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迴
有些事情不用刻意去記,就能牢牢地占據著心房。
了緣師以為,自己是可以承受往事如潮來襲的,但是在他見到這封手書的時候,還是不可控製地酸了眼眶。
第一次見到她時,是他翻過自家的院牆去取風箏。
她坐在剛搭好沒幾天的秋千架上,睜著濕漉漉的杏圓眼眸,直勾勾地盯著不速之客。
初春天氣,她穿的很輕薄,一襲淺青色的縐紗襦裙,上衣還套了件印著寶相花的半臂,頭上包髻整整齊齊地梳著,淡藍的發帶隨微風輕輕飄著,忽然貼在了耳畔。
瓷娃娃般秀氣的小娘子就靈動起來了。
他手裏抓著風箏線,慢慢地走過去撿起風箏,鼓起勇氣問遠處那個小娘子,你叫什麽名字。
古語有雲,男女七歲不同席。
這時候稍微有些家學的小兒都知道,看陌生娘子的麵孔就是極為失禮的,遑論問陌生娘子的小名。
然而他父親是從地方調任入京的武官,不太看重子女的學業。請來的西席先生也馬馬虎虎,每次都是把生僻字指點出來,讓他們囫圇吞棗地背段落,也不仔細講解,聽他們背完就直接教下一段。
他的母親非大家閨秀出身,不太懂得教小孩,身邊的子女便一個個被放養著長大。
家族的地位勢力、家主的品階官職懸殊過大,兩家雖然是一牆之隔,但也沒有經常走動,最多也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家拜訪她家並送些禮。
因此他們做了這麽些年的鄰居。卻還不認識彼此。
她怔怔地看了他了片刻,才後知後覺地想起,自家的娘親曾經叮囑,作為大家族的女子,絕不能隨意拋頭露麵。她拿手心攥著的帕子捂了臉,小聲道:“家裏的人都我叫五娘。”
自知唐突的他朝她拜了一禮,手拿了風箏的骨架。像個野猴兒似的重新攀上院子裏的棗子樹。順著高高的院牆翻迴家。
迴去以後他丟下了風箏,拋下了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兄弟小廝,直直奔去找母親了。他要去打聽隔壁住的是哪家。
進了母親的廂房。百無聊賴地看著母親做針腳拙劣的女紅,他轉了好幾個圈兒才問起鄰家,從他母親的口中得到了周氏二字。
他隨意往口中撚了塊糕點,拍著手告辭。心中則默默念叨:周五娘,真是個好名字。
之後他開始留意隔壁周家的情況。
一切好像是順理成章的。
他托關係認識了周家二郎。並且刻意地與之結交,從周二郎的口中,得知了周五娘的一些事情。包括她並非長房嫡女,隻是妾室生的庶女。
第二個月。他和兄弟幾個陪著母親到弘福寺祈福。
在那裏他正好遇見了,拿著小樹枝在地上畫畫的她。
周五娘依舊是一襲淺紫色的襦裙,對襟上的蝴蝶結無風自動。衣裾飄逸如畫。
雖然是庶女,她的衣著卻還是上等人家才用得起的布料。想來她的母親是想盡一切法子對她好。
他也學著她的模樣,蹲下來用樹枝掃了幾筆,惟妙惟肖的貓在沙地上油然而生。他咧嘴對她露出笑來,問她要不要一個免費的畫畫先生。
當時他還七八歲的年紀,就已經初步地顯露出繪畫方麵的天賦了。
他的西席先生教書不怎麽樣,不耐煩聽課的他就趁著先生在堂上讀文章的功夫,筆墨伺候著一張張素帛。素帛都是他母親練習女紅剩下不要的,剛好被他拾來做這個了。
先生站得遠,以為他是在抄文章,內心還讚歎地不行。直到後來他送給先生一副巴掌大的蘭花圖,先生才知道這個小兒,背著自己畫畫的事情。
周五娘也是跟著母親和大房夫人出來進香的。現在兩個大人在說私房話,不方便讓小孩子旁聽,就打發了她到一邊兒玩去。這才有見到他,並且答應和他學畫的機緣。
那時她很憧憬他的畫技,光想著以後的某天可以和他比肩,卻沒有想到自己擅自和異性相交,是個嚴重的錯誤。
