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迴漿水漏粉魚,投石問前路。
晚課以後,暮色漸漸深了。寺裏的報時之鼓緩緩敲起,一波波地蕩漾開。
遠處的佛寺鼓聲也響了起來,聽在耳邊,好似迴音又好似應和。
待亥時的更漏落了,蛐蛐躲在草叢間喑啞而鳴,首座和尚敲開了道宣師的寮房門。
“進來吧。”道宣師盤坐在軟墊上,握著一本很舊的竹軸仔細地研讀。
他抬手掩上了門,坐在了房間裏唯一的白茅蒲團上。
“您把那道士秦英引到了龍田寺來,以後又如何引走他呢?”他開口問道。
首座和尚的擔憂無不道理,畢竟請神容易送神難啊,而秦英又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
道宣師顫著胡須笑了笑:“勿慮。日子到了,她自然會迴長安城的。至於和她一同來的如七,首座若是不方便令他掛單常住,貧僧便帶他上淨業寺。”
“原來您心裏早有安排。”首座和尚不僅鬆了口氣,眼眸落到了小幾上的花生碟子,他又想起了一樁要緊事:
“那小道士是過來吃素宴的,可是我龍田寺哪裏有什麽珍饈美味招待他?”
隻見道宣師把記載著《四分律》的竹卷擱了,目光迎上首座:“寺裏可還有黍米或者粟米磨成的粉?”
“這...”首座和尚不知道他的葫蘆裏裝著什麽藥,沉著半晌才道,“去年秋天山民不遠迢迢地供養了兩袋子。如今還剩有許多。”
道宣師抿起了唇:“明天做上一桌粉魚兒【注】素宴,讓那小道開開眼吧。”
首座和尚大吃一驚,下巴都快掉了下來:“粉魚兒是何物?它又如何能做素宴?”
——他若是沒有聽錯“粉魚兒”的音,就是理解錯它的字義。
對方隻是平靜地遞給了首座和尚一張方塊大的帛書:“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東西。你按著上麵寫的準備了就是。”
首座和尚懷著滿腹的狐疑,卻也終究不敢開口再問。
他和道宣師私交寥寥,平素裏說不上幾句話。也不知是道宣師不願結交,還是他不願攀附。
拉開了門栓正要提裾出去,聽裏麵悠然地飄來了一句:“明天準備五齋時,記得叫貧僧過去。”
首座和尚手上的動作停下來,以為後續還有什麽囑咐。誰知道宣師的嗓音轉了幾個彎,就沒有了聲響。
出了道宣師的寮房門,他趁著月色凝神看了看帛書的三行小楷,最後終於把“粉魚兒”的模樣猜了個大概。
旦日,龍田寺一切如常。
隻是有些眼尖的僧人,發現那道士秦英不再隨時和如七走在一處了。
先前那個說如七是叛徒的胖僧人,看到秦英和如七相距甚遠地進了齋堂,悄然對年輕僧人道:“他們這樣兩不相幹才對。”
“兩不相幹說得太絕。說不定是他們昨天吵了嘴,過幾天就和好如初了呢。”年青僧人對身邊之人咬耳朵道。
道宣師端著缽盂,儀態莊重地經過了他們。期間嚴肅地咳了一聲,又盯了亂講是非的兩人一眼。
那兩個人被他看得渾身不寒而栗,再加上極畏懼道宣師的威名,當即噤聲,齊齊躬身對他的背影作了一禮。
秦英被指引著坐在齋堂的左下首,因為今天的她是受邀赴素宴的尊客。
大眾念誦完了午齋的供養文,小沙彌就過來給秦英布置碗筷了。
沒過一會兒,她的眼前已經放了五隻小陶碗。
每隻碗裏的重心都是“粉魚兒”。但是主要食材的做法不同,那輔佐的菜蔬也是品類、形態各異。
秦英張了張口,想問小沙彌碗裏的是什麽東西。忽然想起齋堂裏不能交談的規矩,她又乖乖地放下了好奇心。
抬頭望了望別人小幾上的菜碗,裏麵也有這白如瓊脂、形如蝌蚪的東西。不過其他人的麵前隻有一個菜碗。
