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易學大師在團隊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盛周王朝之所以長盛不衰,便是曆朝曆代的易學大師趨吉避兇、逆天改命的結果。


    乾天王領之所以會異軍突起,成為讓整個王朝都忌憚的存在,一方麵固然是因為乾天王的身份,更多的卻是因為乾天王領中有著殷季山這一個易學造詣絲毫不弱於蔡天成的軍師,而且乾天王更是不遺餘力地相信他、支持他。


    或許易學大師在團隊中不是修為最高的人,也不是戰鬥力最厲害的人,但是他在團隊中絕對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易學大師對於團隊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是很多團隊求之而不得的人才。


    不過易學大師因為逆天改命的緣故,以至於會沾上種種孽緣,以至於成長的過程中會遭遇很多變故和是非,最後慘死橫禍,很少有易學大師能夠成長起來,這是造成易學大師稀缺的最主要原因。


    慕閑怎麽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身邊會隱藏著一個易學大師,而且還跟自己有著很深的交集。


    想起文彬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遭遇,慕閑對於文彬的話深信不疑,他心中的種種疑團頓解,心情也變得豁然開朗。


    雖然培養一個易學大師有可能會給團隊帶來種種種種不測,不過相對於易學大師給團隊帶來的巨大收獲,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己說什麽也不能錯過這麽一個易學大師。


    明白了文彬的特殊能力後,文彬在慕閑的心中突然間變成了香餑餑。


    慕閑知道,文彬的能力絕非是三年前蘇醒的。而他的遭遇也不是三年前開始的。隻是因為他之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特殊能力。一些遭遇也被他給無意識地逃避了而已。


    慕閑甚至懷疑文彬的家族之所以遭遇滅頂之災,同樣跟文彬的天賦傳承有關,不過這種時候慕閑自然不會提這種令人掃興的話題。


    “文彬,你有想過增強自己的特殊能力麽?”文彬將自己的能力敘說完畢之後,慕閑適時地出聲詢問道。


    文彬聞言陷入了沉默,半晌後,這才輕聲道:“好像我的能力跟修為有關,我隻有肉身境修為時。僅僅隻能憑著本能的反應趨吉避兇,這才讓我能夠在家族遭遇滅頂之災時幸存下來……”


    說到這裏,文彬的話語頓了一下,臉色也變得異常地難看,很顯然,他自己似乎也猜到了什麽。


    不過文彬很快便調整了心情,繼續敘說著著自己特殊能力的特征。


    “……一直到我成為真元境修士時,我才能主動地去感知未來一天時間內生的事情是好是壞,不過我這種能力不能經常使用,也無法清晰地預知詳細情況;我成為地皇境修士之後。還是隻能感知未來一天時間內生的事情,不過已然可以模糊地預知詳細情況。”


    “我覺得這種能力應該跟我的修為境界有關。我的修為境界越高,我的預知能力也會越強,所以我一直在很努力地修煉。”


    文彬對於自己的特殊能力並沒有少研究,而且也嚐試過去主動提升,奈何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而提升修為顯然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陷入瓶頸的情況下,文彬隻有兩個選擇,要麽加入家族或者宗門勢力,憑著家族或者宗門的勢力繼續提升修為;要麽依然慢慢地修煉,承受著日夜煎熬的痛苦。


    一番話說完後,文彬心情忐忑地看著慕閑,生怕自己的特殊能力限製太多,得不到慕閑的重視。


    “文彬,其實一直以來你的努力方向都錯了,你的特殊能力固然跟你的修為境界有關,但是更多的卻是跟你在易學方麵的造詣有關,要是你對易學有所涉獵的話,你會現即便是普通人經過卦算後能夠擁有跟你一樣的能力。”清楚地將文彬忐忑的反應看在眼中,慕閑微笑著說道。


    “易學?”文彬聞言不由一愣,疑惑著重複了一遍,這才輕聲說道,“我也曾經考慮過研究易學,隻是易學在這個世界上的資料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掌握在皇室手中,我便是想接觸易學方麵的知識都辦不到,所以最後卻是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慕閑,研究易學真的能夠增強我的能力麽,你怎麽知道?你能夠搞到易學資料麽?或者說你之前接觸過跟我一樣能力的人?”文彬說著說著,他突然間眼睛一亮,激動地詢問慕閑道。


    文彬越說越激動,他最後竟是直接拉住了慕閑的衣袖,看向慕閑的眼中全是期盼的神色。


    想起認識慕閑以來,慕閑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神奇,以及慕閑剛才說那番話時肯定的語氣,文彬心如鹿撞,白皙的麵龐也變得紅潤之極。


    聽到文彬的話,慕閑這才恍然。


    此時易學的展還處於一種起始階段,易學根本就沒有被整理成集,易學資料更是少得可憐,散落在民間的資料幾乎沒有。


    一旦有易學資料在民間出現,都會第一時間內報知官府,然後被送往上京城,由朝廷專門派人加以登記、收藏和管理。


    所以這個時候的易學資料除了皇室成員有機會接觸和瀏覽,外人卻是根本沒有資格碰觸。


    而兩萬年之後的易學已然進入了鼎盛階段,被乾天王給推演到了極致的《九龍天易傳》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幾乎成為了所有易學愛好者人手一冊的讀物,乾天王也因此而被後世稱為易聖。


