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7 享受過程
壹刻:李易峰最好的時光 作者:李易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
我是一個比較單線條的人,在北京生活了這麽多年,常去的隻是那幾個區域,幾家餐廳,家門口的咖啡廳,不太遠的電影院。反複做的永遠是那幾件事情:打球健身、看看電影、出門吃個飯、迴家一個人待著。關於北京,我去過的錄音棚、攝影棚、媒體單位要多得多,熟悉得多。
十幾歲一個人來到北京,這麽些年的工夫,從不會一點家務事到有興致也自己煲煲湯做個飯。後來給自己換了個大房子,雖然一年到頭基本都在劇組,在這個新的家也住不上幾天,但還是希望迴北京的時候有一個更像家的地方作為具象的牽掛。
忘了從什麽時候開始,和爸媽告別時口中的“去北京”變成了“迴北京”。北京空氣不怎麽好,也是座偌大的堵城,可是我真真實實地生活在這裏。有時候和朋友閑聊,我待在北京的時間並不多,住在哪個城市甚至國外其實都一樣吧。但仔細想想,又覺得還是在北京好。目前這是我的中心,從這裏出發,去到四麵八方,又從四麵八方迴到這裏,飛機即將落地的時刻,俯瞰北京,燈火撲閃,像被裝飾好的糖果盒,很有趣。
北京龐大而強悍,小時候我從未想象過會去到北京,但我來了之後就被吸納包容,暫時離不開了。北京的家不再隻是倉庫,不隻裝著我的行李和情緒。我逐漸開始在這裏生活,不再隻是吃飯睡覺這樣地生存著,我重新審視自己,要自己打開些,生活起來。
成都依然是不可取代的故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根。我的童年、青春,最純粹的友情、愛情、親情和自己對自己的肯定都留在了成都。它是我的能量基地,在我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時候迴到爸媽身邊,在成都住幾天,就能像充好電滿血複活,然後再戰。在這個城市行走,其實也找不迴剛入少先隊狂喜著奔跑、第一次牽起女生的手恨不得天永遠不要黑路永遠不要完的簡單幸福,但在這裏心就會踏實,你知道走幾步就能迴家,沒有什麽好擔心的。
上海,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城市,雖然我在上海待的時間並不長,但感情不一樣。每迴到上海都會覺得親切和熟悉。這是我人生起飛的地方,每次經過某些地方的時候,腦海裏依然都能迴想起我在哪兒領過獎、做過活動、開過演唱會,那些歡唿、掌聲和尖叫曆曆在目。當然,還有哪裏有好吃的我也很清楚地記得。
簡單的一天
沒有工作的一天,我基本是這樣:有球賽的話一定早早起來看球,其他時候也不會太晚起,早餐是一定要吃
的。牛奶、麥片和雞蛋是我的基本配置,既簡單又有營養。麵條、粥之類的也很喜歡。早餐一般都會比較清淡,除此之外我摯愛的是重口味的川菜和火鍋,在我的飲食裏麵早晚餐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
看看新聞看看書,到中午時,在家點外賣,簡單的一兩個菜就可以搞定一餐。午飯後,繼續宅在家裏,上網、看書、看電影、玩玩遊戲。有時候也會約人一起喝個下午茶,聊聊天,但不會走太遠。如果晚上和朋友吃飯,我一般會選擇楊家火鍋,在北京的應該都知道吧,我覺得他們家味道比較正宗。到點就要給父母打打電話,看看他們在幹嗎,聊聊天。
下午的必備功課是健身,健身我已經堅持了兩年多。其實我不算一個特別有恆心的人,我爸和我經紀人都說這是我目前最持久的一件事了。可能是因為我在健身上能看到成效吧。晚上什麽時候睡基本也取決於有沒有球賽。沒比賽看的日子就看看碟,喝點小酒,紅葡萄酒或者香檳,安然入睡。
