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軍朝洛陽而來?”


    洛陽城內皇宮,忽爾博坐在上座聽著這樣消息,微微一笑。


    皇宮是天樞機要,種種規矩都是為了皇帝服務,忽爾博突然之間想起了昨夜紫裙明袖的少女,以及她柔嫩的呻吟。


    漢人的規矩和女人,真是有獨到之處。


    “殿下,聽說成軍有著十萬之眾,這人數可著實不少啊!”桑鬆皺眉說著,他是大將,當然不會真的以為胡人就可以滿萬不可敵了。


    忽爾博此時穿著漢人的王服,臉上皮膚是曬的有些黑,並且有著風霜之色,但一身的氣度,卻沉穩凝重。


    忽爾博聽著桑鬆這樣說,不禁哈哈笑著:“怎麽,你認為我會怕了不成?”


    是草原上的人,還是稱“我”,這個“孤”還沒有學會。


    如果王弘毅在,必吐嘈了。


    地球上全真教為了證明自己功德,還特編了成吉思汗獎賞它的聖旨,裏麵口口稱“朕”,大口大口的華麗儒家文辭,真是笑掉大牙——成吉思汗那時連文字都沒有,征服草原後,才初步創造,直到元朝世祖忽必烈弄出了八思巴文。


    這種漢化的聖旨,出現在成吉思汗時代,簡直笑掉大牙,還舉例說入選元史——元朝無史記都不知道,所謂的元史根本不足信,明朝漢人編寫元史時,也由於文化的原因,忘記了當時元人甚至連文字都沒有,加入史書中。


    當然,這說遠了,忽爾博是不會理解這種差異,已經算是熟讀漢人書籍,也不習慣稱“孤”呢!


    聽了這話,桑鬆立刻說著:“我們勇士什麽都不怕,而且殿下英武,連大汗都說您是草原雄鷹,是了不起的勇士,在您的率領下,別說現在十萬,就是大成軍再來上十萬也不足為懼!”


    這不是完全奉承,在這些人的心裏,四王子的確是英明神武,有著很大威望。


    這一路上,論戰績,連大汗都有些遜色。


    大汗耗費了不少時曰都沒有打下幽州,而忽爾博隻帶三萬兵,就連連攻城掠地,奪取了並州,還迴師幫助大汗打下幽州。


    這次傳聞中漢人的都城洛陽,都被忽爾博不費一兵一卒的打了下來。


    這樣的殿下,自是在不少胡人心裏,是受到長生天寵愛。


    忽爾博看了一眼,對桑鬆的信任,是很受用,不過他自有根基,不會真的相信這樣的話,不會因此自滿。


    “再來十萬?大成軍有著二十萬,我還真就隻能立刻撤退了。”忽爾博笑著,站起身在廳內踱著步子。


    “噯,不過據情報,連十萬都沒有,金陵出兵時的確是滿編十萬,但經過幾次分兵,現在隻有七萬!”忽爾博目光炯炯,一時沒有說話。


    忽爾博不說話,殿內就安靜了,聽著外麵親兵巡查的聲音,許久忽爾博才說著:“成軍不是一般漢人軍隊,就算是七萬,我三萬也未必能一口吃下,這點我還是心中有數,並不能自大。”


    “隻是洛陽軍有二萬,又能吸引著王弘毅的注意,各道路都封鎖了消息,想來成軍應是無法得到洛陽入我之手的消息,隻要他們到了洛陽城下,就中了本王的圈套,到時……自會讓他們有來無迴。”


    正說著,外麵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


    “報!”來人快步走進來,在忽爾博的麵前跪了下來,快速稟報:“殿下,成軍已離城不足二十裏!”


    “哦?這麽說,大成軍已是到了?”聽到這話,忽爾博站了起來,笑容收斂了,語氣變得有點沉重,吩咐的說著:“桑鬆,你速去傳本王命令,讓我們的人,都要換上漢人裝束,並且不要上城,免露出破綻來!”


    “還有,洛陽有九門,就算有七萬軍,第一天也不可能團團圍住,到了夜中,我們就從側門出兵,一舉攻之,這計雖簡單,卻最是穩當,是成是敗,全在一舉。”


    所謂城外伏兵,實際上根本不可能,三萬人,連綿紮營能有十裏,出陣一眼看不到邊際,能埋伏在哪裏?


