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定稿的設計變還是不變,動力等或是不等在研發組內各有大批設計人員支持。


    說起來在三代坦克設計伊始,設計團隊內就有兩種思路在激烈對衝,一種認為共和國應當立足當下,以t72坦克為藍本設計共和國下一代主戰坦克,還有一種則是十分激進的技術大躍進,建議共和國下一代主戰坦克徹底放棄蘇式坦克的設計風格,全麵向西方坦克標準靠攏。


    這兩種設計思路的優劣暫且不提,在wz1224坦克上進行一番技術論證之後,共和國落後的工業基礎暫時無法支撐起西方標準的三代坦克成了定論,參考t72坦克為藍本研發下一代主戰坦克成了團隊共識。


    不過沒人能預料到梁遠的橫空出世,並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裏幹出了許多事情。


    火力、裝甲、動力是一輛坦克至關重要的三大係統,決定火力的重要因素就是管子的粗細和火控是否先進,裝甲這東西在某個數值之內肯定是越厚越好,而動力則是決定管子粗細和裝甲薄厚的重要基礎。


    當研發團隊拿到遠嘉所有的企業資料之後,一場地震就此發生。


    △7, 遠嘉造不了管子但是和指揮管子的東西密切相關,坦克火控係統可以分解為兩部分,一個是管控計算射擊諸元的火控部分,另一部分則是戰術上的綜合通訊指揮部分。


    坦克的火控計算機和飛機係統略有不同,飛機由於需要處理從雷達係統處返迴的大量信號數據,使得典型三代戰機火控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基本達到1億次/秒。


    而坦克火控計算機對芯片運行速度的要求不高,16位元的386級別芯片即可滿足運行要求,但是坦克火控計算機芯片的工作環境十分糟糕,對芯片的可靠性、維修性要求極高。必須能經受住坦克揚塵、環境溫度和濕度劇烈變化以及車體顛簸和射擊時產生的衝擊和振動。


    在梁遠的堅持下,c2處理器最顯著的長處就是極高的可靠性,在科技園所生產的最頂級的工業級芯片中,工作溫度負50c~70c、濕熱95%±3%、振動(10hz~2000hz)、抗衝擊9g、係統集成終端支持日光輻射防護、防水、防沙塵、防黴菌、防鹽霧,支持模塊化快速維修。


    這東西別說使用在環境還算正常的地麵坦克上,就算用在環境近乎不可控的戰鬥機上都沒什麽問題。


    坦克火控係統中關於綜合通訊指揮的那部分組件中。遠嘉在剛剛下線的漢字尋唿機中所應用的f2通信處理器同樣是個讓人激動的選擇。


    此時共和國軍工係統雖然開發出了穩像似火控係統,但是自動化程度十分的第,對目標的收索識別完全依靠坦克乘員用肉眼借助光電係統來實現,對目標的跟蹤也依靠炮手進行手動控製跟蹤。


    而遠嘉通過長征三號燃氣林機車和漢字尋唿機項目所顯露出來的電子係統整合能力,和機電設備開發能力,則是此時三代坦克研發團隊中十分薄弱的環節。


    對於共和國三代坦克研發來說,華晨動力所仿製的寶石渦軸發動機則是完成度最高的產品,華晨組裝的國產寶石動力包在長征三號燃氣輪機車上的單發無故障運行時長,已經超過600小時。這個記錄已經超過了59式坦克發動機的全壽命。


    當然,相比坦克發動機一直運行在嗑藥狀態下的工作環境,降功率調教寶石動力包的工作環境基本等於混吃等死的輕鬆狀態。


    如果再加上港基集電分立器件部門正在大力發展的光、電、紅外、磁力等感應器件,研發團隊愕然發現,假如遠嘉能做好手頭的電子、動力這兩大至關重要的子係統,那麽共和國其他工業部門隻要搞定裝甲,火炮,懸掛這幾個重要子係統並好整車集成。當初淘汰的完全采用西方標準三代坦克的研發路途,似乎也不是那麽昏暗無光。


    可惜擺在技術激進派眼前的首先不是遠嘉技術能力是否合格的問題。而是沒有任何的文件、法規或是前例,可以使遠嘉具備資格參與到共和國三代主戰坦克的研發工作中來。


    當然,技術激進派好不容易看到了曙光自然不會被這個人為障礙難住,有人提出索性把遠嘉徹底當作海外的先進工業集團,采用技術引進的方式將團隊目前研發能力薄弱的子係統分包出去。


    結果這個提議一出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把水攪和得更渾了。八十年代末期對於共和國科技行業來說屬於賣導彈遠不如賣茶葉蛋的苦逼時代。


    好不容易混了個三代坦克研發項目糊口,開發團隊裏任何子係統的負責廠所都不希望自己成為被淘汰的那個,這可是關係到一(廠)所上下數百甚至上千人口的吃飯生存問題。


    從質疑遠嘉真實的研發能力到姓社還是姓資這種大是大非,從國家機密扯到資本原罪,在一片爭吵聲中隻差最後一步的三代主戰坦克遲遲無法鎖定圖紙。足足停擺了半月有餘。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浪潮的組建,和遠嘉打交道無論102所還是研發團隊都有些無所適從,但和浪潮這種大型國企打交道則沒有任何障礙可言,雖然遠嘉在浪潮中占有一定的股份,但70%比例的國有股權使得浪潮屬於公有製企業的標記異常醒目。


    浪潮的出現使得容易踩地雷的體製問題被跨越了大半,畢竟動力係統的敏感性遠小於坦克的火控電子係統,對於研發團隊來說剩下的問題就好辦了許多,朱雨生單純從技術的角度向共和國科工委提供了一份文件,把目前團隊內部的分歧所做了詳細的分析。


    從實際上說,朱雨生對動用遠嘉的力量提高三代主戰坦克性能的建議還是很動心,否則在即將鎖定設計的前夕,動用總工權威壓下團隊內部的分歧壓根就不算什麽難事,連“保證開發進度按時完成”的理由都是現成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工業之動力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樓紅袖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樓紅袖招並收藏工業之動力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