我是一個足夠能跟自己待著的人,寂寞和孤獨不要帶進身體,試著享受,和它們做朋友,很有趣。
小分裂
我在微博上的簽名是“拽而不狂,拽而有禮”,這句話當時引發了些小爭議,我被批評,一個偶像藝人不應該呈現這樣的麵貌。這是什麽樣的麵貌呢?一個偶像藝人又該是什麽樣子呢?在我的理解,“拽”是一種態度,我用以麵對這個世界的樣子。任何年代的年輕人,都會有一個去迎接世界和社會的樣子,大家的麵貌一定不同,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不狂”、“有禮”是我從小所受到的教育規範。我就是會很拽,我時常在內心給自己鼓掌,認為這小子真不錯!但我不會因此對人沒禮貌,不會狂妄自大,更不會自以為是不可一世。這樣才是我,和傳統概念上的偶像也許不一樣,但偶像也沒有都是一個模樣吧。
ab型血是有些分裂的人,放在金牛座身上,就形成了既分裂又認死理的矛盾體。但我的這種分裂能夠發現的人很少,我很好地隱藏了。
我的分裂,性格和外表就是。大家給我貼上的標簽大多是:陽光、溫暖。其實我的身體裏有一個不安分的老靈魂。我聽很早年的歌,像一個老年人一樣獨處,對新鮮事物接受得不快,思想較為固執守舊……看吧,我和你們以為的我是不一樣的。我也喜歡偏搖滾以及很先鋒的歌,謝霆鋒的一些歌我很喜歡,他的為人態度也是我欣賞的。但是唱片公司從來都認為我是個唱慢情歌的最佳歌手。
分裂的具體感受就是身體裏有兩個小人,一遇到事情就打架。舉個例子,我其實有很暴躁的一麵,當一件事情出現,可能還沒發生,沒有實際的壞結果,我就會開始急,想要發脾氣。心裏麵一個我在暴跳如雷,一個我又心平氣和地跟自己講,沒關係,別在乎。就像要去趕通告,車流多起來,還沒開始堵車,我就會很著急,會很想要抱怨“又堵車,遲到怎麽辦,怎麽不算好時間,怎麽不選擇更好的路線……”但我表現出來的是氣定神閑,並不說什麽,還會安慰下工作人員。這兩個都是我,真實的我。我也有情緒,但我更清楚情緒在什麽樣的場合如何表達才更有效,才能不讓自己和身邊的人被情緒綁架。
我屬於悲觀主義的人,我知道有本書叫作《悲觀主義的花朵》,還沒看,我想應該能從中間找到一些共鳴。我的悲觀主義讓我在麵對事情的時候都先想到最壞的結果,我的擔心顧慮比平常人要多很多,這導致我在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反反複複確認。這也不算什麽壞事情吧,慎重比衝動要安全很多。
我也很固執,對自己認定的道理很難改變。進到這個行業,總有人跟我說,你要學聰明點,多交際,很多事情你要自己去張羅啊,大導演大製片人後麵排隊的多著呢!就因為有那麽多,我本身並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我更不想改變自己,我不要人雲亦雲。在這中間我當然有搖擺過,我也反思這樣無謂的堅持有必要嗎?我多跨出一步,會不會讓一切容易些?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分裂,我隻是偶爾給固執放個假。
每個人都有糾結的一麵,我相信我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個。在愛情裏也會有。走到了快要告別的時候,覺得分開是最好的結果,對兩個人都好,但又會想,我應該堅持,或者再努力一下,結果可能就此不同。麵對糾結,我的方式是不刻意去做什麽,就讓自己在這種情緒裏,等一等,一切都會不一樣的。
這麽歸納總結看下來,我是個不太懂得生活的人,因為不太懂,會錯過很多事和人,我想我應該對生活要更加地熱情和有想法,打理好自己生活的點滴。