    除特殊情況,三萬兵能埋伏,都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因此隻有藏在城中。


    “請殿下放心,這些都安排妥當!”桑鬆說著。


    “哈哈,再去給是準備一套普通漢人軍衣,我也要上城一觀!”忽爾博吩咐的說著。


    同時,洛陽十裏,王弘毅的大軍停了下來。


    “傳令下去,原地安營紮寨!”王弘毅吩咐的說著。


    “諾!”隨著眾將齊聲應諾,大軍開始紮營。


    古代野戰軍營很是講究,軍營四周要圍起一道臨時的木牆。


    製作方法是先砍兩排樹幹,一排長一排短,把樹幹底下燒焦以後埋二分之一入土,長樹幹排成緊密的一排在外,短樹幹排成一排在內,在兩排樹幹之間架上木板,分為上下兩層,這樣長樹幹長出的部分就成為護牆,木板上層可以讓士兵巡邏放哨,下層可以存放防禦武器和讓士兵休息。


    一百名名士兵再加上百夫長(正副各一),紮營的時候也是如此,大家的營帳兩兩相對,在營帳的周圍和營區之間要挖排水溝。嚴禁士兵在各個營區之間亂竄,本營區以內也不許各個帳篷亂跑。


    每個營區挖一個公共廁所,軍營還非常重視防疫。


    不過對於大成軍來說,這已經是相當有章法了,而且洛陽城郊區,有著大片的開闊地,七萬大軍,連綿十五裏的大營,安置十分迅速。


    吩咐安營時,王弘毅派出斥候,探查情況。


    “報!周圍五十裏,並未發現有疑蹤跡!”


    “報!洛陽城閉門不開,城上已有大批巡軍。”一批批的軍報流水一樣匯報。


    “前往城下,射勸降信入城。”王弘毅見天色還早,吩咐的說著。


    “諾!”


    大成軍的動作很迅速,在紮營,並且埋鍋造飯時,有上百騎趕至城下,將數百份勸降信,用著強弩,射入城中。


    雖有攜帶書信的箭被打落下來,大部分信件,都隨箭射進城去。


    “再喊話!”


    頓時選出來衝著城上喊話,這些人都是天生大嗓門,聲如洪鍾。


    “虎牢關已破,大勢已去,一般城破,大軍之下再無幸免,要是就此罷兵,皇上必於高位以待,榮爵享盡,要是不然……城破後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說到悔之晚矣這四個字時,十幾個大嗓門一起唿喊,巨大聲音響徹著城市的上空。


    頓時,眾將的表情變的十分怪異。


    而在後麵,洛陽城的城上,一群巡邏兵卒中,有一人身著普通兵卒的服飾,可在他周圍,卻有著幾十人保護著,聽了這喊話,此人的嘴角帶著一絲冷笑。


    這自然就是忽爾博,這時卻是先是不理喊話,遠遠看去,這是他第一次正麵觀看著王弘毅的大軍。


    後麵十裏營地,忙碌著造飯,又開始入夜,因此赤紅的篝火光,處處可見,隱隱有著無數人來往。


    而在城前,還有大軍,看上去一片紅色海洋,密密麻麻的都是精兵,雖隔著很遠,但自城上而看,這軍中就有著壓抑不住森森肅殺之氣衝出。


    忽爾博久經戰陣,看了一眼,就知道這是精銳之軍,不由立刻握住了手:“要非是我先到一步,這種大軍,劉滿絕對抵抗不了,就真讓他得逞了。”


    轉過身,看向周圍的人:“射入城中的書信,拿到了沒有?”


    “殿下,拿到了。”立刻有人將一份勸降信,送到了忽爾博的手中。


    展開手中的書信,上麵內容,快速閱看了一遍,忽爾博冷笑保持著,這幾乎和不久前一模一樣。


    “殿下,是不是把這些信都收集燒了?”


    “不必理會,今夜一戰,就是勝負,到了明天,一切都決定了。”忽爾博丟下了信,說著。


    這時,也許是出於表態,城上射下幾番矢雨,當然也沒有射著人。


    大成軍的軍官見此,也冷笑說著:“不必等了,陛下說了,給一夜時間,讓鄭國公好生的考慮一下,明曰一早,是降是戰,就可見分曉了,我們這就迴去複命吧!”


    軍營.大帳這裏燈火通明,蠟燭左右兩排,有百根,將大帳照的宛如白晝。


    親兵親將個個身披甲胄,站著不動,在燭光下閃閃發光,儀態肅然,使帳內充滿著一種肅穆。


    遠處又有親兵巡查著左右,隱隱可以聽見甲胄兵器碰撞之聲。


    王弘毅這時卻很是隨便,身著絲袍,皮膚白皙,有人端了洗腳水進來,親兵跪在地下用熱水洗腳。


    有十三司的官員在外麵候著,王弘毅腳擦的幹淨,套到了二齒木屐,起身散步,覺得身體鬆快下來。


    這時十三司的千戶才上前賀喜叩拜:“賀喜陛下,虎牢關兩曰即破,洛陽城近在眼前了。”


    王弘毅笑笑,道:“是,此次戰役打的甚快,不過……”


    頓了一頓,又說著:“朕總覺得有些不安,虎牢關也有蹊蹺,它重要姓不需說,大軍逼近關下,連派十幾撥前去洛陽求援,可洛陽半點反應都無……白馬港查看胡人的情報,還沒有過來?”


    “是,還沒有過來,臣這就去催促!”


    “也罷,你就下去吧!”


    “臣遵旨!”官員應諾,隨後退下。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荊柯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荊柯守並收藏易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