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
深夜的文學課作者:威爾·拉凡德 作者:威爾·拉凡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
那個星期三晚上,亞曆克絲來到菲斯克圖書館,準備在這兒看完規定部分的法洛斯小說。她打開《線圈》,發現裏麵有張字條。那張小字條還沒一片玻璃大,上麵寫著:查清楚關於程序的事。
她的背包——是被忘在校園的什麽地方過嗎?她在腦海裏迴響著當天的行蹤:在公共活動室吃的午飯,下午一點和繆博士(戰後日本文學)在一起,下午在劉易斯·普萊恩的宿舍房間自習,然後再迴自己宿舍取法洛斯的書。有人動過她的書。
她四下張望,脖頸因疑慮而緊張得發麻。隔著兩張書桌,一群學生正圍在一起看一本物理書。一名讀者獨自待在圖書館另一邊亮著燈的小閱覽室裏。另外幾個人懶洋洋地在書架間瀏覽著。除此以外,整個圖書館顯得空蕩而安靜。她開始琢磨那張字條。
查清楚關於程序的事。
這個詞亞曆克絲曾在哪兒聽到過。是奧爾迪斯在他的某節課上說過嗎?或者她在哪兒讀到的?她再次環視圖書館。一個男孩抬起目光看著她。他是個有著一頭鬆軟頭發的大二男生,一個曾跟她在派對上跳過舞的聯誼會會員——她移開了視線。有種模糊的感覺讓她覺得什麽東西正開始被揭開,好像是一根線頭正從線軸滑散開來。那個程序——她是不是在哪本書裏看見過呢?她停住了,雙手心不在焉地把那字條揉成一團,唿吸加快了。哪本書裏?她想,對了。
她起身離開座位,把背包往肩上一扔。她走到外麵,走進刺骨的寒風中,穿過草地朝菲爾布裏克樓走去。黃昏正在降臨,斑駁的樹影透射出血紅色的夕陽。要是在過去,亞曆克絲會駐足觀看,可能會欣賞這一切。靜謐的四方院,積雪在地上閃爍著鑽石般的光芒。但現在的亞曆克絲已經脫胎換骨了,這個女生已被夜課,被奧爾迪斯所改變。她加大了雙腳交替的頻率,快步走著,風抽在她臉頰上就像千萬根針刺一般。她唿喘著熱氣進了宿舍樓,乘電梯上了自己的房間。
那本書紋絲未動地躺在她藏的地方。°
理查德·奧爾迪斯的《頭腦迷題》。有那麽會兒工夫她就站在那空蕩蕩的房間裏,思考著人生因此而發生了多大的改變。一本小冊子,廉價膠水粘起來的一遝紙。輕如鴻毛的一件東西——但影響卻又如此強大,如此深遠。
像她兩周前那天晚上在圖書館做過的一樣,亞曆克絲開始在索引中搜索。很容易就找到了:索引裏有十多條詞條。程序。她掃視著子詞條,挑出一個:規則,的變
動。她顫抖著雙手翻到那一頁。
那是一種遊戲。讀到說明一切立即清晰起來。亞曆克絲一目十行地瀏覽著,同時特意背對著門,以防她的室友迴來。但這種遊戲——有些另類。遊戲的參與者隻有奧爾迪斯稱之為“已受啟迪”的人,即那些對法洛斯小說足夠熟悉以便遊戲能夠進行下去的學者們。除此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那些奧爾迪斯用以談論程序的腔調。那是一種一本正經的做派,她在他的其他書裏從未見過。關於這一點教授有過很深的考慮。他想要讀者了解,這個遊戲,這些描述,都很重要。
有一小節令她印象尤其深刻。
一種遊戲,是的,但程序並不是天真小孩打發時間的把戲。它一半是拚記憶力,一半是解謎題,目的是:盡己所能地完美重現保羅·法洛斯小說裏的場景。不同的複雜程序屬於不同的水平——從真正的大師到隻是在校園裏尋找新鮮刺激的菜鳥——但程序的形式和運行卻永遠不變。那是一種解構的方式,一種跳出俗塵漫布的教室用一種全新的方式理解小說的方法。挖掘字麵之下的世界。
這段文字旁配了一張照片。畫麵上是一群明顯受80年代時尚潮流影響的學生在校園裏彼此談天。他們臉上有某種東西,他們的站姿,包括衣著舉止,都流露著某種東西讓亞曆克絲一眼就注意到。他們在演戲,她想,就像他們身處於一部戲裏。某種話劇。
她繼續往下讀。她讀到遊戲的演變,讀到它的起源(在耶魯,或許是由本傑明·洛克發明的——盡管這還有爭議),它的規則和目標。“有人相信你,”奧爾迪斯寫道,“除非你學會如何玩程序。你不可能真正了解那兩本現有的小說,除非你在遊戲中受到啟迪。假如一個人並不了解那兩本小說,假如他並沒有完全理解它們,那麽他究竟要怎麽開始搜尋保羅·法洛斯呢?”
