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宮,侍衛們大多退去,宮人們在院裏收拾著殘局。


    進了大殿,承明帝直直盯著承明皇後,眼中神色不明。


    他有疑慮,為什麽會有人行刺皇後。因為將趙鴻投入赤衣衛,他料定了皇後會來求情,他一直迴避著她。不想皇後此次卻有些出人意料,並未來給趙鴻求情。


    可是這太意外了,曆次趙鴻被大臣彈劾,皇後都會想盡辦法為他開脫。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他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不想為個不成器的趙家子,傷了國體。


    承明帝疑竇頓起。


    皇後此時眼神閃爍,她在隱瞞什麽?若是被刺客所驚,卻不該如此遊移。


    再說為什麽會有刺客刺殺皇後,她到底隱瞞了什麽?


    “皇後,此番驚嚇到了吧?”


    承明皇後聽皇帝開口詢問,忙上前應對:“臣妾無妨,隻是這歹人來得蹊蹺,臣妾擔心會對皇上不利。”


    她一言倒讓承明皇帝後麵的疑慮無法開口了,她也知蹊蹺,便道:“是呀,朕剛剛也聽聞歹人不為求財,難道是想對皇後不利?”


    “臣妾久居深宮,一個婦道人家,朝堂上的事也完全不通,對臣妾不利又有何用。”


    “如今邊境戰事一觸即發,有南臨探子想混進宮來製造混亂也未可知。”承明帝故意提及南臨,想看看皇後有何反應,卻見她滿麵疑慮,卻沒什麽特別之處。“皇上,既然也猜到會有南臨人趁機搗亂,臣妾鬥膽,肯請皇上一定要嚴察國舅一案,國舅斷斷不可能勾結南臨人,此番受損最大的明明就是趙家的產業。趙家隻國舅一根獨苗,請皇上開恩,案件未明,且


    保全他的性命啊!”


    皇後說到這裏跪地痛哭失聲。


    承明皇帝見狀反倒放了心,若她一直不求,他反而覺得她是心虛。可此時她一見有機會就馬上開口求情,至少她是真不知趙鴻做了何事。


    “皇後放心,朕自會讓他們待國舅小心些。”承明皇帝語氣緩了緩,見皇後還想開口,又吩咐宮女道:“還不快扶皇後進去休息,讓太醫去把個平安脈,為皇後壓壓驚。”


    皇後見狀,知他是不想再談,也隻得謝恩起身,迴了寢宮。


    承明帝走後,皇後才敢去密室,果然密室內的嬤嬤已盡數被殺,沈靈溪不知去向。


    皇後擰眉,她想不出這玉梁,除了慕之楓還有誰會拚死來救她。看來外界傳言慕之楓對她用情至深,果不是謠傳。


    命人秘密地將那些嬤嬤的屍體丟到外麵,隻說是混亂之中被刺客所傷,又將密室清理了,裝扮成一間清修的佛室,縱然真有人查起,隻說是自己清修坐禪之處就是了。


    至於沈靈溪,皇後卻不急著找了,她傷得有多重,她當然清楚。就算慕之楓再有本事,能將她救活,看清她那張傷痕密布的臉恐怕也會厭棄了她。


    一個毀了容的殘疾賤婢,難道還想活得像以前一樣光彩照人?哼,皇後陰冷一笑,能活下去恐怕都難。


    隻是今日太子的表現令人生疑,她雖然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子會為了一個女人與外人勾結,但又隱隱擔心他會被女人衝昏了頭腦。


    轉念又一想,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他一向做事追求完美,不管怎樣,也不會容得下一個臉上有疤的女人。


    現在沈靈溪不在自己手中了,她反而覺得輕鬆了些。


    再說沈相府,沈靈溪失蹤的消息,自然也無法瞞著沈鶴智。那日她向他討她母親的牌位,他便知道會有這樣一天。雖然惋惜失了一個助力,無法搭上慕之楓這條線,但總算不至於得罪了皇後。


    一早又得了消息,說是皇宮遭了刺客。看來這一朝,玉梁必是個多事之秋。南方戰事,朝堂不寧,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預示著天下要亂。沈鶴智揉著有些痛的額頭,匆匆上朝去了。


    而阮氏與沈玉麟自然也得了消息。


    “母親,聽說刺客直接便去了皇後娘娘的鳳鳴宮。”


    “難道是為了那個賤丫頭?”阮氏有些不可置信。她自然不會信以沈靈溪會有人為了救她,敢進皇宮刺殺。


    “沈靈溪自病好之後就變得頗不簡單,我怕此事與她有關。”


    “進宮刺殺皇後娘娘,那是誅九族的大罪,我不信會有人為她做出這等大膽之事。”阮氏冷笑著。


    沈玉麟沉默著點點頭:“母親,這幾日一定約束好姐姐,不要讓她出去生事。刺客到現在還沒捉到,我們不可掉以輕心。畢竟沈靈溪身後還有個慕之楓。”


    阮氏雖不以為然,還是點點頭。


    玉梁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站了滿堂,獨獨缺了慕之楓。


    承明皇後一直在鳳鳴殿聽著消息,聽說慕之楓沒有上朝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她越發的篤定昨晚的一定是他。


    “聽說慕大人病了,去慕府送些賞賜。”她微笑著吩咐一旁的太監。


    “是,娘娘。”太監不陰不陽的領命。


    “好好看看慕大人是患了什麽頑症。”皇後娘不著痕跡地囑咐一句,太監心領神會的下殿去了。


    大殿之上,朝會該議的事都議得差不多了,承明帝對昨晚刺客之事頗為震怒,比那日市集被江洋大盜連搶了十幾家,還要震怒。


    痛斥了京都府尹,撤換禁軍守衛長,發作大把的文臣武將。弄得朝堂之上人人戰戰驚驚。


    刺客的事才掀篇,議到南方戰事的時候,慕之楓來了。


    他與平時無異,隻臉色蒼白了些,上殿給承明帝請了罪,隻道突發急症,才來晚了。


    承明帝對他卻一向喜愛,不但未怪罪,還特殊許他坐著上朝。惹得一幹人不滿。


    而後才又迴歸正題,議起南方的戰事。


    “南臨大軍還在集結,已分三路向玉梁邊境而來。邊境三座關城已開始備戰,大戰恐怕已不可避免,眾卿可有應敵之策?”


    “玉梁與南臨一向修好,此番怕是有什麽誤會,臣以為皇上可修書一張遣使前往南臨,化幹戈為玉帛!”一文臣出列說出自己的看法。“你以為有的商量,他會三路大軍齊發?路大人未免天真。”一旁一名武將冷哼一聲,頗為看不貫文臣畏戰之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醫品庶女代嫁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昔我往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昔我往矣並收藏醫品庶女代嫁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