    慕閑喜好易學,自然不可能錯過《九龍天易傳》,從而將《九龍天易傳》給背得滾瓜爛熟,甚至能夠簡單地推演兇吉。


    “我的確碰到過跟你擁有同樣能力的人,而且我有幸從他的手中借閱了一本有關易學的書。我這就將那本易學資料上麵的內容全部默寫出來。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慕閑沉吟了一會。便順著文彬的話說了出去,同時掏出紙筆,準備將《九龍天易傳》傳給文彬。


    文彬顯然沒有料到驚喜會來得如此突然,盡管他也很想從慕閑的嘴中得到肯定的答案,如今慕閑的答案顯然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半個時辰之後,厚厚的一本《九龍天易傳》在慕閑的筆下流淌出來。


    看著眼前這本《九龍天易傳》,慕閑心中一陣恍惚,有種穿越時空的錯位感。


    《九龍天易傳》是乾天王的畢生精血。自己卻將它給據為己有,這樣會不會對乾天王很不公平?


    《九龍天易傳》是兩萬多年之後才出現的易學聖典,自己讓它提前這麽長時間麵世真的好麽?


    慕閑幾乎可以想象,《九龍天易傳》提前兩萬多年出世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慕閑突然間停筆,並且臉上神色變幻不定,半晌沒有說話,一旁的文彬、吳庸跟譚妙竹三個人同樣不敢說話,甚至不敢弄出半點聲音。


    文彬等人知道慕閑是在默寫易學資料,他們害怕自己弄出響動會打擾到慕閑,從而讓這份易學資料沒有辦法被慕閑給完整地默寫出來。


    文彬、吳庸跟譚妙竹此時看向慕閑的目光充滿了佩服。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個個晦澀難懂的字眼從慕閑的筆端流蕩出來,有如行雲流水一般。整個過程沒有半點的凝滯和停頓。


    要知道《九龍天易傳》有足足三萬多字,換了常人的話,估計能夠默寫出其中幾百字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可是慕閑愣是一口氣全部寫了出來,而且字跡還是那麽的飄逸漂亮。


    文彬等人甚至懷疑,慕閑不是借閱了一遍這本易學資料,而是拿著這本易學資料背了數月甚至數年之久。


    “文彬,這一份資料我可以給你,但是你要跟我保證,除了你自己外,你不能將之泄露給任何人知道,更不能隨意傳授給任何人。”半晌後,慕閑才將毛筆放到了筆架上,又麵色凝重地檢查了一遍《九龍天易傳》,這才慎重地將《九龍天易傳》遞到文彬手中。


    見慕閑神色認真,文彬也意識到了這一份資料的重要性,他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後對慕閑了心誓。


    便是一旁的吳庸跟譚妙竹聞言後紛紛出聲保證,他們堅決不會透露出有關《九龍天易傳》的任何內容。


    文彬接過《九龍天易傳》後,便迫不及待地觀看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文彬還皺著眉頭,似乎被《九龍天易傳》中晦澀難懂的句子給難住了,慢慢地,他臉色的神色便舒展開,眼中也露出了興奮之極的神色,便是他的雙手雙腳也不由自主地動了起來。


    看到文彬興奮得手舞足蹈的樣子,一旁的吳庸跟譚妙竹不由相視而笑,他們知道,文彬是拿到真正的寶貝了,不然的話不至於僅僅看了一眼便陷了進去,然後這樣旁若無人地觀看起來。


    吳庸跟譚妙竹原本還想詢問文彬一聲慕閑默寫的易學資料對提升文彬的特殊能力是否真的有效,看到文彬此時的模樣,他們知道自己的擔心是完全多餘的了。


    吳庸跟譚妙竹盯著文彬看了整整一個時辰之後,這才反應過來慕閑還在自己的房屋中,他們下意識地便要出聲感激慕閑。


    隻是兩個人還沒有出聲,一股強大的氣息便從房屋中衝天而起,直接將兩個人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去。


    疑惑地打量了一遍房屋,兩人驚訝地現這股氣息竟然是從文彬的身上散出來的,此時的文彬雙手捏著一個奇怪的法印,雙腿也不知不覺間盤在了一塊,不過他的身子卻已然離地半尺,身體四周更是雲霧繚繞,仿佛神仙下凡。


    “這……這……這是怎麽迴事?”感覺到文彬身上的氣息越來越強大,而文彬整個人也有白日飛升的跡象,吳庸跟譚妙竹完全傻眼了,他們下意識地呢喃出聲道。


    【實在抱歉,這次采風活動安排得太緊湊,一直不是在車上就是在船上,晚上還要開研討會,靜夜隻能早上五點到七點半之間寫一個章節,明天靜夜就迴家了,到時恢複正常更新,希望兄弟姐妹們能夠諒解,感激不盡。】(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藥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靜夜寄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靜夜寄思並收藏藥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