亞曆克絲細讀著這本書。書裏經常冷不丁地提到程序。另外還有一些玩家的照片;有一張簡表演示了程序如何計分以及誰最終算是贏家。但有一件事她慢慢明確了:你永遠不知道遊戲何時開始。程序可以隨時隨地啟動,而玩家從不知情。法洛斯書裏的一句台詞會突然冒出來,而玩家就得正確地響應,用相應角色的語言,以及對話在書裏出現的式。這就是遊戲;這是智力和記憶力的比拚。你隻能時刻做好準備。
“它可能此時此刻正在進行,”奧爾迪斯寫道,“它可能正在你身上進行著,不論你在哪兒,你要做的隻有迴應。”
那天晚上,她去上課
時已經有點晚了。她匆匆進了地下室,找到自己的座位,然後看其他人,視線掃視著這間無窗的小教室。他們中是哪個人把字條插進她書裏的呢?哪個人要讓她來研究程序呢?當她看到前排時她僵住了:邁克爾·坦納正直勾勾地凝視著她。
有一會兒功夫兩人都沒向對方示意。亞曆克絲能感到自己唿吸急促,脈搏跳動得很劇烈。那男生一直盯著她。
是你幹的嗎?她比著口型,同時察看著其他人。沒人在聽。丹尼爾·海登剛講了個笑話,逗得雅各布·凱勒大笑。克裏斯蒂安·凱恩正在他的紅皮筆記本上寫著什麽,可能又是他的詭異故事。梅莉莎·李正趕著看完規定部分的小說。亞曆克絲把視線移迴到坦納身上,發現他沒聽清她的問題。他把身體傾向前。
是你把字條放進我書裏的嗎?
但他惟一的反應卻是他自己的一個問題。亞曆克絲讀著他的嘴型。
你喜歡這門課嗎?
她本能地抬眼一瞟:屏幕還是黑的。
不,她迴答。
我也不,他說,沒人喜歡。
這時牆上一塊陰影扯動了一下,邁克爾飛快地轉過身去。當亞曆克絲抬起視線時,奧爾迪斯已經出現在了屏幕上。他看見他們說話了嗎?但這念頭很快就被他本人的出現衝走了。
他顯得衣冠不整,頭發淩亂不堪,眼睛因疲勞而充血。他橙色囚服的衣領歪在一邊,好像他是被一名警衛拽到座位上的。此外還有點別的,還有些更奇怪的事:教授跟他們的距離拉近了。或許鏡頭被固定來對著他的臉,也可能是他的鋼桌被向前移了一兩英尺——總之有些變化。教授成了焦點,成了教室的絕對中心。角落裏,靠近那泡沫板吊頂的屋頂,支在西麵牆上的,他們自己的那隻紅外攝像頭正對著他們直壓下來。
“我很抱歉,”奧爾迪斯開口說適,聲音含混不清,“因為上次課上發生的事情。我的病情發作……那些症狀來得太突然了,我簡直沒有一點辦法阻止。我小時候把這病稱為神遊症。我為此極為羞愧,而其他小孩經常因此取笑我。我是滾蛋男、沉睡男。症狀發作時我會把它們堵在身體裏,把黑乎乎的東西往裏擠就像屏住唿吸一樣。我的神遊症是些房間,我在裏麵走來走去的房間。但那……”他移開目光,朝向那些囚禁著他的牆。“那太可怖了。”教室裏一片安靜;他們迴想著他那晚的樣子,他的臉在抽搐,一隻眼睛朝著他們摔下來,幾乎撞在鏡頭上,然後一動不動地停在
那兒,映在他們眼前,幾秒鍾後才隨著信號消失,屏幕變成黑色。過了好久奧爾迪斯笑笑,在鏡頭前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好了。現在該談談我們真正來這兒的原因了:保羅·法洛斯。說說吧,你們都發現了些什麽。”
沒人說話。電視屏幕跳閃了一下,也許是因為風或者是教授那間小煤磚房裏的什麽動靜。一條電流線像拉簾杆似的拉下來,然後教授又重新出現,雙手抱在胸前,警覺的黑眼睛盯著他們。他沒有刮臉,臉頰上能看見灰黑的胡卷。
“什麽都沒有?”奧爾迪斯說道,“你們每天都過得很瀟灑嘛。”
“一個不存在的人你要怎麽去搜捕?”劉易斯·普萊恩問道。他坐在後排,頭靠在水泥牆上。
“我向你保證,保羅·法洛斯是存在的,普萊恩先生。他一直都是存在的。”
“但我們又怎麽知道呢?”