“開齋。”伴隨的照例是洪亮的木魚聲。
她舉起了筷子,將那一條粉魚兒夾起來放進嘴裏。
粉魚兒過於軟滑,秦英還沒有嚐出滋味,便入了肚子。
那一瞬間她記起了阿姊給她做的魚。
從前她的家在太白山上,山底有那條清澈的小溪,溪底盡是細小的遊魚。
秦英每迴隨阿姊到溪邊提水,都會央求阿姊做魚給她吃。
阿姊秦溪總以種種的理由勸秦英不要動這個念。
“小的時候做魚不是為了給你長身體?長大了就不能吃了。”
盡管秦溪一向受不住小妹的軟磨硬泡,可在這件事情上是堅持了原則。
說不做魚就是不做魚。秦英哭也沒用。
現在這粉魚兒成功地勾起了秦英童年的迴憶。
她挨個地嚐了一遍碗裏的粉魚兒,竟嚐到了酸甜苦辣鹹五味。
幸好每隻碗的分量都不多,五味也比較淺,她沒費什麽心思就掃光了菜。
不然依著齋堂的規矩,秦英可出不了這兒的門了。
把幾隻空碗摞在一起,秦英見道宣師對自己的方向瞅了一眼,那沉靜的目光裏似乎帶著笑。
夕陽微傾,卻還沒有到晚課,是寺中短暫的散修之時。
“今天的素宴,還真是與眾不同啊。”秦英在齋堂門口碰見了道宣師。她想了一會兒,還是先打起了招唿。
“秦道長可否感受到了貧僧待客的一片誠心?”道宣師笑眯眯地道。
她俯下身子拜道:“多謝道宣師的款待。隻是小道吃完還猶自詫異,不知所食為何物。”
“粉魚兒做的湯羹膳肴,又加了五味氣味鮮明的佐物調劑。”道宣師捏著胡子,臉上依舊是那副春風般的笑容。
秦英揚起了脖子與他相視:“素宴上的五味別有深意吧。”
“你指什麽?”道宣師故作不解地問道。
“人生百味皆由五味而起。道宣師想告訴我,食五味乃人之常態。一時吃了苦也不打緊。且放開了手腳去做想做之事。”
道宣師撫掌歎道:“...貧僧僅僅是拿那五味充數,並未多想。不料秦道長心思如此細致入微。此解甚是妙哉。”
秦英閃爍了幾下眸光,深刻地感覺,自己有時想太多也成了麻煩。
他見秦英這副模樣,從袖子裏抽出一卷小箋:“粉魚兒的做法在這裏,你若感興趣,就拿去好了。”
【注】唐時有沒有粉魚兒,我還真說不準,望諸位看官擔待著。
晚課以後,暮色漸漸深了。寺裏的報時之鼓緩緩敲起,一波波地蕩漾開。
遠處的佛寺鼓聲也響了起來,聽在耳邊,好似迴音又好似應和。
待亥時的更漏落了,蛐蛐躲在草叢間喑啞而鳴,首座和尚敲開了道宣師的寮房門。
“進來吧。”道宣師盤坐在軟墊上,握著一本很舊的竹軸仔細地研讀。
他抬手掩上了門,坐在了房間裏唯一的白茅蒲團上。
“您把那道士秦英引到了龍田寺來,以後又如何引走他呢?”他開口問道。
首座和尚的擔憂無不道理,畢竟請神容易送神難啊,而秦英又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
道宣師顫著胡須笑了笑:“勿慮。日子到了,她自然會迴長安城的。至於和她一同來的如七,首座若是不方便令他掛單常住,貧僧便帶他上淨業寺。”
“原來您心裏早有安排。”首座和尚不僅鬆了口氣,眼眸落到了小幾上的花生碟子,他又想起了一樁要緊事:
“那小道士是過來吃素宴的,可是我龍田寺哪裏有什麽珍饈美味招待他?”
隻見道宣師把記載著《四分律》的竹卷擱了,目光迎上首座:“寺裏可還有黍米或者粟米磨成的粉?”
“這...”首座和尚不知道他的葫蘆裏裝著什麽藥,沉著半晌才道,“去年秋天山民不遠迢迢地供養了兩袋子。如今還剩有許多。”
道宣師抿起了唇:“明天做上一桌粉魚兒【注】素宴,讓那小道開開眼吧。”
首座和尚大吃一驚,下巴都快掉了下來:“粉魚兒是何物?它又如何能做素宴?”
