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迴鬼門十三針
“既然不肯配合,那就對不住您了。”秦英略有遺憾地歎息一聲,接著欺身上前,一掌劈在了歐陽大人的頸側。
林太醫在遠處看得是目瞪口呆,他的眉毛不可抑製地跳了一下,然後走到了歐陽大人的右邊,幫著秦英扶住了昏迷的歐陽大人:“你這小子的膽子真是……”他也不知道要用什麽詞來形容秦英了。
秦英以手刀劈昏朝廷官員,簡直是膽大包天。但他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來讓神誌不清的歐陽大人主動答應診脈。
“昏迷過去,診脈是無礙的吧?”秦英垂下眸子看著歐陽大人緊閉的眼,不放心地問道。
林太醫嗔怪似的瞪了秦英一眼,道:“剛才你的手刀壓迫到了他頸部的一條經絡,沒有大礙,隻是會對確診造成困難。”
“您醫術高明,自然不會為手刀所困擾。”秦英麵不改色往林太醫臉上貼金。
林太醫懶得和她多說,直接打開了隨身的藥箱,將一方素白手巾取出,放在了歐陽大人的手腕處,食指中指無名指攏在一起,輕輕地扣上歐陽大人的脈。
秦英見他開始診脈,也屏息靜氣不再言語了。隻看林太醫的嘴角緊緊抿成一條線,眉頭也微微顫動,顯然是對歐陽大人的脈象極為上心。
過了不知有多久,跪在一旁秦英的心思都有些遊移了。
林太醫長長地歎了口氣,鬆開三根指頭,換了歐陽大人的另一隻腕子繼續診脈。
“——如何?”秦英睜大了眼睛問道。
林太醫不答,隻是三指慢慢下移,像在摸索脈象的深淺。最後他提了毫筆寫下三行小楷。
秦英傾了傾身子去看,隻見其上書:“氣血不足,需藥調和;脾胃微寒,需灸溫補;腎元不固,需針凝聚。”
“歐陽大人的症狀很嚴重嗎?針灸藥三者全都用上了。”秦英指著林太醫寫出來的那張草紙,驚異地問道。
林太醫笑了笑,將草紙卷成了細細的筒狀,放進一個空竹管後交給秦英:“你我初見的時候,不是說方劑效果很慢,急病不能緩醫。我這樣寫正和你意,不是嗎?”
秦英想起自己和林太醫的初見。她看林太醫為太子開的是方子,而非給太子施針,便出言不遜頂撞了他。她甚至用林太醫的針盒,給太子行了五針。
“……初見那時我年少輕狂,年少無知。”秦英別扭地對林太醫說出道歉的話,憋得臉頰都紅了。
“現在和無什麽為官經驗的侍醫,在藥藏局的門外發生爭執。也沒見你有什麽長進。”林太醫說著,收起了素白的手巾,疊成工整的方塊狀,塞入藥箱一角。
秦英被他的話語弄得,連耳朵都感覺燒起來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林太醫的言語大概就在彰示這個意思吧。
林太醫此時卻不再逗秦英了。他板起了嚴肅神色,轉眸看著秦英的眼睛道:“道醫都對奇巧怪術很了解。”不等秦英搖頭或者點頭,他接著說道,“你可知對治神誌之症,有什麽行針要訣?”
