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嘉的企業特色,涉及研發費用少有吝嗇的時候,像房屋模塊化這種上邊要求盡快出成績的研發項目,更是采用多組並行大水漫灌的方式爆種。
多組並行大水漫灌的結果就導致了項目研發成功,產品通過測試之後,庫房裏還堆了一大堆還沒用完的混凝土標準件。
房屋模塊化相比傳統建築方式的優點之一,就是在標準的技術參數範圍之內,別管幾層樓別管多大麵積,混凝土標準件全能搞定。
和國內施工單位搞人海戰術完全不同,出過國見過大場麵的中建三局已經徹底實現施工設備德械化,其中一處更是精銳中的精銳,相比其他兄弟行局所裝備民主德國裝備,一處一水的聯邦德國原裝貨,一處的施工機械化程度齊全到,連後世不算常見的全自動人行道地磚鋪設機都有一輛。
混凝土標準件都是現成的,若非考慮到挖地基這個耗時較長的因素,七層以下的宿舍樓,王剛甚至敢說一晝夜就能把樓蓋起來。
當初梁遠進東大的第一天,劉濤就從梁海平那邊知道,這個家族堪稱奇葩的心思,海外有錢人都是選擇去私校深造,這家選擇了改造一所綜合性大學。
後來隨著遠嘉的快速膨脹,劉濤也漸漸觸及遠嘉的核心,終於知道自己領導著香格裏拉基金會對東大進行讚助並不是梁海平奇葩,而是自家大老板的腦迴路和普通人截然不同。
敢用皮包公司支撐起大型科技研發企業,敢在企業草創時就砸錢大學搞基礎科研,對比著遠嘉傳奇般的成就,劉濤幾乎第一時間就想起了海外it領域那句流傳很廣的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行業格言。
這年代的英特爾雖然還沒進化到天下無敵的程度,但在it領域也能稱得上是一家明星企業,這家在八十年代初占據著全球80%內存市場的企業,麵對東洋企業在內存領域的競爭時選擇了一條石破驚天的道路。
在矽穀有個關於英特爾的知名段子,大意是英特爾董事會詢問當時的英特爾當家人安迪·格魯夫如何應付越來越多的東洋企業進入內存行業,安迪格魯夫迴答董事會與其被別人逼著革命還不如我們自己革了自己的命,英特爾就地轉型放棄如日中天的內存市場,進入到研發難度更高的處理器龍領域,直接開啟了屬於自己的處理器時代。
在劉濤看來,梁遠領導遠嘉時那種對技術領域投入的決絕,對個人看好技術的狂熱,骨子裏和安迪·格魯夫幾乎一脈相承。
劉濤和東大打交道的時間長,知道東大喜歡什麽,也知道自己老板對母校的心思,想了一下機智的找個一個兩全其美化悲劇為喜劇的路子。
“馬主任,中建三局這個可以十天交工的技術,叫做房屋模塊化建設,簡單的說就是蓋房子和搭積木一樣,我記得東大也有土木工程專業,如果東大對這種新技術有興趣,不妨和三局一起做個聯合課外項目。”
“這個好,這個好~”
馬天元興奮的握了一下拳,產學研一條龍在二十世紀末的共和國一直是熱門方向,東大也不例外。
以共和國目前的水準在產學研鏈條一條龍中,學的環節是最簡單的,翻譯下海外的教材,搞定國內的校舍,通過高考招學生,哪怕水平不濟事起碼能搭個似模似樣的架子出來。
研這一塊視經費的多少也可以量力而行,以it產業為例,再窮也不至於到連少量芯片都買不起地步,進口一些海外的全新芯片,簡單的圍繞芯片做些外圍工作,難一點的對芯片進行拆解搞清原理。
如果所在單位過於窮困連樣品都買不起,也可以寫寫綜述什麽的,通過放飛思想展望下未來,隻要不是過於科幻,這些都可以劃到研這個鏈條之下。
產學研鏈條中位居第一位的產可就不一樣了,哪怕是最基本的實驗室還原複刻沒個幾百上千萬的資金都沒資格啟動,若是強行啟動工業化山寨,遠嘉搞出來的那套5.0微米製程生產線的成本就是現實例子,產這個鏈條究竟需要投多少錢不言而喻。
也正是產這個鏈條共和國實在是沒實力玩,於是九十年代中期,從產學研變種的技工貿開始在共和國科技界大行其道,以貿帶工以工養技也算是適合共和國目前國情的一個好辦法。