——他若是沒有聽錯“粉魚兒”的音,就是理解錯它的字義。
對方隻是平靜地遞給了首座和尚一張方塊大的帛書:“也不是什麽了不得的東西。你按著上麵寫的準備了就是。”
首座和尚懷著滿腹的狐疑,卻也終究不敢開口再問。
他和道宣師私交寥寥,平素裏說不上幾句話。也不知是道宣師不願結交,還是他不願攀附。
拉開了門栓正要提裾出去,聽裏麵悠然地飄來了一句:“明天準備五齋時,記得叫貧僧過去。”
首座和尚手上的動作停下來,以為後續還有什麽囑咐。誰知道宣師的嗓音轉了幾個彎,就沒有了聲響。
出了道宣師的寮房門,他趁著月色凝神看了看帛書的三行小楷,最後終於把“粉魚兒”的模樣猜了個大概。
旦日,龍田寺一切如常。
隻是有些眼尖的僧人,發現那道士秦英不再隨時和如七走在一處了。
先前那個說如七是叛徒的胖僧人,看到秦英和如七相距甚遠地進了齋堂,悄然對年輕僧人道:“他們這樣兩不相幹才對。”
“兩不相幹說得太絕。說不定是他們昨天吵了嘴,過幾天就和好如初了呢。”年青僧人對身邊之人咬耳朵道。
道宣師端著缽盂,儀態莊重地經過了他們。期間嚴肅地咳了一聲,又盯了亂講是非的兩人一眼。
那兩個人被他看得渾身不寒而栗,再加上極畏懼道宣師的威名,當即噤聲,齊齊躬身對他的背影作了一禮。
秦英被指引著坐在齋堂的左下首,因為今天的她是受邀赴素宴的尊客。
大眾念誦完了午齋的供養文,小沙彌就過來給秦英布置碗筷了。
沒過一會兒,她的眼前已經放了五隻小陶碗。
每隻碗裏的重心都是“粉魚兒”。但是主要食材的做法不同,那輔佐的菜蔬也是品類、形態各異。
秦英張了張口,想問小沙彌碗裏的是什麽東西。忽然想起齋堂裏不能交談的規矩,她又乖乖地放下了好奇心。
抬頭望了望別人小幾上的菜碗,裏麵也有這白如瓊脂、形如蝌蚪的東西。不過其他人的麵前隻有一個菜碗。
“開齋。”伴隨的照例是洪亮的木魚聲。
她舉起了筷子,將那一條粉魚兒夾起來放進嘴裏。
粉魚兒過於軟滑,秦英還沒有嚐出滋味,便入了肚子。
那一瞬間她記起了阿姊給她做的魚。
從前她的家在太白山上,山底有那條清澈的小溪,溪底盡是細小的遊魚。
秦英每迴隨阿姊到溪邊提水,都會央求阿姊做魚給她吃。
阿姊秦溪總以種種的理由勸秦英不要動這個念。
“小的時候做魚不是為了給你長身體?長大了就不能吃了。”
盡管秦溪一向受不住小妹的軟磨硬泡,可在這件事情上是堅持了原則。
說不做魚就是不做魚。秦英哭也沒用。
現在這粉魚兒成功地勾起了秦英童年的迴憶。
她挨個地嚐了一遍碗裏的粉魚兒,竟嚐到了酸甜苦辣鹹五味。
幸好每隻碗的分量都不多,五味也比較淺,她沒費什麽心思就掃光了菜。
不然依著齋堂的規矩,秦英可出不了這兒的門了。
把幾隻空碗摞在一起,秦英見道宣師對自己的方向瞅了一眼,那沉靜的目光裏似乎帶著笑。
夕陽微傾,卻還沒有到晚課,是寺中短暫的散修之時。
“今天的素宴,還真是與眾不同啊。”秦英在齋堂門口碰見了道宣師。她想了一會兒,還是先打起了招唿。
“秦道長可否感受到了貧僧待客的一片誠心?”道宣師笑眯眯地道。
她俯下身子拜道:“多謝道宣師的款待。隻是小道吃完還猶自詫異,不知所食為何物。”
“粉魚兒做的湯羹膳肴,又加了五味氣味鮮明的佐物調劑。”道宣師捏著胡子,臉上依舊是那副春風般的笑容。
秦英揚起了脖子與他相視:“素宴上的五味別有深意吧。”
“你指什麽?”道宣師故作不解地問道。
“人生百味皆由五味而起。道宣師想告訴我,食五味乃人之常態。一時吃了苦也不打緊。且放開了手腳去做想做之事。”
道宣師撫掌歎道:“...貧僧僅僅是拿那五味充數,並未多想。不料秦道長心思如此細致入微。此解甚是妙哉。”
秦英閃爍了幾下眸光,深刻地感覺,自己有時想太多也成了麻煩。
他見秦英這副模樣,從袖子裏抽出一卷小箋:“粉魚兒的做法在這裏,你若感興趣,就拿去好了。”
【注】唐時有沒有粉魚兒,我還真說不準,望諸位看官擔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