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大明寶鈔不算是成功的紙幣,可是從大明寶鈔的發行,一些聰明人還是窺見了紙幣的好處。尤其是這幾年隨著張恪在遼東廢兩改元,在東南開海,商貿空前繁榮,貿易頻繁交易,催生了對金融的強烈需求。


    範永鬥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當張恪說出要建立全國銀行,還要讓各個衙門在銀行設置專門賬戶,他豁然開朗,一直思考多年的難題終於有了答案。


    前所未有的財富大門正在打開,範永鬥激動地渾身顫抖,甚至都忘了饑餓。


    他甚至有些後悔,若是張恪早早說出來,他還會冒險和張恪做對嗎,說不定雙方早就握手言歡,攜手幹這件堪比開天辟地的大事情!


    看著範永鬥激動的神情,張恪暗自冷笑,範永鬥肯定能明白他的打算,隻是可惜,張恪要借助晉商的力量,但是絕不會被晉商挾持。更何況他們一定要為自己做下的罪孽負責!


    “範永鬥,你對本王的設想有什麽想法?”


    “天縱英明,無與倫比!”範永鬥激動地說道:“小人以為此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是建立起銀行,在兩京一十三省開設分行,取代錢莊票號,廣泛吸納存款。接著讓各個衙門把開支銀兩都存進銀行,樹立起信心,逐步推行銀元,替換銀兩,如此一來,無形之中。就有三成的利潤落到了銀行手裏。最後甚至可以發行銀票,代替銀元,到那個時候,一張紙轉手就是十兩。百兩,甚至千兩,萬兩!點石成金也不過如此!”


    啪啪啪!


    張恪也不由得鼓起了掌,範永鬥這家夥真是一個天才,比自己想的還要長遠。竟然將現代的金融體係勾勒出來。在這一刹那,張恪甚至有些動搖,這樣的人才殺了真有些可惜……


    “說的不錯,可是一旦吧衙門的開支放進了銀行,就等於讓天下的官吏失去上下其手的機會,火耗銀也從他們手裏落到了銀行,隻怕這些人會強力反對。”


    範永鬥還在激動之中,笑道:“不要緊的,天下的衙門,從京裏。到州城府縣,幾乎都有拖欠債務。再有,不妨告訴王爺一個秘密,我們這些商人何以控製百官呢?”


    “願聞高論。”


    “嗬嗬,說起來也簡單,三個字:燒冷灶。他們還是窮書生的時候,就拿錢資助他們,讓他們考上科舉,取得功名。進入官場之後,甚少立刻發跡的。如果分到了清水衙門,還要靠著借貸過日子,這時候我們就伸出援手,送銀子。送糧食,甚至送女人,雪中送炭,解決燃眉之急。還有一些官員已經身居要職,或是執掌地方,他們也會遇到麻煩。我們就出銀子,幫著他們擺平事端,升官發財。如此三步,從最底層的末品小吏,到六部九卿,內閣學士,全都有把柄抓在手裏,他們還不乖乖聽話。我們自然能暢行天下,所向睥睨……”


    說到這裏,範永鬥老臉發紅,按理說他們的手段已經到了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程度。誰知竟然出了張恪這麽個怪物!


    年紀輕輕身居高位不說,手上人馬無敵,還擁有驚人的財力,甚至不比他們晉商差。人家軍,政,財,三力合一,他們隻占著財和政兩樣,現在想來,敗了一點不冤枉。


    張恪看著垂頭喪氣的範永鬥,突然笑道:“沒想到你們手上還有這麽多官員的把柄,再加上債務,這兩項壓頂,不愁他們不就範!”


    “王爺聖明!”


    範永鬥氣喘如牛,臉色發潮,額頭上青筋暴露,顯得極為激動。


    可是張恪坐在那裏,不悲不喜,依舊沒有被打動。範永鬥知道自己最後的價值就在這裏了,若是張恪還不動心,他就真的死路一條。


    拚了!


    “王爺,小人自知罪孽深重,罪無可恕。但是王爺若想建成銀行,把天下財富掌握在手中,除了小人之外,我敢說無人可以做成。王爺若要成大事,應該海納百川,況賓無絕纓之嫌,主無投轄之困。齊桓公重用管仲,方能霸諸侯一匡天下……”


    範永鬥拚命嘶吼,可是猛地發現張恪已經站起了身體,向外麵走去。他就像落水之人,試圖抓住眼前的稻草。


    “王爺,小人手上不止有百官的罪證,還有白蓮教的消息,這些人雖然不能成事,可擾亂大明江山足夠了,王爺位極人臣,升無可升,唯有奮力一擊,改天換日。罪人願意為王爺的宏圖霸業竭心盡智,王爺啊,給罪人一個機會吧……”


    張恪走到了門口,突然停下了腳步,範永鬥燃起來希望,渴求地看著,隻要他開口,自己就能活了,說不定還能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峰……


    “哎,留全屍吧!”


    幾個字說完,張恪轉身就走,消失在了範永鬥的眼前,而範永鬥仿佛一下子被抽幹了精神,眼光渙散,瞳孔已經失去了焦距,一歪頭,竟然昏死過去了。


    張恪迴到了書房,立刻下了兩道命令,讓人給江南的姐夫鄧文通送信,又修書一封,請方芸卿過來。


    他們算是張恪手下最清楚金融的,想要實現掌握大明金融的目標,絕對離不開親信人員。至於剩下的四大晉商家族,張恪還沒法完全信任他們。


    從山西到江南,一來一迴,最快也要兩個月時間,張恪眼下還隻是重建邊防,清理範,王,翟等家族的產業。


    時間見見進入了秋季,本該是收獲的時機,可是從八月以來,就不斷有難民湧入大同和宣府,數量還越來越多,從幾千人,發展到上萬人,攜家帶口,大車小輛,將道路都堵滿了。


    ……


    “王爺,陝西的反賊東渡黃河,進入山西,以王自用和高迎祥等人為主,一共三十六營,聚眾過二十萬,軍情如火,總兵曹文詔送來告急文書,請求王爺發兵援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遼東釘子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遼東釘子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