她年紀還小,母親管教地也嚴,所以她以為自己就算答應了,也是沒怎麽有機會與他學畫的。
但是有天他再次翻牆進了她家的後院,她坐在小幾之旁描花樣子,聽到房上的不尋常響動,抬起頭就撞進了他的視線。
“你怎麽來了?”她被驚得手一抖,墨滴上了素白的帛緞。
他三下兩下地滑下樹幹,笑著拍拍自己衣服上的灰:“做人不能食言。”
她母親不怎麽受寵,院子裏的使喚仆婦少地可憐,什麽事基本上都是她和母親自己動手,但好在清淨。她提著裙子到母親的廂房裏看了一眼,見母親還在臥榻午休,提著的心才徹底放下。
頂著仲春午後的陽光,聽他講了一些簡單的運筆方法,她就讓他趕快迴去。因為要是再拖下去,她的母親就該起榻了。
之後的每旬,他都會來翻牆找她。一呆就是半個多時辰。從繪畫的技巧說到生活的細碎,成了彼此不可或缺的朋友。
他有的時候叫她五娘,有的時候叫她堇色。因為他看她好像格外偏愛淺紫色的襦裙。
因為兩個人的行事都很謹慎,雖然遇到幾次家人找不到自己的情況,卻都能有驚無險地遮掩過去。他們青梅竹馬地相伴著長大,直到她十幾歲的那年。
周家支持太子建成,而太子在玄武門被李世民殺掉,周五娘的父親也在那場宮廷政變中逝去。周五娘的祖父祖母一病不起,接連幾場喪事很快就把周家的人心拖垮。
周五娘的娘親預見秦王殿下登基之後,肯定不會放過太子的餘黨殘孽,為了唯一的女兒安危著想,她托人向戶部打點了很多錢財,偽造貫籍將她送進了平康坊鍾露閣。
鴇母和她是舊識,她覺得這樣就能庇護女兒,免遭沒入樂籍或者進宮為婢的下場。
周家的上上下下百十口人,在武德九年同時也是貞觀元年,經過了抄家喧鬧,終於消失在了長安城的坊間。
三進三出的大宅院被它的隔壁買下來,正是他家祖父做的決定。
他得知周家遭遇滅門的事情後,發癲一般去敲她家的正門。
這麽多年他從未從正門走進去,堂堂正正地找她。
本想著再過兩個月,等她及笄禮成,他求母親為自己說親……但是如今人去宅空,物是人非,再也沒有那個機會了。
(未完待續。)
有些事情不用刻意去記,就能牢牢地占據著心房。
了緣師以為,自己是可以承受往事如潮來襲的,但是在他見到這封手書的時候,還是不可控製地酸了眼眶。
第一次見到她時,是他翻過自家的院牆去取風箏。
她坐在剛搭好沒幾天的秋千架上,睜著濕漉漉的杏圓眼眸,直勾勾地盯著不速之客。
初春天氣,她穿的很輕薄,一襲淺青色的縐紗襦裙,上衣還套了件印著寶相花的半臂,頭上包髻整整齊齊地梳著,淡藍的發帶隨微風輕輕飄著,忽然貼在了耳畔。
瓷娃娃般秀氣的小娘子就靈動起來了。
他手裏抓著風箏線,慢慢地走過去撿起風箏,鼓起勇氣問遠處那個小娘子,你叫什麽名字。
古語有雲,男女七歲不同席。
這時候稍微有些家學的小兒都知道,看陌生娘子的麵孔就是極為失禮的,遑論問陌生娘子的小名。
然而他父親是從地方調任入京的武官,不太看重子女的學業。請來的西席先生也馬馬虎虎,每次都是把生僻字指點出來,讓他們囫圇吞棗地背段落,也不仔細講解,聽他們背完就直接教下一段。
他的母親非大家閨秀出身,不太懂得教小孩,身邊的子女便一個個被放養著長大。
家族的地位勢力、家主的品階官職懸殊過大,兩家雖然是一牆之隔,但也沒有經常走動,最多也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家拜訪她家並送些禮。
因此他們做了這麽些年的鄰居。卻還不認識彼此。
她怔怔地看了他了片刻,才後知後覺地想起,自家的娘親曾經叮囑,作為大家族的女子,絕不能隨意拋頭露麵。她拿手心攥著的帕子捂了臉,小聲道:“家裏的人都我叫五娘。”
自知唐突的他朝她拜了一禮,手拿了風箏的骨架。像個野猴兒似的重新攀上院子裏的棗子樹。順著高高的院牆翻迴家。
迴去以後他丟下了風箏,拋下了和自己一起玩耍的兄弟小廝,直直奔去找母親了。他要去打聽隔壁住的是哪家。