秦英愣愣地迎著林太醫的目光,不知如何迴答。
她上輩子得了天大的機緣,在益州地界見到了在山間采藥辯性的孫思邈。她和孫思邈同行著走過很長一段路。期間那位健談的老者,不僅教了秦英辨別藥草,還簡單地教了她使用針法。
關於如何以針治療精神之患,秦英還真知道。
孫思邈曾經對她念過一個很特別的歌訣。
他說這首歌訣可以學,但是絕不可以輕易動用,就算要用也先焚香祈福,用兩三針即止。因為歌訣不單涵蓋行針之法,還涵蓋道家之術。
“百邪顛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
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一針人中鬼宮停,左邊下針右出針,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
四針掌後大陵穴,入針五分為鬼心,五針申脈為鬼路,火針三下七鋥鋥,
第六卻尋大椎上,入發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針要溫,
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勞宮為鬼窟,十針上星名鬼堂,
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七鋥鋥,
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狐穴隻單通,
此是先師真妙訣,狂猖惡鬼走無蹤。”
孫思邈還說,這是他從半本不知其名的古籍上得來的。那殘本則含糊地說,歌訣是從張天師處流傳下來的。
秦英對道家的傳承不是很熟悉,但她也對道家的開山宗派——天師道有所了解。
因為她的阿姊秦溪,就是丈人山上清宮天師道的弟子。
在秦英小時候,她阿姊秦溪就開始教她背,那上清宮天師道的三大傳承:劍術,符籙,丹餌。
秦英從沒在阿姊口中,聽到什麽道家醫決。所以孫思邈得到的歌訣,是殘本的作者假托天師道的祖師張道陵所作,也未可知。
她拿不準歌訣的真實性,而且自己上輩子也被孫思邈叮囑過,導致她現在不敢貿然地迴應林太醫。
“我……”秦英吞吞吐吐地道,放在褡褳結扣上的手指微顫著。
林太醫看到秦英的猶豫神色,便感覺她知行針之法,卻因沒有經驗而不敢下手。
他隔著歐陽大人伸出手,鼓勵地拍了拍秦英的肩道:“你若是有三四分把握,就拿起銀針試試。”
秦英咽下一口吐沫幽幽地道:“……庸醫殺人,會被唐律判為死罪吧?”
林太醫撇了撇嘴道:“敢對未來的李唐國主下針了,都敢對當今的朝廷官員劈手刀,現在怎麽害怕起來?”
“這不叫害怕,這叫敬畏。”秦英一邊說道,一邊去解褡褳的扣子。
“你若錯過眼下的時機,永遠就踏不出這一步。”而後林太醫又催促道,“他枕地我腿都麻木了,你做決定能否快些。”
“既然不肯配合,那就對不住您了。”秦英略有遺憾地歎息一聲,接著欺身上前,一掌劈在了歐陽大人的頸側。
林太醫在遠處看得是目瞪口呆,他的眉毛不可抑製地跳了一下,然後走到了歐陽大人的右邊,幫著秦英扶住了昏迷的歐陽大人:“你這小子的膽子真是……”他也不知道要用什麽詞來形容秦英了。
秦英以手刀劈昏朝廷官員,簡直是膽大包天。但他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來讓神誌不清的歐陽大人主動答應診脈。
“昏迷過去,診脈是無礙的吧?”秦英垂下眸子看著歐陽大人緊閉的眼,不放心地問道。
林太醫嗔怪似的瞪了秦英一眼,道:“剛才你的手刀壓迫到了他頸部的一條經絡,沒有大礙,隻是會對確診造成困難。”
“您醫術高明,自然不會為手刀所困擾。”秦英麵不改色往林太醫臉上貼金。
林太醫懶得和她多說,直接打開了隨身的藥箱,將一方素白手巾取出,放在了歐陽大人的手腕處,食指中指無名指攏在一起,輕輕地扣上歐陽大人的脈。
秦英見他開始診脈,也屏息靜氣不再言語了。隻看林太醫的嘴角緊緊抿成一條線,眉頭也微微顫動,顯然是對歐陽大人的脈象極為上心。
過了不知有多久,跪在一旁秦英的心思都有些遊移了。
林太醫長長地歎了口氣,鬆開三根指頭,換了歐陽大人的另一隻腕子繼續診脈。
“——如何?”秦英睜大了眼睛問道。
林太醫不答,隻是三指慢慢下移,像在摸索脈象的深淺。最後他提了毫筆寫下三行小楷。
秦英傾了傾身子去看,隻見其上書:“氣血不足,需藥調和;脾胃微寒,需灸溫補;腎元不固,需針凝聚。”
“歐陽大人的症狀很嚴重嗎?針灸藥三者全都用上了。”秦英指著林太醫寫出來的那張草紙,驚異地問道。
林太醫笑了笑,將草紙卷成了細細的筒狀,放進一個空竹管後交給秦英:“你我初見的時候,不是說方劑效果很慢,急病不能緩醫。我這樣寫正和你意,不是嗎?”