“因為我已經告訴了你們那是真的。那還不夠嗎?”
“不夠。”梅莉莎·李插嘴道,普萊恩還沒來得及說話。
“為什麽不夠呢?”奧爾迪斯問道,笑容變得更尖銳了。他下巴靠在右手上,他們可以看見他在那兒寫了些什麽。那是一個模糊難辨的單詞,蜿蜒趴在他拇指邊上。奧爾迪斯有時會這樣,在身體上寫些授課筆記,但就像關於他的其他一切一樣,那些筆記都是難以捉摸的。一個日期,一個圖案,一個頁碼,這一切通常都躲在攝像機的鏡頭範圍之外。
“因為你在……”
“這兒?”他問道,同時伸了伸胳膊。那兩名隻看得見身體和腿的警衛交換了位置,每次奧爾迪斯一動他們就會這樣。“你是這個意思嗎,李女士?我被關在這地方的事實使我變得不那麽值得信賴了?我的話的真實性打了折扣?”
她仰起頭,毫不畏懼地迎著他的視線。“是的。”
“還有個事實是我們目前究竟掌握了多少信息,”丹尼爾·海登補充說道,像慣常一樣挑戰著奧爾迪斯,“真的是不多。”
“你想要我再給你們些什麽信息?”奧爾迪斯問道。
那男生一開始沒說話。他專注地望著屏幕,仿佛那電視機可以指引他如何繼續應答。過了一會兒,他用冷靜有度的語氣說道:“你的愛荷華之行。給我們講講吧。”
奧爾迪斯並未退縮,但他臉上有什麽東西變了。他右臉上有什麽東西裂開,皮膚上一條深色的裂縫,像一條弦似的被繃得緊緊的
。“這又跟法洛斯關係何在呢?”
“大有關係,”海登說道,“開頭難道不是和結尾一樣的重要嗎?”
“開頭,”奧爾迪斯重複道,手指在鋼桌上敲著鼓,“我去愛荷華搜索法洛斯時和你們一樣還是個學生。但我在落基山發現的這一切比那重要得多。那時我還是個孩子。我不知道保羅·法洛斯在哪兒,不知道他是誰。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我的導師本傑明·洛克博士灌輸給我的。如今我聰明得多了。”
“洛克,”坦納說道,“他是誰?”
奧爾迪斯的視線垂了下來。“是個比世上任何人都更了解法洛斯的人。但是,像其他許多學者一樣,洛克被這位作家耗幹了。搜索成了他的一切,也最終毀了他。”
亞曆克絲思量著那個詞。她思考著菲斯克院長告訴過她的話,以及因搜尋法洛斯而毀掉的學者們。她想著奧爾迪斯孤零零地待在牢房裏,想著杜孟大學兩名被害的研究生。都是因為這,這些毫無意義的字眼。她幾乎是無意識地伸出手,摸著那本《線圈》皺巴巴的封皮。那冰冷的無生氣的感覺又把她帶迴到現實中的夜晚,迴到地下教室以及它所有的謎團中。
問他關於程序的事。
在她意識到之前那問題已經問出了,像一枚炸彈落進了正在進行的對話裏:“是他教會你玩程序的嗎?”
寂然無聲。在屏幕上奧爾迪斯退了迴去——退縮,抑或是逃避。教授沒料到會有這樣的問題。“你額外做的研究?”他問道,語調冰冷。
“那個,”亞曆克絲支吾道,“我——我沒想要……”
“那是什麽,教授?”李的發問正好把亞曆克絲從與教授正麵交鋒的羞愧中解救了出來。既然有新的信息被揭開,課堂上有了新線索,李覺得有必要追究到底。“程序是什麽東西?”