進了母親的廂房。百無聊賴地看著母親做針腳拙劣的女紅,他轉了好幾個圈兒才問起鄰家,從他母親的口中得到了周氏二字。
他隨意往口中撚了塊糕點,拍著手告辭。心中則默默念叨:周五娘,真是個好名字。
之後他開始留意隔壁周家的情況。
一切好像是順理成章的。
他托關係認識了周家二郎。並且刻意地與之結交,從周二郎的口中,得知了周五娘的一些事情。包括她並非長房嫡女,隻是妾室生的庶女。
第二個月。他和兄弟幾個陪著母親到弘福寺祈福。
在那裏他正好遇見了,拿著小樹枝在地上畫畫的她。
周五娘依舊是一襲淺紫色的襦裙,對襟上的蝴蝶結無風自動。衣裾飄逸如畫。
雖然是庶女,她的衣著卻還是上等人家才用得起的布料。想來她的母親是想盡一切法子對她好。
他也學著她的模樣,蹲下來用樹枝掃了幾筆,惟妙惟肖的貓在沙地上油然而生。他咧嘴對她露出笑來,問她要不要一個免費的畫畫先生。
當時他還七八歲的年紀,就已經初步地顯露出繪畫方麵的天賦了。
他的西席先生教書不怎麽樣,不耐煩聽課的他就趁著先生在堂上讀文章的功夫,筆墨伺候著一張張素帛。素帛都是他母親練習女紅剩下不要的,剛好被他拾來做這個了。
先生站得遠,以為他是在抄文章,內心還讚歎地不行。直到後來他送給先生一副巴掌大的蘭花圖,先生才知道這個小兒,背著自己畫畫的事情。
周五娘也是跟著母親和大房夫人出來進香的。現在兩個大人在說私房話,不方便讓小孩子旁聽,就打發了她到一邊兒玩去。這才有見到他,並且答應和他學畫的機緣。
那時她很憧憬他的畫技,光想著以後的某天可以和他比肩,卻沒有想到自己擅自和異性相交,是個嚴重的錯誤。
她年紀還小,母親管教地也嚴,所以她以為自己就算答應了,也是沒怎麽有機會與他學畫的。
但是有天他再次翻牆進了她家的後院,她坐在小幾之旁描花樣子,聽到房上的不尋常響動,抬起頭就撞進了他的視線。
“你怎麽來了?”她被驚得手一抖,墨滴上了素白的帛緞。
他三下兩下地滑下樹幹,笑著拍拍自己衣服上的灰:“做人不能食言。”
她母親不怎麽受寵,院子裏的使喚仆婦少地可憐,什麽事基本上都是她和母親自己動手,但好在清淨。她提著裙子到母親的廂房裏看了一眼,見母親還在臥榻午休,提著的心才徹底放下。
頂著仲春午後的陽光,聽他講了一些簡單的運筆方法,她就讓他趕快迴去。因為要是再拖下去,她的母親就該起榻了。
之後的每旬,他都會來翻牆找她。一呆就是半個多時辰。從繪畫的技巧說到生活的細碎,成了彼此不可或缺的朋友。
他有的時候叫她五娘,有的時候叫她堇色。因為他看她好像格外偏愛淺紫色的襦裙。
因為兩個人的行事都很謹慎,雖然遇到幾次家人找不到自己的情況,卻都能有驚無險地遮掩過去。他們青梅竹馬地相伴著長大,直到她十幾歲的那年。
周家支持太子建成,而太子在玄武門被李世民殺掉,周五娘的父親也在那場宮廷政變中逝去。周五娘的祖父祖母一病不起,接連幾場喪事很快就把周家的人心拖垮。
周五娘的娘親預見秦王殿下登基之後,肯定不會放過太子的餘黨殘孽,為了唯一的女兒安危著想,她托人向戶部打點了很多錢財,偽造貫籍將她送進了平康坊鍾露閣。
鴇母和她是舊識,她覺得這樣就能庇護女兒,免遭沒入樂籍或者進宮為婢的下場。
周家的上上下下百十口人,在武德九年同時也是貞觀元年,經過了抄家喧鬧,終於消失在了長安城的坊間。
三進三出的大宅院被它的隔壁買下來,正是他家祖父做的決定。
他得知周家遭遇滅門的事情後,發癲一般去敲她家的正門。
這麽多年他從未從正門走進去,堂堂正正地找她。
本想著再過兩個月,等她及笄禮成,他求母親為自己說親……但是如今人去宅空,物是人非,再也沒有那個機會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