當然,某瞎***尋思公司把技工貿玩壞變成了貿貿貿貿貿貿貿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通過香格裏拉基金會牽線搭橋,已經和港基集電背靠背的東大絕對是共和國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真正體會產學研全鏈條的大學。
共和國的父母向來是嗅覺最靈敏的一波人,國家暫時還沒對東大這種情況有個說法,但東大微電子學院今年的錄取分數已經上了天。
除去高考競爭力不算強的省份,共和國理工狀元每年大致二十人左右,今年報考東大微電子學院的高考狀元多達九人,論起錄取平均分東大微電子學院吊打全國所有大學,微電子學院隨便扔出去個吊車尾,共和國其他大學隨便進。
東大微電子學院的本科生,大二就有少部分專業課程直接在港基集電的無塵車間裏授課,哪怕教學道具是當初港基集電買迴來自組成套的廢舊線多餘備份,但相比共和國其他電子院係教學全靠嘴實物全靠畫的情況,已經高級到天頂星去了。
東大領導又不是傻子,對東大微電子學院爆炸式的成長根源自然心知肚明,因此馬天元一聽中建三局也打算拿出新技術搞個小規模的產學研,頓時一疊聲的答應了下來。
馬天元深知這種情況一旦常態化,東大土木工程係吊打共和國其他大學的日子肯定也為之不遠。
“馬主任,王蒙蒙,宋飛,於文傑都去了南湖科技園安慰同學,估計也得一兩天才能迴校~。”
為了避免少年意氣的節外生枝,宋飛和於文傑哪裏是遠嘉高管這類老油條的對手,直接被劉濤忽悠去了南湖科技園同王蒙蒙作伴。
“沒事沒事,隻要確認三人安全,目前還沒開學不用和學校請假~~。”
“馬主任,我剛剛過來時看到有省市的大領導在現場,沒關係吧~~”
劉濤隱晦的問了一句,大意就是你們東大能不能搞定,把事情悄無聲息的壓下來。
“我們可不歸地方管,直屬上級離這邊遠著呢,別說是地方就是直屬上級知道了,我們打個線路老化~重建的報告上去也沒事了。”
地方上和東大是兩個平行體係,東大若是心情不好完全不用搭理,教育部倒是東大的直屬上級,沒認識梁土豪之前,東大一直指望上邊撥款養活一大堆教職員工。
等東大結識了遠嘉這個土豪之後,教育部早就被東大丟到後腦勺去了,一邊是億一邊是幾百萬,而且這幾百萬教育部還沒膽子扣成零,隻要不傻肯定不會抱錯大腿。
“劉會長,東大土木係這邊人可不少,常去一處那邊方便麽~~”
有來有往,馬天元先給出了一個承諾,然後順著杆子往上爬,看看能否把土木工程係也變成產學研一體化。
“沒問題~,隻要馬主任不怕同學們畢業之後抱怨,來多少人都可以。”劉濤笑著說道。
“劉會長的意思~。”
“一處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技術放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上學時見識得太多,畢業後去了單位怕是會覺得落差過大的。”
王剛解釋了一句。
“感受到落差是好事,起碼知道努力的方向,全國大學加起來開設土木工程係的沒有一千也有幾百,東大總得培養些和其他院校不一樣的人才。”
馬天元除了少年班主任這個兼職,還掛著東大副院長的職務,雖然不是常務副但也足夠列入東大高層的預備役,對學院未來的發展自然有自己的看法。
“王處能否簡單說說一處的大概,讓我們心裏有個底,和同學們介紹時也有個主題。”
馬天元好奇的問道。
王剛點了點頭。
一般來說,九十年代初,共和國典型的建築施工隊伍由八部分構成:混凝土工、模板工、砌築工、鋼筋工、架子工、水暖工、電工、力工。
除了一線操作人員之外,還包括從項目經理,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預算員、總工、電氣暖通等技術工程師。
目前共和國主流施工隊伍和未來或是海外一流建築施工隊伍相比,技術人員的數量差別不大,差別巨大的是一線操作人員。
在國內,子係統的一線操作人員工長是必設的職位,八個子係統就有八個工長每個工長都領導著平均30人的手下,負責工地施工的正常運轉。
一個標準工程隊的人員編製,技術和一線合並差不多都要260-270人左右,稍微冗員一點就300出頭了。