奧爾迪斯看著機箱邊緣。這是他常見的一個姿勢:移開目光,靜待時機。教授所做的一切都是深思熟慮、謹慎有度的。他們等著他繼續。
“程序是一種遊戲,”他終於說道,“一種用保羅·法洛斯的小說來玩的遊戲。”
“你是說像一種角色扮演遊戲嗎?”薩莉·米切爾問道。
“不,”奧爾迪斯很快地說道,“比那要複雜得多。”
“那它怎麽玩呢?”
奧爾迪斯義一次顯得十分小心。他抬起一隻手插進頭發裏,把擋著他眼睛的頭發往後捋。他們頭頂上寒
風在怒號,電視信號因此也受到影響,畫麵上的教授,不論是質感還是形態,看起來都變成了一條細長的影子。最後他的圖像又恢複了正常。他歎了口氣。現在已別無選擇了;他已經說得太多。
“關於程序奇怪的事情是你並不知道自己身在其中,直到你意識到有些東西變了,”他開口道,“你需要被挑選才能成為遊戲的一分子。我還記得我當時在杜孟上學時被挑選出來的情形。我記得我感到的那種自豪,終於成了他們的一分子……”奧爾迪斯的聲音飄遠了,他又把目光移向了鏡頭的邊緣。再繼續時他的語氣變得更審慎了。“―條寫在書裏的留言告訴了我遊戲已經開始了。但就我觀察到的一切,卻什麽都沒發生。”
坐在電視機前麵第三排的亞曆克絲往前坐了坐。一條書裏的留言?她更加專注地望著教授。
“你是說程序並沒有真正開始嗎?”弗蘭克·馬斯登問道。他又是穿著理查三世的戲服,眼睛幽暗,頭發用鞋油染著色。
“不,它已經開始了。這就是這遊戲的刺激之處——你永不知情。你永遠不知道真實生活究竟何時停止,而程序又是何時開始的。”
奧爾迪斯等著學生們慢慢體會他的話。大家都安靜下來後,他繼續講述。
“一旦開始以後,你便要等著。一直等到他們都準備好。我從書裏發現留言後,又過了三個星期,怪事開始出現。我那些朋友——他們的舉動都不正常了。他們在……一切就像是他們正在演著某出話劇的情節。同學們,這就是程序。”
“而這些情節,”海登說道,他的目光不偏不倚地正對著屏幕,“你需要正確地應對。要從這些情景中檢起鬆散的線索,然後變成法洛斯筆下的一名角色。”
“正是如此。那看起來很傻,是的——但相信我,當程序達到最高境界時,就根本沒有一點讓你覺得傻的東西。我一直都記得:有天我們在學校的一家咖啡館裏,有個人看著我,
接著便開始說著完全是《沉默是金》裏的台詞。一瞬間我蒙了,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我不知所措,十分恐慌。最後那人隻好作罷,然後便走了。第二個星期,我的一本書裏又出現了一條留言,這次是在一本德裏達的書裏:我們對你很失望,理查德。”
“你輸了。”凱勒說道。
“第一次,是的。但幾周後我又得到了一次機會。當時我們正沿著校園裏的一條路往下走,我們五個都自稱為愛荷華人,這時,有人開始說
台詞。我想起了那段原文——那是小說裏藏得很深的—段話,寫的是安瑪麗搬進了大房子和她伯父一塊兒住。我馬上進入了自己的角色,說著台詞,比著動作,完全和書裏一樣。遊戲要的就是完全—致;玩家必須顯示出對法洛斯小說最微小的細節也了然於胸的精通程度。而這第二次,我從其他人的臉色明白——我贏了。”
“如果你贏了又會怎樣呢?”米切爾快速追問道。
奧爾迪斯抬起目光。他臉上的神色變了,一掃先前神經緊繃的苦相。他的眼睛閃著光。“你就被接受了,”他說,“程序結束,而你變成了精英中的一員。”
“那如果你輸了呢?”亞曆克絲問道,“那又怎樣?”
