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衡一聽到搜到一百多萬斤食鹽,下意識驚唿道:“怎麽會這麽多?”


    王大寧臉色一變,卻還強撐著,哭道:“敝號經營食鹽生意,多存一點食鹽又有什麽奇怪的,若是因此就定罪,隻怕沒人能服氣。”


    張宗衡沒有主意,目光抓向了盧象升,希望這位總督大人能給個理由,說實話張宗衡也猜不透,到底是掌握了鐵證,還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別看有強大的義州兵壓陣,如果做事沒個規矩,勢必引起反彈,到時候大家麵子都不好看。


    看到張宗衡疑問的眼神,盧象升微微一笑。


    “王大寧,一百萬斤食鹽,差不多夠大同百姓吃一年的,哪個商號會存這麽多貨?”


    “這個……食鹽又不會壞,多存一點有什麽不成的?”


    “當然不成!”盧象升猛地把眼睛一瞪,小說.渾身的殺氣奔騰,霎時間成了兇神惡煞仿佛,冷笑道:“你別忘了,王爺剛剛下令,每戶每月給二斤食鹽,也就是說大同的百姓短期之內根本不需要食鹽。而你呢,卻在這時候繼續正常進貨,甚至比以往進貨的數量還多,難道不值得懷疑嗎?”。


    盧象升此話一出,王大寧仿佛被雷擊中一般,嚇得渾身哆嗦,冷汗不停流淌下來,嘴唇哆嗦著說道:“小的,小的自然知道,隻是,隻是不知道安東王能多長時間的食鹽,小的多存一些,若是王爺不了,我們也好最快補上。”


    王大寧還在死抗,可是張宗衡卻聽出了門道。


    說實話,晉商向草原走私,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食鹽也是重要的一項。以往王大寧的聲望很不錯。張宗衡還以為他不會攙和這種醃臢的生意,此時總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做知人知麵不知心。


    以往的和善麵孔都是裝出來的,這家夥分明就是個笑麵虎,事到如今,還敢裝蒜,簡直可殺不可留!


    與此同時,張宗衡心中更是升起一股強烈的寒意。


    自己當官這麽多年,竟然沒有現,而張恪到了大同不到一個月,竟然揪出了王大寧。手段高下,立見分曉。


    甚至說免費放食鹽,除了穩定民心之外,還有另一層的作用,就是找出誰在進行走私,若是那樣,張恪就太厲害了!


    簡直羚羊掛角,天外飛仙,算無遺策!


    如此看來。張恪不光有難以抗衡的強悍實力,更有精妙到了極點的算計,他的每一步行動都別有深意。


    張宗衡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越想對張恪就越是歎服。


    事到如今。還有什麽好說的,再不巴結隻怕黃花菜都涼了!


    “部堂大人王大寧顯然在說謊,卑職不才,鬥膽請令去嚴查王家。還請大人準許。”


    “王家?怎麽,他的背後還有什麽家族嗎?”。盧象升故意問道。


    張宗衡急忙迴答道:“啟稟大人,王大寧的兄長叫王大宇。乃是山西有名的商戶,經營食鹽生意,家財巨萬,依卑職看,他們王家定然和蒙古人脫不了幹係。”


    他正說著,跪在地上的王大寧突然受不了了,神色猙獰,就要往起躥,恨不得要吃人的樣子。


    “張宗衡,你敢落井下石,你可別忘了,我們給了你多少銀子!別以為攀上了高枝兒,有人庇護,就能逃過去,你等著死吧!”


    被王大寧破口大罵,張宗衡的臉色也是一陣紅一陣白,他真恨不得立刻宰了這個大嘴巴的。如果是以前他還心存一絲寬容,此刻對王家隻有無窮的恨意。


    “部堂大人,別要聽他胡說八道,下官絕對沒有收不義之財。”


    盧象升絲毫沒有在乎,微微一笑:“張中丞,閑言碎語有什麽好在乎的,就算真是收了銀子又如何?王爺講究唯才是舉,隻要張大人能把事情辦得讓王爺滿意,自然能保你安然無恙。”


    跟著張恪這麽多年,盧象升從最初的修建遼東直道,到徹底消滅建奴,經曆了多少大事。盧象升也從一個愣頭愣腦的進士官,變成了精明睿智的封疆大吏。


    用人唯賢,用循吏,不用清流。德才兼備固然好,可是天下千千萬萬官吏,哪能指望每一個人都是聖賢!


    張宗衡官聲不差,又久在山西。正好此時張恪手上又沒有合用的人才,連一個朱傳誌都接納了,更何況一個巡撫大人。


    盧象升冷笑著走到了王大寧的麵前,猛地抬起一腳,把他踹出了一溜滾兒!


    “本官告訴你,安東王想庇護誰就庇護誰!知道崔呈秀麽,他為魏忠賢的幹兒子又如何,不一樣做著經略嗎。”


    這話可是說到了張宗衡的心坎裏,他雙膝一曲。跪在了地上。


    “盧大人,請您轉告王爺,張宗衡效忠王爺,絕無二誌,倘若口不對心,天誅地滅!”


    盧象升笑著走過來,扶起了張宗衡,笑道:“張大人,王爺欣賞的是能辦事的人物,眼下的案子你準備怎麽辦?”


    張宗衡平複了心緒,想了半晌,羞愧地說道:“啟稟部堂大人,剛剛卑職建議查抄王家,此議有些莽撞,卑職以為應該以清查王大寧為主,拿到了鐵證之後,再順藤摸瓜,切不可操之過急。畢竟這些商人掌控著大同,乃至山西的命脈,一旦激怒所有商人,怕是會把問題變得複雜。”


    嗬嗬,盧象升臉上露出了笑容,張宗衡的想法和他不謀而合。


    “那好,一切就勞煩張中丞了,另外王爺特別交代,要讓百姓知道這些商人的嘴臉,把他們虛偽的畫皮戳穿!”


    張宗衡悚然一驚,急忙點頭照辦。


    ……


    拿下了王大寧之後,先是查封所有百利商號的鋪麵和倉庫,然後將商號的夥計,賬房,馬夫,保鏢全都抓起來,挨個審訊。


    常在江邊走,哪有不濕鞋。晉商雖然買賣做的謹慎,可是還有蛛絲馬跡。在王大寧的一處別院就搜到了一批和蒙古人的書信。另外在兩處秘密倉庫還找到了一批鐵器,和金銀珠寶,明顯是王大寧要送給蒙古王公的禮物。


    張宗衡按照張恪的意思,他即刻下令到處張貼告示,曉瑜所有百姓。


    “大家夥看看吧,這幫人平時修橋補路,開粥廠,舍衣服。背地裏卻和蒙古人勾結,搶咱們的糧食,燒咱們的房子,殺咱們的孩子……無恥之尤!”


    當裝載著查獲贓物的馬車走過大街之時,百姓全都沸騰,怒罵聲,哭喊聲,響徹雲霄,也讓一群人從心裏往外膽寒。(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二章造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遼東釘子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遼東釘子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