而中建三局一處旗下,一個標準的施工隊伍技術一線合並統計,滿打滿算還不到60人,連共和國主流施工隊伍的零頭都不到。
多組並行大水漫灌的結果就導致了項目研發成功,產品通過測試之後,庫房裏還堆了一大堆還沒用完的混凝土標準件。
房屋模塊化相比傳統建築方式的優點之一,就是在標準的技術參數範圍之內,別管幾層樓別管多大麵積,混凝土標準件全能搞定。
和國內施工單位搞人海戰術完全不同,出過國見過大場麵的中建三局已經徹底實現施工設備德械化,其中一處更是精銳中的精銳,相比其他兄弟行局所裝備民主德國裝備,一處一水的聯邦德國原裝貨,一處的施工機械化程度齊全到,連後世不算常見的全自動人行道地磚鋪設機都有一輛。
混凝土標準件都是現成的,若非考慮到挖地基這個耗時較長的因素,七層以下的宿舍樓,王剛甚至敢說一晝夜就能把樓蓋起來。
當初梁遠進東大的第一天,劉濤就從梁海平那邊知道,這個家族堪稱奇葩的心思,海外有錢人都是選擇去私校深造,這家選擇了改造一所綜合性大學。
後來隨著遠嘉的快速膨脹,劉濤也漸漸觸及遠嘉的核心,終於知道自己領導著香格裏拉基金會對東大進行讚助並不是梁海平奇葩,而是自家大老板的腦迴路和普通人截然不同。
敢用皮包公司支撐起大型科技研發企業,敢在企業草創時就砸錢大學搞基礎科研,對比著遠嘉傳奇般的成就,劉濤幾乎第一時間就想起了海外it領域那句流傳很廣的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行業格言。
這年代的英特爾雖然還沒進化到天下無敵的程度,但在it領域也能稱得上是一家明星企業,這家在八十年代初占據著全球80%內存市場的企業,麵對東洋企業在內存領域的競爭時選擇了一條石破驚天的道路。
在矽穀有個關於英特爾的知名段子,大意是英特爾董事會詢問當時的英特爾當家人安迪·格魯夫如何應付越來越多的東洋企業進入內存行業,安迪格魯夫迴答董事會與其被別人逼著革命還不如我們自己革了自己的命,英特爾就地轉型放棄如日中天的內存市場,進入到研發難度更高的處理器龍領域,直接開啟了屬於自己的處理器時代。
在劉濤看來,梁遠領導遠嘉時那種對技術領域投入的決絕,對個人看好技術的狂熱,骨子裏和安迪·格魯夫幾乎一脈相承。
劉濤和東大打交道的時間長,知道東大喜歡什麽,也知道自己老板對母校的心思,想了一下機智的找個一個兩全其美化悲劇為喜劇的路子。
“馬主任,中建三局這個可以十天交工的技術,叫做房屋模塊化建設,簡單的說就是蓋房子和搭積木一樣,我記得東大也有土木工程專業,如果東大對這種新技術有興趣,不妨和三局一起做個聯合課外項目。”
“這個好,這個好~”
馬天元興奮的握了一下拳,產學研一條龍在二十世紀末的共和國一直是熱門方向,東大也不例外。
以共和國目前的水準在產學研鏈條一條龍中,學的環節是最簡單的,翻譯下海外的教材,搞定國內的校舍,通過高考招學生,哪怕水平不濟事起碼能搭個似模似樣的架子出來。
研這一塊視經費的多少也可以量力而行,以it產業為例,再窮也不至於到連少量芯片都買不起地步,進口一些海外的全新芯片,簡單的圍繞芯片做些外圍工作,難一點的對芯片進行拆解搞清原理。
如果所在單位過於窮困連樣品都買不起,也可以寫寫綜述什麽的,通過放飛思想展望下未來,隻要不是過於科幻,這些都可以劃到研這個鏈條之下。
產學研鏈條中位居第一位的產可就不一樣了,哪怕是最基本的實驗室還原複刻沒個幾百上千萬的資金都沒資格啟動,若是強行啟動工業化山寨,遠嘉搞出來的那套5.0微米製程生產線的成本就是現實例子,產這個鏈條究竟需要投多少錢不言而喻。
也正是產這個鏈條共和國實在是沒實力玩,於是九十年代中期,從產學研變種的技工貿開始在共和國科技界大行其道,以貿帶工以工養技也算是適合共和國目前國情的一個好辦法。
當然,某瞎***尋思公司把技工貿玩壞變成了貿貿貿貿貿貿貿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通過香格裏拉基金會牽線搭橋,已經和港基集電背靠背的東大絕對是共和國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真正體會產學研全鏈條的大學。
