再拜道:“多謝陛下恩典。”才帶著秦英離了禦書房。
他所不知道的是,秦英這個不聽話的侍醫,已經背著自己找了太子殿下。
房玄齡看陳藥藏郎拿到折子的批複時,那喜形於色的模樣,聯想到他戰戰兢兢地跪在秦英身邊,好像在等待什麽,就感覺他的折子有些深意。
不等深入想下去,李世民翻開了折子,一邊批一邊說道:“今日朕在朝堂上為秦英等人征議道場的地點,房愛卿以為哪裏合適?”
房玄齡斟酌著陛下對秦英的態度,好像不親近也不疏遠,恰到好處地保持著君臣間的默契距離,大概以為陛下是準備隨意打發秦英,便拱手說道:
“崇化坊有道觀曰龍興,因為地勢偏僻並沒有什麽香火。若是能把這道觀交由秦英打理,說不定能夠煥發生機,也不枉費它在長安城內占據四分之一的坊地。”
“斯言甚讚。”李世民想了想撫掌歎道。
對方外之人的態度,一直是他很難以拿捏的。
過於欣賞可能會遭到朝臣的反對,過於冷淡可能會遭到方外的排斥。
而他們那些方外之人,本來就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自居,相當不好用世俗眼光苛求。一部分方外者還對鴻臚寺和尚書祠部的管束,抱有敵視態度。
他若是處理不當,就可能引起方內或者方外兩者的震動。
秦英當然要賞,但是這個封賞要適度。
他不能太大方也不能太小氣。
經過房玄齡的巧言點撥,李世民覺得有道理,就叫安公公把繪了長安一百零九坊的輿圖取來。他親自把崇化坊的龍興觀圈出,改寫上了西華觀三字。
改觀名意味著人事變動。
秦英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內定成了前身龍興觀,未來西華觀的觀主。
【注】我沒有百度到《武德律》,就用《唐律疏議》的內容寫了。(未完待續。)
房玄齡這話有著明顯的維護意,讓三個人都啞口無言。房大人是何時與秦英相識的,而且還相識到,主動為秦英申辯的地步?
他們終於看出秦英本身不是個軟柿子,後台也有的瞧。
但是為時已晚。
李世民抬手讓安公公把卷軸呈上來,鋪滿桌案,之後撫著胡須道:“房愛卿所說有禮,但秦英受人彈劾的事情還不能了結。”
天氣太熱了,禦書房裏的氣氛又詭譎地不成樣子,秦英後背早就起了一層薄汗。
她不知道陛下究竟有沒有把那些人的話聽進去,會不會相信自己的辯言,或者采納房大人的見解。秦英雙手捏著自己的袖角,努力控製著情緒,使自己的臉孔看上去依舊平淡。
李世民的眸子轉了一圈,落在了微微低首的房玄齡身上,朗聲開口道:“房愛卿,未能查明事實便行彈劾,該治何罪?”這是明擺著讓房玄齡與自己唱對台戲了。
與陛下合作過無數次的房愛卿聞言,淺笑道:“按照《武德律》中的名例篇,應奏之事,有失勘讀者,應減下從一等。【注】”
那三個人聽到這句話,臉色一瞬間發白了。本來是要彈劾秦英,讓她嚐到厲害的。豈料他們最後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他們本來就是沒有實權的散官,堪堪立在五等的位子上,就靠著每月的那點俸祿過活。貶下去一等品階,就等於被硬生生地刮去了四分之一的俸祿。
一個麵相比較活絡的散官見陛下頷首,就差提筆擬一個貶職的詔書,連忙跪下來拜倒,口中則不斷稱念道:“我等彈劾秦英。乃是為了朝廷的穩定,懇請陛下明察。”
秦英冷笑了一下,心道:你們在彈劾之前。就應該預想到彈劾失敗的情況。現在可憐兮兮地求陛下仁慈開明,不是已經晚了嗎?