奧爾迪斯的眼睛又垂了下來。看不見臉的警衛身子晃了晃。
“那樣你就被拋棄了。而作為一名法洛斯學者,不能融入圈裏,不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那是比死還糟糕的命運。”
教授不再言語。幾秒鍾後信號便斷了。
那個星期三晚上,亞曆克絲來到菲斯克圖書館,準備在這兒看完規定部分的法洛斯小說。她打開《線圈》,發現裏麵有張字條。那張小字條還沒一片玻璃大,上麵寫著:查清楚關於程序的事。
她的背包——是被忘在校園的什麽地方過嗎?她在腦海裏迴響著當天的行蹤:在公共活動室吃的午飯,下午一點和繆博士(戰後日本文學)在一起,下午在劉易斯·普萊恩的宿舍房間自習,然後再迴自己宿舍取法洛斯的書。有人動過她的書。
她四下張望,脖頸因疑慮而緊張得發麻。隔著兩張書桌,一群學生正圍在一起看一本物理書。一名讀者獨自待在圖書館另一邊亮著燈的小閱覽室裏。另外幾個人懶洋洋地在書架間瀏覽著。除此以外,整個圖書館顯得空蕩而安靜。她開始琢磨那張字條。
查清楚關於程序的事。
這個詞亞曆克絲曾在哪兒聽到過。是奧爾迪斯在他的某節課上說過嗎?或者她在哪兒讀到的?她再次環視圖書館。一個男孩抬起目光看著她。他是個有著一頭鬆軟頭發的大二男生,一個曾跟她在派對上跳過舞的聯誼會會員——她移開了視線。有種模糊的感覺讓她覺得什麽東西正開始被揭開,好像是一根線頭正從線軸滑散開來。那個程序——她是不是在哪本書裏看見過呢?她停住了,雙手心不在焉地把那字條揉成一團,唿吸加快了。哪本書裏?她想,對了。
她起身離開座位,把背包往肩上一扔。她走到外麵,走進刺骨的寒風中,穿過草地朝菲爾布裏克樓走去。黃昏正在降臨,斑駁的樹影透射出血紅色的夕陽。要是在過去,亞曆克絲會駐足觀看,可能會欣賞這一切。靜謐的四方院,積雪在地上閃爍著鑽石般的光芒。但現在的亞曆克絲已經脫胎換骨了,這個女生已被夜課,被奧爾迪斯所改變。她加大了雙腳交替的頻率,快步走著,風抽在她臉頰上就像千萬根針刺一般。她唿喘著熱氣進了宿舍樓,乘電梯上了自己的房間。
那本書紋絲未動地躺在她藏的地方。°
理查德·奧爾迪斯的《頭腦迷題》。有那麽會兒工夫她就站在那空蕩蕩的房間裏,思考著人生因此而發生了多大的改變。一本小冊子,廉價膠水粘起來的一遝紙。輕如鴻毛的一件東西——但影響卻又如此強大,如此深遠。
像她兩周前那天晚上在圖書館做過的一樣,亞曆克絲開始在索引中搜索。很容易就找到了:索引裏有十多條詞條。程序。她掃視著子詞條,挑出一個:規則,的變
動。她顫抖著雙手翻到那一頁。
那是一種遊戲。讀到說明一切立即清晰起來。亞曆克絲一目十行地瀏覽著,同時特意背對著門,以防她的室友迴來。但這種遊戲——有些另類。遊戲的參與者隻有奧爾迪斯稱之為“已受啟迪”的人,即那些對法洛斯小說足夠熟悉以便遊戲能夠進行下去的學者們。除此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那些奧爾迪斯用以談論程序的腔調。那是一種一本正經的做派,她在他的其他書裏從未見過。關於這一點教授有過很深的考慮。他想要讀者了解,這個遊戲,這些描述,都很重要。
有一小節令她印象尤其深刻。
一種遊戲,是的,但程序並不是天真小孩打發時間的把戲。它一半是拚記憶力,一半是解謎題,目的是:盡己所能地完美重現保羅·法洛斯小說裏的場景。不同的複雜程序屬於不同的水平——從真正的大師到隻是在校園裏尋找新鮮刺激的菜鳥——但程序的形式和運行卻永遠不變。那是一種解構的方式,一種跳出俗塵漫布的教室用一種全新的方式理解小說的方法。挖掘字麵之下的世界。
這段文字旁配了一張照片。畫麵上是一群明顯受80年代時尚潮流影響的學生在校園裏彼此談天。他們臉上有某種東西,他們的站姿,包括衣著舉止,都流露著某種東西讓亞曆克絲一眼就注意到。他們在演戲,她想,就像他們身處於一部戲裏。某種話劇。
她繼續往下讀。她讀到遊戲的演變,讀到它的起源(在耶魯,或許是由本傑明·洛克發明的——盡管這還有爭議),它的規則和目標。“有人相信你,”奧爾迪斯寫道,“除非你學會如何玩程序。你不可能真正了解那兩本現有的小說,除非你在遊戲中受到啟迪。假如一個人並不了解那兩本小說,假如他並沒有完全理解它們,那麽他究竟要怎麽開始搜尋保羅·法洛斯呢?”