我們經常感慨,為什麽小的時候喜歡一個東西,如果得到它,就會視若珍寶。一雙新鞋、一輛新自行車都會讓我們開心不已,買一個好看的書包或一雙球鞋,我們會激動得睡不著,放在床頭不舍得睡著。然而越長大,滿足感就會越降低,很喜歡一個東西,因為喜歡就會馬上去買來送給自己,有可能這個東西喜歡了一天就沒那麽喜歡了,一輛自行車,它不過是個交通工具而已,我們對喜
歡的東西沒那麽持久的喜歡了。這或許是因為生活條件變好了,想要一個東西變得容易,而降低了對某件東西喜愛的持久性,若一件東西你不容易得到它,或許你會更加珍惜珍藏。
對於過去的迴憶,那些視若珍寶的東西,我們隻能不停地迴憶、迴憶,但是迴憶似乎跟你晚上做夢沒什麽區別,沒什麽意義。
迴憶,隻是你無聊時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而已。
即使這樣,我們還是無法停止迴憶,因為能讓你迴憶的,都是我們迴不去了的過去。我不知道這種迴憶或是懷念是好還是不好,我不知道懷念青春和年少到底有什麽意義,它好像並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在過去的一年依然掀起了狂熱的懷念青春的熱潮,我也偶爾跟隨大潮陷入小深思。
我們不能停下的時間,此刻馬上就能成為過去,成為下一秒的迴憶,時間不會因為任何東西停留下來,它是最無情的東西。迴憶,當你意識到你在迴憶的時候,你應該盡快抽離出來,因為我們總是要向前,而不能停留在過去,過去的,現實就是:它,永遠地成為了過去!沒有停留!或許有一天,當你老了,走不動了,隻能坐在搖椅上看日出日落的時候,當迴憶成了你唯一能做的事的時候,迴憶才會顯得有意義,這就是時間讓迴憶開始循環,開始轉圈圈。就像黃曉明前段時間在微博上說:“7歲時候深信不疑的道理,17歲堅持,27歲懷疑,到今天再迴到深信不疑。原來我們的信仰大多都是繞了一個圈,再迴到最單純的原點。”我被這句話刺中了,這句話在我腦海中縈繞了很多天,難道我們不是這樣嗎?自己的年華在自己的肯定和否定中開始兜圈。
我是一個比較單線條的人,在北京生活了這麽多年,常去的隻是那幾個區域,幾家餐廳,家門口的咖啡廳,不太遠的電影院。反複做的永遠是那幾件事情:打球健身、看看電影、出門吃個飯、迴家一個人待著。關於北京,我去過的錄音棚、攝影棚、媒體單位要多得多,熟悉得多。
十幾歲一個人來到北京,這麽些年的工夫,從不會一點家務事到有興致也自己煲煲湯做個飯。後來給自己換了個大房子,雖然一年到頭基本都在劇組,在這個新的家也住不上幾天,但還是希望迴北京的時候有一個更像家的地方作為具象的牽掛。
忘了從什麽時候開始,和爸媽告別時口中的“去北京”變成了“迴北京”。北京空氣不怎麽好,也是座偌大的堵城,可是我真真實實地生活在這裏。有時候和朋友閑聊,我待在北京的時間並不多,住在哪個城市甚至國外其實都一樣吧。但仔細想想,又覺得還是在北京好。目前這是我的中心,從這裏出發,去到四麵八方,又從四麵八方迴到這裏,飛機即將落地的時刻,俯瞰北京,燈火撲閃,像被裝飾好的糖果盒,很有趣。
北京龐大而強悍,小時候我從未想象過會去到北京,但我來了之後就被吸納包容,暫時離不開了。北京的家不再隻是倉庫,不隻裝著我的行李和情緒。我逐漸開始在這裏生活,不再隻是吃飯睡覺這樣地生存著,我重新審視自己,要自己打開些,生活起來。
成都依然是不可取代的故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根。我的童年、青春,最純粹的友情、愛情、親情和自己對自己的肯定都留在了成都。它是我的能量基地,在我開心或者不開心的時候迴到爸媽身邊,在成都住幾天,就能像充好電滿血複活,然後再戰。在這個城市行走,其實也找不迴剛入少先隊狂喜著奔跑、第一次牽起女生的手恨不得天永遠不要黑路永遠不要完的簡單幸福,但在這裏心就會踏實,你知道走幾步就能迴家,沒有什麽好擔心的。