李世民看著他們幾個誇張的叩首動作。不發一言。
房玄齡瞥了一眼陛下的神色,就猜出陛下是在想什麽了。無非是覺得他們三個膽大包天,敢把線人放到皇宮深處去,之後又覺得他們十分沒腦子,彈劾秦英也就罷了,還要把秦英禍亂後宮的事拿來貽笑大方。
“你們是想要讓陛下無視律法嗎?”房玄齡眯著眼眸說道,輕飄飄的一句話為他們的求饒之語蓋棺定論。
他三個哪裏敢讓陛下扣上這等帽子,趕緊起身說不敢。
李世民醞釀了好久的情緒。才發話道:“……你等出去時若能當做今天從未來過禦書房,此時就算揭過去。否則減下從一等的詔書,是隨時都能送到尚書省的。”
一直在秦英身邊裝木頭的陳藥藏郎聽到這個結果,心裏高懸的一口氣終於鬆懈了:陛下的言語真是有水平。既保住了秦英的聲名,還封住了他們三個的口。
但陳藥藏郎還是不太明白,秦英被彈劾的事是怎麽發展到這個地步的。
明明一刻鍾以前,秦英還處於受三個人威壓的劣勢狀態,自己身為秦英的長史,都不敢任意對此置喙,而秦英好像三言兩語。就把兩條罪狀撥迴去了。第三條罪狀還沒有澄清,陛下就已經表現出袒護秦英的樣子了。
——難道秦英和陛下也有交情嗎?
陳藥藏郎被自己的推斷驚到了,好一會兒都沒迴過神。
而房玄齡就比陳藥藏郎想的透徹許多。這不僅是陳藥藏郎年紀比房玄齡輕的問題。還是官場經驗比房玄齡少的問題。
房玄齡摸著胡子,看那三個人對陛下千恩萬謝,一步三迴頭地依次出了禦書房,心裏的算盤開始扒拉起來:秦英是太子殿下的侍醫,如今在翰林院的地位也逐漸穩固了,皇宮內的無數人都聽說過秦英的名號,並對她無限尊崇了。陛下肯定不會在這時打壓秦英,失去民心的。不過等秦英出完了風頭,陛下對她的耐心用盡……以後待她如何還真是不好說。
在房玄齡想這些彎彎道道的功夫。李世民已經叫安公公收拾了輿圖卷軸,並且批下了一封折子。
正是陳藥藏郎呈的。請求秦英為太子殿下導引師的手書。
“拿著吧。”李世民把朱筆懸掛在筆山上,抬眸。讓安公公把折子遞給了陳藥藏郎。
誠惶誠恐地打開了一道縫隙,陳藥藏郎眯著眼瞅見那個紅紅的允字,心裏的喜悅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他對李世民再拜道:“多謝陛下恩典。”才帶著秦英離了禦書房。
他所不知道的是,秦英這個不聽話的侍醫,已經背著自己找了太子殿下。
房玄齡看陳藥藏郎拿到折子的批複時,那喜形於色的模樣,聯想到他戰戰兢兢地跪在秦英身邊,好像在等待什麽,就感覺他的折子有些深意。
不等深入想下去,李世民翻開了折子,一邊批一邊說道:“今日朕在朝堂上為秦英等人征議道場的地點,房愛卿以為哪裏合適?”
房玄齡斟酌著陛下對秦英的態度,好像不親近也不疏遠,恰到好處地保持著君臣間的默契距離,大概以為陛下是準備隨意打發秦英,便拱手說道:
“崇化坊有道觀曰龍興,因為地勢偏僻並沒有什麽香火。若是能把這道觀交由秦英打理,說不定能夠煥發生機,也不枉費它在長安城內占據四分之一的坊地。”
“斯言甚讚。”李世民想了想撫掌歎道。
對方外之人的態度,一直是他很難以拿捏的。
過於欣賞可能會遭到朝臣的反對,過於冷淡可能會遭到方外的排斥。
而他們那些方外之人,本來就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自居,相當不好用世俗眼光苛求。一部分方外者還對鴻臚寺和尚書祠部的管束,抱有敵視態度。
他若是處理不當,就可能引起方內或者方外兩者的震動。
秦英當然要賞,但是這個封賞要適度。
他不能太大方也不能太小氣。
經過房玄齡的巧言點撥,李世民覺得有道理,就叫安公公把繪了長安一百零九坊的輿圖取來。他親自把崇化坊的龍興觀圈出,改寫上了西華觀三字。
改觀名意味著人事變動。
秦英就在不知不覺中,被內定成了前身龍興觀,未來西華觀的觀主。
【注】我沒有百度到《武德律》,就用《唐律疏議》的內容寫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