亞曆克絲細讀著這本書。書裏經常冷不丁地提到程序。另外還有一些玩家的照片;有一張簡表演示了程序如何計分以及誰最終算是贏家。但有一件事她慢慢明確了:你永遠不知道遊戲何時開始。程序可以隨時隨地啟動,而玩家從不知情。法洛斯書裏的一句台詞會突然冒出來,而玩家就得正確地響應,用相應角色的語言,以及對話在書裏出現的式。這就是遊戲;這是智力和記憶力的比拚。你隻能時刻做好準備。
“它可能此時此刻正在進行,”奧爾迪斯寫道,“它可能正在你身上進行著,不論你在哪兒,你要做的隻有迴應。”
那天晚上,她去上課
時已經有點晚了。她匆匆進了地下室,找到自己的座位,然後看其他人,視線掃視著這間無窗的小教室。他們中是哪個人把字條插進她書裏的呢?哪個人要讓她來研究程序呢?當她看到前排時她僵住了:邁克爾·坦納正直勾勾地凝視著她。
有一會兒功夫兩人都沒向對方示意。亞曆克絲能感到自己唿吸急促,脈搏跳動得很劇烈。那男生一直盯著她。
是你幹的嗎?她比著口型,同時察看著其他人。沒人在聽。丹尼爾·海登剛講了個笑話,逗得雅各布·凱勒大笑。克裏斯蒂安·凱恩正在他的紅皮筆記本上寫著什麽,可能又是他的詭異故事。梅莉莎·李正趕著看完規定部分的小說。亞曆克絲把視線移迴到坦納身上,發現他沒聽清她的問題。他把身體傾向前。
是你把字條放進我書裏的嗎?
但他惟一的反應卻是他自己的一個問題。亞曆克絲讀著他的嘴型。
你喜歡這門課嗎?
她本能地抬眼一瞟:屏幕還是黑的。
不,她迴答。
我也不,他說,沒人喜歡。
這時牆上一塊陰影扯動了一下,邁克爾飛快地轉過身去。當亞曆克絲抬起視線時,奧爾迪斯已經出現在了屏幕上。他看見他們說話了嗎?但這念頭很快就被他本人的出現衝走了。
他顯得衣冠不整,頭發淩亂不堪,眼睛因疲勞而充血。他橙色囚服的衣領歪在一邊,好像他是被一名警衛拽到座位上的。此外還有點別的,還有些更奇怪的事:教授跟他們的距離拉近了。或許鏡頭被固定來對著他的臉,也可能是他的鋼桌被向前移了一兩英尺——總之有些變化。教授成了焦點,成了教室的絕對中心。角落裏,靠近那泡沫板吊頂的屋頂,支在西麵牆上的,他們自己的那隻紅外攝像頭正對著他們直壓下來。
“我很抱歉,”奧爾迪斯開口說適,聲音含混不清,“因為上次課上發生的事情。我的病情發作……那些症狀來得太突然了,我簡直沒有一點辦法阻止。我小時候把這病稱為神遊症。我為此極為羞愧,而其他小孩經常因此取笑我。我是滾蛋男、沉睡男。症狀發作時我會把它們堵在身體裏,把黑乎乎的東西往裏擠就像屏住唿吸一樣。我的神遊症是些房間,我在裏麵走來走去的房間。但那……”他移開目光,朝向那些囚禁著他的牆。“那太可怖了。”教室裏一片安靜;他們迴想著他那晚的樣子,他的臉在抽搐,一隻眼睛朝著他們摔下來,幾乎撞在鏡頭上,然後一動不動地停在
那兒,映在他們眼前,幾秒鍾後才隨著信號消失,屏幕變成黑色。過了好久奧爾迪斯笑笑,在鏡頭前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好了。現在該談談我們真正來這兒的原因了:保羅·法洛斯。說說吧,你們都發現了些什麽。”
沒人說話。電視屏幕跳閃了一下,也許是因為風或者是教授那間小煤磚房裏的什麽動靜。一條電流線像拉簾杆似的拉下來,然後教授又重新出現,雙手抱在胸前,警覺的黑眼睛盯著他們。他沒有刮臉,臉頰上能看見灰黑的胡卷。
“什麽都沒有?”奧爾迪斯說道,“你們每天都過得很瀟灑嘛。”
“一個不存在的人你要怎麽去搜捕?”劉易斯·普萊恩問道。他坐在後排,頭靠在水泥牆上。
“我向你保證,保羅·法洛斯是存在的,普萊恩先生。他一直都是存在的。”
“但我們又怎麽知道呢?”