秦英想起自己和林太醫的初見。她看林太醫為太子開的是方子,而非給太子施針,便出言不遜頂撞了他。她甚至用林太醫的針盒,給太子行了五針。
“……初見那時我年少輕狂,年少無知。”秦英別扭地對林太醫說出道歉的話,憋得臉頰都紅了。
“現在和無什麽為官經驗的侍醫,在藥藏局的門外發生爭執。也沒見你有什麽長進。”林太醫說著,收起了素白的手巾,疊成工整的方塊狀,塞入藥箱一角。
秦英被他的話語弄得,連耳朵都感覺燒起來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林太醫的言語大概就在彰示這個意思吧。
林太醫此時卻不再逗秦英了。他板起了嚴肅神色,轉眸看著秦英的眼睛道:“道醫都對奇巧怪術很了解。”不等秦英搖頭或者點頭,他接著說道,“你可知對治神誌之症,有什麽行針要訣?”
秦英愣愣地迎著林太醫的目光,不知如何迴答。
她上輩子得了天大的機緣,在益州地界見到了在山間采藥辯性的孫思邈。她和孫思邈同行著走過很長一段路。期間那位健談的老者,不僅教了秦英辨別藥草,還簡單地教了她使用針法。
關於如何以針治療精神之患,秦英還真知道。
孫思邈曾經對她念過一個很特別的歌訣。
他說這首歌訣可以學,但是絕不可以輕易動用,就算要用也先焚香祈福,用兩三針即止。因為歌訣不單涵蓋行針之法,還涵蓋道家之術。
“百邪顛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
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一針人中鬼宮停,左邊下針右出針,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針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
四針掌後大陵穴,入針五分為鬼心,五針申脈為鬼路,火針三下七鋥鋥,
第六卻尋大椎上,入發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針要溫,
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勞宮為鬼窟,十針上星名鬼堂,
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針仍要七鋥鋥,
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狐穴隻單通,
此是先師真妙訣,狂猖惡鬼走無蹤。”
孫思邈還說,這是他從半本不知其名的古籍上得來的。那殘本則含糊地說,歌訣是從張天師處流傳下來的。
秦英對道家的傳承不是很熟悉,但她也對道家的開山宗派——天師道有所了解。
因為她的阿姊秦溪,就是丈人山上清宮天師道的弟子。
在秦英小時候,她阿姊秦溪就開始教她背,那上清宮天師道的三大傳承:劍術,符籙,丹餌。
秦英從沒在阿姊口中,聽到什麽道家醫決。所以孫思邈得到的歌訣,是殘本的作者假托天師道的祖師張道陵所作,也未可知。
她拿不準歌訣的真實性,而且自己上輩子也被孫思邈叮囑過,導致她現在不敢貿然地迴應林太醫。
“我……”秦英吞吞吐吐地道,放在褡褳結扣上的手指微顫著。
林太醫看到秦英的猶豫神色,便感覺她知行針之法,卻因沒有經驗而不敢下手。
他隔著歐陽大人伸出手,鼓勵地拍了拍秦英的肩道:“你若是有三四分把握,就拿起銀針試試。”
秦英咽下一口吐沫幽幽地道:“……庸醫殺人,會被唐律判為死罪吧?”
林太醫撇了撇嘴道:“敢對未來的李唐國主下針了,都敢對當今的朝廷官員劈手刀,現在怎麽害怕起來?”
“這不叫害怕,這叫敬畏。”秦英一邊說道,一邊去解褡褳的扣子。
“你若錯過眼下的時機,永遠就踏不出這一步。”而後林太醫又催促道,“他枕地我腿都麻木了,你做決定能否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