上海,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城市,雖然我在上海待的時間並不長,但感情不一樣。每迴到上海都會覺得親切和熟悉。這是我人生起飛的地方,每次經過某些地方的時候,腦海裏依然都能迴想起我在哪兒領過獎、做過活動、開過演唱會,那些歡唿、掌聲和尖叫曆曆在目。當然,還有哪裏有好吃的我也很清楚地記得。
簡單的一天
沒有工作的一天,我基本是這樣:有球賽的話一定早早起來看球,其他時候也不會太晚起,早餐是一定要吃
的。牛奶、麥片和雞蛋是我的基本配置,既簡單又有營養。麵條、粥之類的也很喜歡。早餐一般都會比較清淡,除此之外我摯愛的是重口味的川菜和火鍋,在我的飲食裏麵早晚餐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
看看新聞看看書,到中午時,在家點外賣,簡單的一兩個菜就可以搞定一餐。午飯後,繼續宅在家裏,上網、看書、看電影、玩玩遊戲。有時候也會約人一起喝個下午茶,聊聊天,但不會走太遠。如果晚上和朋友吃飯,我一般會選擇楊家火鍋,在北京的應該都知道吧,我覺得他們家味道比較正宗。到點就要給父母打打電話,看看他們在幹嗎,聊聊天。
下午的必備功課是健身,健身我已經堅持了兩年多。其實我不算一個特別有恆心的人,我爸和我經紀人都說這是我目前最持久的一件事了。可能是因為我在健身上能看到成效吧。晚上什麽時候睡基本也取決於有沒有球賽。沒比賽看的日子就看看碟,喝點小酒,紅葡萄酒或者香檳,安然入睡。
我是一個足夠能跟自己待著的人,寂寞和孤獨不要帶進身體,試著享受,和它們做朋友,很有趣。
小分裂
我在微博上的簽名是“拽而不狂,拽而有禮”,這句話當時引發了些小爭議,我被批評,一個偶像藝人不應該呈現這樣的麵貌。這是什麽樣的麵貌呢?一個偶像藝人又該是什麽樣子呢?在我的理解,“拽”是一種態度,我用以麵對這個世界的樣子。任何年代的年輕人,都會有一個去迎接世界和社會的樣子,大家的麵貌一定不同,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不狂”、“有禮”是我從小所受到的教育規範。我就是會很拽,我時常在內心給自己鼓掌,認為這小子真不錯!但我不會因此對人沒禮貌,不會狂妄自大,更不會自以為是不可一世。這樣才是我,和傳統概念上的偶像也許不一樣,但偶像也沒有都是一個模樣吧。
ab型血是有些分裂的人,放在金牛座身上,就形成了既分裂又認死理的矛盾體。但我的這種分裂能夠發現的人很少,我很好地隱藏了。
我的分裂,性格和外表就是。大家給我貼上的標簽大多是:陽光、溫暖。其實我的身體裏有一個不安分的老靈魂。我聽很早年的歌,像一個老年人一樣獨處,對新鮮事物接受得不快,思想較為固執守舊……看吧,我和你們以為的我是不一樣的。我也喜歡偏搖滾以及很先鋒的歌,謝霆鋒的一些歌我很喜歡,他的為人態度也是我欣賞的。但是唱片公司從來都認為我是個唱慢情歌的最佳歌手。
分裂的具體感受就是身體裏有兩個小人,一遇到事情就打架。舉個例子,我其實有很暴躁的一麵,當一件事情出現,可能還沒發生,沒有實際的壞結果,我就會開始急,想要發脾氣。心裏麵一個我在暴跳如雷,一個我又心平氣和地跟自己講,沒關係,別在乎。就像要去趕通告,車流多起來,還沒開始堵車,我就會很著急,會很想要抱怨“又堵車,遲到怎麽辦,怎麽不算好時間,怎麽不選擇更好的路線……”但我表現出來的是氣定神閑,並不說什麽,還會安慰下工作人員。這兩個都是我,真實的我。我也有情緒,但我更清楚情緒在什麽樣的場合如何表達才更有效,才能不讓自己和身邊的人被情緒綁架。