“因為我已經告訴了你們那是真的。那還不夠嗎?”
“不夠。”梅莉莎·李插嘴道,普萊恩還沒來得及說話。
“為什麽不夠呢?”奧爾迪斯問道,笑容變得更尖銳了。他下巴靠在右手上,他們可以看見他在那兒寫了些什麽。那是一個模糊難辨的單詞,蜿蜒趴在他拇指邊上。奧爾迪斯有時會這樣,在身體上寫些授課筆記,但就像關於他的其他一切一樣,那些筆記都是難以捉摸的。一個日期,一個圖案,一個頁碼,這一切通常都躲在攝像機的鏡頭範圍之外。
“因為你在……”
“這兒?”他問道,同時伸了伸胳膊。那兩名隻看得見身體和腿的警衛交換了位置,每次奧爾迪斯一動他們就會這樣。“你是這個意思嗎,李女士?我被關在這地方的事實使我變得不那麽值得信賴了?我的話的真實性打了折扣?”
她仰起頭,毫不畏懼地迎著他的視線。“是的。”
“還有個事實是我們目前究竟掌握了多少信息,”丹尼爾·海登補充說道,像慣常一樣挑戰著奧爾迪斯,“真的是不多。”
“你想要我再給你們些什麽信息?”奧爾迪斯問道。
那男生一開始沒說話。他專注地望著屏幕,仿佛那電視機可以指引他如何繼續應答。過了一會兒,他用冷靜有度的語氣說道:“你的愛荷華之行。給我們講講吧。”
奧爾迪斯並未退縮,但他臉上有什麽東西變了。他右臉上有什麽東西裂開,皮膚上一條深色的裂縫,像一條弦似的被繃得緊緊的
。“這又跟法洛斯關係何在呢?”
“大有關係,”海登說道,“開頭難道不是和結尾一樣的重要嗎?”
“開頭,”奧爾迪斯重複道,手指在鋼桌上敲著鼓,“我去愛荷華搜索法洛斯時和你們一樣還是個學生。但我在落基山發現的這一切比那重要得多。那時我還是個孩子。我不知道保羅·法洛斯在哪兒,不知道他是誰。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我的導師本傑明·洛克博士灌輸給我的。如今我聰明得多了。”
“洛克,”坦納說道,“他是誰?”
奧爾迪斯的視線垂了下來。“是個比世上任何人都更了解法洛斯的人。但是,像其他許多學者一樣,洛克被這位作家耗幹了。搜索成了他的一切,也最終毀了他。”
亞曆克絲思量著那個詞。她思考著菲斯克院長告訴過她的話,以及因搜尋法洛斯而毀掉的學者們。她想著奧爾迪斯孤零零地待在牢房裏,想著杜孟大學兩名被害的研究生。都是因為這,這些毫無意義的字眼。她幾乎是無意識地伸出手,摸著那本《線圈》皺巴巴的封皮。那冰冷的無生氣的感覺又把她帶迴到現實中的夜晚,迴到地下教室以及它所有的謎團中。
問他關於程序的事。
在她意識到之前那問題已經問出了,像一枚炸彈落進了正在進行的對話裏:“是他教會你玩程序的嗎?”
寂然無聲。在屏幕上奧爾迪斯退了迴去——退縮,抑或是逃避。教授沒料到會有這樣的問題。“你額外做的研究?”他問道,語調冰冷。
“那個,”亞曆克絲支吾道,“我——我沒想要……”
“那是什麽,教授?”李的發問正好把亞曆克絲從與教授正麵交鋒的羞愧中解救了出來。既然有新的信息被揭開,課堂上有了新線索,李覺得有必要追究到底。“程序是什麽東西?”
