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呈秀在五百名騎兵的簇擁之下,日夜兼程趕到了廣寧。︾片刻不休,直接前往督師衙門。


    “快去通報孫閣老,欽差崔大人到了!”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給孫閣老看門的更是高人一等,尤其是身在遼東,各地的武將都要巴結,想見閣老一麵,沒有二百兩的紅包是別想進去。


    門子都學會了四十五度看天,介於文藝和普通青年之間,橫的像是螃蟹。


    但是一山更比一山高,聽到“欽差”兩個字,他們頓時都傻了,看天的眼睛瞬間盯著地上,渾身顫顫抖,幾乎跪倒。


    “還愣著幹什麽,快去稟報孫閣老!”


    “是是是,小的這就去!”


    去不多時,府門大開,孫承宗穿著一品朝服,在眾人簇擁之下,從裏麵走了出來。


    孫閣老身材高大,胡須張開好想小戟一般,雙目明亮,異常威嚴。如今又統帥千軍萬馬,身份非同尋常,比起京城的時候,更勝三分。


    崔呈秀雖然是來查辦孫老師的,可是在表麵上可不敢有絲毫失禮,他搶先下馬,躬身施禮。


    “閣老為國戍邊,實在是辛苦了,下官傾佩不已。”


    孫承宗微微一笑,聲音洪亮地說道:“不敢,部堂大人前來,老朽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閣老太客氣了,您老勞苦功高,何人敢問閣老的罪。”


    崔呈秀話裏有話,沒人問你的罪,可是要問你手下的罪!


    不知孫承宗聽沒聽懂,隻是淡然一笑。


    “部堂大人,快請進吧。”


    進入大門,來到了正廳,這裏已經擺好了香案。孫承宗領著手下人跪在後麵,恭恭敬敬聆聽聖旨。崔呈秀當即將旨意拿出來,大聲宣讀。


    天啟對待老師非常客氣,在旨意中隻說聽聞遼東有民變,事關重大,特地派遣刑部尚書崔呈秀前來調查一二。孫閣老辛苦戍邊,人盡皆知,萬萬不許汙蔑閣老。還請閣老配合調查雲雲……


    讀完了旨意,孫承宗接過來,放在了桌案上供起來。步奏都弄完了,崔呈秀笑著坐到了孫承宗的對麵。慢條斯理地喝著茶,潤潤幹渴的喉嚨。同時偷眼打量孫承宗,隻見他臉色很不好看,可是沒有什麽擔憂,隻是一股難掩的怒火。


    “孫閣老,下官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對遼東的事情知道不多,還請閣老賜教一二。”


    “嗬嗬。崔大人,你不是去過義州了嗎?定遼侯難道沒有說什麽,還用得著問老夫嗎?”


    崔呈秀不免一愣神,看來這位孫閣老也不簡單。什麽事情都知道了。


    “下官的確去了義州,不過卻是去詢問金州等地的戰局。定遼侯正準備遷移作坊過去,還有大造海船,開辟農莊。忙得焦頭爛額,無心他顧啊!”


    孫承宗一聽這話,突然一拍桌子。豁然站起,吹胡子瞪眼。


    “他忙,老夫就不忙嗎?崔大人,你也在兵部幹過,熟知戎政,大敵當前,建奴兇頑。當務之急就是修造城堡墩台。一來可以抵禦建奴攻擊,二來可以守衛故土,屯田興業,三來可以作為進攻的據點,擇機光複故土。老夫到了遼東之後,不辭勞苦,千萬各地視察,現定遼侯張恪,巡撫王化貞等人,竟然不思修城,不顧防禦。倘若建奴來襲,遼東百萬生靈都有滅頂之災。”


    孫承宗揮了老師的特長,滔滔不絕地講道:“老夫上書朝廷,請求修造城堡,整頓軍備,聖上已經恩準。可是遼東官員躲在百姓後麵,煽風點火,百般阻撓,竟然慫恿刁民據堡抗衡,不負徭役,不造城牆。有刁民必有贓官,今日崔部堂前來,老夫也有一請,那就是徹查張恪王化貞等人,看看他們究竟是何居心,為何反對老夫,反對朝廷?”


    崔呈秀聽著,心裏不由得鄙視起來,孫老師不愧是翰林詞臣出身,又在禮部混過,嘴皮子實在是太伶俐了。


    可是仔細推敲,他的話卻是完全的一廂情願。


    “孫閣老,你說定遼侯不懂守禦之道,那為何從萬曆四十八年開始,遼東大小勝仗都是定遼侯打的,而且還剛剛擊斃老酋,論起領兵打仗,您老自以為比定遼侯還要高明嗎?”


    “這……”


    幾句話掐住了孫承宗的脖子,他總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吧!就算他敢說比張恪高明,可是誰會相信,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他得了失心瘋。


    崔呈秀並不放過他,而是繼續說道:“孫閣老,據我所知,張侯爺的部下已經能和建奴野戰對拚,隻要有些城池依托,互相支援即可,不需要大肆修城。至於閣老說張侯爺不顧防禦那就是天大的的冤枉,他曾經親自向朝廷進獻過守禦之法,其中提到城池不必修得很高,而是要因地製宜。或是挖掘地道,或是構築菱形堡壘,總之要揚長避短,以火器製敵。”


    在孫閣老的意識中,城池都是四四方方,規規矩矩,越是高大,越是厚實就越好。可是張恪經過多次戰鬥,卻總結了另外一條路子。


    火器不同於冷兵器時代,防禦工事必須有足夠的縱深,能夠抑製對方騎兵,又能揮火器的優勢。單一高大的城牆,已經被成體係的縱深工事代替。


    孫承宗不知道其中奧妙,想當然地認為張恪不思防禦,還向天啟狠狠告了張恪黑狀。此時被崔呈秀當麵嘲諷,孫閣老麵子越掛不住。


    “崔部堂,你此番前來,是要教訓老夫不成?”


    “不敢,閣老乃是朝廷重臣,我此番前來,就是想弄清是不是有小人打著閣老的旗號,敗壞閣老的名聲……”


    話音沒有落,從外麵急匆匆跑進來一個下人,在孫承宗的耳邊低低說了兩句,孫承宗臉色頓時一變。


    此時,門外突然響起一片嘈雜的喊聲。


    “欽差大人,我們冤枉啊!”


    “欽差大老爺,給小民做主啊!”


    ……


    喊聲穿透衙門大院,直接傳到了每個人耳朵裏。孫承宗簡直如同吃了蒼蠅一般難受。


    “好一個欽差大人,你是想把老夫綁了審問不成?”


    “豈敢豈敢!”崔呈秀連忙擺手,他心裏苦,喊冤的人背後一定是張恪指使的,就是逼著自己和孫老師鬧翻。


    “事到如今,退也沒用!”


    崔呈秀狠了狠心,笑道:“閣老,不妨把人請進來,咱們一起審案就是了!”(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遼東釘子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盡成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盡成灰並收藏遼東釘子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