我屬於悲觀主義的人,我知道有本書叫作《悲觀主義的花朵》,還沒看,我想應該能從中間找到一些共鳴。我的悲觀主義讓我在麵對事情的時候都先想到最壞的結果,我的擔心顧慮比平常人要多很多,這導致我在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反反複複確認。這也不算什麽壞事情吧,慎重比衝動要安全很多。
我也很固執,對自己認定的道理很難改變。進到這個行業,總有人跟我說,你要學聰明點,多交際,很多事情你要自己去張羅啊,大導演大製片人後麵排隊的多著呢!就因為有那麽多,我本身並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我更不想改變自己,我不要人雲亦雲。在這中間我當然有搖擺過,我也反思這樣無謂的堅持有必要嗎?我多跨出一步,會不會讓一切容易些?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分裂,我隻是偶爾給固執放個假。
每個人都有糾結的一麵,我相信我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個。在愛情裏也會有。走到了快要告別的時候,覺得分開是最好的結果,對兩個人都好,但又會想,我應該堅持,或者再努力一下,結果可能就此不同。麵對糾結,我的方式是不刻意去做什麽,就讓自己在這種情緒裏,等一等,一切都會不一樣的。
這麽歸納總結看下來,我是個不太懂得生活的人,因為不太懂,會錯過很多事和人,我想我應該對生活要更加地熱情和有想法,打理好自己生活的點滴。
我們經常感慨,為什麽小的時候喜歡一個東西,如果得到它,就會視若珍寶。一雙新鞋、一輛新自行車都會讓我們開心不已,買一個好看的書包或一雙球鞋,我們會激動得睡不著,放在床頭不舍得睡著。然而越長大,滿足感就會越降低,很喜歡一個東西,因為喜歡就會馬上去買來送給自己,有可能這個東西喜歡了一天就沒那麽喜歡了,一輛自行車,它不過是個交通工具而已,我們對喜
歡的東西沒那麽持久的喜歡了。這或許是因為生活條件變好了,想要一個東西變得容易,而降低了對某件東西喜愛的持久性,若一件東西你不容易得到它,或許你會更加珍惜珍藏。
對於過去的迴憶,那些視若珍寶的東西,我們隻能不停地迴憶、迴憶,但是迴憶似乎跟你晚上做夢沒什麽區別,沒什麽意義。
迴憶,隻是你無聊時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而已。
即使這樣,我們還是無法停止迴憶,因為能讓你迴憶的,都是我們迴不去了的過去。我不知道這種迴憶或是懷念是好還是不好,我不知道懷念青春和年少到底有什麽意義,它好像並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在過去的一年依然掀起了狂熱的懷念青春的熱潮,我也偶爾跟隨大潮陷入小深思。
我們不能停下的時間,此刻馬上就能成為過去,成為下一秒的迴憶,時間不會因為任何東西停留下來,它是最無情的東西。迴憶,當你意識到你在迴憶的時候,你應該盡快抽離出來,因為我們總是要向前,而不能停留在過去,過去的,現實就是:它,永遠地成為了過去!沒有停留!或許有一天,當你老了,走不動了,隻能坐在搖椅上看日出日落的時候,當迴憶成了你唯一能做的事的時候,迴憶才會顯得有意義,這就是時間讓迴憶開始循環,開始轉圈圈。就像黃曉明前段時間在微博上說:“7歲時候深信不疑的道理,17歲堅持,27歲懷疑,到今天再迴到深信不疑。原來我們的信仰大多都是繞了一個圈,再迴到最單純的原點。”我被這句話刺中了,這句話在我腦海中縈繞了很多天,難道我們不是這樣嗎?自己的年華在自己的肯定和否定中開始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