奧爾迪斯看著機箱邊緣。這是他常見的一個姿勢:移開目光,靜待時機。教授所做的一切都是深思熟慮、謹慎有度的。他們等著他繼續。
“程序是一種遊戲,”他終於說道,“一種用保羅·法洛斯的小說來玩的遊戲。”
“你是說像一種角色扮演遊戲嗎?”薩莉·米切爾問道。
“不,”奧爾迪斯很快地說道,“比那要複雜得多。”
“那它怎麽玩呢?”
奧爾迪斯義一次顯得十分小心。他抬起一隻手插進頭發裏,把擋著他眼睛的頭發往後捋。他們頭頂上寒
風在怒號,電視信號因此也受到影響,畫麵上的教授,不論是質感還是形態,看起來都變成了一條細長的影子。最後他的圖像又恢複了正常。他歎了口氣。現在已別無選擇了;他已經說得太多。
“關於程序奇怪的事情是你並不知道自己身在其中,直到你意識到有些東西變了,”他開口道,“你需要被挑選才能成為遊戲的一分子。我還記得我當時在杜孟上學時被挑選出來的情形。我記得我感到的那種自豪,終於成了他們的一分子……”奧爾迪斯的聲音飄遠了,他又把目光移向了鏡頭的邊緣。再繼續時他的語氣變得更審慎了。“―條寫在書裏的留言告訴了我遊戲已經開始了。但就我觀察到的一切,卻什麽都沒發生。”
坐在電視機前麵第三排的亞曆克絲往前坐了坐。一條書裏的留言?她更加專注地望著教授。
“你是說程序並沒有真正開始嗎?”弗蘭克·馬斯登問道。他又是穿著理查三世的戲服,眼睛幽暗,頭發用鞋油染著色。
“不,它已經開始了。這就是這遊戲的刺激之處——你永不知情。你永遠不知道真實生活究竟何時停止,而程序又是何時開始的。”
奧爾迪斯等著學生們慢慢體會他的話。大家都安靜下來後,他繼續講述。
“一旦開始以後,你便要等著。一直等到他們都準備好。我從書裏發現留言後,又過了三個星期,怪事開始出現。我那些朋友——他們的舉動都不正常了。他們在……一切就像是他們正在演著某出話劇的情節。同學們,這就是程序。”
“而這些情節,”海登說道,他的目光不偏不倚地正對著屏幕,“你需要正確地應對。要從這些情景中檢起鬆散的線索,然後變成法洛斯筆下的一名角色。”
“正是如此。那看起來很傻,是的——但相信我,當程序達到最高境界時,就根本沒有一點讓你覺得傻的東西。我一直都記得:有天我們在學校的一家咖啡館裏,有個人看著我,
接著便開始說著完全是《沉默是金》裏的台詞。一瞬間我蒙了,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我不知所措,十分恐慌。最後那人隻好作罷,然後便走了。第二個星期,我的一本書裏又出現了一條留言,這次是在一本德裏達的書裏:我們對你很失望,理查德。”
“你輸了。”凱勒說道。
“第一次,是的。但幾周後我又得到了一次機會。當時我們正沿著校園裏的一條路往下走,我們五個都自稱為愛荷華人,這時,有人開始說
台詞。我想起了那段原文——那是小說裏藏得很深的—段話,寫的是安瑪麗搬進了大房子和她伯父一塊兒住。我馬上進入了自己的角色,說著台詞,比著動作,完全和書裏一樣。遊戲要的就是完全—致;玩家必須顯示出對法洛斯小說最微小的細節也了然於胸的精通程度。而這第二次,我從其他人的臉色明白——我贏了。”
“如果你贏了又會怎樣呢?”米切爾快速追問道。
奧爾迪斯抬起目光。他臉上的神色變了,一掃先前神經緊繃的苦相。他的眼睛閃著光。“你就被接受了,”他說,“程序結束,而你變成了精英中的一員。”
“那如果你輸了呢?”亞曆克絲問道,“那又怎樣?”
奧爾迪斯的眼睛又垂了下來。看不見臉的警衛身子晃了晃。
“那樣你就被拋棄了。而作為一名法洛斯學者,不能融入圈裏,不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那是比死還糟糕的命運。”
教授不再言語。幾秒鍾後信號便斷了。