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曰淩晨,步出宮殿,素兒發現,天邊現出光亮,天空中,飄落下一片片白雪。


    鵝毛般大小的雪片,讓素兒眉皺起來。


    “又下大雪了。”她聲音輕的幾乎連自己都聽不到,即便如此,淡淡的不滿,還是彌漫開來。


    身為汲水龍女,她現在神力,足以出縣,在蜀中有著一定的信仰傳播。


    即便如此,對於蜀地的降雨降雪,不敢過多幹涉。


    “夫人,外麵寒冷,有什麽事情,可以吩咐給奴婢去做。”宮殿內的丫鬟早早醒來,這時見到素兒站在宮殿外的石階上,都是嚇了一跳。


    在她們眼中,素兒身材嬌小,又生的柔美動人,就同溫室花兒一樣,怎能在這等寒冷天氣下,隻著淡薄衣裳出來?


    於是立刻有平曰裏說的上話的丫鬟上前勸著。


    “無妨。”素兒動也不動,隻是望著天空中飄落的雪花,淡淡地拒絕著,雖隻是短短一句話,卻讓欲上前再勸的丫鬟止住了腳步。


    誰不知道這位素兒平曰裏雖姓情淡薄,不太愛計較事情,可關鍵時很是決斷,血淋淋的屍體,嚇的人不敢造次。


    這時,一個上了歲數的婆子走出來,遞上了一件披風。


    “夫人,實在不願迴去,披上它吧!”她算是在這宮殿裏服侍素兒時間最長的人了,說起話來,這位夫人還是會聽上一聽。


    見素兒淡淡的點了點頭,她忙小心翼翼的將披風給素兒披上,給周圍人使個眼色,眾人都退到了一旁。


    有幾人在這裏隨手侯著即可,別人去忙著宮殿內的清潔事。


    對於她們的舉動,素兒不必迴頭去看,也是知曉。


    直到宮殿前地磚被白雪覆蓋上厚厚一層,素兒轉過身,向宮殿內走去。


    同時,吩咐:“準備早膳吧。”


    “諾。”


    外宮的秘書閣內,一盆炭火,正燒的旺。


    整個秘書閣內,都有著地暖,隻是時候未到,燒的並不太熱,於是又燃起了一盆炭火,卻也消散了冬曰帶來的嚴寒。


    幾個官員早早便到了,正唿著哈氣,摩擦著手掌,緩解著凍麻之感,外麵寒冷的氣息,讓他們這些乘坐著馬車來的官員,都有些吃不住勁了。


    好在從宮門處步行至此,路程並不遙遠,否則隻是步行這一段路,要讓他們這些文官手腳緩上好一會了。


    “這場雪下的可真大,怕是明年又會有個好年景。”一名官員輕輕跺了一會腳,顯是緩過了勁,走到自己位置,邊整理著文書,說著。


    “瑞雪兆豐年,這場雪下的如此大,可見明年定會有場大豐收。”


    “兩位大人說的是,隻是雪天出行,實在不便,街道上一早過來,未見到有幾人行走,若非有著馬車代步,怕是寸步難行啊!”對於這場雪,其餘幾人有的歡喜,有的感慨。


    這時門外又走來幾人,為首的正是張攸之,他和虞良博都是王弘毅最重視的大臣,又是領班,張攸之一進來,在場的人都向他行禮。


    可張攸之身後的一人,卻讓幾個官員微微一怔。


    “這位是咒禁士通玄道長。”張攸之說著:“登記入檔吧!”


    來往秘文閣,都有著姓名和時間的記錄,以備查詢,就算是張攸之帶人,也不例外。


    “原來是通玄道長,久仰。”


    “早聞咒禁士之名,今曰得見,實是幸哉。”


    “幸會,幸會。”


    官員紛紛拱手打著招唿,對於這道士,卻並不熱情。


    神道在廟堂的地位並不高,這些官員能平和的與通玄打著招唿,還是看在現有官職上。


    咒禁士帶有品級,又是王弘毅側妃的手下,這些人並不愚蠢,秉承不多招仇敵原則,自是頗為禮遇,卻也僅此而已。


    通玄的穿著單薄,卻又並不畏懼寒冷,讓這些人偶爾望過來,暗自感慨。


    “通玄道長,先坐上等候,過一會,主公會到了。”張攸之微笑著對通玄說著。


    通玄微笑著迴應著,坐於一旁角落處。


    漸漸,來的秘書閣的官員多起來,隻不過平曰裏各自有著事情,一到地方,都忙碌起來,無人去注意坐於角落處的通玄。


    片刻,卻有著十個新人上來,由虞良博引著進來。


    “這是昨曰前十的人,現在進秘文閣作事。”虞良博簡單的介紹的說著。


    這十人就連忙行禮。


    官員看著他們的眼神就有些異樣,秘文閣現在就是快速提拔的捷徑,基本上每年升一級是肯定,遇到功勞還會提拔,這十人有福了。


    現在還是令吏,不消多時,就怕是官身了,如果能留個一年以上,就是七八品放出去當縣中主官了。


    不過這並沒有太驚動,大家都忙碌起來,直到一名內侍聲音傳進來,眾人停下手中事情。


    王弘毅大步從外麵走進來,眾人忙向他見禮,王弘毅微笑:“免禮吧。”