共和國的父母向來是嗅覺最靈敏的一波人,國家暫時還沒對東大這種情況有個說法,但東大微電子學院今年的錄取分數已經上了天。
除去高考競爭力不算強的省份,共和國理工狀元每年大致二十人左右,今年報考東大微電子學院的高考狀元多達九人,論起錄取平均分東大微電子學院吊打全國所有大學,微電子學院隨便扔出去個吊車尾,共和國其他大學隨便進。
東大微電子學院的本科生,大二就有少部分專業課程直接在港基集電的無塵車間裏授課,哪怕教學道具是當初港基集電買迴來自組成套的廢舊線多餘備份,但相比共和國其他電子院係教學全靠嘴實物全靠畫的情況,已經高級到天頂星去了。
東大領導又不是傻子,對東大微電子學院爆炸式的成長根源自然心知肚明,因此馬天元一聽中建三局也打算拿出新技術搞個小規模的產學研,頓時一疊聲的答應了下來。
馬天元深知這種情況一旦常態化,東大土木工程係吊打共和國其他大學的日子肯定也為之不遠。
“馬主任,王蒙蒙,宋飛,於文傑都去了南湖科技園安慰同學,估計也得一兩天才能迴校~。”
為了避免少年意氣的節外生枝,宋飛和於文傑哪裏是遠嘉高管這類老油條的對手,直接被劉濤忽悠去了南湖科技園同王蒙蒙作伴。
“沒事沒事,隻要確認三人安全,目前還沒開學不用和學校請假~~。”
“馬主任,我剛剛過來時看到有省市的大領導在現場,沒關係吧~~”
劉濤隱晦的問了一句,大意就是你們東大能不能搞定,把事情悄無聲息的壓下來。
“我們可不歸地方管,直屬上級離這邊遠著呢,別說是地方就是直屬上級知道了,我們打個線路老化~重建的報告上去也沒事了。”
地方上和東大是兩個平行體係,東大若是心情不好完全不用搭理,教育部倒是東大的直屬上級,沒認識梁土豪之前,東大一直指望上邊撥款養活一大堆教職員工。
等東大結識了遠嘉這個土豪之後,教育部早就被東大丟到後腦勺去了,一邊是億一邊是幾百萬,而且這幾百萬教育部還沒膽子扣成零,隻要不傻肯定不會抱錯大腿。
“劉會長,東大土木係這邊人可不少,常去一處那邊方便麽~~”
有來有往,馬天元先給出了一個承諾,然後順著杆子往上爬,看看能否把土木工程係也變成產學研一體化。
“沒問題~,隻要馬主任不怕同學們畢業之後抱怨,來多少人都可以。”劉濤笑著說道。
“劉會長的意思~。”
“一處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技術放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上學時見識得太多,畢業後去了單位怕是會覺得落差過大的。”
王剛解釋了一句。
“感受到落差是好事,起碼知道努力的方向,全國大學加起來開設土木工程係的沒有一千也有幾百,東大總得培養些和其他院校不一樣的人才。”
馬天元除了少年班主任這個兼職,還掛著東大副院長的職務,雖然不是常務副但也足夠列入東大高層的預備役,對學院未來的發展自然有自己的看法。
“王處能否簡單說說一處的大概,讓我們心裏有個底,和同學們介紹時也有個主題。”
馬天元好奇的問道。
王剛點了點頭。
一般來說,九十年代初,共和國典型的建築施工隊伍由八部分構成:混凝土工、模板工、砌築工、鋼筋工、架子工、水暖工、電工、力工。
除了一線操作人員之外,還包括從項目經理,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預算員、總工、電氣暖通等技術工程師。
目前共和國主流施工隊伍和未來或是海外一流建築施工隊伍相比,技術人員的數量差別不大,差別巨大的是一線操作人員。
在國內,子係統的一線操作人員工長是必設的職位,八個子係統就有八個工長每個工長都領導著平均30人的手下,負責工地施工的正常運轉。
一個標準工程隊的人員編製,技術和一線合並差不多都要260-270人左右,稍微冗員一點就300出頭了。
而中建三局一處旗下,一個標準的施工隊伍技術一線合並統計,滿打滿算還不到60人,連共和國主流施工隊伍的零頭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