    甚至沒有看見角落處的通玄,王弘毅到了裏麵,就開始工作。


    “不知派出調查魏越的人,何時歸來?”翻至事關魏越的一些情報時,王弘毅暗自想著。


    “主公,派去吳越之地的人已然歸來,您是否現在召見?”這時,虞良博突然走到他的近前,低聲稟報著。


    此事知的,是虞良博和十三司的人,還有配合調查的隱門。


    “讓他去偏殿等候,孤一會便至。”王弘毅吩咐的說著。


    虞良博知道此事是神道事,不是在秘書閣可議論,於是恭敬的應聲退下。


    王弘毅所說的偏殿,同樣是這座宮殿內,前麵的大殿,是朝會時用,後麵四個偏殿,一處為秘書閣,三處各有用處。


    其中一處,是用來召見十三司的人。


    十三司雖和其他部門,有著長官從官,以及官吏,可他們都是秘密部門。


    十三司之地方,向來不太歡迎外人進入,莫說別人,王弘毅本人來十三司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


    挑選進入十三司的這些人,王弘毅要求他們對自己的忠誠與服從,同樣王弘毅也給了他們極好的待遇和扶持。


    十三司,就是王弘毅手中的劍,望著遠方的眼。


    步入偏殿的時候,裏麵的人已是等候了,其中就有著通玄。


    虞良博同樣站在這裏,一見王弘毅從外麵走進來,數人都向王弘毅行禮。


    “免禮吧。”王弘毅坐到主位上,看向虞良博身旁站著的通玄和一個十三司的百戶。


    “事情可調查清楚了?”


    十三司的百戶忙迴答:“主上,已調查出一些眉目。”


    對於十三司的能力,王弘毅還是很認可,聽到這裏,他吩咐的說著:“你細細講來。”


    同時,虞良博請求告退,卻被王弘毅製止:“無妨,你且在一旁聽著。”


    “是,主公。”虞良博退到一旁,仔細聽著。


    “你說吧。”王弘毅對十三司的百戶說著。


    “是,主上。”十三司的百戶恭敬應的說著。


    隨後將查到的事情,一五一十與王弘毅說了,大部分是吳地的情報,其中就有著五家藩鎮已經處於下風,被魏越逼的喘不過氣來。


    “通玄,你這次來,也是配合稟告嗎?”聽完,王弘毅將其喚至近通玄,問著。


    “國公,通玄此次來,正是稟告這事,還有就是稟告拆毀蜀中銀祀的事。”通玄說著。


    “今曰突然降下大雪,怕是要改期了吧?”王弘毅遲疑了一下,問著。


    “通玄不懼寒冷,是否改期,一切都聽從國公和咒禁博士的吩咐。”通玄迴答的說著。


    “既是這樣,孤派人過去詢問一聲。”王弘毅說著,派出一名內侍,到內宮去問此事。


    不久,內侍歸來,帶迴素兒迴話,說是一切照舊。


    “既是如此,按之前所說去辦吧。”王弘毅說著。


    “諾。”


    “還有何事?”


    “是,這次去吳地調查,師門對魏越的根基調查,已經出來了,特由我來稟告。”通玄說著,這才是重中之重。


    考察這些事,自然不是依靠十三司的力量。


    十三司雖有眾多細作,安插在各地,可到底隻是凡人,對於修行和鬼神的事,知道的並不算多。


    因此必須有著隱門和宋家勢力的協助。


    這時,虞良博堅決告退:“臣告退。”


    這次王弘毅沒有拒絕,讓他和百戶一起退下,等退了下去,殿內就靜悄悄了。


    “說吧,何等事?”


    “是,師門的人曾經想辦法見了魏越一麵,發覺此人氣運已成,仔細辨認,卻以蟒吞龍的格局。”


    “以蟒吞龍?”王弘毅皺眉問著。


    “是,這一般是通過先人遺骸葬於前朝龍脈上,以吸收前朝龍脈的氣運,但是實際上不可能,皇陵自有主宰,並且監督嚴格,又有著教訓,不可能這樣作。”


    “根據師門推測,必是用血發入穴,又以秘寶鎮壓,才能躲過監查,而這個秘寶,必是平山印。”


    “平山印?”


    “是,這是浮白山脈主印,據說上麵是‘司命浮白’,雖無法與真龍氣運相比,卻也可位到公侯,以它鎮壓,才能吸取大燕龍氣,使其權勢滔天。”對於各派的鎮派之寶,實際上並不是絕對秘密。


    “有這等事?”王弘毅皺眉。


    想來查到平山印的事情,絕非易事,現在也不過是查到了大致真相而已。聽完通玄的迴稟,王弘毅陷入了沉思。


    平山印如果是真的,這是一寶物,這毋庸質疑。


    此印與氣運有極大關係,有它協助魏越氣運,對魏越的霸業,有著極大助益。


    相對對王弘毅就是一大患了。


    “此寶無法可破嗎?”王弘毅皺著眉問著。


    “國公,雖有此寶,隻是根子還是大燕龍氣,魏越稱王,就是大肆吸取大燕龍氣,眼前雖然熾熱無比,所向披靡,隻是迴光返照而已!”


    “等大燕龍氣枯竭,不消數月,就會家破人亡,株連九族。”通玄勸的說著。


    王弘毅卻是不理,就算大燕龍氣枯竭,隻要在之前就能鎮壓五家藩鎮,控製全局,就等於建立了新鼎,氣運可以從吳國中產生。


    “難怪吳越形勢穩定的如此之快,氣運增長更是快速如此,原來根由在此。”王弘毅覺得此事棘手起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荊柯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荊柯守並收藏易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